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肽替代鱼粉对西伯利亚鲟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常安 徐奇友 +3 位作者 许红 畅雅萍 朱青 孙大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5-58,64,共5页
以初重(86.86±3.66)g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为对象,研究小肽替代鱼粉对西伯利亚鲟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西伯利亚鲟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试验设4个处理组,小肽替代鱼粉的水平分别为0%... 以初重(86.86±3.66)g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为对象,研究小肽替代鱼粉对西伯利亚鲟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西伯利亚鲟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饲养,试验设4个处理组,小肽替代鱼粉的水平分别为0%(G1)、25.0%(G2)、50.0%(G3)、75.0%(G4),养殖周期56 d。试验期间水温(20±1)℃,溶氧〉8.0 mg/L。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小肽替代鱼粉对西伯利亚鲟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等无显著影响(P〉0.05);对鱼体初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总蛋白、球蛋白、血糖、碱性磷酸酶、补体C3、补体C4、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饲料中用小肽替代25.0%~75.0%鱼粉后对西伯利亚鲟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小肽 生长 体成分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添加剂对哲罗鲑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常安 徐奇友 +3 位作者 畅亚萍 许红 贾钟贺 尹家胜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8-582,共5页
将哲罗鲑Hucho taimen在室内玻璃钢水族箱中用流水饲养,研究了小肽、柠檬酸、氯化钠和大蒜素对哲罗鲑(6.35g±0.21g)摄食、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周期为56d,水温9.2—14.1℃。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 将哲罗鲑Hucho taimen在室内玻璃钢水族箱中用流水饲养,研究了小肽、柠檬酸、氯化钠和大蒜素对哲罗鲑(6.35g±0.21g)摄食、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周期为56d,水温9.2—14.1℃。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小肽后,显著提高了哲罗鲑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而体成分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5%柠檬酸和1.0%氯化钠对哲罗鲑摄食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0.5%柠檬酸组哲罗鲑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25mg/kg大蒜素显著降低了哲罗鲑的摄食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鱼体水分升高(P〈0.05),粗蛋白和粗脂肪降低(P〈0.05),血清生化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鲑 氨基酸 生长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对杂交鲟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常安 周长海 +4 位作者 徐奇友 许红 蒋树义 郑秋珊 孙大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1,共5页
用膨化大豆分别替代0(G1组)、35%(G2组)、65.8%(G3组)、93.2%(G4组)豆粕,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体重为(75.3±3.8)g的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6周的试验结果表明: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后,各处... 用膨化大豆分别替代0(G1组)、35%(G2组)、65.8%(G3组)、93.2%(G4组)豆粕,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体重为(75.3±3.8)g的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6周的试验结果表明: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后,各处理组杂交鲟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与G1组相比,G3组鱼血浆中SOD和溶菌酶活力分别提高13.6%和59.4%(P<0.05);G3组和G4组鱼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增加(P<0.05),其中总蛋白分别提高9.9%和11.5%,球蛋白分别提高12.0%和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大豆 豆粕 杂交鲟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罗鱼仔稚鱼嗅囊发育及其与摄食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常安 李晋南 +5 位作者 王连生 赵志刚 罗亮 都雪 尹家胜 徐奇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掌握哲罗鱼Hucho taimen仔稚鱼嗅囊的发育过程及其与摄食强度的关系,对哲罗鱼仔稚鱼嗅囊发育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研究了嗅囊发育与摄食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初孵哲罗鱼仔鱼嗅囊上皮未分... 为掌握哲罗鱼Hucho taimen仔稚鱼嗅囊的发育过程及其与摄食强度的关系,对哲罗鱼仔稚鱼嗅囊发育进行了组织形态学观察,研究了嗅囊发育与摄食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初孵哲罗鱼仔鱼嗅囊上皮未分化,消化道未有食物充塞度;25~26日龄仔鱼仅有少数个体(11.1%)消化道有一定的食物充塞度(1级);27日龄仔鱼多数个体(占66.7%)开始少量摄食,此时嗅囊上皮仍未分化;29日龄仔鱼均摄食,消化道食物充塞度达到2级和3级的个体分别占44.4%和33.3%;30日龄仔鱼嗅囊上皮从嗅囊基部开始分化;42日龄稚鱼上皮分化更加明显,细胞分化加剧,此时嗅囊上皮分化;45日龄稚鱼均强烈摄食,消化道食物充塞度等级均达到5级,此时嗅囊上皮分化完成;55日龄稚鱼嗅囊形成第一个初级嗅板;85日龄稚鱼嗅囊分化完成,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嗅上皮细胞可分为6类,即基细胞、支持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纤毛感觉细胞、柱状细胞和黏液细胞。本研究结果可为哲罗鱼资源的保护和苗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鱼 嗅囊 发育 摄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鳞鲃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常安 徐奇友 +5 位作者 徐伟 许红 赵志刚 罗亮 苗建发 王洋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6-31,共6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初重(11.07±2.42)g大鳞鲃幼鱼(Barbus capito)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饲料蛋白质水平设7个梯度:30.24%(G1)、33.22%(G2)、36.23%(G3)、39.33%(G4)、42.15%(G5)、45.33%(G6)和48.12%(G7),每处理组设3个重...