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移植术后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熊倜修思 严威源 +4 位作者 王怡轩 王国华 史嘉玮 陈思 董念国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目的:探索心脏移植受者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本中心心脏移植门诊复查的成年患者共132例。所有患者的心脏移植、麻醉、体外循环、免疫抑制等管理方案均... 目的:探索心脏移植受者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本中心心脏移植门诊复查的成年患者共132例。所有患者的心脏移植、麻醉、体外循环、免疫抑制等管理方案均由同一心脏移植团队实施。采用中国修订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两个神经心理筛查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并诊断认知功能障碍,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心脏移植围术期特征、住院期间结局和供者特征。排除数据缺失者(n=34)后,最终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分别有48例和50例患者纳入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纳入患者心脏移植手术与术后认知测评的中位时间间隔为2(1,4)年。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0.0%(66/132)。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心脏移植手术时年龄[(40.2±13.4)岁vs(.46.4±11.0)岁]和认知测评时年龄[(42.3±13.0)岁vs(.49.2±11.2)岁]均更大,男性比例更高(68.0%vs.87.5%),教育程度较低(高中以下)者比例更高(31.9%vs.63.8%),术后住院时间更长[32.0(26.0,38.8)d vs.38.0(20.3,50.0)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知测评时年龄越大(OR=1.067,95%CI:1.019~1.117,P=0.005),心脏移植术后住院时间越长(OR=1.051,95%CI:1.006~1.097,P=0.025),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越高,而高中以上教育程度(OR=0.132,95%CI:0.029~0.607,P=0.009)则是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心脏移植术后中期单次测评诊断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对于年龄较大、教育程度较低、术后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门诊复查时应积极监测其认知功能变化,以早期识别并干预认知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发生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性曼氏杆菌OmpA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尚珂 高远集 +9 位作者 刘畅 代静蕾 丁梦豪 聂孟川 王怡轩 陈松彪 贾艳艳 郭荣显 丁轲 余祖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6-383,共8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溶血性曼氏杆菌(MH)抗体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H外膜蛋白A(OmpA)的理化性质和亲/疏水性、跨膜结构和信号肽进行分析后,利用PCR扩增MH OmpA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OmpA,经生物公司...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溶血性曼氏杆菌(MH)抗体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H外膜蛋白A(OmpA)的理化性质和亲/疏水性、跨膜结构和信号肽进行分析后,利用PCR扩增MH OmpA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OmpA,经生物公司测序及酶切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重组OmpA蛋白(r OmpA)的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在约57 ku处出现目的条带,且rOmpA主要以为包涵体形式表达。rOmpA表达产物经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后利用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57.03 ku处出现特异性条带,表明r OmpA可与MH阳性血清产生良好的反应原性。以rOmpA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方阵法通过对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MH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MH-1、MH CVCC4091(A5型)以及MH-2(A1型)阳性血清,结果显示,除MH-1、CVCC4091以及MH-2检测为阳性外,其他细菌阳性血清均为阴性结果,特异性较强。利用该间接ELISA方法检测2倍倍比稀释的待检阳性血清(1:8000~1:512000),结果显示,阳性血清稀释至1:512000时仍为阳性,敏感性较高。将同一批次和不同批次纯化的r OmpA包被ELISA板,按照该ELISA方法检测5份MH阳性血清,分析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显示,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采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和间接血凝试验(IHA),对82份临床动物(羊、兔、鼠)血清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为47.6%,阴性率为52.4%;IHA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为45.1%,阴性率为54.9%。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4.9%,阴性符合率为95.6%,总符合率为99.3%。另外,从鼠体内检出MH阳性率最高为75.0%,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该检测方法的建立为临床MH抗体的检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为MH的流行病学调查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曼氏杆菌5型 外膜蛋白A 原核表达 小鼠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采集大隐静脉在肥胖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怡轩 陈思 +1 位作者 刘金平 刘隽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7-770,共4页
