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贝叶斯异方差回归的PEMS实验NO_(x)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1
作者 江先锋 王勇 +2 位作者 翟军强 冯磊 王宁峰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8期41-44,共4页
针对便携式排放测量系统(PEMS)中NO_(x)浓度测量的不确定度动态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异方差回归的量化方法。通过融合发动机工况参数与环境变量构建均值-方差联合模型,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算法实现后验估计。CO系数为-0... 针对便携式排放测量系统(PEMS)中NO_(x)浓度测量的不确定度动态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异方差回归的量化方法。通过融合发动机工况参数与环境变量构建均值-方差联合模型,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CMC)算法实现后验估计。CO系数为-0.373,CO_(2)系数为1.153,说明NO_(x)的生成与发动机的燃烧状态有关,γAmbient P迹线收敛至-0.032,波动范围小,说明压力升高显著降低不确定度,高海拔地区的PEMS实验数据不确定度较平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S 贝叶斯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WO-BP神经网络的柴油机NO_(x)排放预测模型
2
作者 张凯强 王勇 +3 位作者 翟军强 江先锋 王小雷 王宁峰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9,共7页
针对高原环境不同海拔地区工程机械柴油发动机NO_(x)排放与实际运行工况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维度学习的狩猎(DLH)搜索策略改进GWO-BP神经网络的NO_(x)排放预测模型。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高原地区叉车进行不... 针对高原环境不同海拔地区工程机械柴油发动机NO_(x)排放与实际运行工况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维度学习的狩猎(DLH)搜索策略改进GWO-BP神经网络的NO_(x)排放预测模型。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高原地区叉车进行不同海拔下的实际运行工况排放试验,并将试验数据作为数据集,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完成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选择。结果表明:I-GWO-BP模型相对于BP和GWO-BP模型在评价指标RMSE和R^(2)上表现更优,RMSE和R^(2)分别为4.6233 mg/s和0.9251,该模型对高原地区不同海拔下工程机械NO_(x)排放的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氮氧化物 特征参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某装载机高原环境下NOx排放的模拟研究
3
作者 王小雷 王勇 +3 位作者 翟军强 冯磊 江先锋 王宁峰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3期52-54,共3页
为了探讨工程机械在高原环境下的燃烧排放特性,本文以某装载机柴油发动机为原型,建立高原环境下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该柴油机在高原环境下的燃烧排放特性。结果表明:NOx的产生与发动机缸内温度密切相关。且当发动机转速不变时,随着海拔... 为了探讨工程机械在高原环境下的燃烧排放特性,本文以某装载机柴油发动机为原型,建立高原环境下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该柴油机在高原环境下的燃烧排放特性。结果表明:NOx的产生与发动机缸内温度密切相关。且当发动机转速不变时,随着海拔的上升,发动机NOx的排放有着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海拔不变时,发动机转速提高,其NOx的排放也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 柴油机 高原环境 NOX排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周边地区沙粒中的水入渗规律研究
4
作者 王宁峰 铁生年 邹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4期13323-13324,共2页
[目的]研究负水头毛细渗灌青海湖周边沙粒中的入渗规律。[方法]将装沙子的透明塑料管以不同角度摆放,比较几个方向的输水速度。[结果]在非饱和状态下水平渗透速率较其他方向要大,含水量最大值约20%(质量比),以水平渗透的含水量最大。小... [目的]研究负水头毛细渗灌青海湖周边沙粒中的入渗规律。[方法]将装沙子的透明塑料管以不同角度摆放,比较几个方向的输水速度。[结果]在非饱和状态下水平渗透速率较其他方向要大,含水量最大值约20%(质量比),以水平渗透的含水量最大。小水量三维入渗时,润湿沙粒呈椭球状态,长轴在水平方向。[结论]该研究可为下一步固沙植生节水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地区 毛细输水 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品油管道内积水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建平 冯庆善 +4 位作者 刘刚 姜堡垒 金哲 王宁峰 宫明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1年第6期14-20,共7页
我国成品油管道采用水联运方式投产,导致其运行期间存在管内积水问题。为了研究管内积水的分布及运移规律,自行设计并搭建了成品油携积水试验环道装置,开展了多流速、多注水量、多管道倾角工况的成品油携积水试验,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现象... 我国成品油管道采用水联运方式投产,导致其运行期间存在管内积水问题。为了研究管内积水的分布及运移规律,自行设计并搭建了成品油携积水试验环道装置,开展了多流速、多注水量、多管道倾角工况的成品油携积水试验,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现象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积水仅在倾斜管内存在临界爬坡流速,其流速值随着积水量和管道倾角的增大而增加;水平管条件下,油水两相流型为分层流,随着管道倾角的增大,依次出现波浪流、泡状流;水平管条件下,随着油相表观流速增大,积水清除时间减小;临界爬坡流速条件下,初始注水量0.15 L、管道倾角20°工况积水量不见明显减少,流型维持为泡状流,其余工况倾斜管内积水量逐渐减少,流型由波浪流(泡状流)逐渐转变为分层流;积水运移阶段,其运移速度随油相表观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清除时间随油相表观流速的增大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油管道 积水 流型 分布 临界爬坡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