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理二十年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阳
王延光
+2 位作者
刘浩杰
陈雨茂
薛兆杰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综合应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与油藏动静态信息进行复杂油藏精细表征和动态监测的跨学科技术,对于提高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地球物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系统回顾了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综合应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与油藏动静态信息进行复杂油藏精细表征和动态监测的跨学科技术,对于提高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地球物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系统回顾了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理提出的背景和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系列,总结了在油藏地球物理基础研究、井中地球物理技术、多尺度资料联合反演、地球物理约束确定性建模、时移地震剩余油气预测、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微地震油藏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效果。面对中国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层、深水、非常规及老油田(“两深一非一老”)形势和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挑战,油藏地球物理在油气产业技术致胜阶段仍然大有可为,要持续创新油藏地球物理技术,井、震、动、模一体化联合和人工智能应用,构建高水平的油藏地球物理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撑油藏全生命周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地球物理
井中地震
联合反演
油藏建模
油藏动态监测
剩余油预测
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用于薄层和薄互层砂体厚度估算的复合地震属性
被引量:
27
2
作者
王延光
李皓
+3 位作者
李国发
刘立彬
曹国明
张会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3-160,10,共9页
振幅和频率是两种最基本的地震属性,当地层厚度小于四分之一波长时,一般使用这两种地震属性对地层厚度进行估算。然而,这两种地震属性与地层厚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降低了砂体厚度定量预测精度。另外,支撑这两个参数与砂体厚度之间函数关...
振幅和频率是两种最基本的地震属性,当地层厚度小于四分之一波长时,一般使用这两种地震属性对地层厚度进行估算。然而,这两种地震属性与地层厚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降低了砂体厚度定量预测精度。另外,支撑这两个参数与砂体厚度之间函数关系的理论模型是单砂体楔形模型,因此当将这种关系应用于薄互层模型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估算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由振幅和频率构成的复合地震属性。首先,以模型作为实验,分析单砂体楔形模型的砂体厚度估算精度;然后,分析双楔形砂体叠置模型,估算砂体累计厚度;最后,利用实际地震数据估算薄互层砂体累计厚度。结果表明:该复合地震属性不仅提高了薄层情况下单砂体厚度的估算精度,也可定量预测薄互层情况下砂体累积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楔形模型
薄互层
砂体厚度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适于强横向变速的高阶差分正演模拟方法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延光
李振春
+2 位作者
穆志平
马在田
王
华忠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9,共3页
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法相对于射线法具有精度高、效率低的特点。为了提高其效率 ,提出了一种高阶差分正演模拟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速度场局部的强横向变化 ,适于复杂介质的正演模拟 ;在相同精度下 ,高阶差分的空间横向间隔可取为低阶差分的 ...
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法相对于射线法具有精度高、效率低的特点。为了提高其效率 ,提出了一种高阶差分正演模拟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速度场局部的强横向变化 ,适于复杂介质的正演模拟 ;在相同精度下 ,高阶差分的空间横向间隔可取为低阶差分的 2~ 4倍 ,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高阶差分加上合适的边界条件能较好地解决网格频散和边界效应问题。通过对Marmousi模型的试算 ,验证了该方法对复杂速度模型的适应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方程
高阶差分
正演模拟方法
横向变速
吸收边界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进展、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
24
4
作者
王延光
尚新民
芮拥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1-590,共20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以胜利油田为代表的东部老区普遍进入到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勘探对象日趋复杂,表现为“薄、小、碎、散、深、隐”的特点,传统的地震技术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地质目标的识别与描述需求。为了破解东部老区勘...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以胜利油田为代表的东部老区普遍进入到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勘探对象日趋复杂,表现为“薄、小、碎、散、深、隐”的特点,传统的地震技术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地质目标的识别与描述需求。为了破解东部老区勘探开发难题,“十五”以来,胜利油田先后在垦71、罗家、义东等区块开展了高密度地震技术探索,在大量攻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单点激发、单点接收,具有小面元、宽频带、宽方位、高炮道密度特征,以方位各向异性理论为基础,采用宽频全方位处理、五维数据解释”的新一代高密度地震技术,研发了适用的独具特色的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宽频全方位处理技术和五维数据解释理论与方法,找到了一条适用于东部老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高密度地震技术路线,形成了可复制的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自2015年以来,胜利油田东部老区实施了16块单点高密度三维地震,满次面积3699km^(2)。近3年新发现圈闭625个,三级储量2.21×10^(8)t,部署井位279口,桩海斜25、丰深斜11等井获得高产,探井成功率由44.6%提高到62.5%。支撑新建产能42.1×10^(4)t。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成为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核心技术,大量的实践表明该技术是解决成熟探区高效勘探、效益开发的利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下一步通过开展全节点高密度地震、压缩感知、“人工智能+地震”的相关研究,相信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将在新老探区勘探开发中发挥更大的技术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单点高密度地震
复杂隐蔽油气藏
单点接收
宽方位处理
五维数据解释
全节点高密度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与匹配
被引量:
18
5
作者
王延光
韩文功
刘浩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339,370,24,共9页
对地下同一目标地质体采用声波测井、井间地震、VSP和地面地震等不同尺度地球物理技术进行研究,所获取的响应数据呈现不同的特点。通过对这些不同尺度的地球物理技术进行理论和实际资料的分析,从地球物理资料匹配的角度出发,本文对如何...
