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钱草煎汤煮制雷公藤的炮制减毒工艺优选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彦嵋 王君明 +5 位作者 关月晨 宋玲玲 张月月 弓明珠 李炳印 巫晓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258,I0034,共7页
目的研究旨在优选金钱草煎汤煮制雷公藤的最佳炮制减毒工艺,并基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初步探讨炮制减毒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雷公藤与金钱草的质量比(因素A)、金钱草煎汤煮制液体积(因素B)和煮制温度(因素C... 目的研究旨在优选金钱草煎汤煮制雷公藤的最佳炮制减毒工艺,并基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初步探讨炮制减毒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雷公藤与金钱草的质量比(因素A)、金钱草煎汤煮制液体积(因素B)和煮制温度(因素C)为考察因素,并设立清水煮制雷公藤炮制品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将雷公藤生品及以上各炮制品分别以2 g·kg^(-1)(以雷公藤生药计)的剂量灌服小鼠21 d,末次给药后24 h取血和肝组织。采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并结合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对肝组织病理切片分析优选金钱草煎汤煮制雷公藤的炮制减毒工艺,并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通过对肝NF-κB及其下游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IL-1β)水平的检测分析,探讨其炮制减毒机制。结果雷公藤生品给药致使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并伴有肝细胞变性及炎细胞浸润,而经炮制品干预后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雷公藤诱导的生化指标及病理异常情况,且以A3B2C1逆转率最高;此外,雷公藤给药还显著上调了肝脏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而不同炮制品干预后可逆转,其中以A3B2C1逆转率最高。结论金钱草煎汤煮制雷公藤炮制减毒的最佳工艺为A3B2C1,即“雷公藤与金钱草质量比为60∶7.5,取37.5 mL的金钱草煎汤煮制液母液稀释至200 mL,煮制温度为110℃”,其减毒机制可能与抑制主要毒性靶器官肝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肝毒性 金钱草煎汤煮制雷公藤 正交试验设计 炮制工艺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钱草降低雷公藤致小鼠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宋玲玲 王君明 +3 位作者 弓明珠 王彦嵋 秦玲玉 关月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4,共5页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通路探讨金钱草对雷公藤诱导的小鼠肾毒性的影响。方法金钱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分别连续灌胃给予雄性昆明小鼠14 d,1次/d,末次给药后24 h摘眼球取血,供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UN)水平,...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通路探讨金钱草对雷公藤诱导的小鼠肾毒性的影响。方法金钱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分别连续灌胃给予雄性昆明小鼠14 d,1次/d,末次给药后24 h摘眼球取血,供测定小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UN)水平,随后立即处死小鼠,取各组肾组织,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肾脏中磷酸化NF-κB和COX-2的蛋白表达水平及试剂盒检测其下游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探讨金钱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雷公藤诱导的肾毒性的减毒作用及机制。结果雷公藤诱导小鼠血清Cr、UN水平显著升高,并使肾脏p-NF-κB/COX-2及下游炎性因子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在给予金钱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干预后,均在不同程度上逆转以上指标的异常,且以金钱草水提物的逆转率为最高。结论金钱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可降低雷公藤诱导的肾毒性,其减毒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金钱草 NF-ΚB COX-2 肾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