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初重(11.07±2.42)g大鳞鲃幼鱼(Barbus capito)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饲料蛋白质水平设7个梯度:30.24%(G1)、33.22%(G2)、36.23%(G3)、39.33%(G4)、42.15%(G5)、45.33%(G6)和48.12%(G7),每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试验鱼饲养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影响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G5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和G7(P<0.05);G4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G6和G7(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后肠蛋白酶活性先增大、后降低。各处理组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腺的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腺淀粉酶活性降低:G7前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3和G6(P<0.05);G7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1和G4(P<0.05);G7后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G7肝胰腺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1、G2、G3和G4(P<0.05)。从而得出结论: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大鳞鲃幼鱼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而对脂肪酶的活性影响不显著。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9.33%时,大鳞鲃幼鱼的消化酶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鱼巴 蛋白质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对哲罗鱼消化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常安 刘红柏 +4 位作者 徐奇友 李晋南 王连生 赵志刚 尹家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7-613,共7页
为研究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后对哲罗鱼Hucho taimen消化系统组织结构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为9. 8~16. 2℃时,将初始体质量为(6. 90±0. 04) g的哲罗鱼饲养于室内220 L玻璃钢水族箱中,分别投喂大豆分离蛋白替代0、25. 0%、37.... 为研究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后对哲罗鱼Hucho taimen消化系统组织结构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为9. 8~16. 2℃时,将初始体质量为(6. 90±0. 04) g的哲罗鱼饲养于室内220 L玻璃钢水族箱中,分别投喂大豆分离蛋白替代0、25. 0%、37. 5%、50. 0%、62. 5%、75. 0%、87. 5%和100. 0%鱼粉的饲料,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100尾鱼,以含有40. 0%鱼粉的饲料为对照,试验时间为56 d。结果表明:随着鱼粉替代比例的增加,哲罗鱼胃、前肠、幽门盲囊、中肠和胰腺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 05);肠道绒毛和纹状缘高度亦呈显著下降趋势(P<0. 05);高比例替代鱼粉水平(>75%)时,哲罗鱼肠道组织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纹状缘融合、部分脱落,肝脏空泡化现象严重,形态轮廓逐渐模糊,肝细胞核偏移,且溶解或缺失。研究表明,大豆分离蛋白高比例替代鱼粉水平(>75%)显著降低消化系统消化酶活性,损伤肝脏和肠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鱼 大豆分离蛋白 消化酶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单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普通二倍体胚胎发育的比较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海金 王常安 +4 位作者 朱晓琛 刘永新 张晓彦 侯吉伦 唐楠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167,共7页
在水温为(16.0±0.5)℃、pH为8.0~8.3、盐度为30.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 在水温为(16.0±0.5)℃、pH为8.0~8.3、盐度为30.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受精率低,畸形率高,出膜率低;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卵黄栓胚、克氏囊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期等阶段孵化出膜,各阶段除发育时间不同外,发育特征与发育分期没有明显差别;普通二倍体胚胎约61h孵化出膜,而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分别经66 h 30 min和67 h 50 min孵化出膜,孵化时间比普通二倍体牙鲆长约10%。其中,卵裂期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在细胞分裂阶段发育特别缓慢,发育时间比普通二倍体长约25%。单倍体出膜率为(16.5±2.2)%,畸形率为(97.2±1.6)%;雌核发育二倍体出膜率为(85.6±3.0)%,畸形率为(13.2±2.3)%;三倍体出膜率为(82.3±3.1)%,畸形率为(16.3±2.5)%。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相比,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出膜率低,仔鱼畸形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单倍体 三倍体 雌核发育 二倍体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谷氨酰胺对虹鳟稚鱼生长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徐奇友 王常安 +2 位作者 许红 郑秋珊 马建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102,共5页
旨在观察L-谷氨酰胺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稚鱼生长和十二指肠形态的影响。试验共分6个处理,在以白鱼粉为主的饵料中分别添加O%、0.25%、0.5%、0.75%、1.0%和2.0%Gin,分别于4周末和12周末测定生长和肠道形态指标... 旨在观察L-谷氨酰胺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稚鱼生长和十二指肠形态的影响。试验共分6个处理,在以白鱼粉为主的饵料中分别添加O%、0.25%、0.5%、0.75%、1.0%和2.0%Gin,分别于4周末和12周末测定生长和肠道形态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50%Gin组12周的生长表现较好,体重和体长分别提高7.28%和7.2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添加0.25%~1.0%Gin各处理的成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外源性Gln4周时对肠道形态未产生有益作用,12周末添加0.25%P0.75%Gin对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直径和黏膜厚度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添加1.O%和2.0%组显著降低了绒毛直径、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P〈0.05),也显著降低肠腺深度(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谷氨酰胺 虹鳟 生长 肠黏膜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大豆分离蛋白和肉骨粉代替鱼粉对虹鳟生产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徐奇友 李婵 +2 位作者 杨萍 许红 王常安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2,共5页
