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目标控制的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研究
1
作者 王宁波 范治豪 常柱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756,共9页
为获取大跨钢桁系杆拱桥精准无应力线形和合理成桥系杆力,考虑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特征和成桥状态水平系杆力取值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控制的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以无应力线形经荷载作用变形后的空间位置与设计线形间的... 为获取大跨钢桁系杆拱桥精准无应力线形和合理成桥系杆力,考虑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特征和成桥状态水平系杆力取值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控制的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以无应力线形经荷载作用变形后的空间位置与设计线形间的差值和拱脚位移均逼近0作为迭代计算目标,选定钢桁系杆拱桥设计线形参数为初始无应力状态空间位置信息,考虑实际施工工序存在的结构体系转换特征,计算其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后线形空间位置信息和设计线形间的差值和拱脚位移。将空间位置信息差值反向叠加至无应力线形并根据拱脚位移计算初始系杆索力,从而实现拱肋无应力状态空间位置信息和水平系杆力的同步更新。开展多次迭代计算,直至空间位置信息差值和拱脚水平位移均满足迭代目标。结合某大跨钢桁系杆拱桥设计参数,开展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研究,同步获取拱肋无应力线形节点空间位置和合理成桥系杆力。对比无应力状态计算结果与实际设计采用值,两者上弦杆预拱度幅值分别为6.9 cm和8.2 cm,拱脚水平位移分别为3.1×10^(-5) cm和1.2 cm,比较接近,验证了本文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基于多目标控制的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能获取精准无应力状态信息,可为此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系杆拱桥 无应力线形 水平系杆力 双目标有限迭代 空间位置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迭代的钢桁系杆拱桥主拱无应力状态空间位置精准计算方法
2
作者 常柱刚 魏标 +1 位作者 王宁波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准确获取钢桁系杆拱桥主拱无应力状态下线形及节点空间位置信息,提出基于有限迭代的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桥梁设计线形为初始无应力线形,考虑成桥过程中体系转换和荷载变化,计算其在荷载作用下的空间线形,将该空间线形与设计... 为准确获取钢桁系杆拱桥主拱无应力状态下线形及节点空间位置信息,提出基于有限迭代的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该方法以桥梁设计线形为初始无应力线形,考虑成桥过程中体系转换和荷载变化,计算其在荷载作用下的空间线形,将该空间线形与设计线形的差值反向叠加至初始无应力线形进行修正,开展多次迭代计算直至无应力线形经荷载作用后空间位置无限逼近桥梁设计线形。以长沙暮坪湘江特大桥为背景,建立钢桁拱有限元模型,考虑桥梁体系转换,进行有限迭代计算,得到钢桁拱的无应力线形,并与实际设计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柔性系杆力大小是影响桥梁结构特征及无应力线形计算的关键因素;假定系杆预张力为0时,无应力状态下主拱跨度等于系杆长度,迭代计算所得上弦杆预拱度、主墩水平位移等大于实际设计值;而考虑一定系杆预张力后迭代计算的结果则与设计值匹配,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提出的有限迭代计算方法可根据系杆拱桥成桥状态精准求解其无应力线形及各节点空间位置,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拱桥 系杆拱 无应力状态 有限迭代法 结构体系转换 节点空间位置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梁动力冲击系数研究
3
作者 韦倩 覃亮 +1 位作者 王宁波 户东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9-216,共8页
