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戏曲导演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60,40,共8页
针对近年有学者提出的戏曲不需要导演的观点,本文梳理了中国戏曲导演产生、发展的过程和他们的贡献,并论述了当前戏曲导演的功过得失。文章提出,戏曲导演应该尊重戏曲艺术的规律,努力发挥演员的创造性,从而使导演在戏曲创作中产生更多... 针对近年有学者提出的戏曲不需要导演的观点,本文梳理了中国戏曲导演产生、发展的过程和他们的贡献,并论述了当前戏曲导演的功过得失。文章提出,戏曲导演应该尊重戏曲艺术的规律,努力发挥演员的创造性,从而使导演在戏曲创作中产生更多的正能量,并同时希望导演在戏曲理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下的文艺理论界对戏曲导演问题应加以更多关注,并给予实事求是的理论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导演 戏曲导演与戏曲表演 理论建设 艺术问题 戏曲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戏曲“关目”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关目"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作品中能够体现生活的独特性和艺术的独创性的情节构思。好的关目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精彩的表演;不仅能表现出独特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而且能表现动人的感情,富有机趣和韵味... "关目"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作品中能够体现生活的独特性和艺术的独创性的情节构思。好的关目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精彩的表演;不仅能表现出独特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而且能表现动人的感情,富有机趣和韵味,能体现出舞台的诗意。一些传世的作品之所以能传世,常常是因为它有精彩的关目。因此我们在进行戏曲创作时,应该首先考虑有没有新颖独特的关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关目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艺术构思 新颖独特 戏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美学范畴之虚实论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3-150,共8页
虚与实是戏曲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它和形与神有密切关系,形为实,神为虚;要做到形神兼备,就必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这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原则,因此虚实关系在戏曲表演中是非常重要的。张庚先生总结中国戏曲的特点为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 虚与实是戏曲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它和形与神有密切关系,形为实,神为虚;要做到形神兼备,就必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这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原则,因此虚实关系在戏曲表演中是非常重要的。张庚先生总结中国戏曲的特点为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后两个特点都是由戏曲表演的特点决定的。虚拟性是程式创造的美学基础,程式性是戏曲虚实相生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美学 虚实相生 形神兼备 程式性 虚拟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戏曲美学范畴之雅俗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161,共8页
雅与俗是戏曲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戏曲美学受到音乐美学、文艺美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乐论、文论都注意到雅俗问题,但理论与创作实践及受众审美需求之间有时存在矛盾。而在戏曲创作中,一直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古代剧论对雅俗共赏有充分... 雅与俗是戏曲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戏曲美学受到音乐美学、文艺美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乐论、文论都注意到雅俗问题,但理论与创作实践及受众审美需求之间有时存在矛盾。而在戏曲创作中,一直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古代剧论对雅俗共赏有充分的论述,成为戏曲理论与美学的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美学 乐论 文论 剧论 雅俗共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戏曲的行当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45,39,共7页
表演分行当是戏曲艺术的一个特点。对此,近代以来人们多有指责。或认为这是一种类型化的表演,行当的细化是"晚清政治高度专制和极端腐败"和反对革新所造成的。本文认为,表演行当的形成是与戏曲的历史密不可分的,行当的不断丰... 表演分行当是戏曲艺术的一个特点。对此,近代以来人们多有指责。或认为这是一种类型化的表演,行当的细化是"晚清政治高度专制和极端腐败"和反对革新所造成的。本文认为,表演行当的形成是与戏曲的历史密不可分的,行当的不断丰富和细化是戏曲艺术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对于各个剧种来说,行当也是剧种成熟程度的标志。行当是戏曲创作思维的基础和传承的主要手段,是戏曲艺术典型化的独特道路。因此,在新的创作中要努力继承行当的创作方法,挖掘行当的潜能,彰显剧种的特点,从而在舞台上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行当 表演艺术 艺术创作 类型化 典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对待西方戏剧理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5,共7页
在中国现代戏曲理论的建设中,如何对待西方戏剧理论是一个极为重要和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是如何评价中国现在的戏曲理论状况。中国现在的戏曲理论是由几代戏剧家积累建设起来的。这些戏剧家有相当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又对中西戏剧进行... 在中国现代戏曲理论的建设中,如何对待西方戏剧理论是一个极为重要和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是如何评价中国现在的戏曲理论状况。中国现在的戏曲理论是由几代戏剧家积累建设起来的。这些戏剧家有相当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又对中西戏剧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中国戏曲的特点和规律做出了比较深刻的论述。因此对当前的戏曲理论的成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戏曲理论必然地受到西方戏剧理论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正负两个方面。在今后戏曲理论的建设中,应该加强中国戏曲理论的主体性,并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中国戏曲理论体系;但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继续吸收借鉴和融合外国的戏剧理论,而不能采取拒绝和排斥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艺术 中国戏曲理论 外国戏剧理论 话语 观念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戏剧的民族性和现代性——与董健先生商榷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9,共6页