研究了饲料中用大豆分离蛋白和肉骨粉代替鱼粉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3个处理组(G1、G2和G3组),饲料中添加鱼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20%和10%,剩余部分由大豆分离蛋白和肉骨粉代替。每组设3... 研究了饲料中用大豆分离蛋白和肉骨粉代替鱼粉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3个处理组(G1、G2和G3组),饲料中添加鱼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20%和10%,剩余部分由大豆分离蛋白和肉骨粉代替。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80尾,虹鳟的体重为:G1组(33.57±3.23)g、G2组(33.59±2.98)g、G3组(33.60±2.89)g。试验期间,水温为12.5-16.5℃,溶解氧为7.8-10mg/L,每天饲喂2次,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虹鳟的终体重、体长、肥满度、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日增重各处理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G1组相比,G2和G3组鱼血浆和肝脏中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G3组鱼肝脏中溶菌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G2、G3组鱼脾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肾脏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还表明,饲料中用1:1的大豆分离蛋白和肉骨粉代替10%-20%鱼粉.不会影响虹鳟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肉骨粉 鱼粉 虹鳟 生长性能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饲料脂肪水平对松浦镜鲤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许治冲 刘晖 +2 位作者 徐奇友 王常安 许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9-435,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温度(16、23、30℃)与不同饲料脂肪水平(5%、8%、11%、15%)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幼鱼(体质量为5.51 g±0.05 g)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试验在36个盛水150 L的循环水族箱中进行,...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温度(16、23、30℃)与不同饲料脂肪水平(5%、8%、11%、15%)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幼鱼(体质量为5.51 g±0.05 g)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试验在36个盛水150 L的循环水族箱中进行,共饲养70 d。结果表明:1)16℃时,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低脂组(5%、8%)显著高于高脂组(11%、15%)(P<0.05);15%脂肪组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8%脂肪组(P<0.05),低脂组(5%、8%)脾脏MDA含量显著高于15%脂肪组(P<0.05)。2)23℃时,肝胰脏溶菌酶(LYZ)活性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5%脂肪组肝胰脏LYZ活性显著低于8%脂肪组(P<0.05),5%和15%脂肪组肝胰脏SOD活性显著低于8%和11%脂肪组(P<0.05);肝胰脏MDA和脾脏SOD、MDA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3)30℃时,15%脂肪组肝胰脏LYZ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5%脂肪组血清IgM质量浓度显著低于11%脂肪组(P<0.05)。4)各温度下,饲料脂肪水平对松浦镜鲤幼鱼脾脏LYZ、血清ALP、C3、C4以及脾脏CAT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5)各饲料脂肪水平下,温度都对松浦镜鲤幼鱼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从鱼体免疫角度推测松浦镜鲤幼鱼在16℃和23℃时饲料脂肪添加量分别不宜超过8%和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浦镜鲤 温度 脂肪 免疫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杂交鲟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连生 吴俊光 +5 位作者 徐奇友 王常安 李晋南 赵志刚 罗亮 都雪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arginine,Arg)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以0.3%为梯度,配制精氨酸水平为1.74%~3.54%(干物质)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际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arginine,Arg)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以0.3%为梯度,配制精氨酸水平为1.74%~3.54%(干物质)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际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76%、2.05%、2.36%、2.64%、2.93%、3.24%和3.53%。选取初始体质量为(3.63±0.08)g的健康杂交鲟幼鱼630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缸30尾鱼,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1.76%精氨酸对照组相比,2.64%和2.93%精氨酸组杂交鲟前肠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36%、2.64%、2.93%和3.24%精氨酸组前肠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36%、2.64%和2.93%精氨酸组中肠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各肠段中脂肪酶活力随饲料中精氨酸水平的增加均表现出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1.76%精氨酸组相比,2.36%、2.64%和2.93%精氨酸组前肠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2.93%精氨酸组前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2.64%、2.93%和3.24%精氨酸组中肠皱襞高度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精氨酸,对提高杂交鲟幼鱼肠道内消化酶活性和促进肠道形态结构发育均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营养物质在杂交鲟幼鱼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并促进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杂交鲟 