移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冲击问题与桥梁设计、运营维护密切关联,涉及桥梁结构建造经济性与服役安全性。当前的众多研究主要聚焦车辆过桥的动力放大,而单个车辆过桥行为的动力放大系数往往并不等同于桥梁设计阶段采用的动载系数。论文基于车-... 移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冲击问题与桥梁设计、运营维护密切关联,涉及桥梁结构建造经济性与服役安全性。当前的众多研究主要聚焦车辆过桥的动力放大,而单个车辆过桥行为的动力放大系数往往并不等同于桥梁设计阶段采用的动载系数。论文基于车-桥-墩耦合系统模型动力响应数值仿真计算,给出桥梁动力冲击系数(bridge impact factor,BIF)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针对某高墩大跨梁桥,开展BIF计算和影响因素研究,分析限行速度、路面平整度等对BIF的影响。结果表明:BIF是与桥梁状态相关的固有特征参数,和桥梁的容许荷载、限行速度、路面平顺性等因素密切相关;BIF随着限行速度增大而增大,但当限行速度超过最不利速度时,BIF则保持不变;路面不平度对BIF有更显著的影响,随着路面不平度的增加,BIF进一步放大;当桥面发生恶化时,可以实施桥面铺装修复或限速限载来确保BIF在允许范围内。该研究揭示了桥梁BIF取值及衍化规律,可为同类型桥梁设计及运维管理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墩桥梁 动力冲击系数 车辆过桥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动汽车电池包散热性能提升的风-液混合冷却热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宁波 郭焱华 +2 位作者 田博 董梓骏 邵双全 《制冷与空调》 2025年第2期92-98,共7页
基于电动汽车用1865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提出一种新型的风-液混合冷却电池热管理系统解决电池模组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利用电池产热模型结合CFD仿真建立电池热管理系统三维流固耦合热分析模型,并进行边界条件设置和网格无关性检验。结果表... 基于电动汽车用1865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提出一种新型的风-液混合冷却电池热管理系统解决电池模组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利用电池产热模型结合CFD仿真建立电池热管理系统三维流固耦合热分析模型,并进行边界条件设置和网格无关性检验。结果表明:风-液混合冷却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温度均匀性优于单独的风冷或液冷系统,且电池模组的最高温度更低;当进水流速从0.01 m/s增加到0.10 m/s时,电池模组的最高温度降低1.87 K,当进口空气速度从0.10 m/s增加到3.00 m/s时,电池模组的最高温度仅降低1.96 K,这说明在优化电池热管理系统散热性能时应优先考虑进水流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热管理系统 散热性能 风-液混合冷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振动试验的系杆拱桥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戴恩彬 廖婧 +1 位作者 任伟新 王宁波 《工程建设》 2024年第2期24-29,共6页
对桥梁开展环境振动测试,可以获得桥梁的模态参数如固有振型、自振频率以及阻尼比。桥梁性能评定、损伤识别、健康检测和基准有限元模型建立以这些参数为主要依据。将实测的加速度数据进行模态分析,获得桥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与有限... 对桥梁开展环境振动测试,可以获得桥梁的模态参数如固有振型、自振频率以及阻尼比。桥梁性能评定、损伤识别、健康检测和基准有限元模型建立以这些参数为主要依据。将实测的加速度数据进行模态分析,获得桥梁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与有限元模型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试验得到的桥梁实际自振特性与有限元模型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为以后桥梁定期检测、状态评估和日常养护提供基准参数。文章内容可为同类型桥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测试 模态分析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机节能改造及提高使用效率研究
6
作者 王宁波 《矿业装备》 2025年第3期150-152,共3页
为提升球磨机运转效能,增强水泥制备的科学性与高效性,加速生产体系的现代化和体系化,运用系统理论,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概括球磨机性能现状,厘清节能改造要求,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最优化设备改造方案。通过球磨机电机技术... 为提升球磨机运转效能,增强水泥制备的科学性与高效性,加速生产体系的现代化和体系化,运用系统理论,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概括球磨机性能现状,厘清节能改造要求,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最优化设备改造方案。通过球磨机电机技术、控制技术、粉磨技术的使用,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球磨机生产过程的可控化和精准化,减少电力损耗和材料损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满足新时期水泥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机 节能改造 使用效率 方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钢-UHPC组合桥面板中栓钉-PBL连接件抗剪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阳霞 何俊杰 +2 位作者 户东阳 肖柏军 王宁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708,共12页
