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NaCl水溶液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8
1
作者 周健 朱宇 +3 位作者 汪文川 陆小华 王延儒 时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7-212,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超临界NaCl水溶液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模拟发现在所研究超临界条件下,密度的变化比温度的变化对超临界NaCl水溶液的微观结构影响更大.温度及密度对Cl--H2O径向分布函数的影响比对Na+-H2O径向分布函数的影...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超临界NaCl水溶液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模拟发现在所研究超临界条件下,密度的变化比温度的变化对超临界NaCl水溶液的微观结构影响更大.温度及密度对Cl--H2O径向分布函数的影响比对Na+-H2O径向分布函数的影响要大.超临界条件下,各gNa+-Cl-在0.261nm处出现峰值,表明Na+、Cl-之间发生了离子的缔合.超临界条件下,随温度增加,缔合作用增强;随密度增加,缔合作用减弱.本文工作为建立可适用于超临界条件下的电解质热力学模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 微观结构 超临界流体 分子动力学 分子模拟 电解质溶液 离子缔合 超临界水氧化法 有机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3
2
作者 周健 陆小华 +1 位作者 王延儒 时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017-1022,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方法对超临界条件下水的结构及扩散性质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超临界条件下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明显减弱,分子极性大大降低.扩散性质与常温下相比,其大小约上升了两个数量级.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法 SCWO 分子动力学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超细二氧化钛颗粒的制备及粒径控制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洪龄 王延儒 时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13-717,共5页
四氯化钛和三乙醇胺在90℃反应生成钛可溶性化合物.该化合物溶液在 145℃下陈化反应48 h,生成单分散性较好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颗粒.讨论了钛可溶性化合物的形成和水解过程.陈化液的pH值在0.9~10.5变化时,对颗粒... 四氯化钛和三乙醇胺在90℃反应生成钛可溶性化合物.该化合物溶液在 145℃下陈化反应48 h,生成单分散性较好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颗粒.讨论了钛可溶性化合物的形成和水解过程.陈化液的pH值在0.9~10.5变化时,对颗粒大小和形状有显著的影响,酸度越大,颗粒越小.颗粒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加入晶种得到控制. 在pH为10.5时加入晶种,颗粒的尺寸变小,形貌基本维持棒状.用TEM和XRD等手段测定了颗粒的晶型、形貌和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钛 二氧化钛 超细颗粒 粒径控制 晶种 三乙醇胺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苯和萘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健 陆小华 +1 位作者 王延儒 时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62-765,共4页
采用球型模型和点位-点位模型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自扩散系数及苯或萘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球型模型及点位-点位模型均可较准确地预测二氧化碳的自扩散系数,球型模型因形式简单,准... 采用球型模型和点位-点位模型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自扩散系数及苯或萘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球型模型及点位-点位模型均可较准确地预测二氧化碳的自扩散系数,球型模型因形式简单,准确度相对较差;点位-点位模型准确度虽高,但需较长的模拟机时.两种位能模型所获得的准确度相当,但点位-点位模型可以更精细地反映体系的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稀释扩散系数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四乙铵催化合成碳酸乙烯酯反应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扬 朱培玉 王延儒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探索一种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碳酸乙烯酯生产工艺(EC),采用环氧乙烷(EO)与二氧化碳为原料,以高催化活性、易于获取且价格低廉的溴化四乙铵(TEAB)为催化剂,采用单变量考察以及正交实验的方法,探索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质量分数... 为探索一种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碳酸乙烯酯生产工艺(EC),采用环氧乙烷(EO)与二氧化碳为原料,以高催化活性、易于获取且价格低廉的溴化四乙铵(TEAB)为催化剂,采用单变量考察以及正交实验的方法,探索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以及初始进料EC与EO的比例对EC收率的影响,以求高收率地得到EC产品.研究表明,在5.5 MPa,180℃,催化剂TEAB与EO的质量百分比为0.3%,反应时间为120 m in,初始进料配比EC/EO为1.0的反应条件下,EC收率可以达到98%.实验验证了该催化剂的活性在11次循环后仍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乙烷 碳酸乙烯酯 溴化四乙铵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层控制方程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宏伟 王延儒 范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对Prandtl边界层方程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它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 p y=μ 2 v y2 的新假设 ,并对过渡区方程进行了假设 ,同时提出了适合绕平板流动及传热全过程的控制方程 .文中采用数值分析方法 ,用控制方程对绕光滑平板流动及传热加以研... 对Prandtl边界层方程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它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 p y=μ 2 v y2 的新假设 ,并对过渡区方程进行了假设 ,同时提出了适合绕平板流动及传热全过程的控制方程 .文中采用数值分析方法 ,用控制方程对绕光滑平板流动及传热加以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的控制方程解相对于Prandtl边界层方程 ,与实验更为接近 ,从而验证了本文假设的合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控制方程 绕平板流动 绕平板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稳Y沸石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 Ⅰ.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琪英 武文良 +1 位作者 王延儒 王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7-391,共5页
