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对缓解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建平
易红蕾
+6 位作者
李明
石志才
栗景峰
赵颖川
林国兵
王怀云
沈峰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2期1005-1009,共5页
目的:在行腰椎管减压融合的手术中,置入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分析其缓解邻近节段腰椎退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5-60岁),其中2...
目的:在行腰椎管减压融合的手术中,置入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分析其缓解邻近节段腰椎退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5-60岁),其中20例患者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同时于具有退变趋势的邻近节段置入棘突间稳定系统Wallis固定(试验组),其余20例单纯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分别于置入后1个月、3年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的JOA评分和目测类比评分(VAS),同时测量并计算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和椎管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5年,平均3.6年。40侧患者伤口均I类甲级愈合,术后疼痛情况均较术前缓解。两组患者置入后1个月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椎管面积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术后3年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椎管面积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结论:两种术式即刻效果无差异,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效果主要依赖于手术有效的减压。试验组中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是棘突间稳定系统Wallis发挥良好的生物学作用,有效减缓了因腰椎融合术导致的邻近节段的加速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外科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骨盆骨折后腹膜血肿误行剖腹探查
被引量:
1
2
作者
方大标
孙洪体
+1 位作者
王怀云
张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00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腹膜血肿
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经验与教训
3
作者
王怀云
《临床荟萃》
CAS
1993年第13期613-614,共2页
脑血栓形成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病因,由于血栓形成使颅内或颅外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其供血区脑局部缺血缺氧,梗死,引起局限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现将治疗方面的一点经...
脑血栓形成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病因,由于血栓形成使颅内或颅外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其供血区脑局部缺血缺氧,梗死,引起局限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现将治疗方面的一点经验教训慨述如下。 1 忽视吸氧 有些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忽视患者缺氧而不予以纠正,造成病情加重,值得临床工作者重视。低氧血症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大特点,原因主要为中枢损害,呼吸道感染,还可能与碱血症有关,因碱中毒时氧离曲线左移,加重了低氧血症。须采取低流量吸氧,因为氧流量过高脑血管痉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平生
林国叶
+3 位作者
何向阳
阮雄星
王怀云
方国芳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因素,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方法:周围神经损伤186例186条,男146例,女40例;年龄10~67岁.尺神经32条,桡神经65条,正中神经根24条,坐骨神经19条,腓总神经18条,股神经9条,胫后神经11条,腋神经6条...
目的:探讨影响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因素,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方法:周围神经损伤186例186条,男146例,女40例;年龄10~67岁.尺神经32条,桡神经65条,正中神经根24条,坐骨神经19条,腓总神经18条,股神经9条,胫后神经11条,腋神经6条,肌皮神经2条.新鲜损伤Ⅰ期缝合神经,缺损>2.5 cm的酌情行自体神经移植术.陈旧性损伤根据损伤情况分别行神经缝合术、神经移植、神经松解术.116条全断神经,其中76条采用肉眼下外膜缝合;18条显微镜下外膜缝合或束间固定加外膜缝合;22条行自体神经移植:移植神经取自腓肠神经19条,上臂内侧皮神经3条.神经部分断裂挫伤16条,行束间移植10条,肌桥吻合移植6条.神经挫伤、瘢痕粘连54条,行肉眼下外膜松解39条,显微镜下外膜加束膜松解15条.结果:上肢神经损伤中桡神经损伤修复优良率79.2%,尺神经优良率30.76%.下肢神经损伤中胫神经及股神经修复优良率83.1%和71.4%,腓总神经和坐骨神经优良率50%和42.8%.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应争取尽早手术修复,显微镜下外膜缝合能有效地预防神经挫伤引起的瘢痕粘连,当神经缺失>2.5 cm行自体神经移植术有利于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围神经
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压力性损伤气囊止血带的制作与应用
5
作者
梅彩容
王怀云
+2 位作者
林贞
翁剑花
程丽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7期165-167,共3页
目的制作防压力性损伤气囊止血带并探讨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引起皮肤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素,对现有气囊止血带进行改良设计并应用。选取本院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使用止血带行四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制作防压力性损伤气囊止血带并探讨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引起皮肤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素,对现有气囊止血带进行改良设计并应用。选取本院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使用止血带行四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防压力性损伤气囊止血带,对照组使用气囊止血带棉纸衬垫,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皮肤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止血带部位的皮肤损伤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手术使用防压力性损伤气囊止血带,能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且术后局部皮肤损伤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止血带
止血
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对缓解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建平
易红蕾