针对波形顶板-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新型组合桥面板结构,提出在波形钢板波峰处布置短栓钉,波谷处布置开孔板(Perfobond Leiste,PBL),形成栓钉-PBL组合连接件协同抗剪。为探究该组合连接件的抗剪力学性... 针对波形顶板-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新型组合桥面板结构,提出在波形钢板波峰处布置短栓钉,波谷处布置开孔板(Perfobond Leiste,PBL),形成栓钉-PBL组合连接件协同抗剪。为探究该组合连接件的抗剪力学性能,建立组合连接件推出试验及梁式试验的有限元模型,并基于现有试验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栓钉直径、PBL孔径、栓钉抗拉强度和UHPC抗压强度等设计参数对组合连接件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组合连接件在推出试验全过程中的剪力分配规律,揭示了波形顶板-UHPC组合结构中栓钉与PBL剪力连接件的协同工作机理及破坏机理,并基于此提出组合连接件的设计理论和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组合连接件受到的剪力由栓钉和PBL共同承担,增加短栓钉直径、PBL孔径和UHPC强度均可有效提高组合连接件抗剪承载力;栓钉与无贯穿钢筋的PBL连接件抗剪承载力相近时,后者在加载初期承担的荷载较大,并会早于栓钉发生破坏;二者抗剪承载力之比在1.5左右时,大致同时进入破坏阶段,组合效果最佳;提出的栓钉-PBL组合连接件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及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抗剪连接程度相同时,采用组合连接件的桥面板受力性能最佳,钢板与UHPC层之间的相对滑移和间隙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钉-PBL组合连接件 数值模拟 推出试验 波形顶板-UHPC组合桥面板 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拟合的桥梁影响线提取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石爽 王宁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9-1918,共10页
桥梁影响线(IL)被广泛用于动态称重、结构评估、损伤识别等领域,如何从桥梁实测响应中准确提取桥梁影响线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自适应拟合算法,用于从车辆过桥响应中提取高精度、准静态的桥梁影响线。从多车轴对桥梁的作用机理出发,... 桥梁影响线(IL)被广泛用于动态称重、结构评估、损伤识别等领域,如何从桥梁实测响应中准确提取桥梁影响线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自适应拟合算法,用于从车辆过桥响应中提取高精度、准静态的桥梁影响线。从多车轴对桥梁的作用机理出发,通过矩阵运算获取桥梁初始影响线。随后,采用自适应拟合算法来消除初始影响线中的波动干扰成分,从而提取高精度、准静态的桥梁影响线。开展静载和移动荷载模型桥试验,以静载实测影响线为基准,与移动荷载试验所提取的影响线作对比,验证文中自适应拟合算法的可行性。最后,通过与既有影响线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深入探讨了多种算法在波动性、精确性和计算速度上的优劣,验证了自适应拟合算法在提取桥梁影响线上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桥梁实测响应中包含了静态成分和波动成分,自适应拟合算法可较好地提取准静态桥梁影响线。该算法可根据原始响应的波动程度自动选取合适的数据段进行拟合,通过调节参数λ达到平滑的效果,同时保留数据局部信息。所提取的影响线不仅在精度上较既有方法存在一定优势,计算速度也较为理想,可在2~3次迭代后达到较高精确度。提出的基于自适应拟合的桥梁影响线提取方法为影响线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影响线 移动荷载试验 自适应拟合 迭代拟合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采场运移与巷道围岩破裂特征 被引量:76
9
作者 王宁波 张农 +2 位作者 崔峰 曹建涛 来兴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2-1318,共7页
急倾斜煤层的赋存环境及水平分段综放的开采方式加剧了综放工作面采场结构与应力演化的复杂性,增加了综放工作面稳定性评估的难度,为此采用多手段联动的方法对煤岩体结构与巷道围岩破裂特征进行综合探测。通过急倾斜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 急倾斜煤层的赋存环境及水平分段综放的开采方式加剧了综放工作面采场结构与应力演化的复杂性,增加了综放工作面稳定性评估的难度,为此采用多手段联动的方法对煤岩体结构与巷道围岩破裂特征进行综合探测。通过急倾斜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结构与应力分析巷道围岩产生分区破裂的力源条件;基于钻孔应力监测、声波探测、光学钻孔摄像等监测方法,获得了巷道围岩质量与离层区分布位置,钻孔内壁裂隙发育程度、裂隙数量与长度以及动态破裂演化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急倾斜特厚煤层巷道围岩破碎具有分区分布特征,顶板与两帮裂隙呈现不规则的分区演化特征,裂隙区与完整区交替出现,煤体侧巷道帮的裂隙分布区域大于岩体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声波探测 光学摄像 分区破裂 动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桥梁动力响应的应变影响线提取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宁波 任伟新 何立翔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362-4369,共8页
