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弹性驱替液所产生的微观力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王德民 王刚 +2 位作者 吴文祥 夏惠芬 尹洪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43-55,共13页
多孔介质中的驱油效率一般是由宏观驱替压力梯度与油水间界面张力的比值来确定的.但是,当宏观驱替压力梯度恒定时,无法用宏观力去解释黏弹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为此,分析了弹性和非弹性驱替液作用在残余油上的微观力,以及作用在流动的弹... 多孔介质中的驱油效率一般是由宏观驱替压力梯度与油水间界面张力的比值来确定的.但是,当宏观驱替压力梯度恒定时,无法用宏观力去解释黏弹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为此,分析了弹性和非弹性驱替液作用在残余油上的微观力,以及作用在流动的弹性和非弹性流体中各"点"上应力的异同,用数学方法计算了流体支点受到不同大小应力对微观流线的影响,研究了微观流线的改变对作用在微观残余油上的作用力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了在宏观压力梯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大的微观力主要作用在孔隙中各种残余油团的突出部位,使突出部位变形并移动.可视岩心模型实验结果证实了上述计算和分析的结论,给出了不同黏弹性流体对岩心驱油效率的影响,以及考虑黏弹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后的数模计算结果,并且与现场大规模聚合物驱的效果以及现场密闭取心结果进行了对比.上述数学模拟计算、分析、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结果都表明,当驱替液的弹性增加时,作用在残余油的微观力也会改变.结果是,在驱替压力梯度恒定的条件下,黏弹性驱替液比非弹性驱替液的驱油效率高.这种用微观流线和微观作用力的分析方法以及所得到的结论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多孔介质中驱油效率的机理,有助于优化驱油方案设计,有助于筛选和研制更好的化学驱油剂和分析注入非牛顿流体和凝胶时出现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驱替液 驱油效率 残余油 微观力 驱替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硅铁尾矿多孔陶粒的制备及污水处理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德民 宋均平 +4 位作者 刘博华 雷国元 刘署 罗文斌 程易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8-152,共5页
以某低硅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了尾矿添加量达77%的多孔陶粒,并通过试验室曝气生物滤柱考察了所制备陶粒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陶粒表面粗糙,内部多孔,表观密度、显气孔率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33 g/cm3、54%和19.80μm... 以某低硅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了尾矿添加量达77%的多孔陶粒,并通过试验室曝气生物滤柱考察了所制备陶粒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陶粒表面粗糙,内部多孔,表观密度、显气孔率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33 g/cm3、54%和19.80μm,重金属浸出试验浸出液中的重金属浓度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以该陶粒为滤料的曝气生物滤柱对模拟污水的处理效果良好,CODCr、NH4+-N、TN的去除率分别为84.26%、84.01%和25.87%;滤柱内陶粒上附着的微生物种类丰富,进水端单位质量陶粒上的生物脂磷总量可达371.63nmol/g,陶粒表面和内部分别占90.79%和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硅铁尾矿 多孔陶粒 曝气生物滤柱 生活污水处理 生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井注采工艺技术及其矿场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德民 张怀钰 +6 位作者 王研 朱焱 崔建峰 何志国 张蕾蕾 刘金堂 张雨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4,共10页
目前高含水老油田的年产油量在中国年产油量的占比在70%以上,要保持稳产就必须要保证高含水老油田产量稳定的开发需求,为了满足这一现场需求,通过完善回注层段分层注水技术、不动管柱实施增注工艺以及同井注采采出层及回注层参数录取方... 目前高含水老油田的年产油量在中国年产油量的占比在70%以上,要保持稳产就必须要保证高含水老油田产量稳定的开发需求,为了满足这一现场需求,通过完善回注层段分层注水技术、不动管柱实施增注工艺以及同井注采采出层及回注层参数录取方法,大庆油田提出了一种结合高效井下油水分离、桥式封隔器等工艺的有杆泵同井注采技术。结果表明:同井注采技术在不打新井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加油水井对应连通方向、增加注水层点和提高波及体积;同时能够将同一区块分采的2套或多套层系构建起一套立体高效开发层系,使大部分水不举升到地面而直接在地层内部循环驱替。现场试验表明,试验区平均单井产液量降低了94.5%,综合含水率下降了34.1%;地下回注注水单耗降低了83.0%;井下管柱平均工作寿命可增加到1.5 a以上。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提高油井产量、降低开采成本、提高采收率,实现了超过目前“极限含水”条件下继续经济、有效的开采,对老油田长期持续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井注采 井下油水分离 有杆泵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岩芯化学驱采收率机理的一些认识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德民 王刚 +2 位作者 夏惠芬 杨树人 吴文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共11页
用牛顿流体驱替一定的均质多孔介质系统结果显示,驱油效率由驱替液的毛管数决定。用化学液驱替天然岩芯时,除毛管数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驱油效率。天然岩芯,即使在宏观上是均匀的,在微观上也不均匀;驱替时所得到的效率一般被称为... 用牛顿流体驱替一定的均质多孔介质系统结果显示,驱油效率由驱替液的毛管数决定。用化学液驱替天然岩芯时,除毛管数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驱油效率。天然岩芯,即使在宏观上是均匀的,在微观上也不均匀;驱替时所得到的效率一般被称为驱油效率,实质上是微观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的乘积。牛顿流体没有弹性,驱替时,体系的润湿性不发生变化,不出现渗吸作用,不形成乳液,孔隙的几何形状不发生变化。但是,用化学液驱替天然岩芯时,由于化学液为粘弹性,体系有润湿性的改变,会出现乳化现象,渗吸作用也会出现。上述因素都会影响驱油效率,尤其是当多种因素同时作用时。分析了极限采收率和经济采收率的区别。很多文章都论述极限采收率,但经济采收率对油田的作用更大。化学驱应考虑上述因素,这对设计、开发、筛选化学剂以及确定驱油体系会是有益的,将深化我们对化学驱机理的认识,促进这方面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收率 驱油机理 驱油效率 化学驱 粘弹性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硅铁尾矿陶粒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德民 雷国元 +5 位作者 宋均平 王涛 刘博华 罗文斌 程依金 刘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3-166,共4页
