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马乳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生长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小标 武运 +4 位作者 王璐 苗森 邹弯 李振华 李维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5-129,共5页
研究新疆酸马乳中乳酸乳球菌WLB5、干酪乳杆菌MLS5与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WWMJ1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酸马乳发酵过程中,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WWMJ1可以促进干酪乳杆菌MLS5的生长,干酪乳杆菌MLS5对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WWMJ1的生长有抑制... 研究新疆酸马乳中乳酸乳球菌WLB5、干酪乳杆菌MLS5与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WWMJ1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酸马乳发酵过程中,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WWMJ1可以促进干酪乳杆菌MLS5的生长,干酪乳杆菌MLS5对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WWMJ1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乳酸乳球菌WLB5能促进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WWMJ1的生长。乳酸乳球菌WLB5和干酪乳杆菌MLS5混合发酵有助于提高酸马乳中乳酸菌总活菌数。本研究可为酵母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及开发新型乳制品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乳 乳酸菌 酵母菌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合生元酸马乳中乳酸菌的生长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小标 武运 +4 位作者 王璐 苗森 古丽娜孜 张亚南 王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6-220,共5页
为了研究四种不同低聚糖对合生元酸马乳中乳酸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促进酸马乳中乳酸菌生长的3种低聚糖,并运用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面分析,优化了3种低聚糖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3种低聚糖的最佳添加量为:低聚半乳糖1.... 为了研究四种不同低聚糖对合生元酸马乳中乳酸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促进酸马乳中乳酸菌生长的3种低聚糖,并运用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面分析,优化了3种低聚糖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3种低聚糖的最佳添加量为:低聚半乳糖1.30%(W/V)、低聚异麦芽糖0.80%(W/V)、低聚木糖0.40%(W/V),在最优条件下合生元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可达到(5.97±0.16)×10^8 CFU/mL,比优化前提高了7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乳 乳酸菌 低聚糖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猪窄蒂皮瓣微血管透明标本制作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小标 于光生 +3 位作者 赵莉 赵天兰 程新德 常维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皮瓣 透明标本 微血管构筑 组织缺损 面部 家猪 临床 制作 成活机理 大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后注射术应用解剖学标本制作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小标 邵正仁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4,共1页
经皮球后注射术是将麻醉剂和某些药物注射于眼球后方睫状神经节附近锥内的一种常见的眼科诊疗技术.为了更好地满足护理应用解剖学、麻醉应用解剖学的教学需要,我们制作了经皮球后注射术应用解剖学教学标本.
关键词 经皮球后注射术 解剖学标本制作法 穿刺部位 进针角度 穿刺深度 穿经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面神经颅外段的解剖及其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单增强 王小标 +1 位作者 赵莉 于光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3,F003,共3页
目的 :为大鼠面神经损伤模型的制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和观测大鼠面神经颅外段。结果 :大鼠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可分为两段。第 1段长度为 (5 .2 1± 0 .4 8)mm ,中点外径为 (1.31± 0 .13)mm ,第 2段分三个终末支 ,其中... 目的 :为大鼠面神经损伤模型的制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和观测大鼠面神经颅外段。结果 :大鼠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可分为两段。第 1段长度为 (5 .2 1± 0 .4 8)mm ,中点外径为 (1.31± 0 .13)mm ,第 2段分三个终末支 ,其中耳睑神经较短为(8.97± 0 .95 )mm ,颊肌神经和下颌缘神经平均长度分别为 (2 5 .2 3± 1.4 1)mm、(2 6 .6 1± 1.2 2 )mm ,中点外径为 (1.0 5± 0 .2 0 )mm、(0 .95± 0 .2 0 )mm。二者在口角外侧汇合成神经节样体。结论 :大鼠面神经的第 1段宜作钳夹、结扎损伤模型 ;第 2段的颊肌神经和下颌缘神经宜作神经断离自体静脉套接、神经断端外膜缝合及电生理检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大鼠 经颅 下颌 解剖 神经节 电生理检测 中点 结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天然植物源物质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夏俊芳 沈玖君 +5 位作者 杨婷 张珍珍 古丽娜孜 王小标 苗森 武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2,共5页
