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滤泡细胞数量不足的甲状腺BethesdaⅠ/Ⅲ类结节恶性风险评估及原因分析
1
作者 虞红珍 李明 +5 位作者 解翔 蓝晓锋 徐天宇 黄山 王弦 冯振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 探讨仅因滤泡细胞数量不足产生的甲状腺BethesdaⅠ、Ⅲ类诊断的发生率、恶性风险度(risk of malignancy, ROM);并从超声与组织结构角度分析其细胞量不足与结节结构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 目的 探讨仅因滤泡细胞数量不足产生的甲状腺BethesdaⅠ、Ⅲ类诊断的发生率、恶性风险度(risk of malignancy, ROM);并从超声与组织结构角度分析其细胞量不足与结节结构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临床资料,复阅仅因滤泡细胞数量不足的BethesdaⅠ/Ⅲ类结节纳入分析,以BRAF V600E(+)或术后病理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为恶性标准,统计此二类诊断的发生率、ROM值;并配对细胞量充足的BethesdaⅡ/Ⅵ类结节作为对照组资料,对比分析两组超声特征及病理组织图像。结果 甲状腺结节BethesdaⅠ/Ⅲ类病例数、发生率及ROM值分别为39/160、3.3%/13.5%、38.5%/59.4%。其中C-TIRADS≥4b结节发生率、ROM值(22.4%、67.6%)均高于C-TIRADS≤4a类结节(12.7%、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细胞量充足的BethesdaⅡ/Ⅵ类结节相比,BethesdaⅠ/Ⅲ类结节与结节过小(最大径<5 mm)、垂直位生长(纵横比≥1)及乏血供(无或少血流信号)呈显著相关性(r=0.131、-0.230、0.237,P=0.008、<0.001、<0.001);与病理组织结构的间质弥漫显著纤维化、实质/间质构成比低(约1∶1)显著相关性(r=-0.269、-0.396,P=0.019、<0.001)。结论 甲状腺BethesdaⅠ/Ⅲ类结节ROM值高,BRAF V600E检测是有效的补充辅助诊断工具;当结节过小、垂直位生长、乏血供更易出现细胞量不足的BethesdaⅠ/Ⅲ类诊断,推测与病理组织结构的间质弥漫显著纤维化而实质/间质构成比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细胞数量不足 恶性风险度 BethesdaⅠ/Ⅲ类诊断 C-TIRADS BRAF V600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FAM134B表达及其意义
2
作者 黄山 王弦 +1 位作者 卫晶晶 吴正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3,333,共8页
目的探讨FAM134B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HCC组织和癌旁非肿瘤肝组织中FAM134B的表达,并分析FAM134B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应用Transwel... 目的探讨FAM134B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HCC组织和癌旁非肿瘤肝组织中FAM134B的表达,并分析FAM134B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应用Transwell实验、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低FAM134B对HCC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FAM134B在H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70.0%(42/60)和40.0%(24/60)。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FAM134B在HCC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01),与患者脉管侵犯、肿瘤最大径和早期复发呈正相关(P均<0.05)。生存分析表明FAM134B的高表达是HCC患者的不良预后(P均<0.05)和高复发风险的独立预后因子(P均<0.05)。体外实验表明,敲低FAM134B可抑制HCC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P均<0.05)。运用TCGA数据库行GSEA分析,结果显示FAM134B的表达与AKT/mTOR通路呈正相关。结论FAM134B高表达可能是HCC高复发风险和不良预后的标志物,有望作为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FAM134B 预后 侵袭 迁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和CT影像组学构建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分级中的价值
3
作者 朱宏庆 张涛 +4 位作者 顾康琛 王弦 管松 严彦 姚文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7-1133,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14例经病理证实且术前行增强CT扫描的ccRCC患者。根据WHO/ISUP分级将其划分为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按...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的列线图在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14例经病理证实且术前行增强CT扫描的ccRCC患者。根据WHO/ISUP分级将其划分为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按照4∶1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从平扫及三期增强图像中分割感兴趣区(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和LASSO回归进行特征筛选与降维,KNN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临床及影像语义学特征,KNN算法构建临床模型;结合临床及影像组学标签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ROC曲线和Delong检验评估模型的诊断性能,校准曲线和决策分析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价值。结果 最终筛选出8个临床特征和11个影像组学特征。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887和0.800,优于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校准曲线结果表明联合模型与真实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列线图可以获得良好的净收益。结论 联合影像组学和临床标签构建的列线图可以为术前预测ccRCC分级提供证据,从而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 影像组学 肾透明细胞癌 WHO/ISUP分级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VCAN、THBS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关系