消化酶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松浦镜鲤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金凤 徐奇友 +2 位作者 王常安 赵志刚 罗亮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18、23、28℃)下,饲喂5种蛋白质水平(质量分数为30%、32%、34%、36%和38%)的饲料对松浦镜鲤Cyprinus specularis Songpu幼鱼(10.11 g±1.07 g)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1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18、23、28℃)下,饲喂5种蛋白质水平(质量分数为30%、32%、34%、36%和38%)的饲料对松浦镜鲤Cyprinus specularis Songpu幼鱼(10.11 g±1.07 g)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1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饲养试验共进行60 d。结果表明:18℃下,鱼血清总蛋白(TP)和甘油三酯(TG)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则相反;18、23、28℃条件下,各个蛋白质组间血清总胆固醇(CHOL)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A)、葡糖糖(GLU)、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同一蛋白质条件下,血清TG、BUN、CREA、TP、ALB、ALT和AST含量随温度的升高显著下降(P>0.05),血清ALP含量随温度的升高显著上升(P<0.05);23℃下血清GLU、r-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温度组(P<0.05)。本研究表明,23℃下比18、28℃下更有利于镜鲤的营养代谢,18、23、28℃下松浦镜鲤幼鱼饲料最适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2%、34%和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浦镜鲤 幼鱼 水温 蛋白质水平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温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镜鲤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唐玲 徐奇友 +1 位作者 王常安 尹家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6,共6页
研究了不同水温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镜鲤Cyprinus specularis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中设3个温度梯度(18、22、26℃),每个温度下投喂5种含不同蛋白质水平(质量分数为29%、31%、34%、38%、40%)的饲料,共1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1... 研究了不同水温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镜鲤Cyprinus specularis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中设3个温度梯度(18、22、26℃),每个温度下投喂5种含不同蛋白质水平(质量分数为29%、31%、34%、38%、40%)的饲料,共1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14尾鱼,共饲喂60 d。结果表明:镜鲤血清中的肌酐(CREA)浓度随饲养水温的升高而降低,在22、26℃下CREA浓度显著低于18℃下(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CHOL)浓度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在22℃和26℃下CHOL浓度显著高于18℃下(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H)、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和AST/ALT在22℃下比18℃和26℃下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各水温环境下,血糖(GLU)、总蛋白(TP)、球蛋白(GLB)、白蛋白(ALB)浓度随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在18℃下,LDH浓度随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38%蛋白质组显著高于29%蛋白质组(P<0.05);在22℃下,CHOL浓度随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其中40%蛋白质组显著低于其它蛋白质组(P<0.05);在26℃下,40%蛋白质组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31%和34%蛋白质组(P<0.05)。这表明22℃下比18、26℃下更有利于镜鲤的营养代谢,18、22、26℃下,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8%、40%、40%时,有利于改善镜鲤血清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鲤 水温 蛋白质水平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女贞子对镜鲤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以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玲 徐奇友 +3 位作者 许红 王常安 王洋 张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0-564,共5页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女贞子Ligustrum lucidum对镜鲤Cyprinus carpio var.Specularis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组:A组为基础饲料空白对照组;B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mg/kg的大蒜素(纯度为25%);C、D、E组,...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女贞子Ligustrum lucidum对镜鲤Cyprinus carpio var.Specularis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组:A组为基础饲料空白对照组;B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mg/kg的大蒜素(纯度为25%);C、D、E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1.0%、1.5%的女贞子粉。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放10尾鱼(初始体质量为125.55 g±19.14 g)。试验共进行12周。