目的:探讨腔镜大隐静脉采集术(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对肥胖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近中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肥胖的患者共153例,腔镜大隐静脉采集术组81... 目的:探讨腔镜大隐静脉采集术(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对肥胖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近中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肥胖的患者共153例,腔镜大隐静脉采集术组81例,桥式切开大隐静脉采集术(standard bridgingtechnique,SBT)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大隐静脉采集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中期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大隐静脉损伤程度及近中期愈后(P>0.05)无统计学差异;与SBT组比较,EVH组血管桥采集时间、手术切口长度较短(P<0.05),且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腔镜大隐静脉采集术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低,近中期愈后和桥式切开大隐静脉采集术相比无明显差异,是肥胖患者大隐静脉采集的一种值得信赖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腔镜 大隐静脉采集 肥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分层总和法在黄土地区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朱彦鹏 董怀堂 +2 位作者 韦杰强 赵骏 王怡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和加湿试验,总结了重塑黄土在自重应力和含水率变化下的变形特征。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思想,引入了Gunary模型和割线模量法,将黄土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分为荷载引起的施... 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控制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室内侧限压缩试验和加湿试验,总结了重塑黄土在自重应力和含水率变化下的变形特征。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思想,引入了Gunary模型和割线模量法,将黄土高填方地基的沉降分为荷载引起的施工沉降和含水率变化引起的施工后沉降,并提出了黄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工程背景,预测了高填方工程的沉降变形。结果表明:黄土高填方沉降的主要来源是施工期荷载引起的沉降;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工后沉降占总沉降的比例逐渐增大;在最优含水率条件下,当施工期压实度达到95%以上时即可完成土的排气固结,施工后期为土的排水固结;压实度的控制对高填方工程至关重要;该研究成果丰富了黄土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的计算理论,为黄土高填方工后沉降和湿陷性沉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黄土高填方工程的施工及工后沉降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总和法 黄土地区 地基沉降 Gunary模型 割线模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增益阻抗实部的配电网电压跌落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朱珂 王怡轩 刘文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94-202,共9页
针对基于增益阻抗实部的电压跌落源定位方法因部分非对称性电压跌落引起正序分量变化太小而难以准确定位问题,基于电压跌落源的不同类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增益阻抗理论的改进型电压跌落源定位方法。论文从基于增益阻抗理论的电压跌落源定... 针对基于增益阻抗实部的电压跌落源定位方法因部分非对称性电压跌落引起正序分量变化太小而难以准确定位问题,基于电压跌落源的不同类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增益阻抗理论的改进型电压跌落源定位方法。论文从基于增益阻抗理论的电压跌落源定位原理出发,针对国内配电网中性点的运行方式,推导出适用于不同电压跌落源类型的定位判据,并通过对配电变压器的电压跌落传递能力进行分析,建立国内中低压辐射型配电网电压跌落源定位策略。此外,论文还就系统暂态过程对增益阻抗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该方法物理概念明确、可实施性强、对线性及非线性负荷均适用,理论、仿真分析及模拟实验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跌落 增益阻抗 配电网 定位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循环支持桥接心脏移植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史嘉玮 王怡轩 +4 位作者 孙永丰 张菁 蔡杰 刘金平 董念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48-48,共1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心脏移植术前行机械循环支持(MCS)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09-01到2018-04-30本单位共完成心脏移植520例,其中在移植术前行MCS桥接治疗13例,其中男性12例,年龄11~61(42.25±16.87)岁,体重20~85(66.92±22.25)kg...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心脏移植术前行机械循环支持(MCS)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09-01到2018-04-30本单位共完成心脏移植520例,其中在移植术前行MCS桥接治疗13例,其中男性12例,年龄11~61(42.25±16.87)岁,体重20~85(66.92±22.25)kg,包括单纯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10例,单纯体外模肺氧合(ECMO)辅助2例,ECMO+IABP辅助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机械循环支持 心脏移植术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辅助装置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陈铭 王怡轩 +1 位作者 徐力 李飞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7,共6页
