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KLK6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守满 毛杰 +2 位作者 李波 吴畏 唐利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探讨KLK6蛋白及其mRNA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8例并收集其术后标本,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KLK6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原发性... 目的:探讨KLK6蛋白及其mRNA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8例并收集其术后标本,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和RT-PCR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KLK6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KLK6蛋白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40%(69/88),并与癌组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有关;发生淋巴结转移及ER(+)的癌组织中KLK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0.05)及ER(-)组(P<0.05)。KLK6 mRNA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1);但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KLK6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转移组(P<0.05);ER+组亦低于ER(-)组(P<0.05)。KLK6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相关基因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KLK6蛋白及其mR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生、浸润、转移有关,可以作为一个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学 KLK6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20的表达与乳腺癌进展、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守满 黄大毛 +1 位作者 李波 阮景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6-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进展、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6例,以2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K2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进展、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6例,以2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K2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K2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23%(69/86),明显高于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20.00%(4/20),P<0.01]。CK20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P<0.05)和病理类型(P<0.01)有关,与TNM分期(r=0.86,P<0.05)、淋巴结转移(r=0.73,P<0.05)和HER-2(r=0.69,P<0.05)呈正相关,与ER(r=-0.58,P<0.05)呈负相关。CK20阳性表达组和CK20阴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8.46%(25/65)和66.67%(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20与乳腺癌的进展、转移有关,作为新的乳腺癌标记物,有一定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20 乳腺癌 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糖蛋白-72抗原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守满 毛杰 +1 位作者 李波 唐利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探讨抗肿瘤相关糖蛋白(TAG-72)抗原的表达与原发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18例,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AG-72抗原的表达。并对其中的9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作术后为期5年的随访,分析TAG-7... 目的:探讨抗肿瘤相关糖蛋白(TAG-72)抗原的表达与原发性乳腺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18例,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AG-72抗原的表达。并对其中的9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作术后为期5年的随访,分析TAG-72抗原与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AG-72抗原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81%(93/118),并与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的预后均有密切的关系。在直径较大(P<0.05)、TNM分期较高(P<0.05)、淋巴结转移(P<0.01)及组织学分级低(P<0.01)的肿瘤组织中,TAG-72抗原高表达。此外,TAG-72抗原阳性表达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的患者(P<0.01)。结论:TAG-72抗原的表达可能与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生、浸润、转移有关;TAG-72抗原可以作为一个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中应用,检测其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并结合临床病理学分级,可提高对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糖蛋白抗原 原发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nm2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毛杰 海健 +4 位作者 舒衡平 邬玉辉 欧慧英 罗沙阳 王守满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2-314,334,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转移抑制蛋白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转移抑制蛋白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正相关(r=0.263,P=0.019),与5年无病生存率呈低度负相关(r=-0.255,P=0.024);nm23阳性表达率为57.50%(46/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负相关(r=-0.253,P=0.024),与5年无病生存率低度正相关(r=0.235,P=0.037)。Survivin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抑制凋亡作用和nm23蛋白的抑制转移作用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SURVIVIN NM23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吸附剂处理重金属离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丰科 王守满 +1 位作者 姜萍 李思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1-3,10,共4页
介绍了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吸附剂处理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成果。农业废弃物由于其高效、低成本和可再生等优点,常作为吸附剂用来处理重金属离子,对这些吸附剂进行进一步修饰,以提高其效率,并多次重复利用,以提高其工业规模的适用性。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生物吸附作用 工业废水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触及肿物乳腺癌的临床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邬玉辉 陈飞宇 +1 位作者 欧阳慧英 王守满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可触及肿物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对46例查体不可触及肿物的病例进行钼靶X线摄片及超声检查,有乳头溢液者均行乳管镜检查。结果:46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患者,其中钼靶示结节或钙化、结构紊乱等提示乳癌34例,考虑良... 目的:探讨不可触及肿物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对46例查体不可触及肿物的病例进行钼靶X线摄片及超声检查,有乳头溢液者均行乳管镜检查。结果:46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患者,其中钼靶示结节或钙化、结构紊乱等提示乳癌34例,考虑良性肿瘤5例,未见病变7例;超声诊断乳癌31例,考虑良性病变6例,未见占位性病变9例;6例乳头溢液乳管镜均示占位性病变经定位活检确诊。