对地下同一目标地质体采用声波测井、井间地震、VSP和地面地震等不同尺度地球物理技术进行研究,所获取的响应数据呈现不同的特点。通过对这些不同尺度的地球物理技术进行理论和实际资料的分析,从地球物理资料匹配的角度出发,本文对如何实现多尺度地球物理数据间的空间匹配、分辨率匹配和数值匹配进行了研究。认为进行多尺度地球物理数据间的匹配研究有广阔的前景,也是多尺度地球物理综合研究的基础。速度参数既是研究各尺度地球物理技术的关键参数,也是各项技术的联系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匹配
速度
空间
分辨率
频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胜利油田胜海地区馆陶组上段油气藏勘探中的地震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8
6
作者
王延光
柴振一
李明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0-73,共4页
胜海地区是胜利油田重要的资源增补阵地。该区存在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中生界、古生界、太古界等 7套含油层系 ,其中馆陶组上段是最有利的含油层系之一 ,但勘探难度大 ,主要原因是该层系储集层薄、横向变化大、钻井稀...
胜海地区是胜利油田重要的资源增补阵地。该区存在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中生界、古生界、太古界等 7套含油层系 ,其中馆陶组上段是最有利的含油层系之一 ,但勘探难度大 ,主要原因是该层系储集层薄、横向变化大、钻井稀少。通过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地质模型以及地震正演模拟 ,对该地区馆上段的地震地质特征、油气藏的地球物理机制和物性特征做了深入的剖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并研究了适合本区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几种地震方法 ,包括叠后地震多参数分析技术、叠前道集分析技术 (AVO、FVO等 )、叠加速度谱分析应用技术等 ,这些方法在该区几个区块油气藏的预测与描述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大幅度降低了海上钻井的高投入、勘探开发的高风险。这无疑对胜利油田广大的滩海以及类似地区未来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 3表 1参 5(王延光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油田
馆陶组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地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起伏地表叠前逆时深度偏移与并行实现
被引量:
21
7
作者
王延光
匡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6-271,183,共6页
本文系统讨论了逆时偏移中常用的波动方程求解方法,并简述了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文中提出用逆时偏移实现基于起伏地表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理论模型数据的试算结果与单程波方程和Kirchhoff积分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展示了逆时偏移的优...
本文系统讨论了逆时偏移中常用的波动方程求解方法,并简述了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文中提出用逆时偏移实现基于起伏地表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理论模型数据的试算结果与单程波方程和Kirchhoff积分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展示了逆时偏移的优越性。自行研发的基于CPU/GPU平台的并行软件,推动了逆时偏移算法实用化的运行,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起伏地表
图形处理器(G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频率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王延光
王
成礼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4-696,共3页
与常规地面地震剖面相比 ,井间地震剖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其中剖面浅部低频化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本文利用成像原理对井间地震反射剖面的浅部频率变低问题进行了研究 ,导出了频率变化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观测井段浅部出现低频化现象 ,...
与常规地面地震剖面相比 ,井间地震剖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其中剖面浅部低频化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本文利用成像原理对井间地震反射剖面的浅部频率变低问题进行了研究 ,导出了频率变化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观测井段浅部出现低频化现象 ,主要是由于成像过程的“拉伸”作用所致 ,其规律是由深向浅、由两井中间向两旁频率逐渐变低 ,低频化现象并不反映该部位地层反射的真实频率特征。因此 ,在资料反演和解释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 ,否则会导致错误的解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地震剖面
特征研究
反射波
频率变化
反演
成像
过程
现象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储层地震反演方法以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141
9
作者
王延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3期299-303,共5页
虽然储层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与描述中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由于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以及对该项技术的应用条件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对目前反演方法分类描述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以及大量资...
虽然储层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与描述中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由于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以及对该项技术的应用条件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对目前反演方法分类描述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以及大量资料的反演处理实践,研究总结了几种反演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阐述了反演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地震反演方法
预测
描述
分类
应用条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胜利油区时移地震技术应用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9
10
作者
王延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4,114,共5页
以胜利油区继承性数据和开发阶段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为实例,探讨了时移地震的可行性实践,研究了多次采集的地震数据在开发中的应用。分析了引起采集地震数据不一致的因素,并进行叠前的一致性及叠后的互均化处理,消除由于采集、处理...
