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骅港海域表层泥沙特性及其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庆河 王崇贤 +2 位作者 杨华 顾明 李进军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7,共4页
根据黄骅港所在海域的海岸演变规律,描述黄骅海岸总的泥沙运动趋势;根据现场测量结果给出黄骅港附近海域海床表层泥沙颗粒的分布规律,从港口回淤角度指出黄骅海岸应属粉沙淤泥质海岸;根据不同气象条件下黄骅港海域现场悬沙含沙量和悬沙... 根据黄骅港所在海域的海岸演变规律,描述黄骅海岸总的泥沙运动趋势;根据现场测量结果给出黄骅港附近海域海床表层泥沙颗粒的分布规律,从港口回淤角度指出黄骅海岸应属粉沙淤泥质海岸;根据不同气象条件下黄骅港海域现场悬沙含沙量和悬沙粒度分布的测量结果,分析黄骅港海域表层泥沙的运动特性,并指出航道的可能回淤模式和疏浚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港 回淤 表层粉沙 风浪掀沙 疏浚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闸坡世界级渔港水域布置设计要点
2
作者 连石水 王志斌 +1 位作者 王更 王崇贤 《水运工程》 2024年第5期67-74,共8页
渔港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缺少完善的标准文件,同时渔港锚泊水域及码头作业条件相较于一般港口工程更为严格,因此渔港水域布置方案对后期的顺畅运营具有重大影响。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规范、地方规划及标准总结渔港防... 渔港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缺少完善的标准文件,同时渔港锚泊水域及码头作业条件相较于一般港口工程更为严格,因此渔港水域布置方案对后期的顺畅运营具有重大影响。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规范、地方规划及标准总结渔港防波堤、码头及锚泊水域建设标准,并以阳江闸坡世界级渔港为例归纳渔港建设设计思路;依据当地波浪观测资料分析渔港作业特点,在总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近期忽略掩护频率较低的偏北向浪的实施方案,以节省工程投资,并结合波浪数学模型和整体物理模型等试验对水域布置进行验证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港 建设标准 建设规模 水域布置 防波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足浴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真真 王崇贤 +2 位作者 姜得悦 李新 田晨光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71-74,共4页
目的分析二氧化碳足浴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AD)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DLEAD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分析二氧化碳足浴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LEAD)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DLEAD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降糖、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二氧化碳足浴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纯水足浴治疗,每次浸泡时间30 min,每周5次,共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ABI、TBI、TcPO;、皮肤血流灌注量、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足背动脉血流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终止研究3例,对照组终止研究3例。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分别为12、12、13例和64.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左右侧ABI、TBI、TcPO;、皮肤血流灌注量及对照组左右侧TcPO;、皮肤血流灌注量增加(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左右侧ABI、TBI、TcPO;、皮肤血流灌注量增加(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左右侧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足背动脉血流量增加(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仅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踝部皮肤变红现象,休息1 d后好转。结论二氧化碳足浴在DLEAD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ABI、TBI,增加下肢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障碍,缓解缺血缺氧症状,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浴疗法 二氧化碳足浴 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潮水位下的船舶通航窗口期和候潮时间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乔光全 王崇贤 周合成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47,62,共9页
针对乘潮水位下船舶候潮的实际问题,依据我国近岸不同潮汐类型站点的潮汐表逐时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保证率为90%的2 h高潮乘潮水位下的连续可通航窗口期和船舶候潮时间,并从水位历时曲线、日高潮不等及平均海平面的周年变化等角度... 针对乘潮水位下船舶候潮的实际问题,依据我国近岸不同潮汐类型站点的潮汐表逐时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保证率为90%的2 h高潮乘潮水位下的连续可通航窗口期和船舶候潮时间,并从水位历时曲线、日高潮不等及平均海平面的周年变化等角度分析全日潮向半日潮变化时通航窗口期和候潮时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探讨乘潮时间和乘潮保证率对候潮时间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从全日潮向半日潮,通航窗口期逐渐缩短,船舶候潮时间逐渐延长;乘潮保证率对候潮时间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潮水位 全日潮 半日潮 通航窗口期 候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港广澳港区防波堤顶高程计算及模型验证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惊慧 王崇贤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29,共6页
