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1对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ACAT-1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庸晋 王治平 +1 位作者 魏武 周胜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9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IL-1)对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200nmol/L佛波酯(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48h使其转化为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l4的表达;巨噬细胞与... 目的探讨白介素-1(IL-1)对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脂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ACAT-1)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200nmol/L佛波酯(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48h使其转化为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l4的表达;巨噬细胞与8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孵育24h,使之向泡沫细胞分化,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质内脂质沉积;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单核细胞组、巨噬细胞组、泡沫细胞组、泡沫细胞+IL-1组、泡沫细胞+IL-1/Anti-ILl组)ACAT-l的蛋白表达,液相闪烁计数法检测ACAT-1的酶活性。结果单核细胞株THP-1与200nM的PMA共孵育48h后,分化为巨噬细胞,CDld阳性表达率为85.7%;巨噬细胞与Ox-LDL共孵育24h后,油红O染色胞浆内可见大量吞噬的脂质小滴。与单核细胞组相比,巨噬细胞组、泡沫细胞组和泡沫细胞+IL-1组ACAT-1蛋白表达上调,活性升高(P〈0.05),泡沫细胞+IL-1/Anti-ILl组蛋白表达上调及活性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IL-1对单核细胞向泡沫细胞分化过程中ACAT-1蛋白表达及酶活性有上调作用,IL-1单克隆抗体可以拮抗这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脂酰辅酶A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改变 被引量:4
2
作者 公慧萍 张佩珍 王庸晋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94-395,共2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生和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 30例 AMI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水平。结果 :AMI发病后 ET即趋上升 ,8小时达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 ,多数患者于第 5天恢复正常。有并发...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生和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 30例 AMI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水平。结果 :AMI发病后 ET即趋上升 ,8小时达高峰 ,然后逐渐下降 ,多数患者于第 5天恢复正常。有并发症者血浆 ET明显升高 ,死亡组高于存活组。结论 :AMI患者 ET分泌增加 ,其增高幅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梗死的范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素 AMI 放射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小花 王庸晋 +2 位作者 王金胜 王治平 李启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THP-1单核细胞给予160nmol/L佛波酯(PMA)孵育48h,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与8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孵育24h,使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 目的 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THP-1单核细胞给予160nmol/L佛波酯(PMA)孵育48h,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与8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孵育24h,使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用油红O染色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及变化.再以不同浓度ADMA(1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30μmol/L)作用泡沫细胞24h,以20μmol/L ADMA作用泡沫细胞不同时间(0h,6h,12h,24h,48h),酶比色法检测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结果 ①单核细胞加人PMA诱导48h后,分化为巨噬细胞,再经ox-LDL诱导24h后转化为泡沫细胞.②与对照组相比,5μmol/L、10μmol/L、20μmol/L,30μmol/L的ADMA作用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24h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的ADMA作用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12h,24h,48h,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 ①单核细胞株THP-1经PMA诱导后,可分化为巨噬细胞,再经ox-LDL诱导后,可转化为泡沫细胞.②ADMA可以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静 王庸晋 +3 位作者 燕李晨 王金胜 王治平 李启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用5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建立泡沫细胞模型。用油红0染色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用5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建立泡沫细胞模型。用油红0染色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及变化。再以不同浓度APS(0mg/L、10mg/L、20mg/L、50mg/L、100mg/L)作用泡沫细胞24h;以100mg/LAPS作用泡沫细胞不同时间(0h、6h、12h、24h、48h)后,酶比色法检测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结果①巨噬细胞经OX—LDL诱导48h后转化为泡沫细胞。②与对照组相比,10mg/L、20mg/L、50mg/L、100mg/L的APS作用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24h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100mg/L的APS作用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6h、12h、24h、48h,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①巨噬细胞经OX—LDL诱导后,有大量泡沫细胞形成。②APS可减少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黄芪多糖 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及PPAR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燕李晨 王庸晋 +2 位作者 郭静 王金胜 曹文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1期901-905,I0005,共6页
目的 以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黄芪多糖(APS)对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及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RAW264.7细胞诱导分化为泡沫细胞,用油红O染色法鉴定.不同浓度APS作用泡沫细胞48 h后,液... 目的 以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黄芪多糖(APS)对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及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RAW264.7细胞诱导分化为泡沫细胞,用油红O染色法鉴定.不同浓度APS作用泡沫细胞48 h后,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胆固醇的流出率,并用RTPCR及ELISA测定PPARγ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①巨噬细胞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48 h后转化为泡沫细胞.②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APS干预组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上升(P<0.01),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③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APS干预组泡沫细胞内PPARγ的基因表达上调(P<0.01),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④与对照组相比,20、50、100 mg/L浓度APS干预组泡沫细胞内PPARγ的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 ①经ox-LDL诱导后,巨噬细胞分化为泡沫细胞,细胞内脂质大量增加.②APS促进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可能与上调细胞内PPARγ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黄芪多糖 胆固醇流出 PPARΓ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杰英 王庸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235-237,共3页
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O)为已知最重要的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之一。NO产生增多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聚集及黏附于血管内皮,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单核细胞和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等^[1]。药... 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O)为已知最重要的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之一。NO产生增多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聚集及黏附于血管内皮,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单核细胞和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等^[1]。药物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或者NOS基因遗传缺陷均可引起NOS表达降低,导致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减弱,血管张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内皮功能不全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s激动剂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赵婷婷 王庸晋 +2 位作者 曹文君 王治平 燕李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1040-1043,1056,共5页
目的 探讨PPARs激动剂吡格列酮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将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诱导分化为泡沫细胞,然后进行油红O染色,并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及... 目的 探讨PPARs激动剂吡格列酮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将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诱导分化为泡沫细胞,然后进行油红O染色,并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及变化;再以不同浓度吡格列酮(0 μmol/L、5 μmol/L、10μmol/L、20 μmol/L、30 μmol/L)作用泡沫细胞24h,以30 μmol/L的吡格列酮作用0h、6h、12h、24 h、48 h;最后酶法检测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结果 ①50 mg/Lox-LDL诱导巨噬细胞48 h后分化为泡沫细胞.②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吡格列酮作用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③与对照组相比,30 μmol/L的吡格列酮作用6h、12 h、24 h、48 h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PPARs激动剂吡格列酮能够减少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吡格列酮 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