对已知标定车辆过桥产生的桥梁动应变响应进行反演计算得到相应测点的应变影响线,实现桥梁影响线动态测试。分析不同支撑边界条件下桥梁影响线的描述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动态测试的初始影响线结果进行多项式分段拟合以去除桥梁振动干扰影... 对已知标定车辆过桥产生的桥梁动应变响应进行反演计算得到相应测点的应变影响线,实现桥梁影响线动态测试。分析不同支撑边界条件下桥梁影响线的描述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动态测试的初始影响线结果进行多项式分段拟合以去除桥梁振动干扰影响,提取具有准静态特性的影响线,从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拟合方法对不同类型边界条件桥梁都可从动力响应中准确提取应变影响线;各种行车工况下影响线提取结果基本一致,证实多项式分段拟合方法在去除桥梁振动干扰的同时还能较好地保证提取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 影响线 多项式拟合 标定车辆 动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响线的桥梁移动荷载识别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宁波 任伟新 李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3,共5页
以桥梁不同截面动应变响应为对象,进行移动荷载识别研究。通过寻找应变曲线峰值点识别车辆行驶速度、轴数、轴距,并采用影响线拟合动应变响应的思路识别车辆各轴轴重。结合车-桥耦合振动模拟计算,对桥梁移动荷载识别问题进行数值仿真分析。
关键词 应变 移动荷载识别 影响线 车-桥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特厚煤层采空区现场地面与地下协同探测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宁波 张农 +1 位作者 蓝海东 张特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7-11,17,共6页
工程探测与分析采空区分布对安全开采具有现实必要性。以乌东煤矿43#煤层东翼采空区分布预测为目标,通过现场工程地质与开采条件调查、电磁波能量传播机制分析、现场地面地下协同地质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快速与多次扫描... 工程探测与分析采空区分布对安全开采具有现实必要性。以乌东煤矿43#煤层东翼采空区分布预测为目标,通过现场工程地质与开采条件调查、电磁波能量传播机制分析、现场地面地下协同地质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快速与多次扫描与复测等,对比分析了走向剖面既定扫描区域(1 050 m×80 m)沿不同走向长度、水平标高和垂向深度网点地质雷达扫描波形与时间剖面特征,定量预测了+640~+720水平80.0 m范围煤岩破碎特征和走向50~800 m垂深70.0 m采空区分布位置,指导了现场采空区预处置设计、灾害防治与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特厚煤层 采空区 地质雷达(GPR) 现场协同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应变的桥梁动态称重及其优化算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宁波 任伟新 万华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将桥梁视为"秤"对车辆进行动态称重,是一种获取桥面移动车辆行驶速度、轴距、轴重等信息的新方法。本文以桥梁不同截面动应变响应为对象,采用"峰值法"识别车辆速度、轴距,引入最小二乘原理识别车辆各轴重,再结合梯... 将桥梁视为"秤"对车辆进行动态称重,是一种获取桥面移动车辆行驶速度、轴距、轴重等信息的新方法。本文以桥梁不同截面动应变响应为对象,采用"峰值法"识别车辆速度、轴距,引入最小二乘原理识别车辆各轴重,再结合梯度法对初始识别结果值进行局部优化,最后建立车-桥耦合振动模型模拟桥梁动应变,对桥梁动态称重及优化算法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对已经具备一定精度的动态称重初始结果值进行局部优化能进一步提高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应变 影响线 桥梁动态称重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当前多影响线信息的超静定梁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宁波 左晴 +1 位作者 李靖 黄天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84-3294,共11页