研究了4种常见的天然植物源材料(大蒜、大葱、生姜、洋葱)榨汁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牛津杯法测定4种榨汁液在不同浓度、不同p H、热处理、复配处理等因素下的抑菌能力,并与化学防腐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4种植... 研究了4种常见的天然植物源材料(大蒜、大葱、生姜、洋葱)榨汁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牛津杯法测定4种榨汁液在不同浓度、不同p H、热处理、复配处理等因素下的抑菌能力,并与化学防腐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4种植物榨汁液对这2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表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弱。4种榨汁液中大蒜汁抑菌能力最强,最小抑菌浓度为6.25%,大葱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为12.5%,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为25%,生姜汁与洋葱汁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不同p H、热处理等因素处理对抑菌效果有一定影响,榨汁液复配后提高了对指示菌的抑菌作用。与化学防腐剂相比,植物源榨汁液的抑菌效果强于或等同于化学防腐剂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榨汁液 抑菌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动脉环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成英 姚家庆 +2 位作者 王小标 田鹤村 陈前芬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06-507,共2页
利用45只经墨汁乳胶混合液灌注的标本,观察大鼠的脑动脉环.观测发现:闭锁型动脉环的出现率为97.78%.其前部多数由两侧大脑前动脉及其合并而成的总前大脑动脉构成(71.11%),后部多数由后交通动脉和基底动脉末端构成(86.66%),动脉环的血管... 利用45只经墨汁乳胶混合液灌注的标本,观察大鼠的脑动脉环.观测发现:闭锁型动脉环的出现率为97.78%.其前部多数由两侧大脑前动脉及其合并而成的总前大脑动脉构成(71.11%),后部多数由后交通动脉和基底动脉末端构成(86.66%),动脉环的血管左、右对称,粗细相等者为80%,此种动脉环有利于制作脑缺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环 大鼠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专业断层解剖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震寰 秦登友 +2 位作者 赵莉 邵正仁 王小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5-306,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影像专业 断层解剖学 教学模式 研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酸马乳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亚南 王小标 +3 位作者 张志臻 王威 王沛 武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3-87,共5页
以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酸马乳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马乳最佳发酵条件为:干酪乳杆菌∶乳酸乳球菌∶酵母菌=1∶1∶2,接种量6%,发... 以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酸马乳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马乳最佳发酵条件为:干酪乳杆菌∶乳酸乳球菌∶酵母菌=1∶1∶2,接种量6%,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2℃,不添加蔗糖。在此最佳条件下,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对数值可达8.673 9,酵母菌活菌数对数值为7.628 4,酸度6.34g/L,酒精度1.2%v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乳 乳酸菌 酵母菌 发酵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低温蛋白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晓燕 古丽娜孜 +6 位作者 库米拉 陈卫林 王小标 杨静 王雪薇 韩艳鹏 武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5-148,152,共5页
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冻土为原材料,采用平板分离法初筛,测蛋白酶活性法复筛,筛选出9株低温蛋白酶产生菌株,其中菌株A29-2蛋白酶活性最高,为31.88U/mL,且该菌在初始pH 7.0,NaCl质量分数为1.00%,22℃条件下繁殖量最大。通过形态学观察、生... 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冻土为原材料,采用平板分离法初筛,测蛋白酶活性法复筛,筛选出9株低温蛋白酶产生菌株,其中菌株A29-2蛋白酶活性最高,为31.88U/mL,且该菌在初始pH 7.0,NaCl质量分数为1.00%,22℃条件下繁殖量最大。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鉴定,鉴定为:该菌属于沙雷氏菌(Serratia sp.),该菌株所产的蛋白酶在4℃条件下保存48h,酶活力基本保持不变,表明该低温耐冷菌所产的蛋白酶为低温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蛋白酶 筛选鉴定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菌种发酵酸马乳的降血脂功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运 王璐 +7 位作者 阎晓菲 郭佳佳 刘淑亚 王小标 苗森 包晓玮 刘武军 古丽娜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5-357,共3页