心脏移植是目前终末期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供者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机械循环支持技术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选择。心室辅助装置(VAD)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循环支持,根据辅助时长可分为持久VAD(dVAD... 心脏移植是目前终末期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供者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机械循环支持技术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选择。心室辅助装置(VAD)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循环支持,根据辅助时长可分为持久VAD(dVAD)和临时VAD(tVAD),其中dVAD在桥接心脏移植、终点治疗、为临床决策争取时间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价值。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VAD朝着更具生物相容性、更轻量化、更仿生、更智能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对VAD发展历程、国内外应用现状及笔者单位VAD整体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我国VAD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移植 机械循环支持 心室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 桥接治疗 终点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与胸骨上段小切口在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俊祥 王怡轩 郭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597-2601,共5页
目的探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right mini⁃thoracotomy,RMT)与胸骨上段切口(partial upper sternotomy,PUS)手术方法在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中的应用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21年6... 目的探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right mini⁃thoracotomy,RMT)与胸骨上段切口(partial upper sternotomy,PUS)手术方法在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中的应用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21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直视下RMT及PUS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总共240例,其中RMT 120例,PUS 1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病史资料、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短期的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特征具有可比性,且均能成功有效完成瓣膜手术。RMT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P=0.02)、主动脉阻断时间偏长(P=0.03),但总输血量(P=0.02)、术后ICU停留时间(P=0.02)、术后住院时间(P=0.04)、术后并发症等短期预后指标均明显好于PUS组。术后近期随访,两组生存率及重大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右胸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安全可行,可结合胸腔镜辅助,相对于胸骨上段切口患者具有术后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优势,可取得与胸骨上段切口完全相同的近期手术效果,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有望成为部分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的常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心脏外科 右胸微创切口 胸骨上段切口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低温室颤法与标准胸骨正中切口在再次二尖瓣置换术中的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宗涛 刘俊祥 +1 位作者 王怡轩 郭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究右胸前外侧小切口(right mini-thoracotomy,RMT)低温室颤法(hypotherm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HVF)及标准胸骨正中切口(standard median sternotomy,SMS)在再次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replacement,re-MVR)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右胸前外侧小切口(right mini-thoracotomy,RMT)低温室颤法(hypothermic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HVF)及标准胸骨正中切口(standard median sternotomy,SMS)在再次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replacement,re-MVR)中的应用及短期疗效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纳入从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RMT-HVF及SMS下re-MVR的患者,共82例,其中RMT-HVF组30例,SMS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病历资料,术中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总输血量,术后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院内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结果等。结果相较于SMS组,RMT-HVF组总输血量更低(P<0.05),术后ICU停留时间(P<0.05)、机械通气时间(P<0.05)、脑血管意外发生率(P<0.05)明显降低,两组患者中期随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低温室颤法行再次二尖瓣置换术安全可行,可结合胸腔镜辅助,相对于胸骨正中切口能够取得完全相同的手术效果,且部分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有望成为部分患者再次二尖瓣置换术的常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正中胸骨切开术 再次手术 右胸微创切口 低温室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Ni-MOF用于高选择性光催化CO_(2)还原产CH_(4)
10