以胜利油区继承性数据和开发阶段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为实例,探讨了时移地震的可行性实践,研究了多次采集的地震数据在开发中的应用。分析了引起采集地震数据不一致的因素,并进行叠前的一致性及叠后的互均化处理,消除由于采集、处理不一致对地震数据在能量、频率、相位等方面的影响,突出油藏变化带来的地震属性差异;与生产动态数据相结合,分析油藏的连通性以及剩余油分布,指导注采方案调整,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胜利油区的探索实践表明,时移地震可以有条件地开展实际试验研究与应用,如何利用重新采集的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并综合油藏工程等技术解决更多的开发难题是一个策略问题。在油田开发实际应用中应当协同考虑时移和多次采集地震数据2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移地震
多次采集地震
一致性处理
互均化处理
差异地震数据
胜利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进展及应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7
11
作者
王延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9,共8页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科研和生产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结合胜利油区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及经验,首先介绍面向研究区块地表和地下地质情况的特色化实用叠前深度偏移与建模技术,在不同区块和地...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科研和生产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结合胜利油区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及经验,首先介绍面向研究区块地表和地下地质情况的特色化实用叠前深度偏移与建模技术,在不同区块和地质任务的应用中,这些技术可以根据需求配套使用。其次,从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思路出发,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最后,通过几个典型区块的工业化应用实例验证了胜利油区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效果,总结出一套“深度域+”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研究思路,进一步推动深度域地震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为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建模
影响因素
应用实践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被引量:
2
12
作者
王延光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4,共3页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作为教育的软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处其中的师生,特别是对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青年学生来说,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无法取代的。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现状,在探究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诸...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作为教育的软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处其中的师生,特别是对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青年学生来说,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无法取代的。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现状,在探究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大学生
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体时代阅读推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
5
13
作者
王延光
李志兵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第13期84-85,98,共3页
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阅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选择,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要求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阅读保障机制;加大投入,不断优化"线...
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阅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选择,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要求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阅读保障机制;加大投入,不断优化"线上+线下"阅读设施建设;精心统筹,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实现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章对新媒体时代阅读推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阅读推广
校园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角道集剩余曲率分析的层析速度建模
被引量:
16
14
作者
秦宁
王延光
+3 位作者
杨晓东
王
常波
梁鸿贤
关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6,15,共6页
中深层地下构造由于地震波场复杂、覆盖次数不足、信噪比低及有效反射较弱等原因造成速度建模精度低,进而影响了深度偏移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中深层层析方法:利用角道集作为速度分析道集,推导了基于剩余曲率的层析建模方程,并将角...
中深层地下构造由于地震波场复杂、覆盖次数不足、信噪比低及有效反射较弱等原因造成速度建模精度低,进而影响了深度偏移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中深层层析方法:利用角道集作为速度分析道集,推导了基于剩余曲率的层析建模方程,并将角道集的剩余曲率沿射线路径反投影进行速度更新。该方法既避免了常规反射层析在低信噪比叠前数据上同相轴拾取困难的问题,又无须在射线追踪中进行试射以拟合炮检点坐标,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道集
剩余曲率
层析
速度建模
中深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间地震技术在樊124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
26
15
作者
陈世军
周建宇
+2 位作者
王延光
孔庆丰
何惺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3期369-373,共5页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震源系统置入井中激发并在另一口或多口井中接收地震波,通过对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振幅和频率等信息的处理,并结合测井、地质和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解释,最终得到井间地下介质的结构...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震源系统置入井中激发并在另一口或多口井中接收地震波,通过对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振幅和频率等信息的处理,并结合测井、地质和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解释,最终得到井间地下介质的结构特征和物性变化情况。为了掌握胜利油田樊124井区断层的存在和单个砂体连通情况,采集了3对井的高质量原始井间地震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直达波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和反射波成像处理,获得高分辨率的井间速度层析剖面与反射波成像剖面。通过综合解释,对樊124井区的井间储集层的横向分布与连通性、小断层、砂泥岩薄互层等复杂精细的地质现象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为提高油气采收率(EOR)及优化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樊124井
分辨率
油气田勘探
地震勘探
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
反射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水平地表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及山前带应用实例
被引量:
14
16
作者
秦宁
王延光
+2 位作者
杨晓东
王
常波
梁鸿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6,共6页
针对山前带地表起伏剧烈、近地表横向变速严重,应用常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发展了一种非水平地表直接成像的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该技术利用起伏地表高程和倾角信息进行局部平面波分解和波场延拓,实现非水平地表直...