以某低硅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对铁尾矿陶粒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尾矿陶粒作为轻质混凝土骨料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低硅铁尾矿陶粒原料铁尾矿、工业粉状废物与KD的适宜质量比为75∶17∶8,成品陶粒用量为920 kg/m3、水泥用量为220 kg... 以某低硅铁尾矿为主要原料,对铁尾矿陶粒的配方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尾矿陶粒作为轻质混凝土骨料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低硅铁尾矿陶粒原料铁尾矿、工业粉状废物与KD的适宜质量比为75∶17∶8,成品陶粒用量为920 kg/m3、水泥用量为220 kg/m3、水灰比为0.37(不含预湿陶粒用水)情况下的铁尾矿陶粒混凝土密度等级为1 200、抗压强度等级为LC5.0,满足《JGJ 51—200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中结构保温轻骨料混凝土的要求,产品保温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硅铁尾矿 陶粒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挖穿湖隧道大体积混凝土温峰控制和微应变变化规律研究
6
作者 范从友 王德民 《市政技术》 2025年第3期261-267,共7页
采用温控型钙镁复合膨胀剂配制了补偿收缩混凝土,重点分析和研究了抗裂防渗混凝土在实体结构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温峰控制和微应变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温控型钙镁复合膨胀剂配制的抗裂防渗混凝土在明挖穿湖隧道工程主体结构大体积... 采用温控型钙镁复合膨胀剂配制了补偿收缩混凝土,重点分析和研究了抗裂防渗混凝土在实体结构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温峰控制和微应变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温控型钙镁复合膨胀剂配制的抗裂防渗混凝土在明挖穿湖隧道工程主体结构大体积混凝土中具有良好的温控抗裂防渗效果。与基准混凝土相比,抗裂防渗混凝土水中14 d限制膨胀率提高了0.025%、水中14 d转空气中28 d限制膨胀率提高了0.035%。实体结构监测数据表明,相比于普通防水混凝土,抗裂防渗混凝土基础底板中心温度峰值降低了7.2℃,峰值的出现时间延长了约8 h,30 d龄期内温度修正后微应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增加了59×10^(-6)和95×10^(-6),综合微应变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增加了33×10^(-6)和106×10^(-6);外墙中心温度峰值降低了5.8℃,峰值的出现时间延长了约10 h,30 d龄期内温度修正后微应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增加了53×10^(-6)和95×10^(-6),综合微应变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增加了42×10^(-6)和87×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挖穿湖隧道 大体积混凝土 补偿收缩混凝土 温控型钙镁复合膨胀剂 温控抗裂防渗性能 温峰控制 微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小井距结合聚合物驱提高边际油层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德民 程杰成 吴文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9-52,共4页
陆相、多层、非均质砂岩油田部分油层因发育连续性差、渗透率低、层间渗透性差异大,造成现井网水驱控制程度低和层间干扰严重,致使水驱采收率低。由于进一步加密井网进行水驱开采经济上不可行,为此提出了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结合的方... 陆相、多层、非均质砂岩油田部分油层因发育连续性差、渗透率低、层间渗透性差异大,造成现井网水驱控制程度低和层间干扰严重,致使水驱采收率低。由于进一步加密井网进行水驱开采经济上不可行,为此提出了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结合的方法,并开展了先导性矿场试验。室内聚合物注入参数研究、方案设计优化、聚合物驱动态特征、分层注入工艺以及增产、增注措施的研究表明,在井距缩小到100m的条件下,将厚度小于1m、渗透率界于5×10^-3~100×10^-13μm^2的油层组合,通过分层注聚、分质周期注聚,可提高采收率10%以上。结果表明,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技术结合经济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缩小井距 分层注聚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城市春播花生稳定增产的主要技术障碍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德民 张林 来敬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9期111-114,共4页
根据多年的花生生产经验,总结分析了阻碍当地花生生产持续发展的十大技术障碍因素,提出了合理轮作、优化品种结构、有机肥与缓释化肥相结合、适期晚播、机械化播种覆膜、精细管理、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蛴螬等为主要内容的高产栽培技术... 根据多年的花生生产经验,总结分析了阻碍当地花生生产持续发展的十大技术障碍因素,提出了合理轮作、优化品种结构、有机肥与缓释化肥相结合、适期晚播、机械化播种覆膜、精细管理、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蛴螬等为主要内容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技术障碍 解决措施 邹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三次采油新理论新技术,确保大庆油田持续稳定发展(上) 被引量:49
