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稻-豆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徐有祥 朱真令 +10 位作者 王昱妃 江建锋 杨海峻 董祥伟 李诚永 陈锦鹏 徐侃 叶毅豪 张燕 王宏航 邵国胜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15-1321,共7页
为探明油菜-早稻-鲜食秋大豆(油稻豆)新三熟轮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微量元素的影响,促进该轮作模式下栽培技术的完善与规范化发展,开展了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早稻-晚稻连作和油-稻-豆轮作2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 为探明油菜-早稻-鲜食秋大豆(油稻豆)新三熟轮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微量元素的影响,促进该轮作模式下栽培技术的完善与规范化发展,开展了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早稻-晚稻连作和油-稻-豆轮作2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以及水稻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连作相比,连续2 a油-稻-豆轮作后的土壤pH值显著降低,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显著上升,而阳离子交换量、容重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差异。连续2 a油-稻-豆轮作后,土壤铁、锰、锌、铜和镉总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有效态含量均显著增加。连续2 a油-稻-豆轮作后,早稻地上部稻草和糙米镉含量均显著增加。本试验条件下油-稻-豆轮作能够有效提升土壤有效养分水平,但同时会显著降低土壤pH值,并且存在引发早稻重金属镉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稻-豆轮作 土壤 理化性质 有效养分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大叶冬青苦丁茶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何炜 屠幼英 +3 位作者 胡丹竹 顾志蕾 吴汉平 王宏航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44-46,共3页
分析了浙江省大叶冬青苦丁茶的主要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大叶冬青含有大量的多酚类、多糖、黄酮甙、生物碱和少量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嫩芽中芦丁含量最高为0.84 mg/g,槲皮素没有检出。结合苦丁茶外形、品质和后续的加工和销售,建议苦丁茶... 分析了浙江省大叶冬青苦丁茶的主要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大叶冬青含有大量的多酚类、多糖、黄酮甙、生物碱和少量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嫩芽中芦丁含量最高为0.84 mg/g,槲皮素没有检出。结合苦丁茶外形、品质和后续的加工和销售,建议苦丁茶最佳采摘标准为嫩叶和新生成熟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芦丁 化学成分 采摘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豆-油”三熟制水旱轮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诚永 夏英 +4 位作者 李韵 李正泉 徐南昌 王宏航 袁敏良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12-816,共5页
为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稳定粮油生产,本研究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作物品种优势,通过多年的实验示范,总结集成了“早稻-鲜食秋大豆-油菜”三熟制水旱轮作绿色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不仅实现了粮食绿色安全生产和稳粮增粮,而且大幅提高了土地... 为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稳定粮油生产,本研究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作物品种优势,通过多年的实验示范,总结集成了“早稻-鲜食秋大豆-油菜”三熟制水旱轮作绿色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不仅实现了粮食绿色安全生产和稳粮增粮,而且大幅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豆-油”三熟制 水旱轮作 绿色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江山市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诚永 李韵 +3 位作者 龚俊 陈建江 王宏航 胡依君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62-64,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在浙江省江山市推广种植的早稻新品种,特于2023年引进13个早稻新品种,以‘中早39’为对照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科早3号’‘台科早7号’‘中组237’‘中组18’‘中组53’‘中组100’的熟期适宜、结实... 为筛选出适合在浙江省江山市推广种植的早稻新品种,特于2023年引进13个早稻新品种,以‘中早39’为对照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科早3号’‘台科早7号’‘中组237’‘中组18’‘中组53’‘中组100’的熟期适宜、结实率高、抗倒性好、产量高,适宜在江山市推广种植;‘嘉早丰19’的生育期短、千粒质量较大、抗倒性好、产量较高,可以作为种粮大户的搭配品种进行推广种植;‘金早51’的生育期较长、产量较低,不适合在江山市推广种植;‘浙1831’‘浙早33’‘甬籼870’的丰产性较好,但是结实率较低,有待进一步试种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新品种 产量 江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早稻中组53在衢州市的种植表现及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张志红 李诚永 +1 位作者 李韵 王宏航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0期196-198,共3页
中组53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中早39为母本、金10-0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产常规早籼稻品种,其适应性广、较耐低温、抗倒力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及相似生态区作早稻种植。在介绍中组53特征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在衢州... 中组53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中早39为母本、金10-0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产常规早籼稻品种,其适应性广、较耐低温、抗倒力强、穗大粒多、高产稳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及相似生态区作早稻种植。在介绍中组53特征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在衢州市的种植表现,并从选地整地、播前种子处理、适时适量播种、播后管理、查苗补苗、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方面总结其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中组53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中组53 特征特性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浙江衢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茶组培快繁及移栽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宏航 吴汉平 +2 位作者 刘慧琴 何炜 屠幼英 《中国茶叶》 2006年第1期19-20,共2页