针对山前带地表起伏剧烈、近地表横向变速严重,应用常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发展了一种非水平地表直接成像的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该技术利用起伏地表高程和倾角信息进行局部平面波分解和波场延拓,实现非水平地表直接成像,能够克服常规高程静校正对波场造成的畸变影响,获得高质量的成像效果。模型试算和应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
非水平地表
高斯束
叠前深度偏移
束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间地震有限角度叠加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0
17
作者
孔庆丰
王延光
+2 位作者
左建军
魏国华
魏洪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6-258,262,共4页
在胜利油田垦71区块的井间地震资料采集中,所采用的压电晶体可控震源的能量辐射主要集中在水平方向,导致井间地震反射波中既有小于临界角的正常反射,也存在超过临界角的广角反射。为了消除这些广角反射对上行反射波成像结果的影响,本文...
在胜利油田垦71区块的井间地震资料采集中,所采用的压电晶体可控震源的能量辐射主要集中在水平方向,导致井间地震反射波中既有小于临界角的正常反射,也存在超过临界角的广角反射。为了消除这些广角反射对上行反射波成像结果的影响,本文利用VSP-CDP方法对上行反射波进行Z-T域到Z-X域的映射,在CDP道集内按照入射角度抽取形成CDP角度道集,再依据Snell定律计算临界角大小。最后参考实际资料的角度道集,最终确定叠加成像角度范围,此区最大临界角为70°。因此本文方法可克服广角反射对成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角度道集
反射波
VSP-CDP
临界角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CPU/GPU异构平台的全波形反演及其实用化分析
被引量:
12
18
作者
张猛
王
华忠
+3 位作者
任浩然
冯波
隋志强
王延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1-467,共7页
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在理论上是当前精度最高的速度估计方法。通过分析FWI的计算特点,使用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进行算法加速,形成了基于CPU/GPU异构平台的时空域声波方程全波形反演算法实...
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在理论上是当前精度最高的速度估计方法。通过分析FWI的计算特点,使用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进行算法加速,形成了基于CPU/GPU异构平台的时空域声波方程全波形反演算法实现流程。理论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对速度模型具有高精度刻画能力,而且计算效率比基于CPU集群的FWI算法大幅提升。对胜利探区某陆上区块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全波形速度反演试处理,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FWI对实际地震资料质量的要求,就FWI在陆上地震资料的生产性应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问题
全波形反演
速度估计
CPU
GPU异构平台
陆上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弹性多波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
被引量:
9
19
作者
毕丽飞
秦宁
+2 位作者
杨晓东
王延光
李向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0,共7页
近年来,我国部分老油区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大,勘探目标逐渐转向裂缝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等,研究弹性多波理论下的叠前深度偏移算法至关重要。根据高斯束偏移的高效性和逆时偏移的高精度,将弹性多波逆时偏移的实现思想应用于高斯束叠前深...
近年来,我国部分老油区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大,勘探目标逐渐转向裂缝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等,研究弹性多波理论下的叠前深度偏移算法至关重要。根据高斯束偏移的高效性和逆时偏移的高精度,将弹性多波逆时偏移的实现思想应用于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中,研究了一种弹性多波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在射线中心坐标系下,以二维弹性波KirchhoffHelmholtz积分为基础,根据多分量地震数据的矢量地震波场传播特征,利用弹性动力学高斯束表征的格林张量推导了弹性波波场正、反向延拓公式和相应的成像公式,并针对转换波的极性反转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入射波入射角的正、负引入符号函数的校正方法。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
高斯束
逆时偏移
正向延拓
反向延拓
极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井径变化的声波测井时差校正
被引量:
26
20
作者
刘浩杰
王延光
王
慧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6期638-641,共4页
环境因素,特别是井径的无规则变化,严重影响声波测井资料的可靠性,给声波测井资料的应用带来偏差。已有的各种校正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或多或少受到一些限制,不能很好地消除由井径扩径引起的声波时差异常。为此,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声波测...
环境因素,特别是井径的无规则变化,严重影响声波测井资料的可靠性,给声波测井资料的应用带来偏差。已有的各种校正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或多或少受到一些限制,不能很好地消除由井径扩径引起的声波时差异常。为此,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声波测井仪器经过井径扩径段时的时差异常,得出测量时差随发射声系在扩径井段的位移出现规律性异常的结论;然后对比了同一口井中油基泥浆和水基泥浆的声波测井数据,实际测量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基于井径变化的时差补偿校正方法。实际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井径扩径引起的声波时差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井
环境校正
井径
扩径
时差
异常
补偿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理二十年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阳
王延光
刘浩杰
陈雨茂
薛兆杰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基金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研攻关项目(P20052-4)资助。
文摘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综合应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与油藏动静态信息进行复杂油藏精细表征和动态监测的跨学科技术,对于提高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地球物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系统回顾了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理提出的背景和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系列,总结了在油藏地球物理基础研究、井中地球物理技术、多尺度资料联合反演、地球物理约束确定性建模、时移地震剩余油气预测、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微地震油藏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效果。面对中国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层、深水、非常规及老油田(“两深一非一老”)形势和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挑战,油藏地球物理在油气产业技术致胜阶段仍然大有可为,要持续创新油藏地球物理技术,井、震、动、模一体化联合和人工智能应用,构建高水平的油藏地球物理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撑油藏全生命周期建设。
关键词
油藏地球物理
井中地震
联合反演
油藏建模
油藏动态监测
剩余油预测
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
Keywords
reservoir geophysics
borehole seismic
joint inversion
reservoir modeling
reservoir performance monitoring
remaining oil prediction
seismology-geology-engineering integr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用于薄层和薄互层砂体厚度估算的复合地震属性
被引量:
27
2
作者
王延光
李皓
李国发
刘立彬
曹国明
张会卿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3-160,10,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地震与井筒精细勘探关键技术”(2016ZX05006-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大港油区效益增储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8E-11)联合资助.