近年我国重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论者认为这是"文化民族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创的现代化进程的中断。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自抗日战争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总结实践经验,对于中国的现... 近年我国重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论者认为这是"文化民族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创的现代化进程的中断。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自抗日战争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总结实践经验,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已做出新的选择。这就是既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革命精神,又须克服五四时期思想的偏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结合。我们的文化和戏剧都应该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做到二者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戏剧 现代性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美学范畴之内外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3-151,共9页
在戏曲美学范畴中,内与外是一对重要范畴,戏曲创作与戏曲表演都强调需要内外结合,即表现与体验相结合,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美学观点是从《乐记》和画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发展而来的。戏曲的这一美学观念与斯坦尼... 在戏曲美学范畴中,内与外是一对重要范畴,戏曲创作与戏曲表演都强调需要内外结合,即表现与体验相结合,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美学观点是从《乐记》和画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发展而来的。戏曲的这一美学观念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外国戏剧理论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美学 内外 表现与体验 《乐记》 斯氏体系 艺术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剧创作:抒写历史的情怀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9-142,159,共5页
中国的历史剧剧本虽然出现较晚,但咏史诗的历史很长,形成了抒写历史情怀的传统。古代文人的历史剧和民间的历史故事剧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当代优秀的历史剧都是剧作家对历史的浓郁情感的表现。观众所以喜欢历史剧也是因为它在感情上与他... 中国的历史剧剧本虽然出现较晚,但咏史诗的历史很长,形成了抒写历史情怀的传统。古代文人的历史剧和民间的历史故事剧都继承了这一传统。当代优秀的历史剧都是剧作家对历史的浓郁情感的表现。观众所以喜欢历史剧也是因为它在感情上与他们相通。因此我们在历史剧的创作中要着重抒写历史的情怀,在评论中也要重视它的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创作 戏曲艺术 历史情怀 咏史诗 古代史剧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戏曲的独特的时空观——学习阿甲的戏曲理论和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29,145,共4页
阿甲先生从丰富的导演实践经验中总结出重要的戏曲理论,他着重解决生活的真实与舞台艺术的真实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戏曲有独特的时空观,即虚拟的流动的时空观。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戏曲的时空观与分场的形式、程式化的表... 阿甲先生从丰富的导演实践经验中总结出重要的戏曲理论,他着重解决生活的真实与舞台艺术的真实的关系问题。特别指出戏曲有独特的时空观,即虚拟的流动的时空观。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戏曲的时空观与分场的形式、程式化的表演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由此形成了戏曲的特点和戏曲表演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时空观 戏曲表演 生活真实 舞台艺术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美学范畴之美丑论
11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61,67,共11页
美丑是戏曲美学的一对重要的、核心的范畴。戏曲的美丑观念来自于中国古典哲学观念,同时受到音乐、绘画、诗歌、文学等姊妹艺术的美学观念的深刻影响。戏曲艺术的形神兼备、虚实相生、内外结合等特点都是要达到"美"的目的。... 美丑是戏曲美学的一对重要的、核心的范畴。戏曲的美丑观念来自于中国古典哲学观念,同时受到音乐、绘画、诗歌、文学等姊妹艺术的美学观念的深刻影响。戏曲艺术的形神兼备、虚实相生、内外结合等特点都是要达到"美"的目的。戏曲艺术以"自然"为美的最高境界;以"合度"为美的规范和标准。戏曲的丑脚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扩大了戏曲的美学内涵。戏曲是最善于表现生活美的一种艺术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戏曲美学 美丑 自然 合度 丑脚艺术 戏曲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弘扬惟敬谨——曾永义先生戏曲研究的特点和贡献
12
作者 王安葵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4-178,共5页
曾永义先生对弘扬祖国的戏曲事业确实充满热情,而且抱着严肃认真虔诚敬谨的态度,因此其研究成果是扎实的,既有益于当代,亦足以传之后人。他的贡献在于:第一,抓住构成戏曲艺术的重要因素和戏曲艺术形成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 曾永义先生对弘扬祖国的戏曲事业确实充满热情,而且抱着严肃认真虔诚敬谨的态度,因此其研究成果是扎实的,既有益于当代,亦足以传之后人。他的贡献在于:第一,抓住构成戏曲艺术的重要因素和戏曲艺术形成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多个领域有所推进;第二,重视前人和同时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又力求超越前人,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观点;第三,治史严谨,考证缜密,体现了一种良好的学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曾永义 戏曲事业 严肃虔诚 戏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全国南戏展演“戏话泉州” 海丝戏剧研讨会专家谈
13
作者 叶小钢 王安葵 +3 位作者 俞为民 宋官林 黎继德 王评章 《福建艺术》 2024年第5期7-14,共8页
我对泉州戏曲的印象。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国音乐家协会以及我本人一直以来都特别关注戏曲音乐研究。戏曲是非常具有民族性的艺术,由声腔、曲牌、场景音乐等构成完整的音乐体系,每个剧种不仅与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并... 我对泉州戏曲的印象。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国音乐家协会以及我本人一直以来都特别关注戏曲音乐研究。戏曲是非常具有民族性的艺术,由声腔、曲牌、场景音乐等构成完整的音乐体系,每个剧种不仅与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各个剧种的音乐背后蕴含着强大的地方表演及演唱的特点,锣鼓的铿节奏都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说九州大地南腔北调,从京剧、越剧、粤剧、川剧、秦腔这些大剧种到遍布全国的300多个剧种都是一片中国传统音乐的浩瀚海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体系 戏曲音乐 中国音乐家协会 民间音乐 场景音乐 泉州戏曲 中国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淑贤与龙江剧艺术研讨会
14
作者 曲润海 姚欣 +10 位作者 王育生 曲六乙 李庆成 王安葵 朱文相 林毓熙 安志强 龚和德 黄维钧 赓续华 刘邦厚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8-29,共12页
这两天参加了开幕式,参观了基地,看了两台晚会演出,我有几点感受。第一点感受是:一个剧种、一个剧团的建设,第一位的是人才,有了人才能够干事。龙江剧经过几十年推出了以白淑贤为首一批艺术人才,白淑贤是代表,但不只是一个白淑... 这两天参加了开幕式,参观了基地,看了两台晚会演出,我有几点感受。第一点感受是:一个剧种、一个剧团的建设,第一位的是人才,有了人才能够干事。龙江剧经过几十年推出了以白淑贤为首一批艺术人才,白淑贤是代表,但不只是一个白淑贤,还有一班管理人员和创作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剧 剧团 剧种 演出 京剧 感受 艺术人才 开幕式 晚会 参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