4
作者 武胤彤 方艳 +5 位作者 彭薇 汪树静 黄山 王弦 虞红珍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9,共10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中多功能蛋白聚糖(versican, VCAN)、血小板反应蛋白2(thrombospondin 2, THBS2)的表达及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的关系和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中多功能蛋白聚糖(versican, VCAN)、血小板反应蛋白2(thrombospondin 2, THBS2)的表达及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的关系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及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提取PTC单细胞测序数据,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CAFs相关基因,并对与CAFs相关的枢纽基因进行富集分析;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30例PTC组织中VCAN、THBS2和α-SMA的表达,采用Masson染色法评估肿瘤间质纤维化程度。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VCAN、THBS2位于GEO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与CAFs相关性最强模块的交集核心基因中,与CAFs显著相关,富集分析显示VCAN、THBS2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相关通路。PTC中CAFs的增生率为83.1%(108/130),VCAN、THBS2阳性率分别为96.9%(126/130)、75.4%(98/130)。PTC的间质纤维化指数中位数为32.4,四分位距为22.7~50.0。CAFs的高度增生与淋巴结转移(P<0.001)、高TNM分期(P<0.05)呈正相关,并且与PTC的组织学亚型相关。VCAN表达、THBS2表达及PTC间质纤维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01,P<0.05,P<0.001),并且THBS2表达及PTC间质纤维化程度与PTC的组织学亚型相关。肿瘤间质α-SMA阳性细胞百分比与VCAN及THBS2的免疫反应评分(IRS)均呈正相关(r_(s)=0.713,P<0.001;r_(s)=0.646,P<0.001)。PTC中Masson染色面积百分比与肿瘤间质α-SMA阳性细胞百分比、VCAN及THBS2的IRS均呈正相关(r_(s)=0.892,P<0.001;r_(s)=0.729,P<0.001;r_(s)=0.616,P<0.001)。结论 VCAN与THBS2可作为评估PTC侵袭性与淋巴结转移的潜在标志物;VCAN、THBS2与CAFs的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究PT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VCAN THB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表达在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5
作者 张安莉 王弦 +6 位作者 叶元滋 吴灿 程岚卿 李恒 孙思柏 吴强 吴海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0例间皮瘤、4例高分化乳头状间皮肿瘤(well-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0例间皮瘤、4例高分化乳头状间皮肿瘤(well-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mesothelial tumour,WDPMT)、40例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40例肺低分化腺癌、20例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和20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SPARC的表达,对比分析SPARC、Calretinin、D2-40和WT-1在间皮瘤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SPARC在间皮瘤中呈弥漫强阳性(37/40例),在WDPMT中呈中等阳性(3/4例),在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40例)、肺低分化腺癌(2/40例)、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0/20例)和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1/20例)中仅个别病例呈局灶弱阳性。在40例间皮瘤中,SPARC的敏感性为92.5%,在对照肿瘤(肺鳞状细胞癌、肺腺癌、卵巢浆液性癌)中SPARC的特异性为96.7%。结论SPARC在间皮瘤中广泛表达,其敏感性与Calretinin、D2-40和WT-1相似,但特异性远高于其他间皮标志物。在与肺低分化癌、卵巢浆液性癌等的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瘤 肺低分化腺癌 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卵巢浆液性癌 SPA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蛋白6D通过AURKA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恶性进展
6
作者 周静妮 赵荣荣 +3 位作者 罗文武 王弦 郭欠影 吴正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795,共8页