防波堤顶高程是决定防波堤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控制投资,通过采用斜向浪折减、波浪爬高方法计算堤顶高程,并进行模型验证分析。得出在2 a一遇的波浪作用下,防波堤顶高程的降低对港内泊稳条件的影响很小。因此,在确定防波堤顶高... 防波堤顶高程是决定防波堤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控制投资,通过采用斜向浪折减、波浪爬高方法计算堤顶高程,并进行模型验证分析。得出在2 a一遇的波浪作用下,防波堤顶高程的降低对港内泊稳条件的影响很小。因此,在确定防波堤顶高程时应结合其功能特点、使用、防护要求,选择合适防波堤高程控制标准及计算方法,进而确定防波堤的顶高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澳港区 防波堤顶高程 斜向浪折减 波浪爬高 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港广澳港区防波堤工程波浪输沙及对濠江河口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崇贤 张庆河 胡昕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1,共6页
依据外海1 a期波浪观测资料,采用沿岸输沙公式及波浪数学模型方法对海湾内波浪沿岸输沙及岸线变形情况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防波堤工程实施后,改变了濠江河口附近原有波浪动力条件和净输沙方向,西侧岬湾两头将发生淤积,岬湾中部发生... 依据外海1 a期波浪观测资料,采用沿岸输沙公式及波浪数学模型方法对海湾内波浪沿岸输沙及岸线变形情况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防波堤工程实施后,改变了濠江河口附近原有波浪动力条件和净输沙方向,西侧岬湾两头将发生淤积,岬湾中部发生侵蚀,约5 a后,岸线将会与河口西侧的两个小岛相连,形成连岛沙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波堤 破碎波 沿岸输沙率 岸线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汊道交汇海域港口平面布置
7
作者 连石水 杨明雨 +2 位作者 何文钦 王崇贤 陶然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5-90,共6页
汊道交汇海域港口工程位置特殊,受两股涨潮流汇合与落潮流分流交汇、周边工程及工程自身填海等影响,工程区水域水流复杂,港口平面布置存在其特殊性。分析汊道交汇海域港口平面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码头前沿线走向、工程陆域填海进行多... 汊道交汇海域港口工程位置特殊,受两股涨潮流汇合与落潮流分流交汇、周边工程及工程自身填海等影响,工程区水域水流复杂,港口平面布置存在其特殊性。分析汊道交汇海域港口平面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对码头前沿线走向、工程陆域填海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证,并通过工程潮流整体数学模型试验及泥沙回淤分析研究验证方案的合理性,最终提出与汊道交汇海域建港条件相适应的港口平面布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汊道交汇海域 港口平面布置 水流复杂 回淤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导堤高程下射阳港区进港航道的淤积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崇贤 陈红军 胡昕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129,共5页
粉沙质海岸泥沙具有易起动、易沉降、密实快的特点,对港口航道维护具有较大影响。通过双导堤布置形式来降低港池航道的回淤,是射阳港区进港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关键。采用模型试验对不同堤顶高程下港区进港航道的泥沙淤积量及分布情况进行... 粉沙质海岸泥沙具有易起动、易沉降、密实快的特点,对港口航道维护具有较大影响。通过双导堤布置形式来降低港池航道的回淤,是射阳港区进港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关键。采用模型试验对不同堤顶高程下港区进港航道的泥沙淤积量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堤顶高程在平均高潮位附近可在工程造价和减淤效果两方面均取得较好的结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沙 航道整治 双导堤布置 堤顶高程 减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海港区客货滚装码头起步工程防波堤布局方案设计及模型试验研究
9
作者 王崇贤 陈有文 +1 位作者 姚苑平 王红尧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6,83,共5页
介绍新海港区客货滚装码头起步工程防波堤的布局设计思路及方案优化过程,结合波浪数学模型试验,对多方案下的防浪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 客货滚装码头 防波堤 布局 波浪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闸坡渔港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10
作者 吴岳峰 孙文哲 +2 位作者 王崇贤 连石水 陈同庆 《水道港口》 2023年第3期325-332,共8页
在港口海岸工程中,防波堤的尺寸及平面布置对港内各处波高分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针对阳江闸坡一级渔港进行了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利用82个波高传感器,测量了港区初步设计方案实施后设计高水位50 a一遇波浪重现期条件下的波高... 在港口海岸工程中,防波堤的尺寸及平面布置对港内各处波高分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针对阳江闸坡一级渔港进行了波浪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利用82个波高传感器,测量了港区初步设计方案实施后设计高水位50 a一遇波浪重现期条件下的波高分布。结果表明,各向浪作用下已有内港池H 1%波高小于1 m的锚泊区面积可达61.4万m 2,内外港池H 1%波高小于1 m的锚泊区面积可达67.4万m 2,掩护水域面积满足一级渔港要求,但方案对偏北的浪向掩护效果相对较差。试验发现,南堤和西堤外的深槽地形引起波浪折射,对堤外波高分布产生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试验对规划方案进行了初步评估。在W向浪作用下,延长的防波堤有效地增加了外港池掩护面积,外港池内H 1%波高小于1 m的600 HP及以下渔船锚泊区面积比初步设计方案增加约4.6万m 2。试验结果为防波堤平面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港 整体物理模型试验 防波堤 掩护水域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