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间生草对苹果园土壤养分与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陶江 王宇桃 +5 位作者 柳羽 王秀 叶彦辉 李巍 顾方玉 韩艳英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为探讨行间生草栽培对西藏林芝果园土壤养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在当地苹果园中选用多个草种进行单播或混播种植试验,以评估不同生草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连续两年的观测中,... 为探讨行间生草栽培对西藏林芝果园土壤养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在当地苹果园中选用多个草种进行单播或混播种植试验,以评估不同生草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连续两年的观测中,紫花苜蓿单播(T4)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全氮含量,与自然生草(CK)相比,2022年和2023年分别提高17.36%、20.83%和15.17%、41.98%;箭筈豌豆与燕麦混播(T3)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含量,2022年和2023年分别较CK提高13.38%和53.02%。此外,生草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在两年间显示出不一致的显著性,2023年与2022年相比,7种生草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果实品质方面,人工生草处理显著提高了苹果的单株产量、单果重,紫花苜蓿单播处理单株产量最高,2022年和2023年分别较CK增产54.69%和26.65%。2023年与2022年相比,各生草处理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尽管生草模式对果实形状、硬度的影响两年间显著性不一致,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混播(T3、T6)处理在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值方面较单播表现较好,有效提升了果实的风味与品质。综上,在西藏林芝苹果栽培区域,采用紫花苜蓿单播的生草模式有望进一步优化果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养分含量 果实品质 苹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宇桃 韩艳英 +3 位作者 陶江 柳羽 叶彦辉 邵小明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果园生草是国内外推行的果园生产管理模式,也是果园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我国大多数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清耕”种植模式,且为追求效益而大量施用化肥、除草剂,极易造成土壤侵蚀和土壤压实等现象,从而导致果品质量下降。果园种草后... 果园生草是国内外推行的果园生产管理模式,也是果园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我国大多数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清耕”种植模式,且为追求效益而大量施用化肥、除草剂,极易造成土壤侵蚀和土壤压实等现象,从而导致果品质量下降。果园种草后残根落叶等凋落物可以在酸性土壤条件中缓慢降解或转化形成少量腐殖质,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进而促进农田土壤质量的提高。对目前我国果园的生草草种选择原则,以及果园生草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果树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可为果园生草栽培技术推广以及高营养的绿色果品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草 土壤理化性质 果树生长发育 果实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水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5
3
作者 柳羽 王宇桃 +1 位作者 韩艳英 叶彦辉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8期172-174,共3页
西藏是我国果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分析西藏果园发展现状,认为西藏水果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包括果园管理粗放,缺乏技术指导;生产成本高,销售困难;品种结构不合理及产业化水平低等,结合西藏生产实际,提出引进技术人才,科学管理... 西藏是我国果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分析西藏果园发展现状,认为西藏水果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包括果园管理粗放,缺乏技术指导;生产成本高,销售困难;品种结构不合理及产业化水平低等,结合西藏生产实际,提出引进技术人才,科学管理果园;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引进、培育新品种及提高水果产业化水平等建议,为西藏自治区水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产业 现状 建议 西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