目的探讨信号蛋白6D(SEMA6D)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化分析SEMA6D在TNBC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稳定敲低SEMA6D表达的MDA-MB-231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 目的探讨信号蛋白6D(SEMA6D)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化分析SEMA6D在TNBC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构建稳定敲低SEMA6D表达的MDA-MB-231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通过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研究SEMA6D对TNB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cBioPortal数据库和GEPIA2数据库筛选出与其负相关的基因,即极光激酶A(aurora kinase A,AURKA),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化分析AURKA在TNBC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Western blot实验分析敲低SEMA6D后AURKA的表达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钙黏蛋白N(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EMA6D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织(均P<0.05),AURKA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均P<0.05),SEMA6D和AURKA在TNBC中表达呈负相关(P<0.01);SEMA6D低表达和AURKA高表达均与TNBC患者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P<0.05);敲低SEMA6D促进TNB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低SEMA6D后AURKA表达上调并且促进肿瘤细胞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抑制了Claudin-1的表达。结论TNBC中SEMA6D表达下调,可能通过上调AURKA的表达以及促进上皮间质转化,参与TNBC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信号蛋白6D AURKA 迁移 侵袭 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内胸腺癌11例临床病理特征
7
作者 王连营 雷洋 +3 位作者 邵雯 冯振中 王弦 李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3,80,共6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内胸腺癌(intrathyroid thymic carcinoma, I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ITC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等,采用免疫组化和Sanger测序法进行蛋白和基因检测,并检... 目的 探讨甲状腺内胸腺癌(intrathyroid thymic carcinoma, I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ITC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等,采用免疫组化和Sanger测序法进行蛋白和基因检测,并检索相关文献,结合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例患者中女性6例,男性5例,年龄35~75岁,其中2例肿块侵犯周围甲状腺组织。免疫表型:CD5、CD117、p63、p40、CK5/6、CK17及CKpan均阳性,仅1例Syn灶性阳性。基因检测:1例患者出现TERT启动子基因突变(c.-228 C>T)。结论 ITC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形态学与其他恶性程度较高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较为相似,易误诊,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胸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活检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弦 黄山 +3 位作者 江冬瑞 李晓灿 虞红珍 叶飞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1-544,共4页
液体活检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肿瘤血液检测方法,其具有非介入性、可重复性、样本抽取方便等特点。其可以辅助早期诊断及良恶性判断、指导分期及分子分型、筛选药物及监测疗效、提示微转移及预后等,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药物功... 液体活检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肿瘤血液检测方法,其具有非介入性、可重复性、样本抽取方便等特点。其可以辅助早期诊断及良恶性判断、指导分期及分子分型、筛选药物及监测疗效、提示微转移及预后等,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药物功效评估、耐药监测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前景。该文现对液体活检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肿瘤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液体活检 循环肿瘤细胞 CTDNA cfDNA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穿刺活检标本制片体会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弦 江冬瑞 秦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6-707,共2页
肾穿刺活检涉及的病理学技术多而复杂,包括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等几大方面,技术要求高。为提高肾穿刺活检标本的制片质量,作者结合2009~2015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700余例肾穿刺活检标本的制片工作经验进行介... 肾穿刺活检涉及的病理学技术多而复杂,包括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等几大方面,技术要求高。为提高肾穿刺活检标本的制片质量,作者结合2009~2015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700余例肾穿刺活检标本的制片工作经验进行介绍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穿刺 活检 免疫荧光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FSCN1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弦 吴正升 +1 位作者 昂琳 吴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728-2730,共3页