文摘
振幅和频率是两种最基本的地震属性,当地层厚度小于四分之一波长时,一般使用这两种地震属性对地层厚度进行估算。然而,这两种地震属性与地层厚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降低了砂体厚度定量预测精度。另外,支撑这两个参数与砂体厚度之间函数关系的理论模型是单砂体楔形模型,因此当将这种关系应用于薄互层模型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估算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由振幅和频率构成的复合地震属性。首先,以模型作为实验,分析单砂体楔形模型的砂体厚度估算精度;然后,分析双楔形砂体叠置模型,估算砂体累计厚度;最后,利用实际地震数据估算薄互层砂体累计厚度。结果表明:该复合地震属性不仅提高了薄层情况下单砂体厚度的估算精度,也可定量预测薄互层情况下砂体累积厚度。
关键词
地震属性
楔形模型
薄互层
砂体厚度
储层预测
Keywords
seismic attribute
wedge model
thin interbed
sand thickness
reservoir predic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适于强横向变速的高阶差分正演模拟方法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延光
李振春
穆志平
马在田
王
华忠
机构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同济大学海洋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大庆石油管理局联合资助项目 (4 9894190 2 4)
文摘
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法相对于射线法具有精度高、效率低的特点。为了提高其效率 ,提出了一种高阶差分正演模拟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速度场局部的强横向变化 ,适于复杂介质的正演模拟 ;在相同精度下 ,高阶差分的空间横向间隔可取为低阶差分的 2~ 4倍 ,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高阶差分加上合适的边界条件能较好地解决网格频散和边界效应问题。通过对Marmousi模型的试算 ,验证了该方法对复杂速度模型的适应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波动方程
高阶差分
正演模拟方法
横向变速
吸收边界
地震勘探
Keywords
wave equation
high order finite difference
forward modelling
lateral velocity variation
absorbing boundary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进展、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
24
4
作者
王延光
尚新民
芮拥军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1-590,共20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6-002)
中国石化“十条龙”项目(P18025,P21061)共同资助。
文摘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以胜利油田为代表的东部老区普遍进入到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勘探对象日趋复杂,表现为“薄、小、碎、散、深、隐”的特点,传统的地震技术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地质目标的识别与描述需求。为了破解东部老区勘探开发难题,“十五”以来,胜利油田先后在垦71、罗家、义东等区块开展了高密度地震技术探索,在大量攻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单点激发、单点接收,具有小面元、宽频带、宽方位、高炮道密度特征,以方位各向异性理论为基础,采用宽频全方位处理、五维数据解释”的新一代高密度地震技术,研发了适用的独具特色的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宽频全方位处理技术和五维数据解释理论与方法,找到了一条适用于东部老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高密度地震技术路线,形成了可复制的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自2015年以来,胜利油田东部老区实施了16块单点高密度三维地震,满次面积3699km^(2)。近3年新发现圈闭625个,三级储量2.21×10^(8)t,部署井位279口,桩海斜25、丰深斜11等井获得高产,探井成功率由44.6%提高到62.5%。支撑新建产能42.1×10^(4)t。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成为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核心技术,大量的实践表明该技术是解决成熟探区高效勘探、效益开发的利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下一步通过开展全节点高密度地震、压缩感知、“人工智能+地震”的相关研究,相信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将在新老探区勘探开发中发挥更大的技术支撑作用。
关键词
胜利油田
单点高密度地震
复杂隐蔽油气藏
单点接收
宽方位处理
五维数据解释
全节点高密度地震
Keywords
Shengli oilfield
single-sensor high-density seismic
complex subtle reservoir
single-sensor receiving
wide-azimuth processing
5D data interpretation
full node high-density seismic acquisi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与匹配
被引量:
18
5
作者
王延光
韩文功
刘浩杰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339,370,24,共9页
基金
山东省博士后科研项目专项经费资助
文摘
对地下同一目标地质体采用声波测井、井间地震、VSP和地面地震等不同尺度地球物理技术进行研究,所获取的响应数据呈现不同的特点。通过对这些不同尺度的地球物理技术进行理论和实际资料的分析,从地球物理资料匹配的角度出发,本文对如何实现多尺度地球物理数据间的空间匹配、分辨率匹配和数值匹配进行了研究。认为进行多尺度地球物理数据间的匹配研究有广阔的前景,也是多尺度地球物理综合研究的基础。速度参数既是研究各尺度地球物理技术的关键参数,也是各项技术的联系纽带。
关键词
多尺度
匹配
速度
空间
分辨率
频散
Keywords
multiple scale
match
velocity
space
resolution
dispersion
分类号
P631.81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胜利油田胜海地区馆陶组上段油气藏勘探中的地震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8
6
作者
王延光
柴振一
李明娟
机构
胜利石油管理局计算中心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0-73,共4页
文摘
胜海地区是胜利油田重要的资源增补阵地。该区存在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中生界、古生界、太古界等 7套含油层系 ,其中馆陶组上段是最有利的含油层系之一 ,但勘探难度大 ,主要原因是该层系储集层薄、横向变化大、钻井稀少。通过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地质模型以及地震正演模拟 ,对该地区馆上段的地震地质特征、油气藏的地球物理机制和物性特征做了深入的剖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并研究了适合本区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几种地震方法 ,包括叠后地震多参数分析技术、叠前道集分析技术 (AVO、FVO等 )、叠加速度谱分析应用技术等 ,这些方法在该区几个区块油气藏的预测与描述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大幅度降低了海上钻井的高投入、勘探开发的高风险。这无疑对胜利油田广大的滩海以及类似地区未来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 3表 1参 5(王延光摘 )
关键词
胜利油田
馆陶组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地层特征
分类号
P631.4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E132.1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起伏地表叠前逆时深度偏移与并行实现
被引量:
21
7
作者
王延光
匡斌
机构
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6-271,183,共6页
文摘
