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女性解放与家国话语:抗战时期的“贤妻良母”论争及文学书写
被引量:
11
1
作者
王桂妹
王思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0-189,共10页
在中国女性解放的现代历史进程中,晚清时期所输入的传统与现代并蓄的新式教育理念“贤妻良母主义”,虽经五四时期现代“娜拉精神”的冲击而黯然失色,但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而是成了一股强劲的隐性挑战力量,并在抗战前后勃兴为一场大规...
在中国女性解放的现代历史进程中,晚清时期所输入的传统与现代并蓄的新式教育理念“贤妻良母主义”,虽经五四时期现代“娜拉精神”的冲击而黯然失色,但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而是成了一股强劲的隐性挑战力量,并在抗战前后勃兴为一场大规模的“妇女回家论”和“贤妻良母主义”大论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进步知识界(女界)在驳斥国民政府及保守知识界复古论调的同时,也向广大女性提出了“从国家”“从民族”,做“国家的良母”“民族的贤妻”的新要求,号召广大女性走出家庭,积极参与到抗战救亡的洪流中。与之相应和,抗战文学也对民族救亡所需要的新贤妻良母进行了身心重塑,进一步书写了抗战女性在担负国家民族与家庭母职/妻职之间的困境,发出了女性解放的进一步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贤妻良母
娜拉精神
《妇女生活》
《妇女共鸣》
“二从八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四时期鲁迅与周作人的“性道德观”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桂妹
王思侗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8,共7页
五四时期,在揭露"吃人的旧道德",弘扬"人的解放"的浪潮中,"性道德"被提到了时代课题的前台。对此,鲁迅和周作人做出了开创性、深刻性和超前性的贡献:一方面他们从破坏的角度,深入到性禁忌层面,揭示了中...
五四时期,在揭露"吃人的旧道德",弘扬"人的解放"的浪潮中,"性道德"被提到了时代课题的前台。对此,鲁迅和周作人做出了开创性、深刻性和超前性的贡献:一方面他们从破坏的角度,深入到性禁忌层面,揭示了中国传统道德背后所隐藏的两性道德的不平等,尤其是对女性的性压迫和身体残害;另一方面则从建设的角度提倡新的性道德,还原女性作为人、作为女人、作为自由平等的个人的全部价值。同时,他们通过对歌颂"性"和"情"的新文学的辩护,呼应着"人的文学"的时代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五四
性道德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女性解放与家国话语:抗战时期的“贤妻良母”论争及文学书写
被引量:
11
1
作者
王桂妹
王思侗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0-18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五四运动百年记忆史整理与研究”(18ZDA201),项目负责人:张宝明。
文摘
在中国女性解放的现代历史进程中,晚清时期所输入的传统与现代并蓄的新式教育理念“贤妻良母主义”,虽经五四时期现代“娜拉精神”的冲击而黯然失色,但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而是成了一股强劲的隐性挑战力量,并在抗战前后勃兴为一场大规模的“妇女回家论”和“贤妻良母主义”大论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进步知识界(女界)在驳斥国民政府及保守知识界复古论调的同时,也向广大女性提出了“从国家”“从民族”,做“国家的良母”“民族的贤妻”的新要求,号召广大女性走出家庭,积极参与到抗战救亡的洪流中。与之相应和,抗战文学也对民族救亡所需要的新贤妻良母进行了身心重塑,进一步书写了抗战女性在担负国家民族与家庭母职/妻职之间的困境,发出了女性解放的进一步吁求。
关键词
贤妻良母
娜拉精神
《妇女生活》
《妇女共鸣》
“二从八德”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四时期鲁迅与周作人的“性道德观”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桂妹
王思侗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百年‘五四文学’阐释史"(15BZW127)
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项目"‘五四新文化/文学运动’百年阐释史论"(2015FRLX03)
文摘
五四时期,在揭露"吃人的旧道德",弘扬"人的解放"的浪潮中,"性道德"被提到了时代课题的前台。对此,鲁迅和周作人做出了开创性、深刻性和超前性的贡献:一方面他们从破坏的角度,深入到性禁忌层面,揭示了中国传统道德背后所隐藏的两性道德的不平等,尤其是对女性的性压迫和身体残害;另一方面则从建设的角度提倡新的性道德,还原女性作为人、作为女人、作为自由平等的个人的全部价值。同时,他们通过对歌颂"性"和"情"的新文学的辩护,呼应着"人的文学"的时代主题。
关键词
鲁迅
周作人
五四
性道德
文学
Keywords
Lu Xun
Zhou Zuo-ren
May Fourth
sexual morality
literature
分类号
I210.9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女性解放与家国话语:抗战时期的“贤妻良母”论争及文学书写
王桂妹
王思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五四时期鲁迅与周作人的“性道德观”
王桂妹
王思侗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