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超稳Y沸石(USY)负载磷钨酸(PW)催化剂,并用XRD、热分析、N2吸附、NH3-TPD和IR等手段对其物化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负载磷钨酸后,试样仍然保持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与USY相近的二次中孔体积。负载量达... 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超稳Y沸石(USY)负载磷钨酸(PW)催化剂,并用XRD、热分析、N2吸附、NH3-TPD和IR等手段对其物化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负载磷钨酸后,试样仍然保持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与USY相近的二次中孔体积。负载量达30%时,磷钨酸仍在USY表面高度分散。与纯磷钨酸相比,PW/USY试样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PW/USY的酸量较磷钨酸和USY均有较大提高,在负载量为10%处酸量最大,负载量进一步增大,酸量下降,酸强度提高。PW/USY试样同时存在B酸和L酸中心,PW与USY之间可能存在弱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稳Y沸石负载杂多酸催化剂 制备 表征 催化性能 过量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混杂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莉 沈永丰 +1 位作者 陈苏 王延儒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57-762,共6页
利用核/壳型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混杂乳液,并通过动态粘弹谱仪、广角X光衍射仪、激光粒度仪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共混方式、不同组成、不同NCO与OH摩尔比对其性能、形态结构以及两相相容性的影... 利用核/壳型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混杂乳液,并通过动态粘弹谱仪、广角X光衍射仪、激光粒度仪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共混方式、不同组成、不同NCO与OH摩尔比对其性能、形态结构以及两相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两种聚合物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得PU/PA混杂乳液的耐水性和机械性能比其对应的物理机械共混物有显著提高。当PA质量分数小于50%时,两相相容性良好。PU/PA混杂乳液中PA含量以及NCO与OH摩尔比将影响混杂乳液的粒径。当PA质量分数小于33%时,乳液的平均粒径几乎与作为种子的PU乳液粒径相同,但进一步增加PA含量,粒径急剧增大。同时,随着NCO与OH摩尔比的增加,其乳胶粒子尺寸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乳液 聚丙烯酸酯 混杂乳液 性能和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氧基甲烷的应用及分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春梅 顾正桂 王延儒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59-761,共3页
二乙氧基甲烷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中。综述了二乙氧基甲烷在有机合成方面的主要用途及制备和分离的方法,为进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二乙氧基甲烷 溶剂 应用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亚砜与水、乙醇、乙酸二元体系过量体积的测定与关联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南平 王延儒 时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520-523,共4页
用振动管密度计测定了水-二甲亚砜,乙醇-二甲亚砜,乙酸-二甲亚砜体系在298.15、308.15、318.15K下全浓度范围内的过量体积数据,并用多项式对所测定的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与分析比较。
关键词 乙醇 乙酸 体积 测定 增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钙/水-醇溶液稀释热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雅明 王延儒 时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55-559,共5页
The enthalpy of dilution of a solution collaining calcium chloride in aqueousmethanol mixture has been determind with LKB-2107 flow microcalorimeter at 298.15K.The mole fractions of methanol of the mixed solveds 2a we... The enthalpy of dilution of a solution collaining calcium chloride in aqueousmethanol mixture has been determind with LKB-2107 flow microcalorimeter at 298.15K.The mole fractions of methanol of the mixed solveds 2a were 0.00, 0.24, 0.45, 0.75, 0.87,0.91, 0.95 and 1.00 respectively. The eaperimental results were correlated with an extended form of the Debye-Huckel equation. Combining with our former works, the enthalpy of dilution at infinite dilution at 0.5 mol·kg(-1), -ΔHD∞ (m=0.5, xa), for the systems CaCl2/H2O -CH3OH, -C2H5OH. -n-C3H7OH we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d that,-ΔHD∞ of the three systems change with compositions of the mixed solvent, xa, and thier maximum values are at about 0.87 to 0.95 mole fractions. -ΔHD∞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of carbon atom number of alcohols at the same x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热 氯化钙 甲醇 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FAC方程参数的局部组成混合规则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军航 汪朝晖 +2 位作者 徐南平 王延儒 时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5-98,115,共5页
对局部组成混合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化处理方法,用UNIFAC基团交互作用参数计算局部组成公式中的能量参数λji,并将局部摩尔分率xji直接引入Peng-Robinson方程参数am和bm之中。用新模型关联计算了8个含... 对局部组成混合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化处理方法,用UNIFAC基团交互作用参数计算局部组成公式中的能量参数λji,并将局部摩尔分率xji直接引入Peng-Robinson方程参数am和bm之中。用新模型关联计算了8个含烃、醇、水、丙酮的高度非理想体系的高压汽液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规则 石油化工 高压 汽液平衡 UNIFA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nnard─Jones流体熔解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健 陆小华 +1 位作者 王延儒 时钧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59-61,共3页