作者 商虹 王怡轩 +2 位作者 郝温昕 郝昕萌 刘煊赫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利用太阳能将CO_(2)转化为CH_(4),能够同时缓解能源危机及温室效应。本研究以对苯二甲酸(H_(2)BDC)和铜盐或镍盐为原料,利用超声法合成了两种二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Cu-BDC和Ni-BDC,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镜等对其结构... 利用太阳能将CO_(2)转化为CH_(4),能够同时缓解能源危机及温室效应。本研究以对苯二甲酸(H_(2)BDC)和铜盐或镍盐为原料,利用超声法合成了两种二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Cu-BDC和Ni-BDC,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镜等对其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阻抗、光电流响应等光电性能测试。在模拟太阳光下,Ni-BDC光催化CO_(2)还原CH_(4)产率高达95.22μmol·g^(-1)·h^(-1),选择性为75%,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这归因于n型半导体Ni-BDC具有更负的导带位置,能够产生更高的光生电荷效率。结果表明:金属活性中心的选择能够有效调控MOF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光催化 CO_(2)还原 CH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干扰技术在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朱珂 王怡轩 倪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9-196,共8页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提出一种无需额外信号注入装置的故障选线方法:当馈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通过控制消弧线圈所连接的电力电子开关短时投切阻尼电阻,从而产生频率成分丰富的扰动电流信号,通过在各出线中对扰动电流信号进行...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提出一种无需额外信号注入装置的故障选线方法:当馈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通过控制消弧线圈所连接的电力电子开关短时投切阻尼电阻,从而产生频率成分丰富的扰动电流信号,通过在各出线中对扰动电流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实现故障选线。所提方法不需要额外的信号发生装置,对于高阻接地故障同样适用。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和模拟实验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系统 消弧线圈 主动干扰 故障选线 阻尼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疗法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应用模式探索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怡轩 王丽娴 +2 位作者 张路 吴钰 李东泽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7期187-189,共3页
为了在大学生中更好地开展园艺活动,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特征、园艺疗法的原理以及笔者开展园艺活动的体会,总结梳理了园艺疗法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应用模式,主要有园艺活动辅助团体建设、园艺活动服务专项人群与园艺活动结合相关课... 为了在大学生中更好地开展园艺活动,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特征、园艺疗法的原理以及笔者开展园艺活动的体会,总结梳理了园艺疗法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应用模式,主要有园艺活动辅助团体建设、园艺活动服务专项人群与园艺活动结合相关课程等。对应以上3种应用模式,分别探索性地开展了花挂制作党日活动,桂花主题考研舒压与月季修剪园艺活动,以上活动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参与者的积极情绪,舒缓了消极情绪,改善了心理状况。本研究结果会对高校后续园艺活动的开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建设性意见,可为园艺疗法在高校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疗法 大学生 应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点集体素的多质物体分界面提取方法研究
13
作者 宁小娟 刘瑛 +1 位作者 王怡轩 王映辉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针对传统的等值面提取方法在提取超过三种以上材质的多质物体分界面时,无法一次性提取并保留分界面之间拓扑关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集体素的多质物体分界面提取方法。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Gauss滤波去噪以求取Gauss权重矩阵,并... 针对传统的等值面提取方法在提取超过三种以上材质的多质物体分界面时,无法一次性提取并保留分界面之间拓扑关系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集体素的多质物体分界面提取方法。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Gauss滤波去噪以求取Gauss权重矩阵,并基于权重凸显分界点,再通过球形邻域进行点集转换以标识分界点,进而达到分界点标识的目的。其次,采用改进的球面收缩方法,一次性提取出多质物体的多个分界面。最后,基于改进的球面收缩的方法,对提取的多分界面结果进行分割,并使用基于距离的聚类方法对分割结果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正确有效地提取出多质物体的分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界面 多质物体 多分界面分割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o/Ni-MOF催化剂催化氧还原反应的综合性实验设计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煊赫 王怡轩 +1 位作者 刘小明 武鑫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5-190,共6页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具有明确活性位点、可调控结构等特征,是潜在的高效非贵金属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基于此前沿热点课题,该文设计了一种Co/Ni-MOF催化剂催化ORR的综合性实验。采用超声法在常温条件下制备两种MOFs(Ni-MOF和Co-MO...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具有明确活性位点、可调控结构等特征,是潜在的高效非贵金属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基于此前沿热点课题,该文设计了一种Co/Ni-MOF催化剂催化ORR的综合性实验。采用超声法在常温条件下制备两种MOFs(Ni-MOF和Co-MOF),并对制备的MOFs进行SEM、FTIR、XRD、XPS、BET等结构和形貌表征,以及CV、LSV、RRDE等电化学性能测试,证明了Ni-MOF和Co-MOF在催化ORR领域的应用价值。将MOFs在ORR催化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引入实验化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科研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MOFS 氧还原反应 创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