9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共7页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历程 ,论述了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对大庆发展所起的作用 ,展示了在油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由于大庆在粘弹性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发展 ,有所突破 ,因而带动了整个聚合...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历程 ,论述了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对大庆发展所起的作用 ,展示了在油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由于大庆在粘弹性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发展 ,有所突破 ,因而带动了整个聚合物驱油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大规模推广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元复合驱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也有所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 ,三元复合驱不但可以适应高酸值原油 ,同时也可以适应大庆这样的低酸值原油。由于化学驱注入段塞的活性剂浓度较低 ,并且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较高 ,因此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在经济上是可以有效益的。另外 ,还提出了开展二元复合驱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即四次采油 )的一些超前性理论观点以及如何解决相关的采油工艺和地面工程等问题 ,对于指导今后油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聚合物驱 三元复合驱 二元复合驱 三次采油 陆相生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二元”“一元” 驱油研究 被引量:97
10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共9页
“大庆油田驱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项目的研究工作,从分子水平上基本掌握和控制了三次采油用的烷基苯磺酸盐的结构,并取得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产品性能与国外ORS-41产品相当。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获得... “大庆油田驱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项目的研究工作,从分子水平上基本掌握和控制了三次采油用的烷基苯磺酸盐的结构,并取得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产品性能与国外ORS-41产品相当。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获得了低界面张力的二元体系,减少了三元复合驱的油水乳化。通过三元配方中加入防垢剂减少甚至防止油层结垢。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聚合物的粘弹性,减少乳化液处理量,彻底清除由于碱的存在引起的地层及井筒结垢现象,在化学剂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与三元体系相同的驱油效果。大庆油田一元驱——高浓度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研究及矿场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提高采收率幅度上与三元复合驱的结果完全接近。尤其重要的是,在驱油效果相当的情况下,高浓聚合物驱经济合理性优于三元复合驱。试验室研究和矿场生产试验表明:高浓度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适合于高渗透的低温油藏;其中高浓度聚驱更适合于非均质严重的油藏;三元复合驱适合于非均质不太严重的油藏;二元复合驱更适合于高、中渗透的中温和低温油藏;活性剂驱更适合于低渗透油藏和比较均匀的中渗透油藏。大庆油田研制的三元、二元、一元驱现场试验证实采收率提高值均达到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三元复合驱 二元驱 一元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大庆油田持续发展有影响的四项工艺技术与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19,共10页
从延长检泵和热洗井 (清蜡 )周期、推广不加热输送工艺以及降低启动压力和注入压力等 4项工艺技术和方法入手 ,分析论述了每一项工艺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并对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或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初步... 从延长检泵和热洗井 (清蜡 )周期、推广不加热输送工艺以及降低启动压力和注入压力等 4项工艺技术和方法入手 ,分析论述了每一项工艺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并对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或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初步实践结果表明 ,继续深化这 4项工艺技术的研究 ,必将对大庆油田的持续发展 (增加产量、提高采收率、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泵周期 热洗井周期 启动压力 注入压力 封窜槽 三次采油 大庆油田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三次采油新理论新技术,确保大庆油田持续稳定发展(下 续前) 被引量:47
12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关键词 三次采油 大庆油田 三元复合驱 二元复合驱 原油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采油方面的一些新进展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6,165-166,共10页
随着油田含水的上升、采出程度的增加以及剩余可采储量的减少,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油田更长期的高产稳产,需要研究、发展一批新的、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强化采油工艺.本文介绍了其中的一批比较重要的进展,包括:高弹性驱;... 随着油田含水的上升、采出程度的增加以及剩余可采储量的减少,油田稳产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油田更长期的高产稳产,需要研究、发展一批新的、能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强化采油工艺.本文介绍了其中的一批比较重要的进展,包括:高弹性驱;无碱活性剂;同井注采工艺;开采和集输高凝、高粘油的工艺以及适合化学驱的采油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采油 提高采收率 聚合物驱 活性剂驱 油水分离装置 机械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水平井和直并联合面积布井产量的等值渗流阻力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德民 葛家理 曲德斌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9-71,共3页
