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加载条件下吸力式沉箱基础极限承载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志云 栾茂田 +2 位作者 杨庆 王忠涛 张其一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4-418,共5页
循环加载模式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拉拔承载性能目前尚缺乏合理的分析与计算方法.应用Andersen等对重力式基础及地基所建议的分析方法,将软土的循环强度与Mises屈服准则相结合,针对吸力式沉箱基础,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 循环加载模式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拉拔承载性能目前尚缺乏合理的分析与计算方法.应用Andersen等对重力式基础及地基所建议的分析方法,将软土的循环强度与Mises屈服准则相结合,针对吸力式沉箱基础,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了三维拟静力有限元分析,确定了循环加载模式下吸力式沉箱的循环承载力及其破坏包络面,并与单调加载作用下沉箱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及其破坏包络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单调加载情况相比,循环加载作用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拉拔承载能力显著降低,而沉箱长径比对基础循环承载力降低效应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式沉箱基础 有限元分析 循环承载力 拟静力分析 破坏包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力式沉箱基础极限拉拔承载力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志云 王忠涛 +1 位作者 栾茂田 王栋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45-1550,共6页
作为新型的深水海洋基础型式,吸力式沉箱基础被广泛地用于系泊深水海洋设施中,从而承受巨大的倾斜上拔荷载。在上拔荷载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的共同作用下,吸力式沉箱的承载特性及其工作性能评价是海洋工程设计与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之... 作为新型的深水海洋基础型式,吸力式沉箱基础被广泛地用于系泊深水海洋设施中,从而承受巨大的倾斜上拔荷载。在上拔荷载水平分量与竖向分量的共同作用下,吸力式沉箱的承载特性及其工作性能评价是海洋工程设计与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然而现有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并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因此,对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分析建立了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当沉箱基础在快速拔出过程中,正常固结黏土处于完全不排水状态,沉箱基础发生整体破坏时表现出反向地基承载力失稳模式,此时沉箱基础所发挥的极限承载能力往往最大。为此,在数值计算中直接假定沉箱基础及其周围土体处于完全不排水状态,针对不同的沉箱长径比,分别确定了在竖向上拔荷载和水平拉拔的单独作用下沉箱基础极限承载力。对比发现:竖向上拔极限承载力有限元解能够较好地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合,而水平极限承载力解与理论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式沉箱基础 有限元分析 极限拉拔承载力 拉拔荷载 承载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在雷达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志云 籍凤荣 胡文华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雷达工作状态的好坏通过雷达的性能参数反映出来,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测得参数的相关数据进行处 理,然后对被测雷达装备性能做出综合评估,会大大提高评判结果的可信度。文中结合雷达性能测试与评估系统的设计,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 雷达工作状态的好坏通过雷达的性能参数反映出来,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测得参数的相关数据进行处 理,然后对被测雷达装备性能做出综合评估,会大大提高评判结果的可信度。文中结合雷达性能测试与评估系统的设计,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阐述了该模型在雷达性能测试与评估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了该测 试评估系统的硬件组成以及实现测试评估的软件表述和模块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性能评估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地基上吸力式沉箱基础的三维破坏包络面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志云 栾茂田 +1 位作者 王忠涛 武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287-291,324,共6页
