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石墨阵列快速时变热耦合控制方法
1
作者 王彬文 郑瑶 秦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39,共8页
为了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热试验中准确模拟真实服役热环境,用快速时变热耦合控制方法对复杂石墨阵列进行控制.采用热耦合控制方法将瞬态热损失与瞬态黑体辐射量代入控制方程,实时获取试验件的真实热响应状态;研究了结构热试验热载荷典... 为了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热试验中准确模拟真实服役热环境,用快速时变热耦合控制方法对复杂石墨阵列进行控制.采用热耦合控制方法将瞬态热损失与瞬态黑体辐射量代入控制方程,实时获取试验件的真实热响应状态;研究了结构热试验热载荷典型历程及石墨阵列控制响应特性,设计了基于结构热试验的专家PID控制策略,给出了复杂石墨阵列全历程分段控制参数;研究了石墨阵列的电特性,设计了时变限伏控制策略,提高了石墨阵列的可靠性;设计了一种多温区耦合补偿控制方法,减小了温区间的耦合干扰.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温度曲线与理论计算曲线在快速升温段的最大误差为4.8%,平稳段的最大误差为1.4%,下降段的最大误差为2.3%;有效减小了控制系统的超调量,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使用快速时变热耦合控制方法在某试验中对复杂石墨阵列进行控制,控制误差小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结构热试验 复杂石墨阵列 专家PID 耦合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下高温结构极端热载荷生成方法
2
作者 王彬文 张仡 +2 位作者 秦强 陈宏 吴敬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9-986,共8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地面试验中的严酷气动热载荷模拟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的大气环境下高温结构极端热载荷生成方法。形成了一种石墨加热元件热应力减缓设计方法,确保了大功率加热时的石墨加热元件完整性;构建了一种基于双层气膜...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地面试验中的严酷气动热载荷模拟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石墨的大气环境下高温结构极端热载荷生成方法。形成了一种石墨加热元件热应力减缓设计方法,确保了大功率加热时的石墨加热元件完整性;构建了一种基于双层气膜冷却的石墨封闭透波工作环境营造方法,避免了石墨加热元件在高温下接触氧气从而发生剧烈氧化,实现了大气环境中大热流载荷施加;基于前述方法研制了模块化石墨超高温加热装置,并针对C/SiC试验件开展了大气环境下加热能力试验测试。研究表明,超高温石墨加热装置具备大气环境中超高温加热能力,最大辐射热流达到了1.38 MW/m^(2),试验件热面温度达到了1 800℃级,升温速率达到了40.3℃/s,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热试验提供了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试验 大气环境 热载荷生成 石墨加热 快速升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加筋壁板近爆距冲击波-破片毁伤研究
3
作者 周佳煜 王彬文 +3 位作者 张宇 李达诚 白春玉 杨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52,共9页
为了研究Ω型加筋壁板在近距离爆炸冲击下的毁伤特性和破片—冲击波联合作用规律,通过爆炸冲击实验及数值仿真,研究了冲击波和破片单独作用、联合作用和不同先后顺序作用下靶板的损伤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距爆炸产生联合作用时,冲击波... 为了研究Ω型加筋壁板在近距离爆炸冲击下的毁伤特性和破片—冲击波联合作用规律,通过爆炸冲击实验及数值仿真,研究了冲击波和破片单独作用、联合作用和不同先后顺序作用下靶板的损伤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距爆炸产生联合作用时,冲击波和破片互为干扰,破片动能相比破片单一作用时最大降幅可达10.1%,靶板最大挠度相比冲击波单一作用时可降低25.8%;对于Ω型加筋板,仅有破片打击作用时形变量较小,但破片造成的穿孔损伤将极大降低靶板抵抗冲击波作用的能力。当冲击波作用于穿孔损伤后的靶板时,靶板最大挠度相比冲击波单一作用时可增大96.5%。研究结果可为防护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冲击 爆炸冲击波 壁板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壁板结构爆炸冲击实验与仿真研究
4
作者 周佳煜 王彬文 +3 位作者 张宇 郭玉佩 李达诚 白春玉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5期86-96,共11页
空空导弹战斗部爆炸产生的爆炸冲击波毁伤源对飞机蒙皮结构的损伤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作用机理较为复杂,因此冲击波对飞机蒙皮结构的毁伤评估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计算样本支撑。本文设计并进行铝合金加筋平板静爆实验,分析固支加筋平板在... 空空导弹战斗部爆炸产生的爆炸冲击波毁伤源对飞机蒙皮结构的损伤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作用机理较为复杂,因此冲击波对飞机蒙皮结构的毁伤评估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计算样本支撑。本文设计并进行铝合金加筋平板静爆实验,分析固支加筋平板在冲击波加载下的动态响应和变形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爆炸冲击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数值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孔洞面积占该形式加筋平板面积大于1‰时,靶板更容易发生以固支边界撕裂为主要形式的拉伸失效,增大孔径或增加孔的数量都有提高孔间贯穿损伤的风险;同爆距下爆炸物与目标迎爆面的夹角越大,靶板的变形程度越严重,夹角从30°增大至60°时目标挠度可增加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 壁板结构 动态响应 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壁板颤振分析与试验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和川洋 王彬文 +2 位作者 宋巧治 李晓东 陈浩宇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6期66-76,共11页
