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矿物纤维增强3D打印砂浆的力学性能
1
作者 王开强 零朝维 +2 位作者 李迪 池胜锋 胡春友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9期21-24,40,共5页
为验证连续矿物纤维增强3D打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分别采用浇筑成型和3D打印成型的方式测试了砂浆抗拉、抗折、抗压强度。结果表明,不同连续矿物纤维复合使砂浆的抗拉强度较素砂浆提高了2%~19%;但由于连续矿物纤维耐磨性较差,抗折强度有... 为验证连续矿物纤维增强3D打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分别采用浇筑成型和3D打印成型的方式测试了砂浆抗拉、抗折、抗压强度。结果表明,不同连续矿物纤维复合使砂浆的抗拉强度较素砂浆提高了2%~19%;但由于连续矿物纤维耐磨性较差,抗折强度有所降低,但是对抗压强度有一定提升作用;连续矿物纤维增强砂浆的抗拉强度随连续玄武岩纤维数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不呈线性关系;连续纤维与短切纤维复合使用,对砂浆抗拉、抗折强度具有协同作用,也有助于降低短切纤维对抗压强度的不良影响,但其抗压强度仍低于素砂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矿物纤维 3D打印 水泥基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悬链线效应的约束钢梁在分布荷载作用下的性能(Ⅰ)——理论模型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开强 李国 杨涛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约束钢梁在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耗能是构件抗爆以及结构抵抗连续性倒塌研究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同时承受轴向弹簧和转动弹簧约束的钢梁在分布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模型,根据约束钢梁内力将钢梁反应分为5个阶段,采用约束系数方法和刚塑性... 约束钢梁在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耗能是构件抗爆以及结构抵抗连续性倒塌研究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同时承受轴向弹簧和转动弹簧约束的钢梁在分布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模型,根据约束钢梁内力将钢梁反应分为5个阶段,采用约束系数方法和刚塑性铰模型详细推导了约束钢梁不同阶段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计算公式。重点研究了约束钢梁由抗弯向拉弯转化并最终主要依靠拉力抵抗外荷载的过程,即钢梁在分布荷载作用下的悬链线效应问题。另一篇系列文章将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本文公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载作用 悬链线效应 计算模型 钢梁 性能 连续性倒塌 曲线计算 跨中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建筑连续性倒塌设计标准的现状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开强 李国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7年第5期513-519,共7页
1968年英国Ronan Point大厦发生连续性倒塌后,包括英国、加拿大、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的研究人员对结构的连续性倒塌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逐步将研究成果写入各类标准。美国总务局和国防部分别出版旨在帮助其管辖的建筑建立抵抗... 1968年英国Ronan Point大厦发生连续性倒塌后,包括英国、加拿大、美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的研究人员对结构的连续性倒塌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逐步将研究成果写入各类标准。美国总务局和国防部分别出版旨在帮助其管辖的建筑建立抵抗连续性倒塌性能的GSA标准和UFC标准,是目前最为系统、全面和实用的两部标准。论述了当前有关连续性倒塌标准的基本方法;详细阐述了UFC标准和GSA标准关于结构连续性倒塌的概念、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以及实施步骤等问题的规定;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当前连续性倒塌设计标准的特点与不足并为建筑物连续性倒塌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倒塌 联系力 变换路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与实施途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开强 张柏楠 +3 位作者 王悦 刘欢 武江凯 李志海 《航天器工程》 2014年第3期105-111,共7页
介绍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发展现状,对目前美国基于"猎户座"飞船的载人小行星探测的概要方案进行了描述,包括探测器系统组成、运载火箭和飞行方案等内容。从速度增量、目标星引力等方面,分析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并与载... 介绍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发展现状,对目前美国基于"猎户座"飞船的载人小行星探测的概要方案进行了描述,包括探测器系统组成、运载火箭和飞行方案等内容。从速度增量、目标星引力等方面,分析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并与载人火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以及无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进行了比较。给出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实施途径建议,包括目标星选择、载人飞船系统设计等。讨论了其所涉及的推进、星际飞行安全保障、小行星表面行走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开展载人深空探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小行星探测 任务特点 实施途径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egress capacity of key facilities in pressurized oxygen-supplement compartments
5
作者 Kai-Qiang Wang Xue-Hua Song +5 位作者 Wei-Jun Liu Kang Wen Zhi-Gang Shi Jun Zhang Bin Yao Wei-Guo Song 《Chinese Physics B》 2025年第1期536-546,共11页