作为新型的深水海洋基础形式,吸力式沉箱基础不仅要承受海洋平台结构及自身重量等竖向荷载的长期作用,而且往往承受波浪等所产生的水平荷载及力矩荷载分量,其承载特性是海洋工程结构设施建造与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但目前这种新型... 作为新型的深水海洋基础形式,吸力式沉箱基础不仅要承受海洋平台结构及自身重量等竖向荷载的长期作用,而且往往承受波浪等所产生的水平荷载及力矩荷载分量,其承载特性是海洋工程结构设施建造与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但目前这种新型基础的工作性能评价与设计理论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为此,本文以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 S为平台,数值实现基于位移控制的Sw ipe试验加载方法,分析了完全不排水条件下不同的水平荷载作用点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承载特性及V-H破坏包络面。同时,对完全不排水条件下吸力式沉箱基础在垂直上拔荷载V、水平荷载H和力矩M共同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数值实现了荷载-位移控制搜寻方法,确定了复合加载作用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V-H-M三维破坏包络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式沉箱基础 极限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破坏包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β-连环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志云 萧鸿 +2 位作者 李俊林 裴丹 刘学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视网膜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观察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索他汀类药物可能的非调脂性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随...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视网膜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观察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索他汀类药物可能的非调脂性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im治疗组(Sim组)、DM生理盐水组(DM组)。腹腔注射STZ建立DM模型,成模后Sim组予以Sim灌胃(20mg.kg-1.d-1),DM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周、5周、8周处死动物。用伊凡思蓝方法检测视网膜血管渗透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2周、5周和8周大鼠视网膜血管渗透性增加,DM组伊凡思蓝含量分别为(21.68±3.70)μg.g-1、(25.34±4.40)μg.g-1、(29.78±4.30)μg.g-1,Sim能够改变这种变化,Sim组伊凡思蓝含量分别为(16.45±5.20)μg.g-1、(19.28±4.10)μg.g-1、(23.23±4.60)μg.g-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证实视网膜β-catenin主要表达在视网膜外界膜、外核层、外网状层、内网状层、内界膜。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明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STZ诱导的DM大鼠视网膜β-catenin表达量显著增加,DM组与正常对照组和Si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Z诱导的DM大鼠β-catenin表达量增加,Sim可显著抑制这种改变,改善DM大鼠视网膜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蛋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黏附连接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志云 阎文柱 +1 位作者 李德华 刘学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878-1881,共4页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视网膜黏附连接V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组(DM)。腹腔注射STZ建立DM模型,2,5,8wk处死动物。用伊凡思蓝方法检测视网膜的...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视网膜黏附连接V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组(DM)。腹腔注射STZ建立DM模型,2,5,8wk处死动物。用伊凡思蓝方法检测视网膜的渗透性;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V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2,5,8wk大鼠视网膜血管渗透性增加。免疫组化分析证实DM大鼠视网膜VE-cadherin主要表达在视网膜血管上,β-catetin主要表达在视网膜外界膜、外核层、外网状层、内网状层和内界膜。Western blot分析证明随着DM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视网膜VE-cadherin表达量显著减少,2,5,8wk组与Con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而β-catetin表达量显著增加,2,5,8wk组与Con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Z诱导的DM大鼠VE-cadherin表达量减少而β-catetin表达量显著增加,两者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CADHERIN Β-CATENIN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链脲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结构计算及施工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志云 陈昌平 +1 位作者 程万鹏 沈璐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80-83,共4页
