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阴阳理论探讨肠道菌群与慢传输型便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雨祺 张筱慧 +2 位作者 王家恩 冯金宇 王晓燕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5期57-60,共4页
慢传输型便秘(STC)以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特征,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肠道菌群作为影响肠道功能的重要因素,与STC的发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及其通过胆汁酸与5-羟色胺信号系统发挥的胃肠动力调节作用在肠道稳态中表现出平衡倾向、相互... 慢传输型便秘(STC)以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特征,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肠道菌群作为影响肠道功能的重要因素,与STC的发病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及其通过胆汁酸与5-羟色胺信号系统发挥的胃肠动力调节作用在肠道稳态中表现出平衡倾向、相互拮抗、相互促进等特点,与中医阴阳理论中阴阳的消长平衡、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等基本规律相似。本文从中医阴阳观出发探讨肠道菌群与STC的关系,综述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功能、5-羟色胺和胆汁酸水平变化对肠道动力的调节及阴阳相应之法。在中医阴阳理论指导下,以中医药治疗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可作为临床治疗STC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肠道菌群 阴阳理论 5-羟色胺 胆汁酸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辅助驾驶系统中的三车道检测算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家恩 陈无畏 +1 位作者 汪明磊 谈东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78-1385,共8页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车道线特征的三车道检测算法。首先,在车道线预提取过程中对道路消失线以下部分的整个车道图像进行模糊化和边缘检测,并根据边缘点位置和方向角对消失点进行定位,同时基于消失点位置提取直线并结合车道模型对构成...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车道线特征的三车道检测算法。首先,在车道线预提取过程中对道路消失线以下部分的整个车道图像进行模糊化和边缘检测,并根据边缘点位置和方向角对消失点进行定位,同时基于消失点位置提取直线并结合车道模型对构成三车道的直线进行筛选和补充。接着在车道跟踪阶段,根据前一帧图像检测出的直线和消失点位置,对车道图像局部区域分别进行边缘点、直线的跟踪检测,并对消失点位置进行重定位。最后,对车道参数进行寻优以计算车道线曲率和车道宽度。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边缘检测算法能有效检测模糊车道线边缘并抑制噪声,消失点和直线的检测方法耗时少且准确性高。在直线检测的基础上进行车道模型匹配能提高车道识别实时性,算法在车道线模糊、雨天、大雾和大曲率等环境下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检测 消失点 车道模型 边缘检测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辅助治疗急性胆源性腹痛疗效分析
3
作者 王家恩 苏中 蔡卓冶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5期445-446,共2页
目的 探讨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辅助下胆源性腹痛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胆源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注射,每天1次,必要时4 h后可重复1次.对照组使用抗生素加山莨菪碱静... 目的 探讨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辅助下胆源性腹痛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胆源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注射,每天1次,必要时4 h后可重复1次.对照组使用抗生素加山莨菪碱静脉滴注,2组均连用3 d,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42例,显效3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0.5%;对照组38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63.2%,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观察组16.0%,对照组为28.0%.但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 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胆源性腹痛具有止痛迅速,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腹痛 地塞米松 辅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密达联合四逆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例
4
作者 王家恩 《内科》 2007年第3期480-481,共2页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辆车道保持系统中避障路径规划 被引量:15
5
作者 汪明磊 陈无畏 王家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文章针对车道保持系统在运行中存在障碍物的情况,基于多传感器对智能车辆的局部避障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单目视觉传感器检测可通行道路的边界线,根据道路信息得到车辆行驶的目标路径并生成虚拟障碍物;然后利用激光测距雷... 文章针对车道保持系统在运行中存在障碍物的情况,基于多传感器对智能车辆的局部避障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单目视觉传感器检测可通行道路的边界线,根据道路信息得到车辆行驶的目标路径并生成虚拟障碍物;然后利用激光测距雷达与视觉传感器相结合的信息探测道路中可能存在的障碍物信息;最后将传感器感知的实际障碍物与虚拟障碍物相结合,采用改进的向量场直方图方法进行局部避障路径规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避障路径规划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辅助驾驶 路径规划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衬套对汽车悬架系统NVH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欣冉 陈晓新 +1 位作者 王家恩 汪明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4,643,共5页
文章研究了悬架系统在不同路面激励下的NVH性能,将工况分为路面随机激励和脉冲激励2类,根据路面形状,脉冲激励又分为三角形凸块和正弦形凹坑脉冲激励(考虑刹车作用)2种。橡胶衬套刚度对悬架NVH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其特... 文章研究了悬架系统在不同路面激励下的NVH性能,将工况分为路面随机激励和脉冲激励2类,根据路面形状,脉冲激励又分为三角形凸块和正弦形凹坑脉冲激励(考虑刹车作用)2种。橡胶衬套刚度对悬架NVH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其特性。参考有关资料选定对悬架NVH性能影响较敏感的衬套,建立了考虑其影响的半车模型,对比不同模型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衬套有效改善了悬架的NVH性能。将模型仿真结果与道路模拟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系统NVH 半车模型 橡胶衬套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机共驾的车道偏离防避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汪选要 王其东 +1 位作者 高振刚 王家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39-848,共10页
提出了两层驾驶员转向预测模型,基于驾驶员视觉预瞄信息的第一层体现了路径跟踪特性,基于神经肌肉动力学模型的第二层体现了驾驶员转向操作特征,采用Car Sim/Simulink对比了不同状态驾驶员的路径跟踪性能。设计了车道偏离防避系统(LDAS... 提出了两层驾驶员转向预测模型,基于驾驶员视觉预瞄信息的第一层体现了路径跟踪特性,基于神经肌肉动力学模型的第二层体现了驾驶员转向操作特征,采用Car Sim/Simulink对比了不同状态驾驶员的路径跟踪性能。设计了车道偏离防避系统(LDAS)的期望横摆角速度观测器和转角PID控制器。建立了转向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并基于滑模理论设计了LDAS的鲁棒转矩控制器。由于车辆偏离车道程度与预瞄点的侧向偏移量和驾驶员力矩的关系不能精确描述,故基于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LDAS人机共驾模糊控测器。进行了基于Car Sim/Simulink的仿真和基于Car Sim/Lab VIEW RT的硬件在环试验,对比了驾驶员、LDAS控制器和人机共驾纠正车辆偏航的能力。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人机共驾策略能及时纠正车辆偏航,使之恢复到正常车道,并保证从人机共驾到驾驶员控制切换过程的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偏离 驾驶员模型 人机共驾 共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肖灵芝 王家恩 《专用汽车》 2011年第2期68-71,共4页
选取车辆当前位姿和参考位姿来构造车辆的动态位姿误差,建立车辆路径跟踪闭环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并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自动调整。利用常规PID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分别进... 选取车辆当前位姿和参考位姿来构造车辆的动态位姿误差,建立车辆路径跟踪闭环控制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并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自动调整。利用常规PID和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分别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改善了控制器的动态性能且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模糊自适应PID 路径跟踪 常规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