等值渗流阻力法是经典渗流力学理论中,求解多井布井产量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本文应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得到了水平井和直井各种联合面积布井方式下的产量。通过比较证明,应用本方法得到的产量公式具有很高的精度,可以进行水平井开发的... 等值渗流阻力法是经典渗流力学理论中,求解多井布井产量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本文应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得到了水平井和直井各种联合面积布井方式下的产量。通过比较证明,应用本方法得到的产量公式具有很高的精度,可以进行水平井开发的油藏工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直井 渗流阻力 计算 布井 钻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大幅度增加大庆油田可采储量确保油田长期高产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7,共10页
截至2019年9月,大庆油田已经发现60年。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积累了许多高产稳产经验,创新了很多重大的开发工艺。新工艺增加了油田的可采储量,奠定了油田高产稳产的雄厚物质基础。油田要继续高产稳产,必须不断大幅度增加可采储量。在大... 截至2019年9月,大庆油田已经发现60年。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积累了许多高产稳产经验,创新了很多重大的开发工艺。新工艺增加了油田的可采储量,奠定了油田高产稳产的雄厚物质基础。油田要继续高产稳产,必须不断大幅度增加可采储量。在大庆油田起到重要作用、提高可采储量最多的重大工艺技术,包括早期横切割内部注水、分层开发、钻调整井、自喷转抽、化学驱三次采油等。目前,大庆油田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对象,需要更新、更好的工艺,增加更多的可采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庆油田的长期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分层开发 化学驱 三次采油 可采储量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苯废气微生物处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德民 赵一先 张大年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47-96,共2页
关键词 甲苯废气 二甲苯 微生物处理 生物膜填料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流体的特殊性对油藏工程、地面工程及采油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52,共7页
介绍了粘弹性流体的弹性特征、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以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方向 ;阐述了弹性特征 (主要是法向力和拉伸粘度 )对油藏工程、地面工程和采油工艺的影响 。
关键词 粘弹性流体 油藏工程 地面工程 采油工程 渗流力学 弹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两三结合”的试验情况及扩大实施建议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8-23,共6页
2000年在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中区西部密井网试验区开展了三次加密与三次采油结合(简称"两三结合")试验,研究三次加密调整对象在特高含水期再开展聚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首先对"两三结合"试验区的开发效果... 2000年在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中区西部密井网试验区开展了三次加密与三次采油结合(简称"两三结合")试验,研究三次加密调整对象在特高含水期再开展聚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首先对"两三结合"试验区的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介绍了试验区所采用的工艺技术,然后分析并研究了喇萨杏油田"两三结合"的潜力及开发对策,最后提出了扩大实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三次加密与三次采油结合 试验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IPv6对拥塞控制算法的影响及改进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德民 余雪岗 雷聆音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517-520,共4页
针对在IP(InternetProtocol)中引入对移动的支持,使得面向静止网络环境的TCP(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协议中一些算法的性能趋于恶化,从而影响了移动IP环境中网络应用性能的问题,以拥塞控制算法在移动IP环境中的运行过程为例进行了分... 针对在IP(InternetProtocol)中引入对移动的支持,使得面向静止网络环境的TCP(TransportControlProtocol)协议中一些算法的性能趋于恶化,从而影响了移动IP环境中网络应用性能的问题,以拥塞控制算法在移动IP环境中的运行过程为例进行了分析,找出性能恶化的原因。在分析比较已有改进方法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移动IPv6环境下,通过减少由于移动节点的切换而造成的数据包丢失的解决方案,详细地给出了主要实体(接入路由)的操作集合,成功地减少了由于移动节点的移动所引起的无谓的慢启动过程,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移动IP TCP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高含水期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1-87,共7页
为确保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延长油田稳产期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继续稳产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关键词 大庆油田 高含水期 开采技术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