目的:研究FSCN1 mRNA在人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SCN1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63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FSCN1 mRNA的表达。结果:FSCN1 mRNA在乳腺癌中... 目的:研究FSCN1 mRNA在人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SCN1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63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FSCN1 mRNA的表达。结果:FSCN1 mRNA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65.1%,在乳腺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为90.0%,差异有显著性(P<0.05)。FSCN1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ER、PR、核分裂计数、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级及c-erbB-2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乳腺癌中FSCN1 mRNA阳性患者总生存率为92.3%,阴性患者总生存率为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CN1 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s=0.315,P<0.05)。结论:FSCN1在乳腺癌中表达下调,可能与乳腺癌发生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FSCN1 MRNA 原位分子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neu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弦 谢小强 +2 位作者 曹亮 徐振山 宋礼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HER-2/neu基因,又名c-erbB2,定位于人染色体17q21,编码185kD的跨膜糖蛋白(p185),p185在乳腺、卵巢、肺、胃、前列腺等十余种癌症中均显示部分患者有过量表达,p185蛋白作为一个重要的肿瘤表面标记蛋白,尤其对乳腺癌,已被国际公认是重要... HER-2/neu基因,又名c-erbB2,定位于人染色体17q21,编码185kD的跨膜糖蛋白(p185),p185在乳腺、卵巢、肺、胃、前列腺等十余种癌症中均显示部分患者有过量表达,p185蛋白作为一个重要的肿瘤表面标记蛋白,尤其对乳腺癌,已被国际公认是重要的临床指标。目前国外已有上市的免疫组化Herceptest试剂盒和Herceptin药物用于检测和靶向治疗乳腺癌,但乳腺癌的测定方法的标准化及新的检测方法还须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癌基因 肿瘤表面标记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HER-2免疫组化简易质控芯片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弦 江冬瑞 +2 位作者 李晓灿 黄成晨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8-619,共2页
HER-2基因属于原癌基因,HER-2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且易复发转移。目前国内外已有针对HER-2基因过表达的靶向药物(赫赛汀),可大大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恶性风险。因此,确定乳腺癌HER-2的状态非常重要。针对HER-2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组化... HER-2基因属于原癌基因,HER-2阳性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且易复发转移。目前国内外已有针对HER-2基因过表达的靶向药物(赫赛汀),可大大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恶性风险。因此,确定乳腺癌HER-2的状态非常重要。针对HER-2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原位杂交法中荧光原位杂交法效果最佳,其是直接针对HER-2基因扩增检测,并设置了17号染色体着丝粒作为内对照[1-2],但该方法对实验设备、操作人员要求均较高,检测费用是免疫组化法的10~15倍。因此,乳腺癌患者应先行HER-2免疫组化检测,如果判读为2+,可再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然而,国内医院病理科因检测水平参差不齐、主观判读因素及抗体原因,导致HER-2判读为2+的检测可重复性不高。因此,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表达添加质控对照显得尤为重要。本科室在多年标准化检测HER-2的基础上,利用组织芯片的原理并借鉴成功经验[3],摸索出制作乳腺癌HER-2免疫组化简易芯片对照的方法,可使染色结果判读更为客观,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ER-2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质控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组织切片抗酸染色方法的改良体会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弦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83-1184,共2页
齐尼( 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的原理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乙醇处理后不脱色,其后再加碱性美蓝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因其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无... 齐尼( 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的原理是在加热条件下使分枝菌酸与石炭酸复红牢固结合成复合物,用盐酸乙醇处理后不脱色,其后再加碱性美蓝复染后,分枝杆菌仍然为红色,而其他细菌及背景中的物质为蓝色。因其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无需专门仪器设备,对结核病的监测和检测起重要作用。