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ESat-2/ATLAS测高数据在青海湖湖泊水位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红波 王宁练 郭忠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8,26,共9页
湖泊既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储蓄场所,也是区域和全球水文循环系统的重要水汽源,是气候变化的重要载体和指示器。为了评估ICESat-2/ATLAS(ice, 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2/advanced topographic laser altimeter system)测高... 湖泊既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储蓄场所,也是区域和全球水文循环系统的重要水汽源,是气候变化的重要载体和指示器。为了评估ICESat-2/ATLAS(ice, 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2/advanced topographic laser altimeter system)测高数据在湖泊水位估计中的精度和应用潜力,以地处青藏高原地区的青海湖为例,基于2018年10月31日至2019年11月8日期间ATL13产品提取的青海湖湖区瞬时水位数据,并结合水文观测、LEGOS(Laboratoire d’Etudes en GéOphysique etóceanographie Spatiales)水位和风浪观测资料,验证了ATL13产品在青海湖的湖泊日均、月均水位估计精度。结果表明:ATL13产品中6束脉冲的光斑脚点高程与高程实测值的绝对误差为0.07 m,标准误差为0.18 m;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青海湖日均水位呈上升趋势,2018年10月青海湖月均水位估计值为3 195.75 m, 2019年11月的月均水位估计值为3 196.21 m,年内湖泊月均水位上升了0.46 m;青海湖的LEGOS水位和水位观测显示,时段内月均水位分别增加了0.29±0.20 m和0.58±0.10 m;ATL13产品估计的湖泊月均水位与水位观测值较为一致,与LEGOS水位的绝对误差为0.17 m,可能受到观测时段、数据质量和空间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位 星载测高仪 标准误差 多束激光脉冲 青海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测高和实测数据的博斯腾湖水位变化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红波 王宁练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9,共10页
湖泊水位是湖泊水文观测必不可缺的要素,直接关系到湖泊物质交换和能量平衡,对研究湖泊运动和区域气候环境变化至关重要。为了掌握内陆湖泊水位的变化过程和空间特征,以新疆博斯腾湖为例,综合Jason-1&2、ENVISat&ERS、ICESat-1... 湖泊水位是湖泊水文观测必不可缺的要素,直接关系到湖泊物质交换和能量平衡,对研究湖泊运动和区域气候环境变化至关重要。为了掌握内陆湖泊水位的变化过程和空间特征,以新疆博斯腾湖为例,综合Jason-1&2、ENVISat&ERS、ICESat-1、ICESat-2等卫星测高资料,提取博斯腾湖湖泊水域瞬时水位和日均水位,并根据Hydroweb水位记录和1975-2020年博斯腾湖湖泊水位观测及水域面积数据,检验Jason-1&2、ENVISat&ERS、ICESat-1、ICESat-2测高数据的估计精度。借助趋势面分析方法,分析博斯腾湖水域水位变化的空间差异和特征。结果表明:Hydroweb水位记录、Jason-1&2、ENVISat&ERS、ICESat-1、ICESat-2卫星资料估计湖泊日均水位的绝对误差分别为0.24、0.34、0.28、0.18、0.08 m;2020年博斯腾湖年均水位为1048.10±0.12 m,与1975年年均水位相比增加了0.70±0.15 m;湖泊瞬时水位在空间尺度上存在一定水位差,ICESat-2测高数据能准确地描述博斯腾湖水域表面高程和水位变化速率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位 湖泊水文特征 卫星测高 趋势面分析 空间异质性 博斯腾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冯起 龙爱华 +6 位作者 王宁练 钟德钰 薛联青 李福生 席海洋 温小虎 司建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西北内陆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在变化环境下,区域的水循环要素必然发生变化,使得水资源系统的变化过程更为复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高效节水和水量调配是西北内陆区可持续发展之急需解决...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西北内陆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在变化环境下,区域的水循环要素必然发生变化,使得水资源系统的变化过程更为复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高效节水和水量调配是西北内陆区可持续发展之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以保障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为目标,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调控为主线,按照“理论方法-技术研发-方案集成”的总体思路,以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及变化环境下水循环与水资源变化趋势为基础,集成保水节水技术、空中与地表水资源联合利用关键技术、荒漠绿洲生态保护的水资源调配技术,提出西北内陆区水资源配置方案、保障体系与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安全保障技术 水资源配置 西北内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市土壤侵蚀敏感性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1
4
作者 石玉琼 王宁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99-210,共12页
【目的】揭示太原市土壤侵蚀敏感性时间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识别容易产生土壤侵蚀的区域,评价土壤侵蚀对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为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 【目的】揭示太原市土壤侵蚀敏感性时间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识别容易产生土壤侵蚀的区域,评价土壤侵蚀对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为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植被覆盖4个因子,采用综合评价法,选择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以及2019年5个时期分析了太原市2000~2019年的土壤侵蚀敏感性。【结果】从2000年到2005年,太原市土壤侵蚀敏感性降低,从2005年到2019年太原市土壤侵蚀敏感性总体增强;从2000年到2019年,太原市土壤不敏感、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区域面积减少,其中不敏感性区域消失,轻度敏感性区域面积减少2.97%,中度敏感性区域减少47.328%,高度和极度敏感性区域增加,其中高度敏感性区域增加41.362%,极度敏感性面积增加8.991%。【结论】土壤侵蚀敏感性受降雨、植被覆盖度、土壤质地、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降雨是影响太原市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敏感性 GIS KRIGING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