针对全新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技术,采用双向板法作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设计方法,将空心楼板简化为等效实心楼板进行计算,并根据规范和构造要求给出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施工方法,在大连市幸福e家二期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施工... 针对全新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技术,采用双向板法作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设计方法,将空心楼板简化为等效实心楼板进行计算,并根据规范和构造要求给出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施工方法,在大连市幸福e家二期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 双向板法 等效计算 施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短血小板生成素cDNA在中华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云 田淑芳 +1 位作者 楚雍烈 阮力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0-512,531,共4页
目的 将具有全长血小板生成素 (TPO)活性的N端截短血小板生成素cDNA(T1 84)作为目的基因 ,在中华仓鼠卵巢细胞 (CHO)中成功表达。方法 将N端截短血小板生成素cDNA克隆入以二氢叶酸还原酶 (DHFR)为筛选扩增基因的 pDC B真核表达载体 ,... 目的 将具有全长血小板生成素 (TPO)活性的N端截短血小板生成素cDNA(T1 84)作为目的基因 ,在中华仓鼠卵巢细胞 (CHO)中成功表达。方法 将N端截短血小板生成素cDNA克隆入以二氢叶酸还原酶 (DHFR)为筛选扩增基因的 pDC B真核表达载体 ,通过不断提高MTX浓度 ,促进N端截短血小板生成素在CHO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构建了N端截短血小板生成素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 ,并能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结论 N端截短血小板生成素cDNA在CHO细胞中成功表达 ,其产物具有全长TPO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中华仓鼠卵巢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解堵与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志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冲击波解堵是通过地面控制引燃井下冲击弹 ,在井下产生高能量的冲击波 ,形成高温、高压 时间平区 ,并以一定的增压速度加载于地层 ,平区持续时间长 ,在 1 5~ 2 5s范围 ,将地层及堵塞物压开 ,在近井地带可形成多条不受地应力控制的径... 冲击波解堵是通过地面控制引燃井下冲击弹 ,在井下产生高能量的冲击波 ,形成高温、高压 时间平区 ,并以一定的增压速度加载于地层 ,平区持续时间长 ,在 1 5~ 2 5s范围 ,将地层及堵塞物压开 ,在近井地带可形成多条不受地应力控制的径向多裂缝体系 ,提高地层渗流能力、压力持续时间。在现场实施过程中加强选井选层工作 ,查阅井史 ,全面分析井的各项资料 ,合理确定施工方案。通过现场的实施 ,冲击波解堵具有明显的解堵和改善井底附近渗流能力的作用。尤其对固井井底污染造成油井产量下降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解堵 油井 地层 渗流能力 增压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气管线自动防喷安全阀的研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志云 张积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61,67,共5页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输气管线发生喷漏后的危害,研制成功一种输气管线自动防喷安全阀,它是根据产气流量大小,纯机械自动控制的安全阀。将其安装在采气井口或输气管线中,在正常生产时,安全阀不起作用,不影响正常生产;管路发生喷漏,安全阀...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输气管线发生喷漏后的危害,研制成功一种输气管线自动防喷安全阀,它是根据产气流量大小,纯机械自动控制的安全阀。将其安装在采气井口或输气管线中,在正常生产时,安全阀不起作用,不影响正常生产;管路发生喷漏,安全阀立即关闭,切断气源,从而避免事故的扩大和蔓延,且能够在修好管路后自动恢复正常生产,使用方便,维护费用低。测试结果表明,该安全阀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线 安全装置 自动防喷安全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设备的故障单元诊断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志云 江阳 都学新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4年第5期16-17,共2页
为故障精确定位而设计的电子设备故障单元诊断系统,利用VXI测试仪器为硬件平台,设计了基于征兆的模糊识别技术为软件推理平台。系统能根据需要对征兆数据进行获取,再利用基于VXI bus的模糊波形识剐技术进行故障的合理识别、推理和判断,... 为故障精确定位而设计的电子设备故障单元诊断系统,利用VXI测试仪器为硬件平台,设计了基于征兆的模糊识别技术为软件推理平台。系统能根据需要对征兆数据进行获取,再利用基于VXI bus的模糊波形识剐技术进行故障的合理识别、推理和判断,将电子设备故障定位在最小可更换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诊断 故障单元 电子设备 VXI测试仪器 波形模糊识别 VXI B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通径井下自动防喷器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志云 张积明 《石油矿场机械》 2009年第4期37-40,共4页