但在实践工作中发现不同医院的抗酸染色法操作差异较大,阳性率较低,给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作者在日常病理工作中,运用齐尼抗酸染色法检测组织切片中的结核杆菌,并将染色方法进行改良,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齐尼抗酸染色 石蜡包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p185蛋白BA-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弦 曹亮 +3 位作者 谢小强 胡春芃 徐振山 宋礼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8-521,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p185蛋白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法(BA-ELISA法),探讨血清p185蛋白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利用自备的生物素化Her-2/neu单克隆抗体,并利用亲和层析法从T6-17细胞培养上清中纯化的p185蛋白作为阳性对照... 目的建立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p185蛋白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法(BA-ELISA法),探讨血清p185蛋白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利用自备的生物素化Her-2/neu单克隆抗体,并利用亲和层析法从T6-17细胞培养上清中纯化的p185蛋白作为阳性对照,建立血清p185蛋白BA-ELISA检测方法,对乳腺癌和正常对照血清进行p185蛋白检测,同时对乳腺癌患者组织进行p185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A-ELISA方法检测12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血清p185阳性数为39例;检测110例正常人血清,血清p185阳性数为0例。122例乳腺癌患者中免疫组化p185阳性数为43例,其中血清p185升高38例。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蛋白对乳腺癌具有诊断意义,血清p185蛋白和组织p185蛋白呈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因 ERBB-2 抗体 单克隆 P185 BA—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rdon-Sweets银氨染色和Masson三色套染技术在肝穿刺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弦 江冬瑞 秦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88-989,共2页
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肝穿刺活检)是一种在B超、CT的定位和引导下经皮肤穿刺获取少量肝脏标本,经过处理后行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等,在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和细胞形态的一门技术 [1] 。在肝穿刺病理诊断工作时,为了解肝脏的... 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肝穿刺活检)是一种在B超、CT的定位和引导下经皮肤穿刺获取少量肝脏标本,经过处理后行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等,在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和细胞形态的一门技术 [1] 。在肝穿刺病理诊断工作时,为了解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常用的特殊染色方法是Gordon-Sweets银氨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染色后两者分别显示肝组织内的网状纤维、胶原纤维等结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以上两种特殊染色是分别染在2张切片上,不能观察同一视野下的网状纤维支架分布和胶原纤维增生的变化。作者根据本实验室染色经验,对以上两种染色的方法进行合并改良,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穿刺 Gordon-Sweets银氨染色 Masson三色 套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6-17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蛋白P185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弦 谢小强 +2 位作者 曹亮 徐振山 宋礼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8-1019,共2页
目的:从转染Her-2/neu基因的T6-17细胞上清中纯化p185蛋白,研究其免疫原性和探究其在血清学诊断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4B为基质,通过交联A18mAb,用亲和层析的技术纯化p185蛋白。将收集的T6-17细胞上清循环过... 目的:从转染Her-2/neu基因的T6-17细胞上清中纯化p185蛋白,研究其免疫原性和探究其在血清学诊断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4B为基质,通过交联A18mAb,用亲和层析的技术纯化p185蛋白。将收集的T6-17细胞上清循环过亲和层析柱,经梯度盐溶液解离与抗体结合的p185蛋白,收集到蛋白洗脱峰,浓缩后用ELISA检测p185的免疫反应性,并经SDS-PAGE和Westernblot进一步鉴定。结果:ELISA检测p185保持了良好的与抗体反应活性,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纯化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185000,是HER-2/neu编码的肿瘤抗原。结论:从转基因细胞上清中成功获取p185肿瘤抗原,可进一步用于乳腺癌的实验室诊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NEU 单克隆抗体 肿瘤蛋白 免疫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云环境的一种负载感知的服务选择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弦 刘建勋 +1 位作者 曹步清 唐明董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94-1998,共5页