飞行器壁板颤振是一种典型的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通常发生在超声速飞行阶段,具有气动力单侧作用、结构与气动非线性特性显著等特征。本文从颤振分析方法与试验技术两个角度梳理了国内外壁板颤振问题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工程界常用的壁板... 飞行器壁板颤振是一种典型的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通常发生在超声速飞行阶段,具有气动力单侧作用、结构与气动非线性特性显著等特征。本文从颤振分析方法与试验技术两个角度梳理了国内外壁板颤振问题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工程界常用的壁板颤振分析与试验的技术手段:几何非线性模型与材料非线性模型等结构非线性模型,包括活塞理论模型、CFD气动力模型、非定常气动力降阶模型与当地流活塞理论等气动非线性建模方法,空间离散化方法与模型降阶技术等颤振方程求解方法,以及风洞试验技术与地面颤振试验技术两种试验方法,分析了这些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壁板颤振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板颤振 结构非线性模型 气动力非线性模型 风洞试验 地面颤振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地面振动试验激振方案优化与工程验证
6
作者 陈浩宇 王彬文 +1 位作者 宋巧治 李晓东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5期114-119,134,共7页
地面振动试验是飞机型号研制与强度验证中的重要环节,在试验设计阶段一个合理的激振方案能够显著缩短后续试验周期,提升模态辨识精度。基于飞机有限元模型采用QR分解对激振位置进行考虑试验目标的全局规划,进而引入模态参与对激振点布... 地面振动试验是飞机型号研制与强度验证中的重要环节,在试验设计阶段一个合理的激振方案能够显著缩短后续试验周期,提升模态辨识精度。基于飞机有限元模型采用QR分解对激振位置进行考虑试验目标的全局规划,进而引入模态参与对激振点布置方案的激振效率进行定量评估,同时针对密集模态测试问题,采用多变量模态指示函数对激励力矢量进行优化,并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小型通用飞机地面振动试验中,验证优化后激振位置规划方案及密集模态识别方法的工程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激振方案优化方法能够显著提升试验效率,降低了密集模态辨识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振动试验 激振力矢量 QR分解 模态参与 模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彬文 肖迎春 +3 位作者 白生宝 王莉 黄博 田媛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41,共12页
飞机结构是飞机平台的基础,是确保飞机安全、长寿命使用的最重要的承力架构。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设计思想不断演变发展,对飞机机体结构性能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严酷的使用环境和严格的功能/性能综合要求,使得结构完整性面... 飞机结构是飞机平台的基础,是确保飞机安全、长寿命使用的最重要的承力架构。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设计思想不断演变发展,对飞机机体结构性能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严酷的使用环境和严格的功能/性能综合要求,使得结构完整性面临重大挑战。飞机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具有实时性、在线性等优势,是保证结构安全性、降低维护费用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从飞机结构完整性大纲出发,阐释飞机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的基本内涵、任务和实施方法,综述本领域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进展,结合我国在飞机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展望了结构健康监测与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健康管理 载荷监测 损伤监测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起落架强度试验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彬文 董登科 +1 位作者 陈莉 谢宇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6,157,共9页
针对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起落架的超静定连接及高支柱结构所带来的试验问题,基于刚度等效理论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别对起落架与机身连接和与试验装置连接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调整试验装置结构形式、尺寸及厚度等,实现起落架装置连接模型对机... 针对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起落架的超静定连接及高支柱结构所带来的试验问题,基于刚度等效理论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别对起落架与机身连接和与试验装置连接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调整试验装置结构形式、尺寸及厚度等,实现起落架装置连接模型对机身连接模型在变形主方向位移的模拟;基于数值仿真的力学边界条件模拟,计算主起落架轮轴中心点在最大载荷时的位移,预先调整加载点安装位置以保证最大载荷时的加载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机尾下沉着陆最大回弹载荷内外轮分配比例为6∶4的工况下,轮轴中心点主变形方向的位移基本相同,两种连接方式各向载荷最大误差在7%左右。研制了集模块化、多功能和通用性于一体的机身刚度模拟自平衡试验装置,满足了主起落架8种工况的静强度试验需求,可为其他型号起落架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飞机 高支柱 超静定 起落架 静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布局机翼结构多约束优化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彬文 罗利龙 聂小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1-407,共7页
