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糟生物饲料对肉牛育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素环 王开功 +3 位作者 周碧君 文明 程振涛 夏先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26-129,共4页
为研究酒糟生物饲料对肉牛育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30头西门塔尔杂交公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采用单因子对比试验。对照、处理Ⅰ分别饲喂不同的酒糟生物料,其他料相同,处理Ⅱ在处理Ⅰ基础上补加小苏打、... 为研究酒糟生物饲料对肉牛育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30头西门塔尔杂交公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采用单因子对比试验。对照、处理Ⅰ分别饲喂不同的酒糟生物料,其他料相同,处理Ⅱ在处理Ⅰ基础上补加小苏打、有机镁、维生素E。结果表明:(1)处理Ⅱ肉牛的日均增重显著高于对照,对照与处理Ⅰ,处理Ⅰ与处理Ⅱ之间差异不显著;对照、处理Ⅰ、处理Ⅱ的干物质饲料报酬分别为9.39、9.54、8.33,处理Ⅱ的饲料转化效率最高,比对照、处理Ⅰ分别提高了11.29%、12.68%;处理Ⅱ每千克增重获利最高,分别比对照、处理Ⅰ高2.1、2.8元/kg。(2)试验的各个时间段处理Ⅰ、Ⅱ的免疫因子IgG、IL-2、IL-5、IFN-γ含量都比对照高,其中处理Ⅱ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采用酒糟生物饲料结合补充精料、黑麦草、小苏打、维生素E、有机镁等对提高肉牛育肥及非特异性免疫力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生物饲料 肉牛 育肥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益生素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旭辉 王开功 +6 位作者 殷俊磊 朱时杰 马俊鸽 文明 周碧君 程振涛 张双翔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21,共4页
为了解复合益生素(嗜酸乳杆菌+干酵母)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0头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初产仔猪,分为复合益生素组(基础日粮+0.2g/kg干酵母+0.4g/kg嗜酸乳杆菌液)、嗜酸乳杆菌组(基础日粮+0.4g/kg嗜酸乳杆菌液)、鱼肝油乳组(基础日... 为了解复合益生素(嗜酸乳杆菌+干酵母)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60头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初产仔猪,分为复合益生素组(基础日粮+0.2g/kg干酵母+0.4g/kg嗜酸乳杆菌液)、嗜酸乳杆菌组(基础日粮+0.4g/kg嗜酸乳杆菌液)、鱼肝油乳组(基础日粮+10mL/kg鱼肝油乳)、基础对照组(基础日粮)4组,15头/组,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日龄、不同组别仔猪外周血总IgG、IL-2、IL-5和IFN-γ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从15~55日龄添加复合益生素增加总IgG、IL-2、IL-5和IFN-γ的量分别为102.76%、62.63%、53.71%和33.45%,明显高于其它组。可见,复合益生素能够更好的增强仔猪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复合益生素 免疫功能 IGG IL-2 IL-5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酒糟在养牛产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蓉 梅世慧 +8 位作者 何广霞 韦秒粘 陈泽 陈兰 周碧君 王开功 陈超 朱二鹏 程振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2,共6页
酒糟作为酿酒产业的副产物,近年在动物饲料中被广泛应用,其可替代日粮中的部分精料用于畜禽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畜禽养殖业的饲料短缺问题。酒糟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能延长储存时间,而且能提高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及优化氨基酸组成,同... 酒糟作为酿酒产业的副产物,近年在动物饲料中被广泛应用,其可替代日粮中的部分精料用于畜禽养殖,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畜禽养殖业的饲料短缺问题。酒糟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能延长储存时间,而且能提高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及优化氨基酸组成,同时降低粗纤维含量,营养价值较高,提升了酒糟的饲用价值。本文主要对几种发酵酒糟特点、利用方式及发酵酒糟在养牛产业中的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发酵酒糟饲料化的研发与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酒糟 益生菌 饲料化应用 养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肠炎病毒和A型产气荚膜梭菌共感染绿壳蛋鸭十二指肠代谢组学分析
4
作者 张晨旭 田琴 +3 位作者 毕文文 王开功 周碧君 文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0,共7页
旨在探究鸭肠炎病毒(DEV)和A型产气荚膜梭菌(CpA)共感染绿壳蛋鸭114 h时十二指肠的差异代谢物变化。试验选取12只健康绿壳蛋鸭,随机分为对照组(CK)和共感染组(TCD)。通过临床观察、剖检病理观察以及PCR检测确定DEV和CpA共感染成功,再使... 旨在探究鸭肠炎病毒(DEV)和A型产气荚膜梭菌(CpA)共感染绿壳蛋鸭114 h时十二指肠的差异代谢物变化。试验选取12只健康绿壳蛋鸭,随机分为对照组(CK)和共感染组(TCD)。通过临床观察、剖检病理观察以及PCR检测确定DEV和CpA共感染成功,再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CK组和TCD组感染114 h时鸭十二指肠的代谢物变化,筛选潜在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TCD组鸭十二指肠感染114 h时的总差异代谢物29种,主要有5′-s-甲基-5′-硫腺苷、胞苷、脱氧皮质酮21-葡萄糖苷、腐胺和2-氧吲哚、腐胺、柚皮素、2-氧吲哚、吲哚-3-乙醛等;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显著富集到22条代谢通路,主要有烟酸酯和烟酰胺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代谢、酪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其中与机体免疫和炎症相关的有腐胺、柚皮素、2-氧吲哚、吲哚-3-乙醛、5′-s-甲基-5′-硫腺苷、烟酸脂和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和烟酰胺代谢等。综上所述,DEV和CpA共感染绿壳蛋鸭后,可能通过影响腐胺和柚皮素等代谢物以及色氨酸代谢和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通路来影响绿壳蛋鸭十二指肠的炎症,为阐明DEV和CpA共感染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肠炎病毒 A型产气荚膜梭菌 代谢组学 十二指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首次暴发山羊痘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开功 虞天德 +4 位作者 张大权 田志敬 阴正兴 许乐仁 周碧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4期116-118,共3页