Pressurized buildings have emerged as a novel architectural solution to alleviate altitude illness in high-altitude regions.Unlike conventional buildings,evacuation from this kind of building has to experience a depre... Pressurized buildings have emerged as a novel architectural solution to alleviate altitude illness in high-altitude regions.Unlike conventional buildings,evacuation from this kind of building has to experience a depressurization time,which results in air expansion and heat absorption,creating a dense fog and impairing sight within the buildings.Evacua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a pressurized oxygen-supplement compartment to investigate the pedestrian motion properties.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participants reported varying degrees of symptoms such as ear blockage,reduced environmental noise,and dizziness,which had a measurable impact on their mobility.We focus on the evacuation parameters through three basic building components:staircases,pressure transition cabins,and escape windows.As the visibility in the compartment decreases from high to low,the movement patterns of pedestrian shift from triangular to single-file with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evacuation efficiency.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evacuation time and the number of evacuees through escape windows.The pressure transition cabin is a crucial evacuation route in emergencies,and evacuation time is recommended as the key metric for assessing its effectiveness.These findings offer valuable insights for emergency evacuation strategies in pressurized buil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TUDE VISIBILITY ARCHITECTUR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小行星探测的飞行模式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开强 李志海 张柏楠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1期89-94,共6页
基于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背景,根据其基本的飞行阶段及任务特点,对其探测任务的飞行模式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探测器逃逸地球的飞行方式、小行星表面探测方式、返回与再入的飞行方式,重点研究小行星表面探测方式。对运载能力、技术难度、... 基于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背景,根据其基本的飞行阶段及任务特点,对其探测任务的飞行模式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探测器逃逸地球的飞行方式、小行星表面探测方式、返回与再入的飞行方式,重点研究小行星表面探测方式。对运载能力、技术难度、探测器质量规模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得出基于着陆对接口概念的近地+对接着陆+直接再入的较优的飞行模式,并将该模式进一步划分为9个飞行节点及6个主要飞行阶段,对其飞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探测 小行星探测 飞行模式 对接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小行星探测器系统方案概念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开强 张柏楠 李志海 《载人航天》 CSCD 2015年第4期329-334,共6页
根据载人小行星探测的飞行任务模式,提出了载人小行星探测器的系统组成方案,探测器由乘员舱、登陆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描述了各舱段的主要功能及指标。对乘员舱进行了系列化的设计,并基于不同的乘员舱配置,提出了4种探测器系统方案... 根据载人小行星探测的飞行任务模式,提出了载人小行星探测器的系统组成方案,探测器由乘员舱、登陆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描述了各舱段的主要功能及指标。对乘员舱进行了系列化的设计,并基于不同的乘员舱配置,提出了4种探测器系统方案。依照探测器总质量最小的原则,提出了探测器系统方案选择的流程,并举例对系统方案的选择进行了说明,对乘员舱系列化设计的优势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对部分小行星实施载人探测的探测器系统方案和总质量估计。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载人小行星探测的方案设计与论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探测器 小行星探测 系统方案 舱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载人亚轨道飞行器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开强 张柏楠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80,共11页
对当前国外各商业公司的载人亚轨道飞行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主要包括飞行器系统概况、飞行方案、项目进展等内容。从飞行器与飞行方案设计等角度对各亚轨道飞行器的总体技术特点、各商业公司关于亚轨道飞行器的发展思路和趋势进行... 对当前国外各商业公司的载人亚轨道飞行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主要包括飞行器系统概况、飞行方案、项目进展等内容。从飞行器与飞行方案设计等角度对各亚轨道飞行器的总体技术特点、各商业公司关于亚轨道飞行器的发展思路和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对我国发展商业亚轨道飞行器的若干启示,建议以旋成体亚轨道乘员舱为发展起点,及早进入载人亚轨道飞行领域,并积极谋划亚轨道空天飞机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载人亚轨道飞行器 飞行器系统 飞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遮挡分析法及其在航天器气动力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开强 李京涛 张柏楠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1-387,共7页
针对空间站等复杂构型航天器迎流面积和气动力矩的快速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平面遮挡分析法。该方法在与迎流垂直的方向上,选定一个二维投影平面进行航天器组成单元的划分和二维外形信息的定义;通过标志符、差值函数及相关的单元外形边界... 针对空间站等复杂构型航天器迎流面积和气动力矩的快速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平面遮挡分析法。该方法在与迎流垂直的方向上,选定一个二维投影平面进行航天器组成单元的划分和二维外形信息的定义;通过标志符、差值函数及相关的单元外形边界搜索规则定义和操作,实现迎流面积和遮挡面积的计算。平面遮挡分析法减少了遮挡分析所需使用的航天器外形信息维度,可以提高遮挡分析的效率。然后给出基于该平面遮挡分析法对迎流面积和压心位置进行计算的数学模型,对使用的气动力矩分析模型进行说明。以一个非对称构型的空间站为例,对相应的迎流面积和气动力矩进行仿真计算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平面遮挡分析法具有较为明显的计算时间优势,同时具备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遮挡分析法 气动力矩 迎流面积 复杂构型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近地小行星探测器系统质量减小途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开强 张柏楠 李志海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5,共8页