本文系统讨论了逆时偏移中常用的波动方程求解方法,并简述了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文中提出用逆时偏移实现基于起伏地表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理论模型数据的试算结果与单程波方程和Kirchhoff积分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展示了逆时偏移的优越性。自行研发的基于CPU/GPU平台的并行软件,推动了逆时偏移算法实用化的运行,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逆时偏移
起伏地表
图形处理器(GPU)
Keywords
reverse-time migration,rugged topography,graphic processing unit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频率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王延光
王
成礼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公司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4-696,共3页
文摘
与常规地面地震剖面相比 ,井间地震剖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其中剖面浅部低频化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本文利用成像原理对井间地震反射剖面的浅部频率变低问题进行了研究 ,导出了频率变化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观测井段浅部出现低频化现象 ,主要是由于成像过程的“拉伸”作用所致 ,其规律是由深向浅、由两井中间向两旁频率逐渐变低 ,低频化现象并不反映该部位地层反射的真实频率特征。因此 ,在资料反演和解释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 ,否则会导致错误的解释结果。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地震剖面
特征研究
反射波
频率变化
反演
成像
过程
现象
基本特征
Keywords
cross-hole seismology,reflection,low-frequency,frequency variation factor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储层地震反演方法以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141
9
作者
王延光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3期299-303,共5页
文摘
虽然储层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与描述中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由于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以及对该项技术的应用条件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对目前反演方法分类描述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以及大量资料的反演处理实践,研究总结了几种反演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阐述了反演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储层地震反演方法
预测
描述
分类
应用条件
问题
对策
Keywords
reservoir
prediction and description
seismic inversion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condition
problem and policy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胜利油区时移地震技术应用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19
10
作者
王延光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4,114,共5页
基金
国家"863"项目"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2007AA060500)
中国石化重大先导试验"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应用先导试验"(P07088)
文摘
以胜利油区继承性数据和开发阶段最新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为实例,探讨了时移地震的可行性实践,研究了多次采集的地震数据在开发中的应用。分析了引起采集地震数据不一致的因素,并进行叠前的一致性及叠后的互均化处理,消除由于采集、处理不一致对地震数据在能量、频率、相位等方面的影响,突出油藏变化带来的地震属性差异;与生产动态数据相结合,分析油藏的连通性以及剩余油分布,指导注采方案调整,最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胜利油区的探索实践表明,时移地震可以有条件地开展实际试验研究与应用,如何利用重新采集的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并综合油藏工程等技术解决更多的开发难题是一个策略问题。在油田开发实际应用中应当协同考虑时移和多次采集地震数据2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时移地震
多次采集地震
一致性处理
互均化处理
差异地震数据
胜利油区
Keywords
time-lapse seismic
multiple acquisition seismic
consistency processing
differential seismic data
Shengli oilfield
分类号
P631.4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进展及应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7
11
作者
王延光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29,共8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精细勘探关键技术(三期)”(2016ZX05006)
文摘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科研和生产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结合胜利油区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成果及经验,首先介绍面向研究区块地表和地下地质情况的特色化实用叠前深度偏移与建模技术,在不同区块和地质任务的应用中,这些技术可以根据需求配套使用。其次,从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思路出发,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最后,通过几个典型区块的工业化应用实例验证了胜利油区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效果,总结出一套“深度域+”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研究思路,进一步推动深度域地震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为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服务。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建模
影响因素
应用实践
各向异性
Keywords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velocity modeling
influence factor
application practice
anisotropy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被引量:
2
12
作者
王延光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4,共3页
基金
2014年南京晓庄学院党建重点研究课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4DJKT05)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主持人:王延光
文摘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作为教育的软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处其中的师生,特别是对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青年学生来说,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无法取代的。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现状,在探究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大学生
