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的铁路闲置空间更新再利用研究
1
作者 秦剑 王岳颐 +2 位作者 沈敏敏 唐翰 冯曼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5期129-133,共5页
文章通过大数据收集、空间量化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铁路闲置空间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体系,涵盖“空间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满意度”“吸引物吸引力”三个核心指标,并以京西山区铁路网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京西山区旅游开... 文章通过大数据收集、空间量化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铁路闲置空间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价体系,涵盖“空间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满意度”“吸引物吸引力”三个核心指标,并以京西山区铁路网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发现,京西山区旅游开发潜力区域差异大。高潜力区集中在靠近城镇和景区的场站附近,较为明显的有野溪站、王平站、三家店站、阎村站、十渡站、大灰厂站、坨里站;中潜力区需加强基建和完善服务设施;低潜力区需改善交通和发展特色旅游。该研究旨在为京西山区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实现交旅融合,地方经济和旅游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潜力 铁路闲置空间 更新再利用 工业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印典型城市色彩规划策略与方法的比较研究——以杭州市和斋浦尔市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岳颐 王竹 贺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26,共7页
通过研究中国与印度两个典型城市杭州和斋浦尔的色彩规划案例,分析并对比两者的色彩历史沿革、色彩规划措施和成果,找出各自的特色,进而得出了改进城市色彩规划的三条策略:打造与落实城市标志色、与空间结合进行色彩规划与改造、保护与... 通过研究中国与印度两个典型城市杭州和斋浦尔的色彩规划案例,分析并对比两者的色彩历史沿革、色彩规划措施和成果,找出各自的特色,进而得出了改进城市色彩规划的三条策略:打造与落实城市标志色、与空间结合进行色彩规划与改造、保护与更新传统地域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与斋浦尔 色彩历史沿革 城市色彩规划 城市标志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设计优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岳颐 卢源 金山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8,共8页
总结北京市既有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项目的设计经验,分析各案例在产品定位与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环境营造、结构转换设计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认为既有开发项目存在以下不足:上盖业态种类较为单一,产品质量存在提升空间,交通组织有待优化... 总结北京市既有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项目的设计经验,分析各案例在产品定位与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环境营造、结构转换设计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认为既有开发项目存在以下不足:上盖业态种类较为单一,产品质量存在提升空间,交通组织有待优化,环境景观较为单调等。以北安河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为例,对既有设计策略进行优化研究:在产品定位与优化方面提出基于一体化开发的项目定位与布局,降低盖上开发高度,多标高设计,利用优良朝向资源,可变性户型设计等策略;在交通组织方面提出要以提升价值为导向,形成以商业空间为主要载体的综合换乘空间,以环境分区安排各类交通流线;在景观设计方面提出利用盖上地形高差创造城市微地景和多层次绿化设计;以及在工艺与结构方面的若干优化设计策略。期望能为国内车辆段上盖综合开发的推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段 综合开发 设计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色彩规划的困境与改进策略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岳颐 李煜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44,共10页
伴随着我国城市色彩面貌的失序与对城市特色品质的追求,城市色彩规划在国内很多城市得到推广运用。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现行城市色彩规划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在城市发展转向内向更新的背景下,本文依托空间视角对城市色彩规划的宏观... 伴随着我国城市色彩面貌的失序与对城市特色品质的追求,城市色彩规划在国内很多城市得到推广运用。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现行城市色彩规划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在城市发展转向内向更新的背景下,本文依托空间视角对城市色彩规划的宏观目标选取、中观路径设计、微观操作方法、成果维护参与等四方面进行了梳理。分别找出城市色彩规划面临的困境、影响可操作性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本文认为,现行城市色彩规划的宏观目标选取过于单一,需要拓展规划目标的选择范围;中观路径的设计较为机械,需要依据空间意向规划色彩;微观操作方法缺乏时效性,需要构建街道空间色彩界面并在此之上进行色彩设计;成果维护的参与主体较为单一,需要搭建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色彩规划 可操作性 空间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紧凑城市理念的高铁客站站前广场设计——以唐山北站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岳颐 张红红 肖远 《华中建筑》 2017年第3期46-51,共6页