根据高压气井安全生产的需求,开发研制了一种用于强腐蚀环境的全通径、全机械控制井下自动防喷器。利用2个封隔器,将其安装在气井的射孔段,对正常生产没有影响;由于具有全通的内孔,能够进行全井深测井、洗井和冲砂作业;在井口泄漏或失... 根据高压气井安全生产的需求,开发研制了一种用于强腐蚀环境的全通径、全机械控制井下自动防喷器。利用2个封隔器,将其安装在气井的射孔段,对正常生产没有影响;由于具有全通的内孔,能够进行全井深测井、洗井和冲砂作业;在井口泄漏或失控的情况下,能够立即实现井下关井,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小事故损失,并能为井口修复留有足够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气井 自动防喷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云 张贤 《改革与开放》 2013年第1X期172-172,共1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市场经济的日益壮大,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大学生生源的多元化,使得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思想越来越多样化,观念也来越多元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日常管理过程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式燃气管线自动防喷安全阀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志云 《石油矿场机械》 2010年第2期79-82,共4页
针对高压输气管线易发生喷漏事故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可调式燃气管线自动防喷安全阀。将该阀安装在高压输气管路中,正常生产时不起作用;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管路内气流量大于限定流量(例如管线爆裂、闸阀失控等)时,该阀均能立即自动关闭... 针对高压输气管线易发生喷漏事故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可调式燃气管线自动防喷安全阀。将该阀安装在高压输气管路中,正常生产时不起作用;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管路内气流量大于限定流量(例如管线爆裂、闸阀失控等)时,该阀均能立即自动关闭,截断气源,制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并能在修好管路后,自动打开,恢复生产。为适应实际生产的不同流量要求,该阀设计了限定流量调节机构,可以方便地无级调节限定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线 自动防喷 调节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闵北地区阜宁组一、二段火山岩的储集特征 被引量:17
15
作者 冀国盛 戴俊生 +1 位作者 马欣本 王志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9-292,共4页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闵北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 ,原生孔隙包括粒间孔、晶间孔、气孔及原生节理 ,是在火山岩堆积、成岩时形成的 ,原生孔隙多处于孤立分布的状态 ,并且又多被充填。次生孔隙包括粒内溶孔、溶蚀孔...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闵北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 ,原生孔隙包括粒间孔、晶间孔、气孔及原生节理 ,是在火山岩堆积、成岩时形成的 ,原生孔隙多处于孤立分布的状态 ,并且又多被充填。次生孔隙包括粒内溶孔、溶蚀孔、缝、洞等 ,是火山岩成岩之后 ,因风化、淋滤、溶蚀及构造应力作用形成 ,次生孔隙能大大改善储集性能 ,尤其是构造节理 ,对孤立分布的原生孔隙起到了很好的连通作用。通过对火山岩孔、渗测井曲线分析对比发现 ,在剖面上 ,一个岩流单元的孔、渗值由下往上呈变大的趋势 ;岩流组的孔、渗变化特点与岩流单元一致或表现为这一规律的若干次重复 ;研究区东西向孔、渗值变化较大 ,南北向相对平稳。阜宁组一段的Ⅵ~Ⅺ及阜二段的Ⅲ岩流组储集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闵北地区 阜宁组 火山岩 储集特征 原生孔隙 次生孔隙 岩流单元 岩流组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海桶形基础破坏机制及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武科 栾茂田 +1 位作者 范庆来 王志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398,共5页
针对饱和软黏土地基上桶形基础结构,基于弹塑性极限分析中的上限法,建立了一种竖向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的极限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解验证了所提出极限分析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而,据此进行了一系列变动参数比较计算,以此对... 针对饱和软黏土地基上桶形基础结构,基于弹塑性极限分析中的上限法,建立了一种竖向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的极限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解验证了所提出极限分析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而,据此进行了一系列变动参数比较计算,以此对大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所得到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结论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形基础 极限分析 破坏机制 上限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加载模式下桶形基础破坏包络面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7
17
作者 武科 栾茂田 +1 位作者 范庆来 王志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4-580,共7页