机翼结构需要同时满足强度、刚度、气弹和设备安装等要求,布置多个外挂设备的机翼结构设计约束更加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得到最优方案。本文提出了通过约束机翼剖面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来控制气动弹性的方法,研究了稳定性和位移敏度计算理论... 机翼结构需要同时满足强度、刚度、气弹和设备安装等要求,布置多个外挂设备的机翼结构设计约束更加复杂,传统方法难以得到最优方案。本文提出了通过约束机翼剖面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来控制气动弹性的方法,研究了稳定性和位移敏度计算理论,结合工程准则法和数学规划法,搭建了适用于复杂布局机翼结构的多约束优化流程,以国产结构分析软件HAJIF为平台进行了程序实现,并结合工程机翼案例进行了方法验证。优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以静力分析模型为基础,同时考虑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多种约束形式,在有限计算机时内给出最优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面刚度 稳定性 位移敏度 多约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机非对称外挂状态颤振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彬文 许光启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93-197,共5页
对非对称外挂状态飞机的颤振特性作了分析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窜支自动跟踪及可视化处理 ,取得满意的结果 ,为非对称密集模态飞机结构的颤振分析和数据处理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颤振分析 非对称结构 密集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热负荷补偿的气候实验室温度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彬文 吴敬涛 吴相甫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4,共9页
针对超大空间气候实验室温度控制负荷变化大、控制过程响应慢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负荷变化的气候分区补偿温度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实验室空气温度调节工艺原理,进行实验室温度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其次根据实验室温度场控制精度... 针对超大空间气候实验室温度控制负荷变化大、控制过程响应慢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负荷变化的气候分区补偿温度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实验室空气温度调节工艺原理,进行实验室温度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其次根据实验室温度场控制精度和均匀性要求,制定了实验室气流分区补偿和载冷剂双级温度控制策略;最后,计算实验室降雪试验工况的热负荷,设计了基于热负荷前馈的串级温度控制器。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在升降温过程能快速跟踪期望温度曲线,升降温速率稳定维持在3℃/h,温度到达稳态时控制精度为±2℃,可快速补偿试验区域负荷变化导致的温度突变,达到了气候试验温度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控制 气候实验室 热负荷前馈 串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颤振评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彬文 宋巧治 陈浩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9-907,共9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颤振边界变动范围大、试验测试难的问题,本文开展了考虑气动热效应的翼面结构地面颤振试验技术研究。首先基于工程法对结构所受的气动加热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结构的热颤振特性评估并作为地面颤振...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颤振边界变动范围大、试验测试难的问题,本文开展了考虑气动热效应的翼面结构地面颤振试验技术研究。首先基于工程法对结构所受的气动加热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结构的热颤振特性评估并作为地面颤振试验结果的参考标准。考虑实际飞行中结构温升效应影响,建立了基于多工况点的气动力综合优化降阶算法,确保了整个温升过程的气动力模拟的精度。通过建立基于模糊逻辑比例、积分和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PID)控制的多点协调控制系统,实现了温升过程中时变系统的激振力控制器设计。最终搭建了地面颤振试验系统,按照典型飞行状态对结构的热颤振特性进行了测试,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相对误差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颤振 地面颤振试验 气动力模型重构 模糊逻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结构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小川 马君峰 +4 位作者 白春玉 李凯翔 邹学锋 王彬文 张永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9-436,共28页
