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表达与理解之关联-晚期狄尔泰对精神科学的诠释学奠基 被引量:3
1
作者 汉斯·乌李希·莱辛 王宏()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4期84-98,197,共15页
晚期狄尔泰的哲学主题乃是对精神科学的诠释学奠基,这一规划尤其体现在狄尔泰1900年的《诠释学的诞生》和1910年的《历史世界在精神科学中的建构》之中。在《诠释学的诞生》的导论和补充部分,业已出现了将诠释学从某种技术手段转换为某... 晚期狄尔泰的哲学主题乃是对精神科学的诠释学奠基,这一规划尤其体现在狄尔泰1900年的《诠释学的诞生》和1910年的《历史世界在精神科学中的建构》之中。在《诠释学的诞生》的导论和补充部分,业已出现了将诠释学从某种技术手段转换为某种哲学规划的尝试,亦即探讨对生活表达之理解的结构与特征,但诠释学在此仍然是对持久固定的文本的解释和阐释。这一诠释学奠基方案在1910年达到了高峰。在《历史世界在精神科学中的建构》中,狄尔泰详尽阐释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区别,阐发了精神科学的独特结构,亦即生活、表达与理解之关联,最终落脚于客观精神和效果关联。客观精神是人类生存于其中的超个体的文化世界,使人们对他人的理解得以可能,保证了理解的客观性;效果关联则刻画出精神世界的根本特征,它塑造了客观精神,使其成为精神科学的对象。只有在此基础上,对精神科学的诠释学奠基才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诠释学 精神科学 体验 客观精神 效果关联 狄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永远不可能成为海德格尔主义者”——京特·菲加尔访谈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宏() 《哲学分析》 CSSCI 2020年第5期187-194,共8页
京特·菲加尔(Günter Figal),1976年从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7年,他在海德堡大学做完教职论文后,被任命为私人讲师。他的老师有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蒂特·亨里希(Dieter Henrich)... 京特·菲加尔(Günter Figal),1976年从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7年,他在海德堡大学做完教职论文后,被任命为私人讲师。他的老师有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蒂特·亨里希(Dieter Henrich),迈克尔·特尼森(Michael Theunissen)和恩斯特·图根哈特(Ernst Tugendhat)。从1989年到2001年,他担任蒂宾根大学哲学教授。自2001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弗莱堡大学哲学讲席教授。他是《国际诠释学年鉴》(Internationales Jahrbuch f俟r Hermeneutik)的主编,并且在2003年至2015年间担任马丁·海德格尔学会主席。本文是《人物/背景》杂志对菲加尔教授的访谈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海德格尔 哲学教授 海德堡大学 弗莱堡大学 学会主席 格奥尔格 加尔 京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