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热对叶尖间隙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宝官 李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6-39,35,共5页
分析了影响叶尖间隙的诸因素,提出了计算瞬变状态下叶尖间隙变化的方法,并以某发动机为例,计算出一级压气机在不同工况下的间隙量,给出了间隙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关键词 压气机 叶尖间隙 热应力 传热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乙醇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江平 阙雄才 +1 位作者 陈芝久 王宝官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6-219,共4页
采用液体置换法再活化活性炭,成功地实现了制冷循环。同时进行了以乙醇取代甲醇的可行性研究。实验表明,乙醇的最大吸附量与循环特性均与甲醇十分接近,这一发现推翻了以往活性炭-乙醇不适于吸附式制冷的观点。
关键词 活性炭 乙醇 吸附式制冷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对管内流体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小江 王宝官 《南京航空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26-35,共10页
本文描述了旋转管流的基本运动方程。在笛卡尔坐标系和柱坐标系中,针对两种基本的几何流动,推导出旋转情况下管内的流动方程,定义了影响旋转管流的流动和换热的两个无量纲准则数J和Ra,分析了二次流产生的原因,从而说明旋转对流动的影响... 本文描述了旋转管流的基本运动方程。在笛卡尔坐标系和柱坐标系中,针对两种基本的几何流动,推导出旋转情况下管内的流动方程,定义了影响旋转管流的流动和换热的两个无量纲准则数J和Ra,分析了二次流产生的原因,从而说明旋转对流动的影响以及旋转管流的运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流动 旋转热管 传热 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太阳能空调
4
作者 李健敏 高潮 王宝官 《河南科技》 1992年第4期22-23,共2页
一、引言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无污染的能源。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太阳能的利用愈来愈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利用太阳能制冷,国内外的研究,基本上可归纳为两大类型:一是吸收式制冷。如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等。二是采用吸附-解析过程来... 一、引言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无污染的能源。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太阳能的利用愈来愈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利用太阳能制冷,国内外的研究,基本上可归纳为两大类型:一是吸收式制冷。如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等。二是采用吸附-解析过程来实现制冷循环的太阳能装置。如美国Zeopower公司开发出以沸石-水为工质对的太阳能冰箱。法国也已建成了以活性炭-甲醇为工质对的太阳能制冷装置。本文所介绍的太阳能空调是利用自流原理,采用蓄热器,避免了系统温度不稳定现象。在保证各部件精度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的太阳能热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流式 太阳能 空调 空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壁冲击冷却换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潮 褚孝荣 王宝官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37,共3页
对9种不同几何尺寸的冲击孔板及其换热靶板,在冷流压力损失控制在10%以下时,测量其换热的平均努氏数,并依据结果分析冲击换热的影响和影响程度,最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将结果数据整理成换热的准则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1... 对9种不同几何尺寸的冲击孔板及其换热靶板,在冷流压力损失控制在10%以下时,测量其换热的平均努氏数,并依据结果分析冲击换热的影响和影响程度,最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将结果数据整理成换热的准则关系式。实验结果表明:(1)冲击换热的平均努氏数Nud随冲击孔的雷诺数Red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冲击换热的平均努氏数Nud在冲击间距Zn=0.8mm~4.8mm内,随Xn/d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冲击间距Zn=0.8mm~4.8mm内,冲击换热随冲击间距与冲击孔孔径之比Zn/d增加而微弱上升,(4)在实验范围内冲击换热的平均努氏数可用下式表示:Nud=0.281(Zn/d)0.071(Xn/d)-1.29Re0.76d,式中1500≤Red≤10000,6.25≤Xn/d≤8.33,0.53≤Zn/d≤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空气冷却 热传导 航空 壁冲击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旋转内冷通道中压力测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潮 丁一民 王宝官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8-101,共4页
在旋转内冷通道中,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垂直于旋转轴的矩形管道中流动气体的压力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在同一半径处,转速增加引起压差减少,(2)在转速较低时(如400r/min或600r/min)随着半径增大,压差减小,... 在旋转内冷通道中,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垂直于旋转轴的矩形管道中流动气体的压力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在同一半径处,转速增加引起压差减少,(2)在转速较低时(如400r/min或600r/min)随着半径增大,压差减小,但转速较大时(如1000r/min),总的压差反而随着半径增大而增大,(3)流体管道中的扰流柱起着增加气流紊流的作用,导致压力损失增大,压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流体 气动特性 压力测量 流道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