文化建设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时代阅读推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
5
13
作者
王延光
李志兵
机构
南京晓庄学院
出处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第13期84-85,98,共3页
基金
2015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
项目名称:新媒体阅读时代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项目编号:2015SJD199
文摘
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阅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选择,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要求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阅读保障机制;加大投入,不断优化"线上+线下"阅读设施建设;精心统筹,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实现阅读推广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章对新媒体时代阅读推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新媒体
阅读推广
校园文化建设
Keywords
new media
reading promotion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分类号
G252.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角道集剩余曲率分析的层析速度建模
被引量:
16
14
作者
秦宁
王延光
杨晓东
王
常波
梁鸿贤
关键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6,15,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4M551953)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资金资助项目(201403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4069)联合资助
文摘
中深层地下构造由于地震波场复杂、覆盖次数不足、信噪比低及有效反射较弱等原因造成速度建模精度低,进而影响了深度偏移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中深层层析方法:利用角道集作为速度分析道集,推导了基于剩余曲率的层析建模方程,并将角道集的剩余曲率沿射线路径反投影进行速度更新。该方法既避免了常规反射层析在低信噪比叠前数据上同相轴拾取困难的问题,又无须在射线追踪中进行试射以拟合炮检点坐标,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角道集
剩余曲率
层析
速度建模
中深层成像
Keywords
angle domain common imaging gathers(ADCIG),residual curvature,tomography,velocity model building,middle and deep strata imaging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间地震技术在樊124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
26
15
作者
陈世军
周建宇
王延光
孔庆丰
何惺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开发管理部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3期369-373,共5页
基金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资助项目(P02040)。
文摘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震源系统置入井中激发并在另一口或多口井中接收地震波,通过对记录的地震波走时、振幅和频率等信息的处理,并结合测井、地质和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解释,最终得到井间地下介质的结构特征和物性变化情况。为了掌握胜利油田樊124井区断层的存在和单个砂体连通情况,采集了3对井的高质量原始井间地震资料,并对其进行了直达波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和反射波成像处理,获得高分辨率的井间速度层析剖面与反射波成像剖面。通过综合解释,对樊124井区的井间储集层的横向分布与连通性、小断层、砂泥岩薄互层等复杂精细的地质现象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为提高油气采收率(EOR)及优化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井间地震
樊124井
分辨率
油气田勘探
地震勘探
旅行时速度层析反演
反射波成像
Keywords
crosswell seismic
travel time velocity tomographic inversion
resolution
reflection VSP-CDP imaging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水平地表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及山前带应用实例
被引量:
14
16
作者
秦宁
王延光
杨晓东
王
常波
梁鸿贤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开发中心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6,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1953)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403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4086)资助
文摘
针对山前带地表起伏剧烈、近地表横向变速严重,应用常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发展了一种非水平地表直接成像的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该技术利用起伏地表高程和倾角信息进行局部平面波分解和波场延拓,实现非水平地表直接成像,能够克服常规高程静校正对波场造成的畸变影响,获得高质量的成像效果。模型试算和应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山前带
非水平地表
高斯束
叠前深度偏移
束中心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information theory)
Gaussian distribution
Landforms
Seismic prospecting
Seismology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间地震有限角度叠加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0
17
作者
孔庆丰
王延光
左建军
魏国华
魏洪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6-258,262,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井间地震技术研究与应用专题(2003BA613A-10-01)
文摘
在胜利油田垦71区块的井间地震资料采集中,所采用的压电晶体可控震源的能量辐射主要集中在水平方向,导致井间地震反射波中既有小于临界角的正常反射,也存在超过临界角的广角反射。为了消除这些广角反射对上行反射波成像结果的影响,本文利用VSP-CDP方法对上行反射波进行Z-T域到Z-X域的映射,在CDP道集内按照入射角度抽取形成CDP角度道集,再依据Snell定律计算临界角大小。最后参考实际资料的角度道集,最终确定叠加成像角度范围,此区最大临界角为70°。因此本文方法可克服广角反射对成像的影响。
关键词
井间地震
角度道集
反射波
VSP-CDP
临界角
成像
Keywords
cross-hole seismic, angle gather, reflection wave, VSP-CDP, critical angle, imaging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PU/GPU异构平台的全波形反演及其实用化分析
被引量:
12
18
作者
张猛
王
华忠
任浩然
冯波
隋志强
王延光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波现象与反演成像研究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1-46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最小二乘偏移的波形反演方法研究"项目(4130408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信号建模与应用"项目(41374117)联合资助