结论:钼靶、超声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重视早期癌的体征,联合检诊,互相弥补,可提高乳癌的早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早期诊断 未触及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湖南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PTEN和NBS1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邬玉辉 蒋炳涧 +5 位作者 戴旭 胡学丽 王守满 姜萍岚 胡元萍 黄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湖南人群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和Nijmegen断裂综合征1(Nijmegen breakage syndrome 1,NBS1)基因的突变特点及潜在意义。方法:纳入131例家族性和早发性... 目的:探讨中国湖南人群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和Nijmegen断裂综合征1(Nijmegen breakage syndrome 1,NBS1)基因的突变特点及潜在意义。方法:纳入131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对PTEN基因所有外显子以及NBS1基因外显子5和外显子6的突变位点进行筛查,然后采用DNA直接测序证实。结果:在131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PTEN基因插入突变IVS4+109ins TCTTA,其突变频率为1.15%;首次发现PTEN基因的2个突变225 A>C(h r 160 Pro)与IVS5+13T>C,另一个已报道的错义突变为rs121909229 G>A(Arg 130 Gln)。在NBS1基因上发现3个突变,其中IVS6+43A>G与IVS6+127A>G为首次发现,另一个已报道的同义突变为rs1805794G>C(Glu 185 Gln)。结论:新发现的PTEN和NBS1突变可能是中国湖南人群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的特有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TEN NBS1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0
8
作者 庞健 王守满 +1 位作者 廖立秋 刘祥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58-965,共8页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预后相对较差。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TNBC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炎症与...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预后相对较差。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TNBC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是一项全面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SII与NAC治疗TNBC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NAC和系统治疗的TNBC患者资料,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31例TNBC患者。根据患者化疗前1周的血常规结果计算NAC前SII,将患者分为NAC前低SII组(SII<412,115例)和NAC前高SII组(SII≥412,116例)。根据患者所有化疗结束后2~3个月的血常规结果计算化疗后SII,将患者分为化疗后低SII组(SII<474,115例)和化疗后高SII组(SII≥474,116例)。采用Pearson’sχ^(2)检验分析TNBC患者SII与其他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TNBC患者NAC疗效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NBC患者NAC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在NAC前,不同年龄、肿块大小组之间SI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7和P=0.002);在化疗后,不同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分期、Ki-67组之间SI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前低SII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为15.7%,NAC前高SII组pCR率为6.0%。NAC前低SII组较NAC前高SII组pCR率更高(P=0.019)。淋巴结分期为pN_(0)的患者156例,pCR率为14.7%;淋巴结分期为pN_(1)~pN_(2)的患者75例,pCR率为2.7%。淋巴结分期为pN_(0)的患者较淋巴结分期为pN_(1)~pN_(2)的患者pCR率更高(P=0.006)。随访期间有34例患者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AC前低SII、NAC前高SII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分别为87.8%、82.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5);肿块大小为T_(1)~T_(2)、T_(3)患者的3年DFS率分别为89.0%、67.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1);淋巴结分期为pN_(0)、pN_(1)~pN_(2)患者的3年DFS率分别为87.8%、82.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9)。Cox分析结果显示:NAC前SII和肿块大小是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P=0.038和P=0.010)。结论:SII对预测TNBC患者NAC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成为生物学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做法与成效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守满 山发熬 +1 位作者 石之杰 张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34,共2页
近几年来,大通县通过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体系等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全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从小到大、从探索到完善的跨越,... 近几年来,大通县通过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体系等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全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从小到大、从探索到完善的跨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预防监督 做法 成效 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道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守满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0年第8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人畜饮水 农村 给水管道 故障排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的实践
11
作者 王守满 李向瑜 +1 位作者 薛生贝 曾湘英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0-21,共2页
大通县紧紧抓住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国债水保工程等重点项目相继实施的大好机遇,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新型体制,集中资金,捆绑项目,使零星的分散治理真正转变为区域性集中连片治理,建成了总面积... 大通县紧紧抓住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国债水保工程等重点项目相继实施的大好机遇,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新型体制,集中资金,捆绑项目,使零星的分散治理真正转变为区域性集中连片治理,建成了总面积为274 47km2的水土保持示范区,保证了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发挥,开创了大示范区建设的新局面。介绍了其经验与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大示范区建设 青海大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湿养阴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方家选 张金玺 +2 位作者 瓮恒 王守满 牛国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22-923,共2页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养阴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采用清热化湿养阴颗粒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8.7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养阴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采用清热化湿养阴颗粒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8.7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头发含铁量均较治疗前增加,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疗效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清热化湿养阴颗粒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