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北侧汛期降水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宝灵 谢金南 +1 位作者 吴国雄 俞亚勋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75-784,共10页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侧区域平均降水量资料(1958~1997年)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500 hPa网格资料(2.5°x 2.5°),分析发现:(1)高原东北侧汛期降水份额最大的7、8、9月3个月近40年降...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侧区域平均降水量资料(1958~1997年)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500 hPa网格资料(2.5°x 2.5°),分析发现:(1)高原东北侧汛期降水份额最大的7、8、9月3个月近40年降水明显减少,过去明显存在的准3年周期振荡80年代以来处于低潮;(2)日本—北太平洋附近位势高度降低,鄂霍茨克海阻高加强是高原东北侧7、8、9月干旱最典型的标志;(3)就干旱流型而言,7月干旱环流与江淮梅雨环流特征十分相似,表现在江淮多梅雨年,一般是高原东北侧重旱年;(4)高原东北侧7~9月的典型旱年流型,实际就是 EI Nino流型;(5) EI Nino事件对高原东北侧降水有明显影响,表现在该区域典型少雨年,一般发生于 EI Nino事件当年。从阶段看,以 7~9月降水总量与 EI Nino事件相关最为显著,从月际看,尤以 9月关系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水 流型 厄尔尼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夏季降水的EOF分析及其与500hPa高度场的关系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宝灵 董安祥 王玲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42-347,共6页
本文利用我国110°E以西的140个台站7—9月月降水量及500 hPa 10°×5°网格点资料(1960—1990年),对7—9月月降水量分别进行EOF分解,并与500 hPa高度场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7—9月月降水量第一特征向量在青藏高原东... 本文利用我国110°E以西的140个台站7—9月月降水量及500 hPa 10°×5°网格点资料(1960—1990年),对7—9月月降水量分别进行EOF分解,并与500 hPa高度场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7—9月月降水量第一特征向量在青藏高原东北侧有一高值中心,该中心与有关学者计算的信噪比高值中心和准3年周期显著的区域一致(均指降水量);7—8月月降水量第一特征向量与500 hPa高度场在20°—40°N,100°—130°E和55°—70°N,50°—85°E两区域有较好的同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F 中国 西北地区 降水量 降水 高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降水混沌特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宝灵 谢金南 俞亚勋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31,共7页
利用西北地区 30个站月降水量序列 (1 951~ 1 996年 ) ,估计了分数维及平均可预报时长。对按月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序列 ,其分数维在 3 .7~ 6 .2之间 ,极端干旱地区的分数维明显偏小 ,西北地区东部与我国其它地区分数维相比 ,基本在一... 利用西北地区 30个站月降水量序列 (1 951~ 1 996年 ) ,估计了分数维及平均可预报时长。对按月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序列 ,其分数维在 3 .7~ 6 .2之间 ,极端干旱地区的分数维明显偏小 ,西北地区东部与我国其它地区分数维相比 ,基本在一个水平。根据二阶Renyi熵 (K2 )表征的该地区平均可预报时长在 2~ 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降水量 平均可预报时长 降水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6月降水量最近30年明显递增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宝灵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7-39,共3页
通过分析1961—1990年中国西北地区5省(区)89个测站月降水量资料。
关键词 中国 西北地区 降水量 递增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对大尺度流型年际变化的影响
5
作者 王宝灵 罗哲贤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7-33,共7页
本文通过对正压涡度方程的截谱形式进行几十组长度为30年的数值积分,研究了在年变周期和非年变周期两种热力强迫作用下,地形对所激发的大尺度流型年际变化的影响。发现在一定参数域,地形的引人可以:(1)使大气内部动力过程激发流型的年... 本文通过对正压涡度方程的截谱形式进行几十组长度为30年的数值积分,研究了在年变周期和非年变周期两种热力强迫作用下,地形对所激发的大尺度流型年际变化的影响。发现在一定参数域,地形的引人可以:(1)使大气内部动力过程激发流型的年际振动;(2)使流型年际振动的振幅显著减小,周期变长;(3)抑制流型年际变化振幅随热力参数渐变而突变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大尺度流型 年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旱涝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96
6
作者 张存杰 王宝灵 +1 位作者 刘德祥 蔡忠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1-389,共9页
根据西北地区83个台站1961~1990年月降水量资料,对降水距平百分率、降水标准化变量和Z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Z指数的旱涝等级标准进行了重新确定,认为经修正后的Z指数更适合于西北地区单站各旱涝时段的划分。在此基... 根据西北地区83个台站1961~1990年月降水量资料,对降水距平百分率、降水标准化变量和Z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Z指数的旱涝等级标准进行了重新确定,认为经修正后的Z指数更适合于西北地区单站各旱涝时段的划分。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一个区域的旱涝指标,进而计算了西北地区及其6个分区的旱涝指数,并进行了旱涝年份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旱涝指标 旱涝指数 旱涝年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年甘肃省特大干旱事件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白虎志 谢金南 +2 位作者 王宝灵 刘德祥 赵红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5-62,共8页