为研究混合菌种发酵酸马乳的降血脂作用,采用混合菌种发酵酸马乳对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其对高脂模型小鼠体重、血脂水平、脏器指数和动脉硬化(AI)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酸马乳中、高剂量能够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TC、TG、LDL-... 为研究混合菌种发酵酸马乳的降血脂作用,采用混合菌种发酵酸马乳对小鼠进行实验,研究其对高脂模型小鼠体重、血脂水平、脏器指数和动脉硬化(AI)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酸马乳中、高剂量能够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小鼠TC、TG、LDL-C、AI水平(p<0.05),显著升高HLD-C水平(p<0.05),并且能降低小鼠体重和肝脏指数,说明混合菌种发酵酸马乳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乳 发酵 小鼠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多种教学技能,提高护理应用解剖学课堂教学质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莉 王小标 +2 位作者 单增强 王春 陈昌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教学技能 应用解剖学 课堂教学 护理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酿酒废酵母改性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卫林 阎晓菲 +5 位作者 高蕾 尹明远 王小标 苗森 董新平 武运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5期25-29,共5页
以酿酒废酵母作为生物吸附剂,为提高其对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能力,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温度、液料比、改性时间以及改性剂浓度对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酿酒废酵母最佳改性条件为:改性温度43℃,液料比41∶1(mL∶g),改性时间270min,... 以酿酒废酵母作为生物吸附剂,为提高其对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能力,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温度、液料比、改性时间以及改性剂浓度对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酿酒废酵母最佳改性条件为:改性温度43℃,液料比41∶1(mL∶g),改性时间270min,改性剂浓度0.32mol/L,在此条件下改性的酿酒废酵母对Pb2+的吸附率可达8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废酵母 改性 重金属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在体骨骼肌的转移和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传好 赵莉 +1 位作者 王小标 单增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67,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在大鼠骨骼肌内的表达。方法:将鼠 GDNF cDNA 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中,构建重组载体 pEGFP-GDNF;将脂质体和重组质粒 pEGFP-GD- NF cDNA 混合后直接注入大鼠面神经支配...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在大鼠骨骼肌内的表达。方法:将鼠 GDNF cDNA 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EGFP 中,构建重组载体 pEGFP-GDNF;将脂质体和重组质粒 pEGFP-GD- NF cDNA 混合后直接注入大鼠面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 GDNF 基因转染后的体内表达。结果:转染2 d 后,转染侧面肌细胞内有散在的绿色荧光,且有部分细胞呈 GDNF 免疫反应阳性,对照侧为阴性。结论:GDNF 基因能通过脂质体介导转入骨骼肌内并表达 GDNF 蛋白,为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肌内转染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 脂质体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综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小标 黄治移 +1 位作者 杨昆 张雪松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2年第5期204-204,206,共2页
聚类是数据挖掘中用来发现数据分布和隐含模式的一项重要计算。阐述了聚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方向等,总结了聚类算法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聚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川细菌Serratia sp.A_(29)-2发酵产低温蛋白酶条件的优化
16
作者 武运 张晓燕 +5 位作者 周建中 尹明远 王小标 苗森 韩艳鹏 马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6,共6页
为提高新疆冰川细菌Serratia sp.A29-2的低温蛋白酶产酶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15.0 g/L、酵母粉5.0 g/L、麦芽糖10.0 g/L、CaCl2... 为提高新疆冰川细菌Serratia sp.A29-2的低温蛋白酶产酶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15.0 g/L、酵母粉5.0 g/L、麦芽糖10.0 g/L、CaCl20.5 g/L。最优发酵条件是:温度22℃,pH值7.0,时间60 h,NaCl质量分数1.0%。以优化培养基为基础,在最适发酵条件下,菌株Serratia sp.A29-2产低温蛋白酶酶活可达54.25 U/mL,是初始酶活的1.9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蛋白酶 SERRATIA sp.A29-2 产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改性酿酒废酵母吸附Pb^(2+)特性研究