山羊痘于 2 0 0 2年 1 0月在贵州省首次流行并被确诊。本次疫病以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发生痘疹为主要特征 ;取病料经绒毛尿囊膜接种鸡胚传代 ,F2 绒毛尿囊膜明显增厚 ,在接种部位形成明显的痘斑。经病理组织学检查 ,患病皮肤在光... 山羊痘于 2 0 0 2年 1 0月在贵州省首次流行并被确诊。本次疫病以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发生痘疹为主要特征 ;取病料经绒毛尿囊膜接种鸡胚传代 ,F2 绒毛尿囊膜明显增厚 ,在接种部位形成明显的痘斑。经病理组织学检查 ,患病皮肤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典型的痘病毒粒子 ,细菌学检查阴性。为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山羊痘 诊断 皮肤 呼吸道 消化道粘膜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片吸虫感染对反刍动物胆道粘膜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开功 许乐仁 +2 位作者 高登慧 彭明贤 姚红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5-268,共4页
分别对肝片吸虫自然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以及无肝片吸虫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的胆道粘膜肥大细胞(MMC)进行了计数观察。结果与某些动物肠道蠕虫感染一样,肝片吸虫在反刍动物胆道的寄生引起了胆道MMC的显著增多。有肝... 分别对肝片吸虫自然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以及无肝片吸虫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的胆道粘膜肥大细胞(MMC)进行了计数观察。结果与某些动物肠道蠕虫感染一样,肝片吸虫在反刍动物胆道的寄生引起了胆道MMC的显著增多。有肝片吸虫和无肝片吸虫感染的黄牛胆道MMC分别为431±103/mm2及191±66/mm2(P<0.05),而绵羊胆道MMC则分别为702±300/mm2和75±13/mm2(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肥大细胞 胆道 反刍动物 肝片吸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山羊痘病毒抗原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开功 虞天德 +3 位作者 何光志 周碧君 许乐仁 孙道忠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兔抗山羊痘病毒IgG致敏绵羊红细胞,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检测山羊痘病毒抗原.该诊断试剂与山羊痘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的凝集反应;在PBS中不自凝;与其它动物病病毒抗原无交叉反应.对贵州省8个疫区现场采集山羊痘待检抗原检测结果... 以兔抗山羊痘病毒IgG致敏绵羊红细胞,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检测山羊痘病毒抗原.该诊断试剂与山羊痘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的凝集反应;在PBS中不自凝;与其它动物病病毒抗原无交叉反应.对贵州省8个疫区现场采集山羊痘待检抗原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阳性检出率为87.5%(7/8),与琼脂扩散试验(AGP)阳性检出率为50%(4/8)相比较,RPHA敏感性比AGP高;同时对山羊痘野生强毒H-GZ株F1~F5代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F1代就可检出RPHA效价,而AGP则不能检测.该诊断试剂可用于兽医临床上山羊痘的快速诊断及作为病毒分离培养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 山羊痘 抗原检测 诊断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氏梭菌α-毒素基因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开功 周碧君 +3 位作者 王琛 方英 李海阔 文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以A型魏氏梭菌贵州分离株为材料,提取染色体DNA,经PCR扩增和酚:氯仿抽提回收得到242bp的α 毒素基因部分片段,用地高辛标记制备了α 毒素基因探针。该探针不与埃希氏大肠杆菌、都柏林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丹毒杆菌、蜡样芽胞杆... 以A型魏氏梭菌贵州分离株为材料,提取染色体DNA,经PCR扩增和酚:氯仿抽提回收得到242bp的α 毒素基因部分片段,用地高辛标记制备了α 毒素基因探针。该探针不与埃希氏大肠杆菌、都柏林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丹毒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细菌的DNA样品发生反应,只与魏氏梭菌DNA样品呈阳性反应,能检出300pg的DNA样品;应用探针对40株魏氏梭菌进行了Dot Blotting检测,结果与生化试验鉴定的符合率达到90%,表明该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应用于临床上魏氏梭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氏梭菌 α-毒素基因探针 制备技术 染色体DNA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牛巴贝斯虫与附红体混合感染疾病的诊疗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开功 张立 +1 位作者 廖梅 冯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年第6期483-485,共3页