选取甘肃省1997年特大干旱事件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贝加尔湖500hPa正高度距平持续维持以及青藏高原冬季偏冷的共同作用是造成甘肃省特大干旱事件发生的原因;同时,西太平洋副高与常年相比较... 选取甘肃省1997年特大干旱事件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贝加尔湖500hPa正高度距平持续维持以及青藏高原冬季偏冷的共同作用是造成甘肃省特大干旱事件发生的原因;同时,西太平洋副高与常年相比较弱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事件 青藏高原 甘肃 诊断分析 旱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侧初夏干湿年500hPa环流场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俞亚勋 谢金南 王宝灵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51,共9页
使用NCEP/NCAR 1 958~ 1 997年 40年再分析全球月平均网格点资料以及青藏高原东北侧地区同期 1 7个站降水量观测资料 ,选取了初夏最干旱的 3个年份 (1 962 ,1 995 ,1 997年 )和最湿润的 3个年份 (1 967,1 984,1 985年 ) ,分析计算了初... 使用NCEP/NCAR 1 958~ 1 997年 40年再分析全球月平均网格点资料以及青藏高原东北侧地区同期 1 7个站降水量观测资料 ,选取了初夏最干旱的 3个年份 (1 962 ,1 995 ,1 997年 )和最湿润的 3个年份 (1 967,1 984,1 985年 ) ,分析计算了初夏典型干湿年东亚范围内 50 0hPa平均位势高度场、风矢场、涡度场和散度场 ,指出青藏高原东北侧初夏干旱和多雨与中高纬环流特征有关 ,表现在物理量场上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东北侧 初夏 干湿年 环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地区地面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及分布的特征 被引量:57
9
作者 马鹏里 王若升 +1 位作者 王宝灵 杨小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9-513,共5页
通过对西北地区 70个代表站 196 1— 1990年最高、最低气温距平值的计算和分析 ,认为我国西北地区温度变化主要以冬季夜间变暖为主 ,变暖的趋势和全球基本一致。另外还发现西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在高海拔地区较为显著 ,新疆乌鲁木... 通过对西北地区 70个代表站 196 1— 1990年最高、最低气温距平值的计算和分析 ,认为我国西北地区温度变化主要以冬季夜间变暖为主 ,变暖的趋势和全球基本一致。另外还发现西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在高海拔地区较为显著 ,新疆乌鲁木齐及青海省德令哈两地的最高、最低气温变化是我国西北地区近 30年来的最显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最低气温 变化特点 分布特征 最高气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粘流体混合用动态混合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式英 王宝灵 +2 位作者 蒋宝春 郭英 高辉 《塑料》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5-40,共6页
混合在聚合物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国内外都非常注重适用于高粘流体混合装置的研究。我院近几年来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国内首次研制的球窝型动态混合器,对高粘流体具有剪切、分流、剥离配位、挤压捏合等... 混合在聚合物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国内外都非常注重适用于高粘流体混合装置的研究。我院近几年来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国内首次研制的球窝型动态混合器,对高粘流体具有剪切、分流、剥离配位、挤压捏合等综合作用。这是一种结构独特、混合质量好、能耗低的新型高效动态混合器,适用于塑料、橡胶、化纤生产的混合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器 流体混合 动态混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侧地区干湿年夏季环流异常的对比分析
11
作者 俞亚勋 王宝灵 +1 位作者 谢金南 董安祥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使用NCEP/ NCAR 1968~ 1997年 6~8月平均再分析全球网格点资料以及同期青藏高原东北侧17站夏季总降水量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北侧典型干湿年夏季平均的大尺度环流场和物理量场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青藏... 使用NCEP/ NCAR 1968~ 1997年 6~8月平均再分析全球网格点资料以及同期青藏高原东北侧17站夏季总降水量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北侧典型干湿年夏季平均的大尺度环流场和物理量场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干湿年形成的原因和机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侧区域干湿年夏季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场和有关物理量场差异明显,最后给出了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干湿年的物理图像,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夏季 干湿年 大气环流 降水量 涡度场 散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侧1997年春夏大旱的500hPa环流异常诊断分析
12
作者 俞亚勋 王宝灵 郭慧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214-220,共7页
使用NECP/NCAR 1958~ 1997年 4 0年再分析全球月平均网格点资料以及相应时段全国 160个代表站月降水量资料 ,针对青藏高原东北侧 1997年发生的严重春末夏初旱和伏旱 ,分析了这次大旱的天气气候背景和 50 0hPa环流场主要特征 ,对有关物... 使用NECP/NCAR 1958~ 1997年 4 0年再分析全球月平均网格点资料以及相应时段全国 160个代表站月降水量资料 ,针对青藏高原东北侧 1997年发生的严重春末夏初旱和伏旱 ,分析了这次大旱的天气气候背景和 50 0hPa环流场主要特征 ,对有关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 ,探讨了该年春夏干旱发生的 50 0hPa环流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hPa环流 青藏高原 异常诊断 NCAR 月降水量资料 短期气候预测 天气气候 春末夏初旱 伏旱 干旱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