针对超静定、变刚度梁损伤识别问题,提出基于当前状态多影响线信息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超静定梁式结构的影响线特征、局部损伤对梁应变影响线和挠度影响线的影响。基于实际应变影响线识别梁边界条件,以此构建损伤指标曲线,并根据其局部... 针对超静定、变刚度梁损伤识别问题,提出基于当前状态多影响线信息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超静定梁式结构的影响线特征、局部损伤对梁应变影响线和挠度影响线的影响。基于实际应变影响线识别梁边界条件,以此构建损伤指标曲线,并根据其局部峰值点定位梁局部损伤。在此基础上建立包含损伤信息的基函数,对实际挠度影响线曲线进行最小二乘拟合计算,识别提取桥梁局部刚度折减信息即损伤定量化。开展移动车辆过梁数值仿真,结合数值计算响应进行损伤定位及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损伤定位和定量方法不需要结构未损状态下的信息作为参考;当局部刚度折减量α介于0.1~0.5之间时,损伤检测结果均具有较高精度,从而验证了本文基于多影响线信息进行梁式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静定梁 损伤定位 损伤定量 实际影响线 无基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际影响线的移动车辆过桥动力放大系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宁波 周逸 周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53-1861,共9页
通过分析现有桥梁动力放大系数(DAF)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实际影响线的DAF计算方法。首先,从移动车辆荷载作用所致的桥梁动力响应中提取桥梁测点实际影响线;然后,引入轮胎-路面接触力分布模型,结合车轴信息并采用影响线叠... 通过分析现有桥梁动力放大系数(DAF)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实际影响线的DAF计算方法。首先,从移动车辆荷载作用所致的桥梁动力响应中提取桥梁测点实际影响线;然后,引入轮胎-路面接触力分布模型,结合车轴信息并采用影响线叠加重构桥梁准静态响应;最后,提取桥梁最大静力响应并以此计算DAF。开展移动车辆过桥数值仿真,对比研究波峰-波谷法、低通滤波法和本文基于实际影响线DAF提取方法对桥梁最大静力响应及DAF的计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实际影响线重构法提取的桥梁最大静力响应恒定,行车速度和路面状况的改变对车辆作用下桥梁最大静态响应值提取无影响,与实际情况相符;与现有桥梁动力放大系数计算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所得DAF更加精确、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放大系数 准静态响应 响应重构 桥梁影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桥梁梁端转角响应的损伤识别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宁波 黄云峰 +2 位作者 肖柏军 李忠 赵雨森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50-1760,共11页
基于桥梁转角响应易于获取的特点及桥梁影响线的准静态优势,以桥梁实际影响线精准提取前期研究为基础,提出一种结合桥梁梁端转角响应的损伤识别方法。针对梁式桥,结合实际转角影响线构建损伤定位指标,通过定位指标曲线局部峰值确定损伤... 基于桥梁转角响应易于获取的特点及桥梁影响线的准静态优势,以桥梁实际影响线精准提取前期研究为基础,提出一种结合桥梁梁端转角响应的损伤识别方法。针对梁式桥,结合实际转角影响线构建损伤定位指标,通过定位指标曲线局部峰值确定损伤位置。依此建立包含损伤信息的基函数,对实际转角影响线进行最小二乘拟合识别曲线系数,实现损伤定量。开展车辆过桥数值仿真研究,在20 m长简支梁模型上设置不同损伤工况,模拟二轴车过桥所致转角响应,考虑行车速度、路面平整度和测试噪声等因素影响,以此进行转角影响线的提取及损伤识别。结果表明,同等情况下损伤程度越大,识别结果偏差越小;相较2处损伤,单处损伤的定位更加准确。开展损伤识别模型试验,在5 m长试验梁不同位置处设置2处损伤,进一步进行损伤定位及定量研究。识别试验梁的损伤位置分别为2.09 m和3.05 m,损伤程度分别为0.31和0.47,均与实际值较为接近。上述研究表明:所构建的未损基函数及损伤基函数包含梁结构完整及损伤特征,结合当前状态下梁端转角响应可实现桥梁的损伤识别;损伤识别结果具备较高精度,可为直接利用梁端转角数据进行桥梁的损伤定位定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梁端转角响应 移动荷载试验 转角影响线 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动态称重技术适用范围与测试精度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宁波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41,共6页
为研究桥梁动态称重(B-WIM)技术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分析桥梁影响线测定、车轴信息检测、车辆动态称重3个环节的基本理论,以此为基础研究B-WIM的适用桥型范围,探讨其精度等级评定方法及现阶段能达到的测试精度水平。结果表明:正交异性板... 为研究桥梁动态称重(B-WIM)技术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分析桥梁影响线测定、车轴信息检测、车辆动态称重3个环节的基本理论,以此为基础研究B-WIM的适用桥型范围,探讨其精度等级评定方法及现阶段能达到的测试精度水平。结果表明:正交异性板桥或桥面系、框架桥均为适用于B-WIM的理想桥型,梁式桥则一般受桥梁跨度限制;B-WIM系统对车辆总重的测试精度可高于传统路面压电式WIM系统,具备提升测试精度方面的优势;准确的桥梁影响线选取和车轴检测是影响B-WIM适用范围和测试精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动态称重 适用范围 测试精度 桥梁影响线 车轴信息 车辆动态称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体桥梁空间位置高精度实时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宁波 贺政 +1 位作者 张绳忠 刘锋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43,共8页