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添加女贞子粉试验组镜鲤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女贞子粉对镜鲤中肠和后肠消化酶的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除D组外,其它试验组镜鲤前肠淀粉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各试验组镜鲤前肠蛋白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女贞子试验组镜鲤肌肉的持水能力和D组的pH1值显著降低(P<0.05),对肌肉营养成分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鲤 女贞子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杂交鲟幼鱼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俊光 王连生 +5 位作者 王常安 李晋南 赵志刚 罗亮 都雪 徐奇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79,共8页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baeri♂)幼鱼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0.3%为梯度,配制精氨酸水平为1.74%-3.54%(干物质含量)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测得其中实际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76%...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baeri♂)幼鱼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0.3%为梯度,配制精氨酸水平为1.74%-3.54%(干物质含量)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测得其中实际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76%、2.05%、2.36%、2.64%、2.93%、3.24%和3.53%,选取初始体质量为(3.63±0.08)g的健康杂交鲟幼鱼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设3个重复,饲养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与1.76%精氨酸水平(对照)相比,2.64%、2.93%精氨酸水平显著提高了杂交鲟幼鱼肠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了中肠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前肠和后肠MD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血清和肝脏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2.64%精氨酸水平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2.64%、2.93%精氨酸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P〈0.05),显著升高了血糖(GLU)含量(P〈0.05);2.36%、2.64%、2.93%、3.24%精氨酸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TG)含量(P〈0.05);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对血清中球蛋白(GLB)、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适宜的精氨酸水平能显著提高杂交鲟幼鱼的抗氧化能力,并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促进鱼体蛋白质的合成;分别以中肠MDA和血清BUN为指标,进行二次曲线回归分析表明,杂交鲟幼鱼对饲料中精氨酸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2.73%、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杂交鲟 抗氧化能力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豆油代替鱼油对虹鳟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奇友 许红 +2 位作者 李婵 杨萍 王常安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研究了用豆油代替鱼油对体重为(33.75±0.28)g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80尾鱼,分别添加18%(质量分数,下同)鱼油(G1组)、6%鱼油+12... 研究了用豆油代替鱼油对体重为(33.75±0.28)g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80尾鱼,分别添加18%(质量分数,下同)鱼油(G1组)、6%鱼油+12%豆油(G2组)、3%鱼油+15%豆油(G3组)和18%豆油(G4组)。试验期间水温为12.5~16.5℃,溶解氧为7.8~10mg/L,每天饲喂2次,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豆油部分或全部代替鱼油对虹鳟试验末体重、体长、肥满度、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日增重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G2组试验末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G1组)提高7.99%、11.85%和13.89%,饵料系数下降12.82%。与G1组相比,G3组鱼血浆和肝脏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肝脏和肾脏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G4组鱼肝脏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G2、G3组也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鱼鳃中丙二醛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5);G3组鱼肝脏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12;3、G4组鱼肾脏中CAT也显著升高(P〈0.05)。可见,用豆油可以部分代替鱼油用于虹鳟生产,但用豆油完全代替鱼油会影响虹鳟鱼体的免疫力。试验表明,用添加质量分数为6%鱼油+12%豆油的饲料饲养虹鳟时,虹鳟的生产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油 鱼油 虹鳟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核发育牙鲆与普通牙鲆的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海金 王常安 +3 位作者 王晓梅 方平 徐奇友 曲江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1,共7页
测定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肌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分析了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对普通牙鲆和雌核发育牙鲆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牙鲆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均较高,达到21.3%,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在... 测定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肌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分析了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对普通牙鲆和雌核发育牙鲆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牙鲆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均较高,达到21.3%,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在所有氨基酸中含量最高,占到总量的2.9%,且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水平。测定结果表明,普通牙鲆雌、雄个体间肌肉营养组成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核发育牙鲆与普通牙鲆雌、雄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雌核发育牙鲆与普通牙鲆肌肉相比,其营养组成无明显差别,同样具有营养丰富、组成均衡等优点,雌核发育对鱼类营养成分并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雌核发育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3对西伯利亚鲟生长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连生 许红 +6 位作者 王洋 王常安 李晋南 赵志刚 罗亮 都雪 徐奇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1-646,共6页