17
作者 陈卫林 阎晓菲 +5 位作者 高蕾 尹明远 王小标 苗森 董新平 武运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0期45-48,共4页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以固定化改性酿酒废酵母为吸附剂,研究其对Pb2+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改性酿酒废酵母对Pb2+的吸附在6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随Pb2+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佳吸附温度为30℃,最佳pH值为4.5,最佳改...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以固定化改性酿酒废酵母为吸附剂,研究其对Pb2+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改性酿酒废酵母对Pb2+的吸附在6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随Pb2+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佳吸附温度为30℃,最佳pH值为4.5,最佳改性酿酒废酵母小球质量浓度为22g/L,并且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方程对固定化酿酒废酵母吸附的动力学及吸附平衡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废酵母 固定化 生物吸附 铅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生鲜马乳热稳定性因素的研究
18
作者 苗森 王璐 +3 位作者 王小标 祁天 赵志威 武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13-218,共6页
本文以生鲜马乳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凝固时间法(HCT)测定了不同温度、pH、Ca2+、干酪素以及螯合剂对生鲜马乳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Ca2+浓度的增加会导致生鲜马乳的热稳定性不同程度的降低。磷酸二氢钠浓... 本文以生鲜马乳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凝固时间法(HCT)测定了不同温度、pH、Ca2+、干酪素以及螯合剂对生鲜马乳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Ca2+浓度的增加会导致生鲜马乳的热稳定性不同程度的降低。磷酸二氢钠浓度的增加对生鲜马乳的热稳定性影响不显著,磷酸氢二钠浓度的增加会导致生鲜马乳的热稳定性不同程度的增高,pH、柠檬酸三钠和干酪素对生鲜马乳影响显著。通过二次回归旋转组合模型得到pH、柠檬酸三钠和干酪素对生鲜马乳热稳定性作用的最佳组合范围是pH6.71~6.83,柠檬酸三钠浓度0.34~0.44g/L,干酪素浓度3.29~3.68g/L。结论:优化了生鲜马乳最适加工的热稳定的范围,确保马乳制品良好的品质,为马乳制品的加工企业提供指导,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马乳 热稳定性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乳清梨酒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姗 张亚南 +4 位作者 王小标 王威 张志臻 鲍俊杰 武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8-111,共4页
以乳清粉作为试验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蔗糖添加量对乳清梨酒发酵的影响,并且借助响应面设计,对乳清梨酒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乳清梨酒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发酵温度28℃、发酵时... 以乳清粉作为试验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蔗糖添加量对乳清梨酒发酵的影响,并且借助响应面设计,对乳清梨酒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乳清梨酒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9 h。在此最佳条件下,乳清梨酒酒精度为8.10%vol,酸度17.72 g/L。乳清梨酒呈淡黄绿色,酒香清雅,酒体醇厚,酸甜爽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梨酒 酵母菌 发酵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剂对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威 王小标 +4 位作者 殷娜 张亚南 杨波若 古丽娜孜 武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6-210,215,共6页
以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为考察对象,采用二水平部分析因设计和最陡爬坡实验筛选了3种乳酸菌冻干保护剂,并确定了中心组合实验的中心实验点。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得到3种冻干保护剂的最优添加量为麦芽糊精2.30%(W/V)、海藻糖3.50%... 以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中乳酸菌为考察对象,采用二水平部分析因设计和最陡爬坡实验筛选了3种乳酸菌冻干保护剂,并确定了中心组合实验的中心实验点。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得到3种冻干保护剂的最优添加量为麦芽糊精2.30%(W/V)、海藻糖3.50%(W/V)、α-环状糊精3.10%(W/V)。在此条件下,酸马乳粉中乳酸菌活菌数为(8.78±0.10)×108CFU/g。真空冷冻干燥酸马乳粉具有较高的乳酸菌活菌数与较佳的风味和品质,可为新疆地区马乳及其制品的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乳粉 真空冷冻干燥 冻干保护剂 乳酸菌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