李明
石志才
栗景峰
赵颖川
林国兵
王怀云
沈峰
机构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2期1005-1009,共5页
文摘
目的:在行腰椎管减压融合的手术中,置入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分析其缓解邻近节段腰椎退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25-60岁),其中20例患者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同时于具有退变趋势的邻近节段置入棘突间稳定系统Wallis固定(试验组),其余20例单纯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分别于置入后1个月、3年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的JOA评分和目测类比评分(VAS),同时测量并计算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和椎管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5年,平均3.6年。40侧患者伤口均I类甲级愈合,术后疼痛情况均较术前缓解。两组患者置入后1个月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JOA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椎管面积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术后3年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椎管面积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结论:两种术式即刻效果无差异,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此效果主要依赖于手术有效的减压。试验组中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是棘突间稳定系统Wallis发挥良好的生物学作用,有效减缓了因腰椎融合术导致的邻近节段的加速退变。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外科减压术
Keywords
Lumbar vertebrae
Spinal fusion
Decompression surgical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盆骨折后腹膜血肿误行剖腹探查
被引量:
1
2
作者
方大标
孙洪体
王怀云
张平
机构
解放军第
出处
《临床误诊误治》
2000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腹膜血肿
诊断
误诊
分类号
R683.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56.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经验与教训
3
作者
王怀云
机构
平武县人民医院内科
出处
《临床荟萃》
CAS
1993年第13期613-614,共2页
文摘
脑血栓形成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病因,由于血栓形成使颅内或颅外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其供血区脑局部缺血缺氧,梗死,引起局限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现将治疗方面的一点经验教训慨述如下。 1 忽视吸氧 有些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忽视患者缺氧而不予以纠正,造成病情加重,值得临床工作者重视。低氧血症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大特点,原因主要为中枢损害,呼吸道感染,还可能与碱血症有关,因碱中毒时氧离曲线左移,加重了低氧血症。须采取低流量吸氧,因为氧流量过高脑血管痉摩。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
分类号
R743.320.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平生
林国叶
何向阳
阮雄星
王怀云
方国芳
机构
解放军第九十五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1期667-66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影响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因素,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疗效.方法:周围神经损伤186例186条,男146例,女40例;年龄10~67岁.尺神经32条,桡神经65条,正中神经根24条,坐骨神经19条,腓总神经18条,股神经9条,胫后神经11条,腋神经6条,肌皮神经2条.新鲜损伤Ⅰ期缝合神经,缺损>2.5 cm的酌情行自体神经移植术.陈旧性损伤根据损伤情况分别行神经缝合术、神经移植、神经松解术.116条全断神经,其中76条采用肉眼下外膜缝合;18条显微镜下外膜缝合或束间固定加外膜缝合;22条行自体神经移植:移植神经取自腓肠神经19条,上臂内侧皮神经3条.神经部分断裂挫伤16条,行束间移植10条,肌桥吻合移植6条.神经挫伤、瘢痕粘连54条,行肉眼下外膜松解39条,显微镜下外膜加束膜松解15条.结果:上肢神经损伤中桡神经损伤修复优良率79.2%,尺神经优良率30.76%.下肢神经损伤中胫神经及股神经修复优良率83.1%和71.4%,腓总神经和坐骨神经优良率50%和42.8%.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应争取尽早手术修复,显微镜下外膜缝合能有效地预防神经挫伤引起的瘢痕粘连,当神经缺失>2.5 cm行自体神经移植术有利于神经再生.
关键词
司围神经
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Keywords
Peripheral nerves
Injuries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
分类号
R651.3 [医药卫生—外科学]
R783.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压力性损伤气囊止血带的制作与应用
5
作者
梅彩容
王怀云
林贞
翁剑花
程丽霞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麻醉科
出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7期165-167,共3页
文摘
目的制作防压力性损伤气囊止血带并探讨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术中使用气囊止血带引起皮肤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素,对现有气囊止血带进行改良设计并应用。选取本院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使用止血带行四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使用防压力性损伤气囊止血带,对照组使用气囊止血带棉纸衬垫,观察并记录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皮肤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止血带部位的皮肤损伤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手术使用防压力性损伤气囊止血带,能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且术后局部皮肤损伤少。
关键词
气囊止血带
止血
压力性损伤
分类号
R4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对缓解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徐建平
易红蕾
李明
石志才
栗景峰
赵颖川
林国兵
王怀云
沈峰
《中国骨伤》
CAS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骨盆骨折后腹膜血肿误行剖腹探查
方大标
孙洪体
王怀云
张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经验与教训
王怀云
《临床荟萃》
CAS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
李平生
林国叶
何向阳
阮雄星
王怀云
方国芳
《中国骨伤》
CAS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防压力性损伤气囊止血带的制作与应用
梅彩容
王怀云
林贞
翁剑花
程丽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