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YOLOv5的高后果区智能识别研究
1
作者 王彦青 尚嘉年 +1 位作者 刘新 刘建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针对目前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效率低,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该文借助目标检测算法YOLOv5s,利用遥感影像及无人机航飞影像数据,结合高后果区识别规范,对不同类型的高后果区建立高后果区智能识别模型,通过评估,模型准确率和... 针对目前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效率低,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该文借助目标检测算法YOLOv5s,利用遥感影像及无人机航飞影像数据,结合高后果区识别规范,对不同类型的高后果区建立高后果区智能识别模型,通过评估,模型准确率和召回率均达到90%以上,能有效识别高后果区。又以国内某管道高后果区为例,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数据表明,该模型智能识别出的高后果区信息与传统人工辅助识别信息一致,能满足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自动识别的实际需求,为高后果区风险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为高后果区识别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高后果区 YOLOv5s 目标检测 智能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环境烃源岩生烃能力探讨——以川西坳陷雷口坡组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彦青 陈迎宾 +2 位作者 胡烨 曾华盛 吴小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6-430,共5页
近年来,雷口坡组勘探屡屡突破,已成为川西坳陷海相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层系,搞清雷口坡组烃源岩的生烃能力,对后续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古盐度的定量化指标和高伽马蜡烷特征反映了雷口坡组沉积期发育高盐度、水体分层的咸化蒸发环境,B... 近年来,雷口坡组勘探屡屡突破,已成为川西坳陷海相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层系,搞清雷口坡组烃源岩的生烃能力,对后续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古盐度的定量化指标和高伽马蜡烷特征反映了雷口坡组沉积期发育高盐度、水体分层的咸化蒸发环境,Ba质量分数高、δ13C正偏移特征反映沉积环境具备较高的生物生产力,可以形成优质烃源岩;咸化蒸发环境有利于烃源岩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川西地区雷口坡组烃源岩TOC整体较低,但含膏碳酸盐岩样品TOC相对较高,蒸发台地相发育较多的膏云坪和含膏潟湖,膏岩与碳酸盐岩交互沉积,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及岩性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蒸发环境 烃源岩 雷口坡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太阳能电池减反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彦青 王秀峰 +1 位作者 江红涛 门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51-156,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硅太阳能电池减反射膜的研究进展,包括减反射膜的种类、膜层结构、减反射原理以及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硅太阳能电池减反射膜的主要制备方法,并对比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指出新型制备技术和新膜系的选取是目... 综述了国内外对硅太阳能电池减反射膜的研究进展,包括减反射膜的种类、膜层结构、减反射原理以及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硅太阳能电池减反射膜的主要制备方法,并对比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指出新型制备技术和新膜系的选取是目前硅太阳能电池减反射膜的研究重点。最后讨论了硅太阳能电池减反射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反射膜 太阳电池 转化效率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彦青 魏连鑫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5-408,共4页
介绍了基于阈值选取的小波去噪原理及实现方法,并对传统的软、硬阈值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阈值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平稳信号与非平稳信号中产生的震荡和恒定偏差的影响,去噪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关键词 小波分析 阈值去噪 信噪比 均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与城镇中小学周边商店食品安全调研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彦青 栾玲 +1 位作者 杨翠云 柳宗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8期103-103,118,共2页
目的:调研比较农村与城镇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的状况,评估中小学生课外饮食的安全性。方法:对本辖区42所农村中小学附近的61家商店,38所城镇中小学附近的57家商店、超市中的学生食品进行微生物学指标及添加剂检测。结果:在细菌总数和大肠... 目的:调研比较农村与城镇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的状况,评估中小学生课外饮食的安全性。方法:对本辖区42所农村中小学附近的61家商店,38所城镇中小学附近的57家商店、超市中的学生食品进行微生物学指标及添加剂检测。结果:在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指标中,农村中小学周边商店食品超标率分别为21.7%和15.6%,明显高于城镇的19.7%和16.6%(χ2=13.435,χ2=5.89,P值均<0.01);在食品中增色和增味的添加剂检测指标中,农村中小学周边商店食品超标率为13.4%,而城镇是7.9%(χ2=11.13,P<0.01)。农村中小学周边商店糕点类和肉与肉制品类食品超标率分别是16.6%和17.7%,均明显高于城镇的7.1%和9.6%(χ2=7.0652,χ2=7.0652,P值均<0.01)。结论:农村中小学周边商店所售食品问题较多,安全隐患较大;城镇个别地方问题较大,但总体较好。提示加强中小学周边商店、超市的管理和监督检测的同时,要对学校和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与城镇中小学 商店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势对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彦青 杨翠云 +2 位作者 原淑惠 栾玲 范洪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5期113-114,共2页