2003年4月以来,在贵州省思南、开阳、贵阳等县(市)一些养牛场的部分牛相继发生了以体温升高(46 90%,53/113)、黄疸(23 00%,26/113)、消瘦、精神沉郁、排出酱油色尿(9 73%,11/113)、发生死亡(3 54%,4/113)为特征的疫病。经采末稍血推片... 2003年4月以来,在贵州省思南、开阳、贵阳等县(市)一些养牛场的部分牛相继发生了以体温升高(46 90%,53/113)、黄疸(23 00%,26/113)、消瘦、精神沉郁、排出酱油色尿(9 73%,11/113)、发生死亡(3 54%,4/113)为特征的疫病。经采末稍血推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及血常规检测,确诊为巴贝斯虫与附红体混合感染。用三氮眯,配合强心、补液、健胃等辅助治疗,治愈率达96 46%(109/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血常规检测 末稍血 体温升高 消瘦 辅助治疗 黄疸 混合感染 诊疗 健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鸡粪样品中大肠埃希氏菌与沙门氏菌的检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开功 李勇法 +3 位作者 杨照义 安廷贵 罗玲 文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为检查鸡粪作为再生饲料的安全性,对发酵前和经两种方法发酵处理后的鸡粪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检测。结果表明,发酵前新鲜鸡粪样品可检出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数为1 39×108个·g-1,经... 为检查鸡粪作为再生饲料的安全性,对发酵前和经两种方法发酵处理后的鸡粪样品进行了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检测。结果表明,发酵前新鲜鸡粪样品可检出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数为1 39×108个·g-1,经直接发酵和复合微生物发酵处理的鸡粪样品均未检出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数分别减少至2 3×106个·g-1和2 6×104个·g-1,与发酵前样品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 01);复合微生物发酵处理后的大肠埃希氏菌数明显少于直接发酵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鸡粪 大肠埃希氏菌 沙门氏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仔猪大肠杆菌分离物K_(88)菌毛的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开功 周碧君 +1 位作者 冯莹 潘仕文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20-23,共4页
从贵州省7个种猪场发生腹泻的仔猪分离致病性细菌,对16株病原细菌分离物进行了生化鉴定,15株细菌符合埃希氏大肠杆菌的生化特征,其中10株是普通大肠杆菌;5株是类大肠杆菌。两株细菌能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溶血素,两株细菌经... 从贵州省7个种猪场发生腹泻的仔猪分离致病性细菌,对16株病原细菌分离物进行了生化鉴定,15株细菌符合埃希氏大肠杆菌的生化特征,其中10株是普通大肠杆菌;5株是类大肠杆菌。两株细菌能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溶血素,两株细菌经抗D-甘露糖血凝试验表明能产生K88菌毛;阳性率达12.5%。本文还对K88菌毛、肠毒素、溶血素与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88菌毛 猪病 大肠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氏梭菌贵州分离株α-毒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12
作者 王开功 周碧君 +1 位作者 李海阔 文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6期499-504,共6页
提取已鉴定的A型魏氏梭菌Clostridiumwelchii贵州分离株的染色体DNA,经酶切回收分子长2~4kb的DNA片段混合物,将其插入质粒载体pUC19中,并转化至E.coliJM109,通过Amp抗药性和显色反应的选择,再提取阳性重组细菌质粒进行探针检测、酶切... 提取已鉴定的A型魏氏梭菌Clostridiumwelchii贵州分离株的染色体DNA,经酶切回收分子长2~4kb的DNA片段混合物,将其插入质粒载体pUC19中,并转化至E.coliJM109,通过Amp抗药性和显色反应的选择,再提取阳性重组细菌质粒进行探针检测、酶切分析和PCR鉴定,筛选出含魏氏梭菌α-毒素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经溶血与溶血抑制试验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重组E.coli的表达产物符合α-毒素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基因表达 重组 魏氏梭菌 α-毒素基因 肠毒血症 坏死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带喙库蚊携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初步证实 被引量:9
13
作者 史开志 毛君婷 +3 位作者 王开功 周碧君 文明 李永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0-284,共5页
从3个临床发病猪场采集三带喙库蚊提取RNA样本,采用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2基因设计的引物进行RT-PCR检测,并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取三带喙库蚊匀浆上清接种Marc-145细胞进行PRRSV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从三... 从3个临床发病猪场采集三带喙库蚊提取RNA样本,采用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2基因设计的引物进行RT-PCR检测,并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取三带喙库蚊匀浆上清接种Marc-145细胞进行PRRSV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从三带喙库蚊提取的3份RNA样品均扩增出大小约为1 060 bp的特异性DNA条带,其序列与从相应猪场病猪分离得到的猪源PRRSV毒株高度同源,与国内参考株CH-1a株相应序列比较均缺失90个碱基。将3份三带喙库蚊匀浆上清接种Marc-145细胞后,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检测,可观察到培养细胞内的特异性荧光;采用RT-PCR反应可检出培养细胞内的PRRSV核酸。上述试验证实,三带喙库蚊可携带PRRSV,可能是引起PRRS传播与流行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带喙库蚊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RT—PCR检测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养猪场环境细菌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基棕 高颖 +3 位作者 杜海燕 王开功 周碧君 文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9-203,共5页