飞机服役过程中,会经历地面滑行、空中机动等复杂的动态过程,飞机结构与系统在这些动态过程中将经受各类动态载荷的单独或联合作用,由此产生的结构动力学问题与飞机的服役安全和乘员的乘坐品质等直接相关,是航空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飞机服役过程中,会经历地面滑行、空中机动等复杂的动态过程,飞机结构与系统在这些动态过程中将经受各类动态载荷的单独或联合作用,由此产生的结构动力学问题与飞机的服役安全和乘员的乘坐品质等直接相关,是航空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本研究梳理了军用飞机结构完整性大纲和结构强度规范,以及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中的结构动力学相关要求,给出了结构动力学在航空装备研制流程中的相互关系,并从载荷、结构、响应和控制的角度,对航空结构动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类。从振动疲劳寿命预计与舒适性评估、振动主被动控制、复杂与极端环境结构动力学等几个重点方面,对航空结构动力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未来航空装备研制的需求和振动新兴前沿技术的发展方向,对航空结构动力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结构 结构动力学 动载荷 振动疲劳 振动控制 极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翼柔性蒙皮全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帅帅 王彬文 +1 位作者 杨宇 王志刚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7-623,I0011,共8页
为解决变弯度机翼前缘柔性蒙皮结构设计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柔性蒙皮全参数优化方法。采用"刚度剪裁"设计理念,以大型远程飞机前缘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变量缩减、设计区域规划和边界条件位移等效,对柔性蒙皮结构进行工程... 为解决变弯度机翼前缘柔性蒙皮结构设计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柔性蒙皮全参数优化方法。采用"刚度剪裁"设计理念,以大型远程飞机前缘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变量缩减、设计区域规划和边界条件位移等效,对柔性蒙皮结构进行工程简化,在保证变形精度的同时达到降低模型复杂度的目的;基于遗传算法对蒙皮结构进行全参数同步优化,以获得混合优化变量的全局最优解。研究表明,该方法在兼顾优化效率和制造可实现的基础上,使前缘蒙皮变形的最小二乘误差(LSE)降低60%,最大偏移误差降低64%,可显著提高变形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弯度前缘 柔性蒙皮 全参数优化 边界条件位移等效 变量缩减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变弯度机翼前缘柔性蒙皮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帅帅 王彬文 杨宇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4-614,共11页
光滑连续变弯度机翼前缘具有降低噪声和提升气动效率的优势.该文在二维翼型柔性蒙皮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后掠机翼变弯度前缘柔性蒙皮的设计方法,其主要改进在于沿翼展方向对多个翼型进行同步优化、对目标函数进行修正从而... 光滑连续变弯度机翼前缘具有降低噪声和提升气动效率的优势.该文在二维翼型柔性蒙皮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后掠机翼变弯度前缘柔性蒙皮的设计方法,其主要改进在于沿翼展方向对多个翼型进行同步优化、对目标函数进行修正从而解决了畸形变形问题,对现有带精英策略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修改以适应三维蒙皮的多目标优化求解.研究表明,与现有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使柔性蒙皮的变形精度提高27%,实现其在下垂状态下的高精度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弯度机翼 柔性蒙皮 后掠角 NSGA⁃Ⅱ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导波监测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宇 王彬文 +3 位作者 吕帅帅 周雨熙 王莉 刘国强 《航空科学技术》 2020年第7期102-108,共7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已经广泛应用于飞机的主承力结构。然而,层间分层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损伤形式,严重影响层压板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安全。人们利用导波在层压板中的传播特性开展结构损伤监测,其核心是对比分析损伤前后导波信号,根据...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已经广泛应用于飞机的主承力结构。然而,层间分层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损伤形式,严重影响层压板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安全。人们利用导波在层压板中的传播特性开展结构损伤监测,其核心是对比分析损伤前后导波信号,根据信号变化特征量化计算损伤指数,并将其与损伤阈值进行比较,从而进行损伤判定。该方法对专家经验依赖严重,并且泛化能力较弱。本文利用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时序卷积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深度学习方法在处理结构健康监测问题所面临的困难,包括数据样本量不足、数据偏斜严重以及数据长度不一致等。另外,该方法创新性地应用LSTM模块,对监测数据中各个数据片段特征进行关联。该深度学习模型增强了从原始导波信号进行损伤特征提取的能力,从而减轻对专家经验的过度依赖,并通过测试表明具有较高的损伤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损伤识别 导波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役飞机极端环境应力事故树分析方法
17