文摘
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在理论上是当前精度最高的速度估计方法。通过分析FWI的计算特点,使用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进行算法加速,形成了基于CPU/GPU异构平台的时空域声波方程全波形反演算法实现流程。理论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对速度模型具有高精度刻画能力,而且计算效率比基于CPU集群的FWI算法大幅提升。对胜利探区某陆上区块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全波形速度反演试处理,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FWI对实际地震资料质量的要求,就FWI在陆上地震资料的生产性应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地震反问题
全波形反演
速度估计
CPU
GPU异构平台
陆上地震资料
Keywords
seismic inverse problem,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velocity estimation, the CPU/GPU heterogeneous platform, land seismic data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弹性多波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
被引量:
9
19
作者
毕丽飞
秦宁
杨晓东
王延光
李向阳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发展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开发中心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4086)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5006-002)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1953)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201403020)共同资助
文摘
近年来,我国部分老油区勘探开发难度日益增大,勘探目标逐渐转向裂缝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等,研究弹性多波理论下的叠前深度偏移算法至关重要。根据高斯束偏移的高效性和逆时偏移的高精度,将弹性多波逆时偏移的实现思想应用于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中,研究了一种弹性多波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在射线中心坐标系下,以二维弹性波KirchhoffHelmholtz积分为基础,根据多分量地震数据的矢量地震波场传播特征,利用弹性动力学高斯束表征的格林张量推导了弹性波波场正、反向延拓公式和相应的成像公式,并针对转换波的极性反转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入射波入射角的正、负引入符号函数的校正方法。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
弹性波
高斯束
逆时偏移
正向延拓
反向延拓
极性校正
Keywords
elastic wave
Gaussian beam
reverses time migration
forward extrapolation
backward extrapolation
polarity correc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井径变化的声波测井时差校正
被引量:
26
20
作者
刘浩杰
王延光
王
慧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6期638-641,共4页
文摘
环境因素,特别是井径的无规则变化,严重影响声波测井资料的可靠性,给声波测井资料的应用带来偏差。已有的各种校正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或多或少受到一些限制,不能很好地消除由井径扩径引起的声波时差异常。为此,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声波测井仪器经过井径扩径段时的时差异常,得出测量时差随发射声系在扩径井段的位移出现规律性异常的结论;然后对比了同一口井中油基泥浆和水基泥浆的声波测井数据,实际测量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基于井径变化的时差补偿校正方法。实际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井径扩径引起的声波时差异常。
关键词
声波测井
环境校正
井径
扩径
时差
异常
补偿校正
Keywords
acoustic log
environmental correction
borehole
hole enlargement
moveout
abnormality
offset correct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理二十年发展与思考
李阳
王延光
刘浩杰
陈雨茂
薛兆杰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用于薄层和薄互层砂体厚度估算的复合地震属性
王延光
李皓
李国发
刘立彬
曹国明
张会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适于强横向变速的高阶差分正演模拟方法
王延光
李振春
穆志平
马在田
王
华忠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单点高密度地震技术进展、实践与展望
王延光
尚新民
芮拥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与匹配
王延光
韩文功
刘浩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胜利油田胜海地区馆陶组上段油气藏勘探中的地震方法研究与应用
王延光
柴振一
李明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起伏地表叠前逆时深度偏移与并行实现
王延光
匡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频率变化特征研究
王延光
王
成礼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储层地震反演方法以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王延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
1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胜利油区时移地震技术应用研究与实践
王延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进展及应用问题与对策
王延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析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王延光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新媒体时代阅读推广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王延光
李志兵
《无线互联科技》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基于角道集剩余曲率分析的层析速度建模
秦宁
王延光
杨晓东
王
常波
梁鸿贤
关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井间地震技术在樊124井区的应用
陈世军
周建宇
王延光
孔庆丰
何惺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非水平地表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及山前带应用实例
秦宁
王延光
杨晓东
王
常波
梁鸿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井间地震有限角度叠加方法研究与应用
孔庆丰
王延光
左建军
魏国华
魏洪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基于CPU/GPU异构平台的全波形反演及其实用化分析
张猛
王
华忠
任浩然
冯波
隋志强
王延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弹性多波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
毕丽飞
秦宁
杨晓东
王延光
李向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基于井径变化的声波测井时差校正
刘浩杰
王延光
王
慧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