Lennard─Jones流体熔解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周健,陆小华,王延儒,时钧(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南京210009)1.引言在许多工业生产中,如冶金、聚合物的加工、熔融结晶分离混合物、非晶态合金材料制备、半导体... Lennard─Jones流体熔解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周健,陆小华,王延儒,时钧(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系南京210009)1.引言在许多工业生产中,如冶金、聚合物的加工、熔融结晶分离混合物、非晶态合金材料制备、半导体材料精制等都涉及到熔解过程。对于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解过程 分子动力学 力学模拟 径向分布函数 流体 对比密度 周期性边界条件 分子模拟 均方位移 对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呋喃-水恒沸物萃取精馏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光旭 王延儒 +2 位作者 卞白桂 时钧 吴元欣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用Wang和Henke泡点法对宽沸点体系的萃取精馏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塔板数为12块、泡点进料并满足塔顶产品含量大于99.5%的情况下,进料位置为第8块、溶剂比为1、回流比为1.5塔顶产品的采出量为0.5mol/s时,该萃取精馏的状况较好.此... 用Wang和Henke泡点法对宽沸点体系的萃取精馏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塔板数为12块、泡点进料并满足塔顶产品含量大于99.5%的情况下,进料位置为第8块、溶剂比为1、回流比为1.5塔顶产品的采出量为0.5mol/s时,该萃取精馏的状况较好.此外,还就Wang和Henke泡点法对宽沸点体系的萃取精馏模拟计算的收敛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呋喃-水恒沸物 萃取精馏 模拟计算 1.4-丁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呋喃-水恒沸物萃取精馏过程的三塔优化计算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光旭 王延儒 +1 位作者 卞白桂 吴元欣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7-30,共4页
以1mol产品需要的能耗为目标函数,采用复合形优化方法对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优化计算,其结果表明当萃取精馏塔的塔板数为12块、进料位置为第8块、溶剂比为0.96、回流比为0.88、产品的流量为0.61mol/h;溶剂1,4丁二醇回收塔的塔板数为12块... 以1mol产品需要的能耗为目标函数,采用复合形优化方法对萃取精馏过程进行了优化计算,其结果表明当萃取精馏塔的塔板数为12块、进料位置为第8块、溶剂比为0.96、回流比为0.88、产品的流量为0.61mol/h;溶剂1,4丁二醇回收塔的塔板数为12块,回流比为0.66;四氢呋喃提浓塔的塔板数为7块,回流比为0.80时,该萃取精馏过程不仅满足产品的纯度99.0%的要求,而且能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丁二醇 四氢呋喃—水恒沸物 萃取精馏 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精馏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光旭 卞白桂 +1 位作者 王延儒 时钧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2-15,共4页
对汽液液三相精馏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两液相稳定性的判据、三相区的分布及控制、三相精馏过程模拟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以发酵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丁醇分离等为例,强调在某些情况下控制三相区于塔区,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助于... 对汽液液三相精馏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两液相稳定性的判据、三相区的分布及控制、三相精馏过程模拟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以发酵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丁醇分离等为例,强调在某些情况下控制三相区于塔区,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助于能耗及投资成本的大大降低.本文还对三相精馏过程中尚存的问题作了总结,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馏 分离 稳定性 模拟 三相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稳Y沸石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Ⅱ.萘的异丙基化反应
17
作者 武文良 刘琪英 +1 位作者 王延儒 王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3-457,共5页
采用室温过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超稳Y沸石负载的磷钨酸催化剂,详细考察了这类催化剂在萘的异丙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与其它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超稳Y沸石负载10%的磷钨酸催化剂在433K的较低反应温度下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 采用室温过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超稳Y沸石负载的磷钨酸催化剂,详细考察了这类催化剂在萘的异丙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与其它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超稳Y沸石负载10%的磷钨酸催化剂在433K的较低反应温度下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其最佳活化温度为573K。使用过量的异丙醇和延长反应时间均使其转化率提高,而选择性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超稳Y沸石负载10%的磷钨酸较中孔分子筛MCM-41及SBA-15负载的磷钨酸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相似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稳Y沸石 负载 杂多酸 催化剂 制备 表征 催化性能 异丙基化反应 烷基化 2 6-二异丙基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气田气精馏过程的模拟计算
18
作者 邢卫红 董军航 +2 位作者 徐南平 王延儒 时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451-455,共5页
针对CO_2气田气资源开发,用MPR状态方程建立了CO_2气田气热力学性质计算模型,并用三对角矩阵法对精馏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通过简单的精馏过程可以生产出纯度为99.99%以上的高纯CO_2气体。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气田 精馏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统一的过量焓和过量自由焓模型
19
作者 沈树宝 王延儒 时钧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8-83,共6页
本文根据径向分布函数理论,导出了一个新的统一的溶液过量焓和过量自由焓模型,并用可靠的计算机模拟数据进行了对照检验。结果表明,新模型明显地优于其它模型。用新模型和三参数NRTL模型对18个二元系的过量焓和汽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同时... 本文根据径向分布函数理论,导出了一个新的统一的溶液过量焓和过量自由焓模型,并用可靠的计算机模拟数据进行了对照检验。结果表明,新模型明显地优于其它模型。用新模型和三参数NRTL模型对18个二元系的过量焓和汽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同时关联计算。结果表明,新模型能成功地同时描述各种类型体系的过量焓和汽液平衡,并明显优于NRTL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焓 汽液平衡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