为研究维生素K3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生长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初始体质量为5.14 g左右的西伯利亚鲟630尾,分为7组,投喂分别添加0、5、10、20、40、80、2000 mg/kg的甲萘醌烟酰胺亚硫酸盐(MNB)饲料,测得到甲萘醌(维生素K3)... 为研究维生素K3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生长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初始体质量为5.14 g左右的西伯利亚鲟630尾,分为7组,投喂分别添加0、5、10、20、40、80、2000 mg/kg的甲萘醌烟酰胺亚硫酸盐(MNB)饲料,测得到甲萘醌(维生素K3)实际含量为0、2.88、4.84、10.08、26.42、40.86、990.00 mg/kg(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饲养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维生素K3对西伯利亚鲟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的影响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以26.24 mg/kg维生素K3组最高,990.00 mg/kg维生素K3组最低;与对照组相比,10.08、26.24 mg/kg维生素K3组西伯利亚鲟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990.00 mg/kg组显著低于2.88、4.84、10.08、26.24 mg/kg组(P<0.05);4.84、10.08、26.24 mg/kg维生素K3组肾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4.84、10.08、26.24、40.86 mg/kg组肾脏T-AOC能力显著提高(P<0.05),990.00 mg/kg组肾脏GSH含量和T-AOC能力显著低于4.84、10.08、26.42、40.86 mg/kg组(P<0.05);不同水平的维生素K3对肝胰脏和肾脏SOD及MDA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对西伯利亚鲟的生长也无影响;以肝胰脏和肾脏的T-AOC为指标进行二次曲线回归分析,得到西伯利亚鲟对维生素K3的需要量分别为19.79、24.57 mg/kg(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维生素K3 生长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氏鲟消化酶的分布及几种诱食剂对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畅雅萍 徐奇友 +1 位作者 王常安 张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28,共4页
以施氏鲟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谷氨酸钠、牛磺酸、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和复合诱食剂,以研究其对施氏鲟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用G1、G2、G3、G4、G5表示,其中G1为对照组,其余各处理组分别添加1%谷氨酸钠、1%... 以施氏鲟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谷氨酸钠、牛磺酸、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和复合诱食剂,以研究其对施氏鲟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用G1、G2、G3、G4、G5表示,其中G1为对照组,其余各处理组分别添加1%谷氨酸钠、1%牛磺酸、0.04%DMPT和0.02%DMPT+0.1%谷氨酸钠+0.1%甜菜碱复合型诱食剂,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6尾鱼,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显示:(1)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胃>肝胰脏;脂肪酶活性大小顺序为:十二指肠>瓣肠>胃>肝胰脏>幽门盲囊。(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牛磺酸和复合诱食剂消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添加谷氨酸钠消化酶活性显著降低,添加DMPT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试验表明:0.04%DMPT对施氏鲟消化酶活性有促进作用,是一种良好的诱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诱食剂 消化酶 分布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及其前体物对松浦镜鲤肌肉成分、氨基酸组成及AKP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志刚 宋芳杰 +5 位作者 王连生 罗亮 王常安 李晋南 都雪 徐奇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1-346,共6页
为研究谷氨酰胺及其前体物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肌肉成分、氨基酸组成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α-酮戊二酸(AKG)、L-鸟氨酸-α-酮戊二酸(OKG)、L-精氨酸-α-酮戊二酸(AAKG)、α-酮... 为研究谷氨酰胺及其前体物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肌肉成分、氨基酸组成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α-酮戊二酸(AKG)、L-鸟氨酸-α-酮戊二酸(OKG)、L-精氨酸-α-酮戊二酸(AAKG)、α-酮戊二酸钠(2Na-AKG)替代基础饲料中1.5%的葡萄糖,配制成6种等能等氮饲料,并设空白对照,共7个组,进行了8周的松浦镜鲤(初始体质量为40.27 g±3.96 g)养殖试验。结果表明:OKG组鱼体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P<0.05);2Na-AKG组鱼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P<0.05);不同处理组鱼体粗脂肪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OKG组和AAKG组鱼体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KG组和AAKG组鱼体肌肉苏氨酸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KG组(P<0.05),而Glu组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除2Na-AKG组外)(P<0.05);Glu组、AKG组和2Na-AKG组肌肉必需氨基酸(EAA)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处理组中鱼体肌肉非必需氨基酸(NEAA)、呈味氨基酸(DA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AKG组和2Na-AKG组鱼体前肠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Glu组鱼体肝脏的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血清中的AKP活性在各处理组间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1.5%的OKG能显著提高松浦镜鲤鱼体肌肉粗蛋白质及苏氨酸含量,同时能显著降低鱼体肌肉水分含量;饲料中添加1.5%的AAKG和2Na-AKG能够显著提高鱼体肠道AKP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前体物 松浦镜鲤 肌肉组成 氨基酸 AKP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