目的:了解地理位置及地势特点对本市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影响,为改善居民饮水质量、预防水介疾病提供依据。方法:2005~2007年,根据不同地势特点(沿海、平原丘陵、丘陵山区)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农村饮水情况。结果:总硬度、细菌总数、... 目的:了解地理位置及地势特点对本市农村居民饮用水的影响,为改善居民饮水质量、预防水介疾病提供依据。方法:2005~2007年,根据不同地势特点(沿海、平原丘陵、丘陵山区)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农村饮水情况。结果:总硬度、细菌总数、氯化物、总大肠菌群、铅、肉眼可见物、铁、pH、锌、氟化物、色度、溶解性总固体,其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不同地势特点的饮用水中总硬度、铅、氯化物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平原地区高于其他两个地区,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饮用水中细菌总数比较,以丘陵山区饮用水中细菌总数最高。结论:总硬度、细菌总数、氯化物、铅是影响本市农村居民饮用水的主要因素,氯化物含量与沿海岸线有关,丘陵山区细菌总数最高,建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改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刺激与肌注新斯的明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彦青 衣秀苇 区晓贤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0期74-75,共2页
目的对比低频电刺激与肌内注射(肌注)新斯的明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肌注新斯的明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对比低频电刺激与肌内注射(肌注)新斯的明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肌注新斯的明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59.99±5.2)ml少于对照组的(261.58±8.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明显优于肌注新斯的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尿潴留 低频电刺激 新斯的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神经损害的特发性面瘫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彦青 肖小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分析重度神经损害的特发性面瘫临床表现,同时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疾病诊断与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1日~2017年3月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特发性面瘫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编码的方式分成三组,各30例,分别是西药组、... 目的分析重度神经损害的特发性面瘫临床表现,同时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疾病诊断与疗效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1日~2017年3月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特发性面瘫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编码的方式分成三组,各30例,分别是西药组、中药组以及综合组。分析总结90例患者的肌电图检查结果,对比健侧与患侧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以及三组患者治疗半个月后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 90例患者的病程长短不同,对应的肌电图检查结果也不同,在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方面,患侧的潜伏期(3.98±0.29)ms更长,M波波幅(0.55±0.32)mV更低(P<0.05),综合组治疗后的潜伏期(5.02±1.14)ms、M波波幅(8.13±3.15)mV、MCV(51.11±5.59)m/s与正常值最接近(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特发性面瘫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较高,采取中西药联合针灸、艾灸等综合疗法为特发性面瘫患者治疗比较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 神经损害 特发性面瘫 神经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置入配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彦青 王龙珍 崔云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8期140-141,共2页