为减小载人近地小行星探测器的系统质量,提出采用先期运送部分推进舱至小行星、可伸缩式舱体、发展核推进技术的3种技术途径。介绍了国内已有的载人近地小行星探测器的系统组成及其质量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载人登陆探测近地... 为减小载人近地小行星探测器的系统质量,提出采用先期运送部分推进舱至小行星、可伸缩式舱体、发展核推进技术的3种技术途径。介绍了国内已有的载人近地小行星探测器的系统组成及其质量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载人登陆探测近地小行星的算例,给出了采用上述3种减小质量途径的载人探测器系统质量估算结果。对3种技术途径的探测器总质量减小效果进行了对比,对各技术途径的特点和难点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3种技术途径均可有效地减小载人探测器系统的总质量,有助于提高载人近地小行星探测任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载人探测器 技术途径 质量减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设计优化在空间站太阳翼构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开强 张柏楠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3期25-28,共4页
论述了空间站太阳翼构型的优化问题及应当考虑的设计参数、设计约束、优化目标以及组装建造阶段,分析了优化问题涉及的学科和参数耦合关系;以一个虚拟的空间站服务舱为例,探讨了其太阳翼构型优化建模,给出了3个单目标优化模型,包括设计... 论述了空间站太阳翼构型的优化问题及应当考虑的设计参数、设计约束、优化目标以及组装建造阶段,分析了优化问题涉及的学科和参数耦合关系;以一个虚拟的空间站服务舱为例,探讨了其太阳翼构型优化建模,给出了3个单目标优化模型,包括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比较并说明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翼构型 空间站 多学科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对白菜·生菜和番茄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开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3期7689-7689,7698,共2页
[目的]研究城市生活污水厂污泥对生菜(Lactuca sativa var. ramose)、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测量污泥施用量对生菜、白菜和番茄的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城市生活污水厂污泥对生菜(Lactuca sativa var. ramose)、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测量污泥施用量对生菜、白菜和番茄的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生菜、白菜和番茄种子发芽率降低。[结论]污泥对生菜、白菜和番茄的发芽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发芽率 生菜 白菜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弹簧型钢梁柱单元若干问题的探讨
13
作者 王开强 李国 +1 位作者 孙飞飞 方明霁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多弹簧空间梁柱单元可以有效地模拟空间梁柱单元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响应。就多弹簧梁柱单元的塑性区长度系数、内力提取截面位置、单元p-delta效应计算以及单元杆端曲率的计算进行了探讨。在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有限... 多弹簧空间梁柱单元可以有效地模拟空间梁柱单元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响应。就多弹簧梁柱单元的塑性区长度系数、内力提取截面位置、单元p-delta效应计算以及单元杆端曲率的计算进行了探讨。在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以及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论述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弹簧模型 塑性区长度 平均曲率 P-DELTA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弹簧梁柱单元在空间钢框架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开强 孙飞飞 胡大柱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共4页
多弹簧模型空间梁柱单元可以有效地模拟空间梁柱单元在轴力、弯矩以及剪力共同作用下的响应,反映空间梁柱单元在往复荷载以及地震作用下的滞回性能。介绍了建立多弹簧模型梁柱单元刚度矩阵的理论依据以及该理论的关键公式与矩阵。使用... 多弹簧模型空间梁柱单元可以有效地模拟空间梁柱单元在轴力、弯矩以及剪力共同作用下的响应,反映空间梁柱单元在往复荷载以及地震作用下的滞回性能。介绍了建立多弹簧模型梁柱单元刚度矩阵的理论依据以及该理论的关键公式与矩阵。使用以该单元为主编制的MTS建筑钢结构设计软件的非线性分析模块进行静力非线性以及动力非线性时程算例分析,验证了该单元模拟空间梁柱的准确性以及MTS软件非线性模块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弹簧模型 空间支撑钢框架 非线性分析 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返回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轨迹分步与多目标优化
15
作者 王开强 张柏楠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20年第3期16-27,共12页
文章面向空基发射入轨任务,对配置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可返回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的轨迹优化问题进行了构建和求解。首先应用分步优化的策略,将整个轨迹设计问题分为巡航段优化和剩余段优化两步依次进行:第一步以巡航机械能最高为优化目标,... 文章面向空基发射入轨任务,对配置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可返回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的轨迹优化问题进行了构建和求解。首先应用分步优化的策略,将整个轨迹设计问题分为巡航段优化和剩余段优化两步依次进行:第一步以巡航机械能最高为优化目标,针对巡航段轨迹进行单目标优化,得到最优初始巡航状态;第二步以此为巡航段入口条件,针对剩余段轨迹进行驻点峰值热流最小、轨迹振荡最小的二维多目标优化。然后对各段飞行轨迹的优化模型进行了定义,包括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三要素。其中,第一步巡航段单目标优化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法,第二步剩余段多目标优化采用第三代直接搜索域的经典方法。最后,结合一个优化算例,求解得到巡航段优化解和剩余段的多目标优化Pareto前缘点集。对该点集的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轨迹设计解的选择建议,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搜索域法 多目标优化 分步优化 高超声速巡航 航天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肉芒果饮料的研制