近年我国新建了大量高铁客站及其站前广场,部分站前广场尺度过大与超前建设对城市土地资源与公共财政造成了压力,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紧凑城市的理念不符。该文首先分析了紧凑城市理念运用于站前广场设计的若干益处,并以唐山北站站前广场为... 近年我国新建了大量高铁客站及其站前广场,部分站前广场尺度过大与超前建设对城市土地资源与公共财政造成了压力,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紧凑城市的理念不符。该文首先分析了紧凑城市理念运用于站前广场设计的若干益处,并以唐山北站站前广场为例,分析了设计案例所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紧凑城市理念的设计思路:分期开发的场地布局、适度紧凑的流线组织和快速营建的景观设计,试图以此思路来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稀缺背景下高铁客站站前广场的快速建设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城市理念 站前广场 分期开发 适度紧凑 快速营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操作视角下的城市色彩微观界面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岳颐 王竹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6期47-48,共2页
本文试图以操作视角来重新审视现有色彩规划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将恒定性色彩与非恒定性色彩统筹考虑的空间色彩界面这一概念,构建起上层色彩规划与城市微观空间色彩之间的联系,使色彩规划回归空间,提升城市色彩规划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可操作性 城市色彩规划 色平面 空间色彩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学“交通+建筑设计”工作室实践创新教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岳颐 李煜 徐跃家 《山西建筑》 2023年第8期194-198,共5页
新时期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需要跨交通与建筑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依托北京交通大学办学特色与学院《工作室实践创新》课程,提出了将高速公路房建场站规划设计工程实践引入教学的“交通+建筑设计”实践教学思路:全流程参与的特色实践教... 新时期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需要跨交通与建筑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依托北京交通大学办学特色与学院《工作室实践创新》课程,提出了将高速公路房建场站规划设计工程实践引入教学的“交通+建筑设计”实践教学思路:全流程参与的特色实践教学路径、跨专业的导师团队、“课程思政+实践创新”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教学目标、设计对象、教学安排与重点,为首都高速公路交通空间营建、跨交通与建筑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做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建筑设计 高速公路房建场站 实践创新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介休张壁传统村落研究(上)——历史沿革与空间格局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岳颐 《华中建筑》 2017年第5期32-36,共5页
堡寨聚落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原型之一,具有鲜明的空间格局与建筑形制特点。张壁古堡是在特定时代与地域背景下产生的堡寨聚落,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格局保留较为完整。该文由历史沿革入手,对张壁古堡在历史中由军堡向民堡的发展演变之历... 堡寨聚落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原型之一,具有鲜明的空间格局与建筑形制特点。张壁古堡是在特定时代与地域背景下产生的堡寨聚落,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格局保留较为完整。该文由历史沿革入手,对张壁古堡在历史中由军堡向民堡的发展演变之历程做了整理分析,并从选址、整体格局与街巷系统等方面对张壁古堡的空间格局及其特色做了分析,期望对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壁古堡 历史沿革 空间格局 堡寨聚落 传统村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介休张壁传统村落研究(下)——典型建筑与装饰艺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岳颐 《华中建筑》 2017年第6期8-15,共8页
堡寨聚落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原型之一,具有鲜明的空间格局与建筑形制特点。张壁古堡是在特定时代与地域背景下产生的堡寨聚落,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格局保留较为完整。该文研究了张壁古堡村落格局中公共建筑、民居场院与空间格局的关系,... 堡寨聚落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原型之一,具有鲜明的空间格局与建筑形制特点。张壁古堡是在特定时代与地域背景下产生的堡寨聚落,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格局保留较为完整。该文研究了张壁古堡村落格局中公共建筑、民居场院与空间格局的关系,并通过对建筑元素与装饰艺术的研究试图解读当地宗教与生产生活的演变,集中展示张壁古堡典型建筑所反映出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期望对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壁古堡 堡寨聚落 传统村落 典型建筑 装饰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一级开发阶段的一体化设计创新与实施回顾——以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源 王岳颐 +1 位作者 张仁达 李新茹 《世界建筑》 2023年第7期94-99,共6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是平衡建设资金、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发展态势和模式,总结回顾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经验与不足,并以16...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是平衡建设资金、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发展态势和模式,总结回顾了北京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利用的经验与不足,并以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综合利用一体化设计方案为例,提出一体化设计解决二次设计的矛盾、依托本底特征提高空间适应性、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分区设计、提升场地风貌的环境融合创新、提升景观品质的精细化预留设计、基于综合换乘设计的交通组织创新、基于承载能力的户型可变性设计等。结合项目的落实情况,分析部分创新难以实施落地的原因,以期为北京市即将实施的车辆基地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 综合利用 一体化设计 实施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