本研究主要阐述支架置入配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现状及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中晚期食管癌的放射治疗剂量、放射剂量分布;用于食管癌化疗的药物,食管癌化疗放疗顺序;支架置入的临床价值;支架置入配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 本研究主要阐述支架置入配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现状及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中晚期食管癌的放射治疗剂量、放射剂量分布;用于食管癌化疗的药物,食管癌化疗放疗顺序;支架置入的临床价值;支架置入配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并发症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支架 放射治疗 同步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邑构造须家河组气藏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迎宾 郑冰 +2 位作者 袁东山 胡烨 王彦青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5,共7页
大邑构造须家河组气藏为裂缝性气藏,裂缝发育程度是天然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14口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分析统计,结合构造、沉积相分析及古构造应力场模拟认为,大邑构造须家河组气藏发育构造缝、层理缝及异常高压泄压缝3种成因类... 大邑构造须家河组气藏为裂缝性气藏,裂缝发育程度是天然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14口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分析统计,结合构造、沉积相分析及古构造应力场模拟认为,大邑构造须家河组气藏发育构造缝、层理缝及异常高压泄压缝3种成因类型裂缝。构造缝和层理缝有效性相对较好,但其总体具数量少、延伸短、宽度窄、充填程度相对较高、非均质性较强的发育特征。地层所受应力小、变形弱是构造缝发育程度相对较差的根本原因。喜马拉雅期派生羽状断裂控制了构造缝的形成和展布;发育于三角洲平原、前缘分流河道的平行层理、斜层理是层理缝形成的主要层理构造。裂缝成因类型、充填特征、后期溶蚀作用及现今地应力场共同控制了裂缝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主控因素 气藏 须家河组 大邑构造 川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示踪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小奇 陈迎宾 +5 位作者 翟常博 周凌方 周小进 杨俊 王彦青 宋晓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7-418,共12页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西部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层系之一,目前对其储层沥青发育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与认识较为薄弱。基于储层沥青含量、反射率、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开展川西雷口坡组沥青的成因和来源研究,并基于沥青地球化...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西部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层系之一,目前对其储层沥青发育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与认识较为薄弱。基于储层沥青含量、反射率、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开展川西雷口坡组沥青的成因和来源研究,并基于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来开展气源示踪,丰富和完善了该区气源对比的研究方法和途径。研究表明,雷口坡组储层中沥青零星分布于缝合线和裂缝中,δ^(13)C值介于-28.6‰~-24.6‰。钻井岩心样品中沥青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平均为3.14%,为典型的热裂解成因。野外露头沥青样品等效镜质体反射率较低,香水镇黄连桥和石元乡马鞍塘剖面沥青经历了生物降解,而天池乡卸军门剖面沥青为原油脱沥青质作用形成。雷口坡组储层沥青与自身碳酸盐岩具有较好的亲缘性,而根据沥青含量计算所得川西大气田雷口坡组裂解生气强度和圈闭总裂解生气量与现今气藏规模不匹配。川西大气田主体并非来自古油藏的原位裂解,而是由高演化阶段的原油裂解气直接充注形成。天然气主体来自下伏上二叠统烃源岩,雷口坡组自身碳酸盐岩贡献较为有限。相关认识为揭示川西雷口坡组成藏机理、明确勘探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 碳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成藏机理 沥青 天然气 雷口坡组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雷口坡组四段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世友 陈迎宾 +2 位作者 赵国伟 王彦青 胡烨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98,共5页
沉积物中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特征参数能够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及流体性质与来源,应用于油气地质研究中可辅助判断烃源岩、储层沉积环境及油气来源等。川西坳陷雷口坡组四段碳酸盐岩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 沉积物中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特征参数能够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及流体性质与来源,应用于油气地质研究中可辅助判断烃源岩、储层沉积环境及油气来源等。川西坳陷雷口坡组四段碳酸盐岩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具有明显的δCe负异常和δEu正异常。分析认为,低稀土元素总量、δCe负异常反映了雷四段沉积时为相对开放的弱氧化低能环境,有利于成烃生物的繁育和生长,可为雷四段烃源岩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显著的δEu正异常表明了后期强还原环境下的流体活动,对有机质的保存有着重要作用。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显著的δEu正异常以及与热液流体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明川西雷四段经历过后期的热液蚀变与改造,而热液运移的通道也可为深层油气向上运移提供良好的输导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碳酸盐岩 雷口坡组四段 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邑构造雷口坡组四段天然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迎宾 胡烨 +1 位作者 王彦青 曾华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9,152,共5页