作者 张亚娟 王彬文 +2 位作者 吴敬涛 成竹 田培强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针对极端环境应力与飞机服役风险评估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服役飞机事故与极端环境应力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首先基于极端环境应力导致飞机事故的相关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分析,构建了飞机极端环境应... 针对极端环境应力与飞机服役风险评估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服役飞机事故与极端环境应力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首先基于极端环境应力导致飞机事故的相关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分析,构建了飞机极端环境应力因素集及飞机极端环境应力事故树;然后根据极端环境应力作用机理分析及严酷度数学模型,计算极端环境应力导致飞机事故发生概率,评估极端环境应力直接相关严酷度,预测极端环境应力与飞机服役事故的关联度;最后总结形成了一种服役飞机极端环境应力事故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了积冰、雨、侧风、雾对服役飞机安全飞行影响极大,可为极端环境下飞机维保、签派及安全运营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树 极端环境应力 事故概率分析 严酷度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多级类蜂窝的压溃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夏元明 张威 +5 位作者 崔天宁 张建勋 王彬文 刘小川 白春玉 秦庆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3-883,共11页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单胞壁开孔金属多级类蜂窝与双胞壁开孔金属多级类蜂窝的压溃行为.重点分析了试件尺寸、开孔位置、孔偏距和孔梯度等因素对多级类蜂窝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级类蜂窝的压溃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弹...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单胞壁开孔金属多级类蜂窝与双胞壁开孔金属多级类蜂窝的压溃行为.重点分析了试件尺寸、开孔位置、孔偏距和孔梯度等因素对多级类蜂窝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级类蜂窝的压溃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弹性变形、屈曲变形以及密实;单胞壁开孔多级类蜂窝的压溃过程趋向于渐近内凹压溃,而双胞壁开孔多级类蜂窝趋向于轴向压溃;试件尺寸对多级类蜂窝的力学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当胞元数达到一定数目时,其力学性能几乎与蜂窝胞元数无关.单胞壁开孔多级类蜂窝的峰值应力大于双胞壁开孔多级类蜂窝的峰值应力,但其平均压溃应力小于双胞壁开孔多级类蜂窝的平均压溃应力;与传统蜂窝相比,蜂窝胞壁开孔设计降低了蜂窝材料的比吸能;孔偏距的存在导致单胞壁开孔多级类蜂窝的峰值应力降低,但随着孔偏距的增加其平均压溃应力呈先减低后增加趋势;多梯度孔设计对多级类蜂窝材料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与均匀孔多级类蜂窝相比,正梯度孔分布设计降低了多级类蜂窝峰值应力,但提高了其平均压溃应力;多梯度孔分布设计对多级类蜂窝的峰值应力和平均压溃应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类蜂窝 压溃 变形模式 穿孔 孔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T42铝合金低中应变率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宇 王彬文 +2 位作者 刘小川 惠旭龙 白春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9-254,共6页
为研究2024-T42铝合金的低中应变率力学性能和本构关系,采用电子万能实验机和高速液压伺服材料实验机,进行常温下2024-T42铝合金准静态、低中应变率拉伸实验,得到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考虑颈缩对真实应力-真实应变的影响... 为研究2024-T42铝合金的低中应变率力学性能和本构关系,采用电子万能实验机和高速液压伺服材料实验机,进行常温下2024-T42铝合金准静态、低中应变率拉伸实验,得到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考虑颈缩对真实应力-真实应变的影响,采用仿真反演方法对颈缩后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进行修正,并基于Johnson-Cook本构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2024-T42铝合金在低中应变率范围的率敏感性较弱;但具有较强的应变硬化效应;基于仿真分析的反演修正方法能较好重构材料颈缩点后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并通过铝管压溃实验和仿真分析,验证了反演修正方法的合理性和所获本构模型参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T42铝合金 Johnson-Cook本构 低中应变率 颈缩 反演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材料的冲击疲劳问题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郭玉佩 王彬文 +2 位作者 杨强 白春玉 刘小川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0年第5期609-617,共9页
材料的冲击疲劳问题在航空工程中大量存在,舰载机的弹射起飞、拦阻着舰都是典型的冲击疲劳问题。本文梳理了冲击疲劳概念的早期发展历程,综述了自2000年以来冲击疲劳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材料冲击疲劳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材料冲击... 材料的冲击疲劳问题在航空工程中大量存在,舰载机的弹射起飞、拦阻着舰都是典型的冲击疲劳问题。本文梳理了冲击疲劳概念的早期发展历程,综述了自2000年以来冲击疲劳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材料冲击疲劳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材料冲击疲劳试验方法、冲击疲劳的损伤表征和寿命预计以及冲击疲劳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等,指出材料的微观结构、边界条件、使用环境、冲击载荷类型等对冲击疲劳性能有显著影响。总结了航空工程中冲击疲劳问题面临的主要挑战,并结合未来工程结构设计的需求,展望了航空领域冲击疲劳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疲劳 航空材料 裂纹 微观机制 试验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