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距离加压重力流输水工程水锤防护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开朗 张健 +1 位作者 姚天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80,共5页
针对高点前泵站加压、高点后重力自流的长距离供水工程,事故掉电时末端阀门采用一段直线关闭,为了满足压力控制标准需较长的关阀时间无形中加大了防护措施的规模、增加了投资。为此,采用折线关阀规律,在优化压力的同时减少防护措施体积... 针对高点前泵站加压、高点后重力自流的长距离供水工程,事故掉电时末端阀门采用一段直线关闭,为了满足压力控制标准需较长的关阀时间无形中加大了防护措施的规模、增加了投资。为此,采用折线关阀规律,在优化压力的同时减少防护措施体积,采用特征线法通过FORTRAN编程对各方案进行验算,并针对主要参数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在保证压力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相同关阀时间内折线关阀相比于直线关阀可减少防护措施体积、降低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加压重力流 空气罐 高位水池 折线关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头山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秋 陈远荣 +2 位作者 王开朗 刘奕志 刘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07,125,共4页
通过对龙头山金矿床不同地质体岩石稀土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发现无论是稀土总量,配分曲线,还是δ(Eu)值特点都表明区内金矿体与石英斑岩、角砾岩最为相似,金矿体与石英斑岩、角砾岩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具有继承性演化的特点,成岩成... 通过对龙头山金矿床不同地质体岩石稀土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发现无论是稀土总量,配分曲线,还是δ(Eu)值特点都表明区内金矿体与石英斑岩、角砾岩最为相似,金矿体与石英斑岩、角砾岩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具有继承性演化的特点,成岩成矿关系密切。因此,在今后的找矿预测与勘查中,龙头山金矿需要真正依据中低温次火山期后热液型金矿的成矿特征开展工作,除了在斑岩体内找矿外,还应注意在其他有利构造区段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配分模式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化孟加拉虎的人工育幼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丽霞 卫泽珍 +2 位作者 王开朗 井林林 郎中红 《野生动物》 2012年第6期315-319,共5页
对1窝4只白化孟加拉虎从1日龄到70日龄的人工育幼全过程进行了详细记述,对代乳犬和幼虎的饲养,幼虎的脐部护理,视觉器官发育、听觉器官发育、牙齿发育、行为观察、体重增长情况、体长和尾长增长情况、室温判定等进行了全面记述和分析讨... 对1窝4只白化孟加拉虎从1日龄到70日龄的人工育幼全过程进行了详细记述,对代乳犬和幼虎的饲养,幼虎的脐部护理,视觉器官发育、听觉器官发育、牙齿发育、行为观察、体重增长情况、体长和尾长增长情况、室温判定等进行了全面记述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幼虎4~6日龄脐带脱落,8~10日龄眼睛睁开,12~16日龄具有防御意识,50日龄能够看15~20 m,65日龄30颗牙齿基本长出。随着日龄增加,幼虎体重、体长、尾长均呈现线性增长,且在1月龄内增长速度受初生重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孟加拉虎 人工育幼 代乳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孔雀的人工孵化和育雏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丽霞 卫泽珍 +1 位作者 吴菲 王开朗 《饲料博览》 2015年第7期41-44,共4页
采用机器孵化法孵化绿孔雀,并进行人工育雏。孵化温度为37.0∽37.8℃,孵化湿度为50%∽60%,第1∽3天育雏温度为33℃,第4∽6天为31∽32℃,之后每周降低2℃直至室温。试验显示,每对绿孔雀1个繁殖期共产卵36枚,受精率为37.5%,受精卵孵化率为... 采用机器孵化法孵化绿孔雀,并进行人工育雏。孵化温度为37.0∽37.8℃,孵化湿度为50%∽60%,第1∽3天育雏温度为33℃,第4∽6天为31∽32℃,之后每周降低2℃直至室温。试验显示,每对绿孔雀1个繁殖期共产卵36枚,受精率为37.5%,受精卵孵化率为58%,雏雀成活率为85.9%。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绿孔雀孵化和育雏成功的首要因素;湿度对孵化和育雏也极其重要;地理位置可能会影响绿孔雀发情时间;产蛋后期卵均不受精,可能是雄鸟个体的原因,也可能是物种的生理特性。因此,采用机器孵化和人工育雏以增加绿孔雀数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孔雀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上、下游双调压室的抽水蓄能电站小波动涌浪特性研究
5
作者 龚涛 张健 王开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8-122,共5页
为研究含上、下游双调压室的抽水蓄能电站小波动涌浪特性,基于状态空间法推导了该布置类型的抽水蓄能电站小波动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求解上、下游调压室涌浪时域过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了上、下游调压室涌浪频域过程,在不... 为研究含上、下游双调压室的抽水蓄能电站小波动涌浪特性,基于状态空间法推导了该布置类型的抽水蓄能电站小波动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求解上、下游调压室涌浪时域过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了上、下游调压室涌浪频域过程,在不考虑调速系统和调压室系统发生水力耦合的情况下,建立压力管道流量与调压室水位之间的传递函数,进而得到了调压室系统幅频特性。结果表明,上、下游调压室涌浪幅值最大时对应的输入信号频率与调压室系统固有频率相近,调压室涌浪振荡频率对应机组转速尾波振荡频率;调压室涌浪特性与调压室面积和输水隧洞水头损失系数密切相关,增大两调压室面积可降低上、下游调压室涌浪的频率和幅值,系统稳定性增强;输水隧洞水头损失系数变化对上、下游调压室涌浪振荡频率无影响,对上、下游调压室涌浪幅值影响较大,且水头损失系数越大涌浪幅值越小,系统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上、下游双调压室 小波动 涌浪特性 系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