苦丁茶(Ilex Latifalia Thunb)系多年生常绿乔木,属冬青科的大叶冬青,其药用功能和保健作用明显,深受广大中老年人和高热地区人群的喜爱。苦丁茶叶片俊秀,株型紧凑,也是优良的绿化树种,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因... 苦丁茶(Ilex Latifalia Thunb)系多年生常绿乔木,属冬青科的大叶冬青,其药用功能和保健作用明显,深受广大中老年人和高热地区人群的喜爱。苦丁茶叶片俊秀,株型紧凑,也是优良的绿化树种,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因苦丁茶有性繁殖速度慢,种子播种后6-8个月才能萌发.发芽率低于60%,扦插繁殖成活率低,而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繁殖大量种苗。笔者经过试验研究,基本掌握了苦丁茶组培快繁的相关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培快繁 苦丁茶 移栽技术 试验研究 繁殖成活率 常绿乔木 大叶冬青 保健作用 药用功能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蕨类植物组培快繁及其移栽技术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宏航 李朝森 刘慧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125-126,共2页
以蕨类新萌发的侧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比例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进行诱导分化、增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MS+BA 1.0mg/L+NAA 0.3mg/L增殖效果好;以1/2MS+IBA 0.4mg/L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在炼苗移栽试验中,以穴... 以蕨类新萌发的侧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比例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进行诱导分化、增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MS+BA 1.0mg/L+NAA 0.3mg/L增殖效果好;以1/2MS+IBA 0.4mg/L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在炼苗移栽试验中,以穴盘为容器、蛭石为基质,移栽成活率高达94.5%;以草炭∶珍珠岩=1∶1为基质,移栽后期植株长势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 组织培养 快繁 移栽 外植体 培养基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管理调控水稻镉污染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燕 江建锋 +2 位作者 黄奇娜 邵国胜 王宏航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6,共7页
我国稻田镉污染严重,稻米安全问题突出,发展能够有效调控水稻镉污染的产品与措施尤为迫切。稻田生态系统高度复杂,并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水稻镉污染调控难度大。大量研究表明,合理的水分管理不仅能够保障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产量和稻米品... 我国稻田镉污染严重,稻米安全问题突出,发展能够有效调控水稻镉污染的产品与措施尤为迫切。稻田生态系统高度复杂,并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水稻镉污染调控难度大。大量研究表明,合理的水分管理不仅能够保障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产量和稻米品质,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水稻镉积累。本文综述了水分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动态变化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阐述了水分管理降低水稻镉积累的主要机理,总结和展望了目前水分管理模式相关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实际生产上通过优化水分管理技术降低镉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更有效实现水稻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管理 镉污染 土壤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镉污染相关农艺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燕 黄奇娜 +1 位作者 邵国胜 王宏航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0,共6页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米安全生产正受到农田镉污染的严重威胁,减少水稻镉污染的农艺技术发展也备受关注。本文简要阐述了水分管理技术、合理施肥技术、叶面阻控技术、原位钝化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种植制度调整以及种...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米安全生产正受到农田镉污染的严重威胁,减少水稻镉污染的农艺技术发展也备受关注。本文简要阐述了水分管理技术、合理施肥技术、叶面阻控技术、原位钝化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种植制度调整以及种植镉低积累品种等农艺调控技术控制水稻镉污染的研究与应用,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以期为更有效调控水稻镉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镉污染 农艺调控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调控水稻镉污染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燕 王宏航 +3 位作者 黄奇娜 俞林飞 邵国胜 江建锋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1,18,共7页
施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上普遍应用的一项增产措施。目前水稻生产上普遍施用氮(N)、磷(P)、钾(K)等大量元素肥料,而铁(Fe)、锰(Mn)、锌(Zn)等微量元素肥料往往被忽视。研究发现,施肥能够影响土壤重金属镉(Cd)的形态变化和水稻Cd积累。本文... 施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上普遍应用的一项增产措施。目前水稻生产上普遍施用氮(N)、磷(P)、钾(K)等大量元素肥料,而铁(Fe)、锰(Mn)、锌(Zn)等微量元素肥料往往被忽视。研究发现,施肥能够影响土壤重金属镉(Cd)的形态变化和水稻Cd积累。本文通过阐述N、P、K、S、Fe、Mn、Zn、Si和有机肥等肥料影响水稻Cd积累的主要作用机理,综述了施肥调控水稻Cd积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有效地应用施肥技术降低水稻Cd污染,实现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镉污染 土壤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还田消纳的效应及其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正荣 王宏航 +4 位作者 童文彬 单胜道 程辉彩 张建云 张进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898-1902,共5页
沼液是废弃生物质经过厌氧发酵产生的含有大量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的残余液体,是一种速效性有机物料。沼液替代化肥还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如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地,提高作物品质及产量等。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沼液还田对土壤环境... 沼液是废弃生物质经过厌氧发酵产生的含有大量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的残余液体,是一种速效性有机物料。沼液替代化肥还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如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地,提高作物品质及产量等。通过文献调研综述了沼液还田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剖析了沼液还田消纳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可为沼液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土壤 作物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地区茭白促早高效生态种植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江德权 甘宏信 +6 位作者 毛土有 汪飞燕 刘卫华 陈锦鹏 易建群 王宏航 夏秋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0-122,共3页
