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址博物馆特殊环境温度场调控系统的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宇昂 路昭 +3 位作者 罗昔联 孟祥兆 孙艳军 金立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139,共9页
为保护遗址博物馆中的文物,确定适宜遗址文物长久安全保存的空气温度参数,根据遗址博物馆的特殊复杂环境("大气-文物-土壤"多参数耦合),研制了遗址文物适宜的封闭式多场耦合实验舱本体及空气温度调控系统。该多场耦合实验舱... 为保护遗址博物馆中的文物,确定适宜遗址文物长久安全保存的空气温度参数,根据遗址博物馆的特殊复杂环境("大气-文物-土壤"多参数耦合),研制了遗址文物适宜的封闭式多场耦合实验舱本体及空气温度调控系统。该多场耦合实验舱既包括上部空气环境,也包括底部土壤环境,采用了对下部遗址文物影响最小的低风速上进上回送风方式以满足遗址文物的坑道陈列模式。在舱内换气次数固定的情况下,空气温度调控系统通过铰链机构调节送风角度以优化实验舱内部的气流组织。通过实验并借助CFD软件FLUENT,研究了送风角度对实验舱内部温度场及流场的影响,获得了优化方案。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对于所设计的多场耦合实验舱,小角度送风有利于实验舱内部温度场及流场的均匀分布,同时可降低系统能耗。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汉阳陵或兵马俑这类坑式陈列,并可为送风式舱体结构的温度场分布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博物馆 特殊环境 多场耦合实验舱 温度控制系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下的人体热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松 赵民 +4 位作者 李扬 王宇昂 孟祥兆 顾兆林 金立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105,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下的人体热舒适性,对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合理简化了人体热平衡方程,获得了人体显热散热量、辐射对流散热量比与热舒适性的关系。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下,人体热... 为了深入研究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下的人体热舒适性,对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合理简化了人体热平衡方程,获得了人体显热散热量、辐射对流散热量比与热舒适性的关系。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辐射供冷空调系统下,人体热舒适性指标(PMV)与人体显热散热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线性关系,可从人体热平衡的角度直接对人体热舒适性进行评价;人体辐射对流散热量比与热舒适性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即人体辐射对流散热量比对热舒适性没有影响。因此,在保证人体热舒适性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提高人体辐射对流散热量比,即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具有较大的辐射末端面积、较低的辐射末端温度或较高的送风温度,从而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此项研究可为辐射供冷空调系统的热舒适性评价及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 人体热舒适性 人体热平衡 显热散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稳态模型的毛细管墙体热工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秦思宇 王宇昂 +5 位作者 李扬 高松 赵民 路昭 孔琼香 金立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2-148,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毛细管墙体的热工特性,在非稳态传热热阻热容RC(resistance and capacity)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毛细管墙体的稳态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获得了毛细管与室内和室外换热量的比值。通过实验采集了室内外空气温度、毛细管墙体... 为了深入研究毛细管墙体的热工特性,在非稳态传热热阻热容RC(resistance and capacity)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毛细管墙体的稳态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获得了毛细管与室内和室外换热量的比值。通过实验采集了室内外空气温度、毛细管墙体内壁面温度、毛细管层温度及毛细管与室内外交换的热流密度等实验数据,研究了冬季工况下毛细管墙体与室内外换热量的特点,分析了毛细管墙体的一维换热过程,并验证了毛细管墙体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的合理性。实验结果表明: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室内温度的波动较小;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所建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结果更加趋于一致。该稳态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可应用于毛细管墙体热工特性评估,并可为进一步研究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室内负荷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空调系统 毛细管墙体 换热量分配比例模型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VD-AE的航天器电源系统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慧斌 何章鸣 +2 位作者 王炯琦 王宇昂 周海银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88,共9页
及时有效检测航天器电源系统(SPS)的在轨异常变化是航天器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由于SPS的工作环境复杂以及SPS内部存在的闭环结构,使得表征其工作状态的遥测信号含有噪声不能及时反映出故障信息.针对SPS遥测信号存在噪声和无标签问题... 及时有效检测航天器电源系统(SPS)的在轨异常变化是航天器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由于SPS的工作环境复杂以及SPS内部存在的闭环结构,使得表征其工作状态的遥测信号含有噪声不能及时反映出故障信息.针对SPS遥测信号存在噪声和无标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奇异值分解(MSVD)和自动编码器(AE)的SPS故障检测方法.将MSVD应用于波动信号去噪领域以降低噪声对遥测信号的影响,采用无监督的自动编码器算法对降噪后的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将本文所提算法应用于SPS中,对比了MSVD、小波变换和经验模态分析的去噪效果,而后结合AE分别对SP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更低的误判率以及更高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电源系统 多分辨奇异值分解 自编码器 信号去噪 无故障标签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