16
作者 王开强 徐云升 林玲兴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32期59-59,237,共2页
研究了用鲜芒果制备果肉饮料的工艺路线,通过实验得出了最佳的工艺配方是:芒果浆20%,黄原胶0.1%-0.15%,白砂糖10%;加工条件是:护色热烫85℃,1-2min,刹菌70℃,1hr。并对该饮料的外观和粘度等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芒果 果肉饮料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简化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国 孙建运 王开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1,20,共5页
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反应分析属于典型的动力学问题,由于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位置的局部性和作用时间非常短暂,结构构件的抗爆分析与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分析有显著不同,结构构件抗爆分析具有明显的局部性,结构构件在爆炸冲击波荷载... 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反应分析属于典型的动力学问题,由于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位置的局部性和作用时间非常短暂,结构构件的抗爆分析与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分析有显著不同,结构构件抗爆分析具有明显的局部性,结构构件在爆炸冲击波荷载作用下的受力与整体结构关系不大,只与受力构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结构构件刚度有关,在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可以把结构构件简化为考虑端部约束条件的单根杆件进行分析。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以AN-SYS通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工具,研究了柱端约束条件对框架柱在爆炸空气冲击波作用下分析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框架柱抗爆分析计算的简化模型,对结构抗爆分析研究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柱简化模型 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悬链线效应的约束钢梁在分布荷载作用下的性能(Ⅱ)——数值算例验证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国 王开强 杨涛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2,共5页
另一篇系列文章已经采用约束系数方法和刚塑性铰模型推导了同时承受轴向弹簧和转动弹簧约束的钢梁在分布荷载作用下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计算公式。本文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6.7对承受均布荷载的两个工字型截面钢梁进行有限元分... 另一篇系列文章已经采用约束系数方法和刚塑性铰模型推导了同时承受轴向弹簧和转动弹簧约束的钢梁在分布荷载作用下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计算公式。本文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6.7对承受均布荷载的两个工字型截面钢梁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它们在不同大小的轴向弹簧约束与转动弹簧约束情况下的跨中挠度。将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系列文章推导过程和计算公式的可靠性。在对比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误差分析,根据误差原因进行公式修正,使修正后的公式与真实结果更加吻合,提高了公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公式修正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小行星探测轨道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武江凯 王开强 +2 位作者 张柏楠 白明生 李志海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4,共7页
文章应用Lambert理论对载人小行星探测的轨道进行设计。结合轨道设计的基本条件与假设,建立了基于Lambert问题的轨道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证明模型正确有效。采用该模型,以发射窗口在2045年编号为89136的载人探测小行星A为例,给... 文章应用Lambert理论对载人小行星探测的轨道进行设计。结合轨道设计的基本条件与假设,建立了基于Lambert问题的轨道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证明模型正确有效。采用该模型,以发射窗口在2045年编号为89136的载人探测小行星A为例,给出了轨道设计的结果,同时对不同的故障情况下任务中止轨道及其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探测器应急返回能力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探测 小行星 轨道设计 兰伯特问题 中止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探测小行星的目标星选择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悦 刘欢 +1 位作者 王开强 张柏楠 《航天器工程》 2012年第6期30-36,共7页
小行星探测具有目标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小行星的相关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和归类,以及国内外研究情况,从探测任务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和探测价值3个方面,讨论提出了适于我国开展载人探测的选星方法和原则;按照技术可行性由易至难,将候选... 小行星探测具有目标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小行星的相关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和归类,以及国内外研究情况,从探测任务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和探测价值3个方面,讨论提出了适于我国开展载人探测的选星方法和原则;按照技术可行性由易至难,将候选星分为3类,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约束条件和优选条件,筛选出候选星;根据部分目标星轨道设计结果,结合未来运载器的发展规划,对这3类小行星的探测任务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针对性建议,结果可为我国制定载人小行星探测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 载人探测 目标星 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