为掌握规模化养猪场周围环境中的细菌数量与种类,以便为养猪场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本试验在贵州省2个具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养猪场中采集空气、饮用水、排污水、土壤和粪便样本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和优势菌落鉴定,结果显示,2个猪... 为掌握规模化养猪场周围环境中的细菌数量与种类,以便为养猪场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本试验在贵州省2个具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养猪场中采集空气、饮用水、排污水、土壤和粪便样本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和优势菌落鉴定,结果显示,2个猪场的空气、饮用水、排污水、粪便和土壤样本细菌总数相应为(1.17~94.40)×104CFU/m3、(0.15~1.83)×102CFU/mL、(5.00~32.00)×105CFU/mL、(0.46~26.40)×106CFU/g和(0.30~52.30)×105CFU/g,主要优势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耶尔森菌、变形杆菌、巴氏杆菌、李氏杆菌、芽孢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这些结果显示,除饮用水和土壤外,其余样本的细菌总数都符合国家规定的畜禽养殖场环境卫生要求,但存在一些条件致病菌或致病菌,这为养猪场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养猪场 细菌总数 细菌种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仔猪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晨 张双翔 +8 位作者 周碧君 程振涛 文明 马光强 王伟 胡兴义 张海 丁尊俄 王开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625-3633,共9页
为探明仔猪细菌性腹泻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流行的血清型、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型,本试验采集了贵州省5个地(州)市7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28份腹泻仔猪肠道样本,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分离与鉴定,通过动物... 为探明仔猪细菌性腹泻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流行的血清型、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型,本试验采集了贵州省5个地(州)市7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28份腹泻仔猪肠道样本,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分离与鉴定,通过动物试验鉴定菌株的致病性,利用血清学方法鉴定其血清型,并通过药敏纸片法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耐药性研究,采用PCR技术检测各致病菌株耐药相关基因,分析细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相关性。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分离鉴定到7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与21株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血清型以O138、O87为主,沙门氏菌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居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到的78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达80%以上,对其他种类的抗菌药耐药率均超过40%,分离鉴定的21株沙门氏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达50%以上,对其他种类的抗菌药耐药率均达20%以上;本试验分离鉴定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共检出12种耐药相关基因,沙门氏菌共检出10种耐药相关基因,两种细菌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符合率均达60%以上,且均为多重耐药。本研究为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沙门氏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DNA疫苗的展望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双翔 周碧君 +5 位作者 程振涛 文明 王开功 陈军义 江楠 崔亚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195,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诞生的DNA疫苗以经济适用、制作简易、免疫高效及安全可靠为优点,已迅速成为动物疾病预防的研究重点,被称作"疫苗的第三次革命"。文章要概述了DNA疫苗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 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诞生的DNA疫苗以经济适用、制作简易、免疫高效及安全可靠为优点,已迅速成为动物疾病预防的研究重点,被称作"疫苗的第三次革命"。文章要概述了DNA疫苗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抗原基因研究方面讨论了构建该病DNA疫苗的意义与重要性,对构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DNA疫苗作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DNA疫苗 构建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9
17
作者 寨鸿瑞 田甜 +2 位作者 王开功 周碧君 文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1期40-43,共4页
