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蜜蜂的可持续性遗传育种研究网络 |
刘玉玲
时智康
郝京玉
何金明
王志(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5 |
0 |
|
2
|
熊蜂侵占蜂巢行为 |
刘玉玲(编译)
徐凯(编译)
何金明(编译)
孙智禹(编译)
王志(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2 |
1
|
|
3
|
导致熊蜂多样性下降的因素 |
刘玉玲(编译)
徐凯(编译)
王志(编译)
王琦(编译)
兰凤明(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1 |
2
|
|
4
|
苏格兰欧洲黑蜂的保护 |
刘玉玲(编译)
徐凯(编译)
郝京玉(编译)
兰凤明(编译)
王志(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2 |
0 |
|
5
|
蜂王浆如何在蜂群中保持活性 |
刘玉玲(编译)
王志(编译)
郝京玉(编译)
王琦(编译)
陈东海(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2 |
0 |
|
6
|
瓦螨与蜜蜂病毒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刘玉玲(编译)
李志勇(编译)
孙智禹(编译)
王志(编译)
陈东海(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2 |
0 |
|
7
|
单一种植玉米和大豆对蜜蜂生存的影响 |
刘玉玲(编译)
徐凯(编译)
兰凤明(编译)
王志(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2 |
0 |
|
8
|
蜜蜂的营养--脂类 |
郝京玉
王琦
王志(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2 |
0 |
|
9
|
一种高通量检测方法评估多种杀虫剂协同作用于蜜蜂的毒性风险 |
刘玉玲(编译)
李兴安(编译)
王志(编译)
陈东海(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1 |
0 |
|
10
|
蜜蜂和熊蜂采集花粉的区别 |
刘玉玲(编译)
徐凯(编译)
兰凤明(编译)
王志(编译)
王琦(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1 |
0 |
|
11
|
微孢子虫对熊蜂数量下降的影响 |
刘玉玲(编译)
徐凯(编译)
孙智禹(编译)
兰凤明(编译)
王志(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1 |
0 |
|
12
|
蜜蜂与高山苔原生境 |
刘玉玲(编译)
徐凯(编译)
陈东海(编译)
王志(编译)
孙智禹(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1 |
0 |
|
13
|
熊蜂在采集时与蜂巢的距离 |
刘玉玲(编译)
徐凯(编译)
王志(编译)
王琦(编译)
兰凤明(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1 |
0 |
|
14
|
熊蜂也是环境工程师 |
刘玉玲(编译)
徐凯(编译)
王志(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1 |
0 |
|
15
|
噻虫胺对蜜蜂和熊蜂学习的不同影响 |
刘玉玲(编译)
何金明(编译)
孙智禹(编译)
王志(编译)
徐凯(编译)
牛庆生(编译)
|
《中国蜂业》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