以区域地质研究为基础,通过三维地震解释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了大邑构造雷口坡组四段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其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大邑地区二叠系及雷口坡组烃源岩发育,深大断裂及不整合面可作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 以区域地质研究为基础,通过三维地震解释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了大邑构造雷口坡组四段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其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大邑地区二叠系及雷口坡组烃源岩发育,深大断裂及不整合面可作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天然气成藏具有"双源供烃"的良好气源条件。雷口坡组四段发育台缘滩沉积,基质孔渗性较好,加之后期风化淋滤及构造变形,推断发育孔隙-缝洞复合型优质储层。发育于构造轴部的1号断鼻圈闭面积大、幅度高,具备良好的封盖及保存条件。雷口坡组四段圈闭、储层形成时间早,具有"下生上储式"、"自生自储式"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川西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的一个新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地球化学 大邑构造 雷口坡组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U液体冷却器件及冷却液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石育佳 王秀峰 +3 位作者 王彦青 赵童刚 门永 康文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56-60,共5页
综述了目前关于计算机CPU散热的3种液体冷却系统(大器件液冷循环系统、热管冷却系统和液体喷射冷却系统)及所采用的多种冷却液(水、液态金属和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比较了3种液冷器件和3种冷却液的优缺点,指出热管冷却系统和纳米流体更... 综述了目前关于计算机CPU散热的3种液体冷却系统(大器件液冷循环系统、热管冷却系统和液体喷射冷却系统)及所采用的多种冷却液(水、液态金属和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比较了3种液冷器件和3种冷却液的优缺点,指出热管冷却系统和纳米流体更加具有竞争优势;最后展望了CPU冷却器件和冷却液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U散热器 芯片制冷 液体冷却 冷却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须家河组五段流体赋存状态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小奇 罗开平 +4 位作者 王萍 陈迎宾 王彦青 胡烨 黎华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8-1078,共11页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气藏试采均表现出气水同产,天然气究竟是以水溶气还是游离气为主尚无定论。为此,对该区须五段地层水开展了不同温压条件下的甲烷溶解度实验,并与1 mol/kg NaCl溶液中甲烷的溶解度进行对比,并结合...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五段气藏试采均表现出气水同产,天然气究竟是以水溶气还是游离气为主尚无定论。为此,对该区须五段地层水开展了不同温压条件下的甲烷溶解度实验,并与1 mol/kg NaCl溶液中甲烷的溶解度进行对比,并结合现今产出流体气水比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明确了须五段中流体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现今平均埋深和历史最大埋深状态下,新场须五段地层水中甲烷的溶解度分别为2.260 m^3/m^3和3.194 m^3/m^3。受白垩纪末以来地层抬升影响,新场须五段水溶气脱溶主要是地层抬升减压降温脱溶。在不同埋深状态下,游离气和地层水在孔隙中所占体积比例分别普遍低于和高于50%,白垩纪末以来地层温压降低使得须五段中游离气体积发生膨胀,所占体积比例略有增大,而地层水被驱替排出,所占体积比例有所降低。地层温压降低导致部分水溶气脱溶出来,在总的天然气中游离气所占比例增大而水溶气所占比例降低,须五段天然气以游离气为主,水溶气所占比例不足5%。在地层抬升过程中,新场须五段有约29.3%的水溶气脱溶成为游离气,地层水共脱溶出了约1.8×10~9m^3的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流体赋存状态 地层水 须家河组五段 新场气田 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印支早期古隆起发育特征及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烨 袁晓宇 +2 位作者 王彦青 刘光祥 宋晓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0-654,共5页
盆地中古隆起对早期油气聚集成藏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及钻探资料,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印支期古隆起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印支期川西地区不仅发育了孝泉—新场—丰谷近东西向古隆起的雏形,在龙门山前和川西坳陷内部... 盆地中古隆起对早期油气聚集成藏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及钻探资料,对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印支期古隆起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印支期川西地区不仅发育了孝泉—新场—丰谷近东西向古隆起的雏形,在龙门山前和川西坳陷内部还发育北东走向的"串珠"状古隆起;地震属性揭示,印支期古隆起对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部裂缝的展布以及岩溶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综合考虑储层展布特征、古隆起与储层叠合程度、烃源条件与油气运移通道匹配关系等认为,除了大型构造隆起带和斜坡带,川西凹陷印支早期古隆起区也可能是油气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油作用 古隆起 印支期 川西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Ⅲ号构造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迎宾 胡烨 +2 位作者 王彦青 翟怡 何晋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39,63,共7页