桶形基础结构是一种适宜于滩海软黏土地基上的新型海洋基础形式。研究复合加载模式下桶形基础的承载力特性,并进而依此评价海洋平台基础及地基的稳定性是桶形基础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问题。针对软黏土地基上桶形基础结构,利用大型通用有... 桶形基础结构是一种适宜于滩海软黏土地基上的新型海洋基础形式。研究复合加载模式下桶形基础的承载力特性,并进而依此评价海洋平台基础及地基的稳定性是桶形基础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问题。针对软黏土地基上桶形基础结构,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采用基于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对复合加载模式下桶形基础的承载特性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数值分析。在V-H、V-M、V-M-H空间内建立了复合加载模式下桶形基础极限承载力破坏包络图,推导了破坏包络面的经验计算公式,由此可根据实际的复合加载状态与数值计算所得的破坏包络曲面之间的相对关系,评判实际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的工作状态,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形基础 复合加载 Swipe试验方法 破坏包络面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荷载作用下桶形基础承载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武科 栾茂田 +1 位作者 范庆来 王志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95-1101,共7页
针对吸力式桶形基础结构,借助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平台,建立了均质软黏土地基上倾斜荷载作用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系统地计算分析,得到了单个倾斜荷载分量作用下桶形基础的承载力特性及其破坏机制。进一步研究了水平... 针对吸力式桶形基础结构,借助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平台,建立了均质软黏土地基上倾斜荷载作用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系统地计算分析,得到了单个倾斜荷载分量作用下桶形基础的承载力特性及其破坏机制。进一步研究了水平倾斜荷载与竖向倾斜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桶形基础承载性能,得到了该倾斜荷载加载方式作用下桶形基础在V-H平面内的破坏包络面,依此建立了倾斜荷载与偏心距e之间的三维破坏包络曲面。计算结果表明,偏心距e对竖向倾斜承载力的影响相对水平倾斜承载力较大;桶形基础承载性能随着偏心距e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形基础 倾斜荷载 承载力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湖凹陷闵北地区阜一、二段火山岩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4
19
作者 冀国盛 戴俊生 +1 位作者 马欣本 王志云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共4页
根据火山岩的岩性、电性以及岩石化学等特征 ,将闵北地区阜一、二段火山岩地层划分为岩流单元、岩流组、亚旋回等不同的单元。以岩流组作为该区火山岩地层划分的基本单位 ,对该区火山岩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该区火山岩分布的规律是 :... 根据火山岩的岩性、电性以及岩石化学等特征 ,将闵北地区阜一、二段火山岩地层划分为岩流单元、岩流组、亚旋回等不同的单元。以岩流组作为该区火山岩地层划分的基本单位 ,对该区火山岩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该区火山岩分布的规律是 :岩流组的厚度、数目由东向西呈衰减趋势 ,而在南北方向上则相对比较稳定 ;岩流组的厚度分布受断层活动的控制 ;岩流组的可对比性 ,南北方向略好于东西方向 ;火山岩岩体呈东厚西薄楔状分布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湖凹陷 阜宁组 火山岩 岩流单元 岩流组 地层划分 地层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变形法在火山岩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戴俊生 徐建春 +5 位作者 孟召平 马欣本 王志云 刘家军 杨祥峰 王艳红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0,共4页
利用有限变形法把物体在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和转动分离开来 ,并建立了位移函数 ,计算了转动特征量平均整旋角 ,用平均整旋角的平面变化来表示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延伸方向。应用此方法对苏北盆地内东台坳陷西部金湖凹陷东南部卞闽杨构造... 利用有限变形法把物体在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和转动分离开来 ,并建立了位移函数 ,计算了转动特征量平均整旋角 ,用平均整旋角的平面变化来表示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延伸方向。应用此方法对苏北盆地内东台坳陷西部金湖凹陷东南部卞闽杨构造带东部的闵桥断背斜中闵桥油田闵 2 0块火成岩裂缝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闵 2 0块在古新统阜宁组第一段和第二段中含有多个顺层的火山岩 ,并已发现火山岩油藏 ,储层空间以裂缝为主。计算结果表明 ,闵 2 0块阜宁组火山岩裂缝发育区主要分布在断块的东部和西部。东部裂缝发育区的裂缝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组 ;西部裂缝发育区的裂缝主要分为东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构造活动、断层、火山岩岩相、成岩作用等是控制火山岩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变形法 构造裂缝 火山岩储层 构造变形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