双季茭白采用促早高效生态种植技术,秋茭可提早上市4 d(天)左右,春茭可提早上市25 d(天)左右,填补了市场空档期,经济效益高,且避开了用工高峰期,种植技术也容易学习、掌握和推广。近年来,茭白促早高效生态种植技术因技术简单易学、茭白... 双季茭白采用促早高效生态种植技术,秋茭可提早上市4 d(天)左右,春茭可提早上市25 d(天)左右,填补了市场空档期,经济效益高,且避开了用工高峰期,种植技术也容易学习、掌握和推广。近年来,茭白促早高效生态种植技术因技术简单易学、茭白商品性好、可填补淡季市场、售价高、农药投入少等优点,受到浙西地区种植户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茭白 提早上市 促早 淡季市场 生态种植技术 种植户 浙西地区 商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观赏蕨类育苗技术
13
作者 王宏航 李朝森 +1 位作者 刘慧琴 占志钧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观赏蕨类植物 出口标准 育苗技术 规模化生产 组培快繁 日本市场 产业化生产 花卉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切菊花日本“神马”省工节本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章心惠 刘慧琴 王宏航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12-113,共2页
介绍了从日本引进的切菊花品种“神马”的省工节本栽培技术。
关键词 切菊花 神马 省工节本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花新芽扦插好
15
作者 王宏航 刘慧琴 《花卉》 2003年第9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长寿花 扦插繁殖 新芽 水分管理 光照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早熟早籼稻品种中组18在江山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韵 李诚永 +3 位作者 陈建江 邵晓伟 徐南昌 王宏航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105,共2页
中组1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早籼稻品种,2020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江山市于2018年引入试种示范,田间表现出熟期早、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 中组1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早籼稻品种,2020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江山市于2018年引入试种示范,田间表现出熟期早、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性好、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等特点,高产栽培产量潜力可达10.00 t/hm^(2)以上。本文介绍了该品种在江山市的试种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高产 中组18 种植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栽扶郎茎尖培养快速繁苗技术
17
作者 王宏航 刘慧琴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5期98-98,共1页
扶郎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F1种子,售价高,不能留种.利用组培技术既可保存种质资源,又能快繁种苗.笔者经研究发现采用茎尖剥离法可快繁扶郎,具有污染率低、速度快、种苗抗病性强、性状优良等特点.
关键词 盆栽扶郎 茎尖培养 苗种繁育技术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和栽插密度对甬优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诚永 程渭树 +3 位作者 王宏航 李韵 骆英 吴汉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702-704,共3页
研究6个播种期和7个栽插密度对单季稻甬优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15随着播期的延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穗长逐渐降低,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造成产量随播种期... 研究6个播种期和7个栽插密度对单季稻甬优15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甬优15随着播期的延迟,全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穗长逐渐降低,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造成产量随播种期延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播种期为5月10-25日的产量最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甬优15有效穗不断增加,株高、穗长、千粒重不断降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最终造成产量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栽插密度以14 31万~16 67万丛·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15 播种期 栽插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商品有机肥对橘园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国群 李玲玲 +1 位作者 王宏航 徐宵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1171-1173,共3页
研究施用商品有机肥对橘园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能够降低橘园土壤酸度,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提高土壤中交换性钙、镁的含量,但对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的含量没有影响;施用商... 研究施用商品有机肥对橘园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能够降低橘园土壤酸度,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提高土壤中交换性钙、镁的含量,但对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的含量没有影响;施用商品有机肥能够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有机肥 柑橘园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和栽插密度对春优84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诚永 李韵 +3 位作者 吴汉平 程渭树 骆英 王宏航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7-8,共2页
本文以籼粳杂交晚稻春优84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单季稻春优84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春优84随着播期的延迟,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株高、穗长逐渐降低,... 本文以籼粳杂交晚稻春优84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播期和栽插密度对单季稻春优84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春优84随着播期的延迟,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株高、穗长逐渐降低,全生育期显著缩短,最终造成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以播期5月10日、5月25日、6月9日处理产量较高;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春优84穗实粒数、穗总粒数、结实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穗长、千粒重不断降低,有效穗不断增加,最终造成产量递减的趋势,其中以栽插密度11.11万、14.31万丛/hm^2处理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春优84 播期 栽插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