在落实构造圈闭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气源、储盖层条件以及成藏条件配置关系,研究柴达木盆地鄂博梁Ⅲ号构造深层天然气的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伊北凹陷是鄂博梁Ⅲ号构造主要的供气凹陷,其下侏罗统为中等—好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以生气为主... 在落实构造圈闭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气源、储盖层条件以及成藏条件配置关系,研究柴达木盆地鄂博梁Ⅲ号构造深层天然气的成藏条件。结果表明,伊北凹陷是鄂博梁Ⅲ号构造主要的供气凹陷,其下侏罗统为中等—好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以生气为主,可为深层天然气成藏提供充足的气源。上、下干柴沟组以滨—浅湖和三角洲沉积为主,碎屑岩储层发育,储层物性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透和特低孔、特低渗透特征,但对天然气仍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研究区构造深层圈闭完整,干柴沟组—油砂山组均发育扩张湖相泥岩,具备良好的封盖及保存条件;其深层为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成藏条件配置关系良好;下油砂山组—狮子沟组沉积末期为研究区重要的油气成藏期,与构造形成时期相匹配,具有典型的晚期成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天然气 成藏条件 晚期成藏鄂博梁Ⅲ号构造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中段侏罗系气藏特征与富集主控因素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迎宾 王彦青 胡烨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1-565,574,共6页
川西坳陷中段侏罗系发育大面积低丰度岩性、构造—岩性气藏。气藏普遍具有多层叠置、局部富集高产、无明显气水边界、低温、超压的特征。结合各构造单元侏罗系具体成藏条件研究认为,侏罗系整体为"下生上储"式成藏组合,天然气... 川西坳陷中段侏罗系发育大面积低丰度岩性、构造—岩性气藏。气藏普遍具有多层叠置、局部富集高产、无明显气水边界、低温、超压的特征。结合各构造单元侏罗系具体成藏条件研究认为,侏罗系整体为"下生上储"式成藏组合,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下伏须家河组四、五段烃源岩。因此,具备良好的沟通源、储层垂向运移输导体系是天然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侏罗系各组段砂岩储层物性纵、横向变化较大,受渗透率级差影响,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程度是天然气藏高产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龙门山前及龙泉山两侧发育大量直通地表的断裂,不仅直接破坏了断裂带附近的盖层条件,同时破坏了与之相接的斜坡区侏罗系砂体上倾方向的封闭性,有效的圈闭是侏罗系富集高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特征 气藏保存 输导体系 侏罗系 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安顺凹陷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白森舒 彭金宁 +1 位作者 刘光祥 王彦青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8,35,共6页
基于地震解释和前人研究资料,从分析安顺凹陷油气成藏类型入手,探讨了研究区潜在成藏类型、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认为:安顺凹陷下组合存在的成藏类型主要有"麻江古油藏"型油气藏;上组合存在的成藏类型主要有"礁滩&qu... 基于地震解释和前人研究资料,从分析安顺凹陷油气成藏类型入手,探讨了研究区潜在成藏类型、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认为:安顺凹陷下组合存在的成藏类型主要有"麻江古油藏"型油气藏;上组合存在的成藏类型主要有"礁滩"型和"不整合面或风化壳"型油气藏组合。同时,安顺凹陷烃源条件较好,油源丰富,且是油气运移长期指向区;发育良好的储盖层,具有区域性保存条件。指出,普定复向斜带是安顺凹陷最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类型 成藏特征 油气勘探潜力 安顺凹陷 黔南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北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区中生界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川 王英民 +3 位作者 黄志超 陈玲玲 王彦青 卓海腾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3期56-59,64,共5页
在北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区,针对该区域的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中生界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特征。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原理,将中生界划分为4个二级层序和9个三级层序,并将其分为2种层序组合序列。中下部层序下降旋回占主体,属... 在北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区,针对该区域的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中生界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特征。在研究过程中,利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原理,将中生界划分为4个二级层序和9个三级层序,并将其分为2种层序组合序列。中下部层序下降旋回占主体,属海退式沉积组合序列;上部层序上升旋回占主体,多为海进式沉积组合序列。沉积环境从海洋环境过渡到陆相河流环境再逐渐过渡到海陆过渡相三角洲环境和浅海相环境,再到海相沉积,整体上是一个完整的水退至水进的沉积过程。最后,指出北部地区Sahul台地三级层序Ⅳ,Ⅴ和Ⅵ的三角洲、滨岸和东部斜坡带滨岸区为该区域的有利油气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相 有利油气勘探区带 北波拿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