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尔挡水电站对黄河上游有蹄类动物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邓竣文 袁海林 +1 位作者 王富巍 李永刚 《海河水利》 2025年第2期37-47,共11页
采用现场调查、红外相机监测、空间分析和模型预测等方法,评估了水电站建设前后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分布及行为生态的变化,研究了玛尔挡水电站工程对黄河上游有蹄类动物的影响。研究发现,蓄水前马麝和岩羊是优势物种,蓄水后适宜栖息地... 采用现场调查、红外相机监测、空间分析和模型预测等方法,评估了水电站建设前后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分布及行为生态的变化,研究了玛尔挡水电站工程对黄河上游有蹄类动物的影响。研究发现,蓄水前马麝和岩羊是优势物种,蓄水后适宜栖息地减少,关键影响因子包括年平均气温、土地利用分类等。水电站建设导致栖息地破碎化,需构建生态廊道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尔挡水电站 黄河上游 有蹄类动物 生态保护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DNA技术在金沙江攀枝花段鱼类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牛乐 崔磊 +3 位作者 陈浩 王富巍 万帆 李平 《西北水电》 2024年第5期32-37,共6页
为探讨环境DNA(eDNA)宏条形码技术在监测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鱼类组成及分布的适用性,探索其在鱼类多样性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潜力,采用eDNA技术和传统调查方法对金沙江攀枝花段的鱼类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显示:eDNA技术共获得526234条... 为探讨环境DNA(eDNA)宏条形码技术在监测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鱼类组成及分布的适用性,探索其在鱼类多样性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潜力,采用eDNA技术和传统调查方法对金沙江攀枝花段的鱼类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显示:eDNA技术共获得526234条高质量序列,成功鉴定出3目10科43种鱼类;Simpson多样性指数变幅在0.43~0.87,平均值为0.62;Shannon多样性指数变幅在1.32~3.04,平均值为2.71;Chao1多样性指数变幅在51.22~70.56,平均值为60.30;传统调查法共计捕获鱼类386尾,分属于3目10科38种,两种调查方法检测到的鱼类相似度较高。eDNA技术在渔业资源监测领域中具备可行性,可为禁渔时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攀枝花段 环境DNA 鱼类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体沉水植物叶面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松贺 王佳阳 +1 位作者 牟小颖 王富巍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74,共9页
以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生境中沉水植物叶面附着微生... 以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和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生境中沉水植物叶面附着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叶面附着藻类组成与环境水体的藻类组成具有明显差异;不同沉水植物叶面附着微生物密度不同,且河流样品中高于湖泊样品;α-变形菌、β-变形菌和γ-变形菌纲是沉水植物叶面附着生物膜上的主要细菌纲,这些纲具有降解污染物质、净化水体的功能;水体营养盐浓度对沉水植物叶面附着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附生藻类 微生物群落 黑藻 苦草 伊乐藻 菹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