为快速、准确地实现转体桥梁位置的实时监测,提出基于局部坐标变换的桥梁空间位置高精度实时预测方法,该方法由局部坐标变化导出整体结构变化特征,通过监测转体桥梁上转盘控制点坐标预测整体结构的空间位置,从而实现转体桥梁空间位置的... 为快速、准确地实现转体桥梁位置的实时监测,提出基于局部坐标变换的桥梁空间位置高精度实时预测方法,该方法由局部坐标变化导出整体结构变化特征,通过监测转体桥梁上转盘控制点坐标预测整体结构的空间位置,从而实现转体桥梁空间位置的快速监测。分析仪器测量误差、控制点测量网面积等因素对该方法空间位置预测精度的影响,以312国道苏州东段改扩建工程大型V构(转体结构为2×66 m的变截面箱梁,转体70°)为背景,比较不同姿态下空间点位预测结果实测值,验证该预测方法的可行性与精确性。结果表明:基于局部坐标变换的转体桥梁空间位置预测方法可行,在预测精度、经济实用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可为桥梁转体施工监测及姿态调整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体桥梁 整体姿态 坐标变换 空间位置 实时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氨肽苷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及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宁波 姜春霞 刘安述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5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肌氨肽苷对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方法 HF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氨肽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 目的探讨肌氨肽苷对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方法 HF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氨肽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血浆CGRP、E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83.9%)(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浆ET浓度、ET/CGRP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均<0.05);治疗组血浆ET浓度下降、LVEF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肌氨肽苷能纠正HF患者CGRP与ET的失衡,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肌氨肽苷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角数据的梁式桥挠度响应重构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宁波 赵雨森 +1 位作者 贺政 黄天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4-291,共8页
挠度是评估桥梁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对桥梁挠度的精确测量是桥梁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基于桥梁转角进行响应重构的挠度测试方法,可利用桥跨合适测点位置处转角数据准确重构邻近梁段截面的挠度响应。根据桥梁几何参数和荷载... 挠度是评估桥梁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对桥梁挠度的精确测量是桥梁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提出一种基于桥梁转角进行响应重构的挠度测试方法,可利用桥跨合适测点位置处转角数据准确重构邻近梁段截面的挠度响应。根据桥梁几何参数和荷载位置信息建立挠度响应与转角响应之间关联,结合实测转角响应识别中间变量,以此计算桥梁挠度响应信息,实现由转角测点数据重构桥梁挠度响应。开展数值仿真和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基于转角数据重构的挠度响应与实际挠度响应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该方法结合荷载信息和桥梁几何参数,基于单个转角响应即可重构挠度响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挠度 桥梁转角 响应重构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