为了解贵阳市某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流行情况及其主要病原菌,采用CMT方法检出隐性乳房炎乳样后,对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同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公司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感染率为40%,主要病... 为了解贵阳市某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隐性乳房炎流行情况及其主要病原菌,采用CMT方法检出隐性乳房炎乳样后,对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同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公司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感染率为40%,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细菌,其敏感的抗菌药物有先锋V霉素、利福平、丙氟哌酸、氟哌酸、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经临床用药观察,有效地控制了该公司奶牛场隐性乳房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房炎 细菌 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型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丽娟 马光强 +4 位作者 张胜沾 王伟 王开功 周碧君 苟万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76-2884,共9页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变化,本研究运用凝集试验、PCR和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等方法对分离的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以O138、O87血...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变化,本研究运用凝集试验、PCR和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等方法对分离的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以O138、O87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60.8%;其中6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毒力基因,检出率为79.5%,可分为8种毒力基因类型,分属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毒力基因eaeA、elt和escV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5%、28.2%和21.8%;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种类可达8种以上。结果表明,当前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基因型复杂,耐药性严重。本试验结果可为规模化养猪场防控仔猪腹泻提供基础资料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腹泻 致病性大肠杆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ORF3、M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冯旭芳 周碧君 +5 位作者 张双翔 王跃章 文明 程振涛 毛黎红 王开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6-362,共7页
为了解贵州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毒株ORF3及M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从贵州省5个地区采集105份腹泻仔猪的粪便,应用RT-PCR方法进行PEDV检测,从中选择8份PEDV阳性样本,扩增... 为了解贵州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毒株ORF3及M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于2014年4月-2015年3月从贵州省5个地区采集105份腹泻仔猪的粪便,应用RT-PCR方法进行PEDV检测,从中选择8份PEDV阳性样本,扩增其ORF3及M基因,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从采集的105份粪便样本中可检出75份PEDV阳性样本,阳性率为71.43%;8株PEDV贵州株ORF3及M基因序列均无碱基缺失或插入;ORF3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在95.1%-100.0%与95.1%-99.6%之间,M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在98.4%-100.0%与98.7%-100.0%之间;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5年贵州流行株与近年来中国毒株、韩国毒株及泰国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疫苗株Attenuated DR13及CV777株亲缘关系较远。提示目前贵州省仔猪腹泻病原主要是PEDV,且为PEDV强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ORF3基因 M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头状瘤病毒贵州株L1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海 周碧君 +6 位作者 杨忠成 廖梅 王开功 文明 程振涛 王伟 冯旭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34-2843,共10页
为分析牛乳头状瘤病毒贵州株(BPV-GZ01株)L1基因的分子特征,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本试验对BPV-GZ01株L1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及方法对BPV-GZ01株L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二级... 为分析牛乳头状瘤病毒贵州株(BPV-GZ01株)L1基因的分子特征,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本试验对BPV-GZ01株L1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及方法对BPV-GZ01株L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二级结构、三级结构、B细胞表位、保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预测。结果显示,L1基因序列全长为1 494bp,编码497个氨基酸;与BPV2、BPV2-SW01、BPV2-AKS01、BPV13、BPV1株相应序列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1%、99.8%、99.4%、87.6%和82.8%,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6%、99.4%、98.4%、94.4%和91.3%;系统进化树显示,BPV-GZ01株与BPV2-SW01株亲缘关系最近;L1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β-折叠和α-螺旋区域所占比例较大,预测此蛋白可能存在6个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无跨膜区域,无信号肽区域;三级结构呈弯曲状螺旋结构。本研究结果将为贵州省BPV免疫诊断及核酸疫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头状瘤病毒 L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蛋白结构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