在云环境下,用户能够方便地按需获取满足其要求的服务资源,而高质量的服务将受到用户的青睐.然而,云环境下的服务请求具有即时、并发以及大规模等特点,多个用户可能同时调用同一个高质量的服务,极有可能出现用户访问量超过服务的负载容... 在云环境下,用户能够方便地按需获取满足其要求的服务资源,而高质量的服务将受到用户的青睐.然而,云环境下的服务请求具有即时、并发以及大规模等特点,多个用户可能同时调用同一个高质量的服务,极有可能出现用户访问量超过服务的负载容量的情况,致使服务负载失衡,从而导致无法即时响应用户请求,服务提供能力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云环境的一种负载感知的服务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了一个描述用户请求和服务QoS之间关系的用户满意度模型.其次,由服务的负载能力和用户的满意度获得服务的综合得分,并根据服务的综合得分对服务进行排名与选择.最后,在数据集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负载感知的服务选择方法能在保证负载平衡的情况下有效地帮助用户选择满足需求的高质量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环境 WEB服务 服务质量 负载平衡 用户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90例免疫表型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虞红珍 秦蓉 +3 位作者 梁春梅 王弦 黄山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Kpan及TTF-1与TNM分期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两步法检测90例SCLC组织中NSE、Cg A、Syn、CD56、CKpan及TTF-1的表达,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Kpan及TTF-1与TNM分期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两步法检测90例SCLC组织中NSE、Cg A、Syn、CD56、CKpan及TTF-1的表达,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TNM分期,电话随访计算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90例SCLC中多数为老年男性,男女比为5∶1,中位年龄64岁,其中Ⅰ+Ⅱ期21例,Ⅲ期30例,Ⅳ期39例。SCLC中NSE、Cg A、Syn、CD56、CKpan及TTF-1的阳性率分别为83.3%、70%、65.5%、86%、92.2%和81.1%。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TTF-1、NSE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TTF-1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与TTF-1阴性组(5.5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NSE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与NSE阴性组(11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TNM分期中Ⅰ+Ⅱ、Ⅲ和Ⅳ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个月、9个月和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TF-1表达和TNM分期是影响SCLC 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CLC多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多数表达CKpan和TTF-1;其中TTF-1表达与SCLC的预后呈负相关;NSE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TTF-1表达和TNM分期是影响SCLC O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神经内分泌标志物 TTF-1 TNM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腺癌细胞MCF-7/HER2稳转株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国栋 杜锐凯 +5 位作者 査昭 胡思怡 王弦 吴强 胡世莲 刘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8-589,共2页
HER2受体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家族,在乳腺癌、胃癌与卵巢癌等恶性肿瘤中的过表达往往预示肿瘤易发生转移及预后不良[1]。本实验室在国内较早开展抗HER2治疗性抗体研发工作,相继制备有鼠源性... HER2受体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家族,在乳腺癌、胃癌与卵巢癌等恶性肿瘤中的过表达往往预示肿瘤易发生转移及预后不良[1]。本实验室在国内较早开展抗HER2治疗性抗体研发工作,相继制备有鼠源性单克隆抗体A21及人源化抗体chA21等[2-4],为了评价这类针对HER2受体的靶向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本研究采用HER2表达质粒稳定转染人乳腺癌细胞MCF-7,经筛选获得HER2过表达的MCF-7/HER2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 ERBB2 MCF-7 靶向治疗 裸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过程中Claudin-1、3、4、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燕 秦蓉 +1 位作者 王弦 陈宗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2,57,共5页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3、4、7在子宫颈正常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1、2、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2例...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3、4、7在子宫颈正常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包括CIN1、2、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2例CIN1、15例CIN2、28例CIN3和22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1、3、4、7的表达。结果从正常子宫颈组织→CIN1/2→CIN3→浸润性鳞状细胞癌,Claudin-1、3、4、7的表达逐渐增加。CIN3及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及CIN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3与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1与Claudin-7、Claudin-3与Claudin-4的表达强度随疾病的进展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Claudin-1、3、4、7可能与子宫颈鳞状上皮的恶性转化相关,联合检测Claudin-1、3、4、7的表达可作为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位癌 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CLAUDIN-1 3 4 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