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2003-2014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学实 潘磊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43,共6页
以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技术分析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最近几年,相对于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贸易的人... 以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技术分析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最近几年,相对于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贸易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出口产生非常明显的抑制效应,且长期比短期影响效果更加显著;对进口则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期影响效果低于短期影响效果;贸易开放程度对于进出口贸易均产生正向作用;马歇尔-勒纳条件对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来说是成立的。根据上述结论,探讨了该现象的形成原因,并就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研究和讨论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基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有效汇率 体育用品制造业 进出口贸易 贸易政策 马歇尔-勒纳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空间战略布局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学实 王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38,共6页
以地理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为理论依据,运用专家访谈法和GIS技术平台,分析和筛选出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在空间战略布局必须考虑的布局适宜性、布局密度和布局潜力3个一级指标,以及布局成本、区域保障、开发强度、社会基础、区... 以地理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为理论依据,运用专家访谈法和GIS技术平台,分析和筛选出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在空间战略布局必须考虑的布局适宜性、布局密度和布局潜力3个一级指标,以及布局成本、区域保障、开发强度、社会基础、区位交通能力和潜在购买力等6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以"武汉-孝感-鄂州"鄂中地区体育赛事休闲产业集聚圈、"天门-潜江-仙桃"鄂南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聚圈和"咸宁-黄石-黄冈"鄂东地区体育拓展旅游产业集聚圈;主要沿沪成铁路发展的"武汉-天门"体育用品物流带、主要沿京广铁路发展的"武汉-咸宁"体育旅游观光带和主要沿武汉城际铁路发展的"孝感-武汉-鄂州-黄石"体育赛事休闲带的"三圈三带"武汉城市圈体育产业空间战略布局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武汉城市圈 体育产业 空间战略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概念定义的辩证批判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学实 戴萌 李倩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6,共7页
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当前的一些采用实质定义方法定义的体育概念的种、属关系进行批判,指出部分学者在定义过程中将属于人的身体或心灵的部分抬高到属概念的层次,如此导致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错误,论证并提出体育活动的属概念只可能是&q... 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当前的一些采用实质定义方法定义的体育概念的种、属关系进行批判,指出部分学者在定义过程中将属于人的身体或心灵的部分抬高到属概念的层次,如此导致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错误,论证并提出体育活动的属概念只可能是"人的生活活动"、"身体活动"与"心灵活动"的质和量的差异,是辨别"体育活动"与"非体育活动"种差的方式。借助马丁.海德格尔对旧形而上学的批判,指出当前体育理论学者们在定义体育总概念时,从不同的视角将"体育活动"这一"存在"的社会现象向各自定义中不同的价值主体,如体育人、社会、民族和国家等"存在者"进行转化,导致"体育活动"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单一化为某一价值主体的价值,从而导致对"体育活动"作为人类共同拥有的"存在"的社会现象的多重精神和价值的"忘在"。论文最后提出了体育总概念的认识框架:体育作为总概念实际上是一个概念家族,包括体育活动、以体育活动为中心的现实世界、体育人和观赏者四个基本范畴,体育活动处于这一总概念的中心位置,因为其他三个要素都必须通过体育活动而关联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总概念 辩证批判 体育活动 现实世界 观赏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运场馆赛后经营战略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学实 郭惠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30,共4页
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战略管理理论,分析近几届奥运经济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而分析我国目前奥运场馆经营战略上的优点和缺陷。结论认为,调整体育宏观发展战略,实现体育运动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提升2008年奥运体育场馆经营效益的基... 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战略管理理论,分析近几届奥运经济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而分析我国目前奥运场馆经营战略上的优点和缺陷。结论认为,调整体育宏观发展战略,实现体育运动社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提升2008年奥运体育场馆经营效益的基础;提高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是提升2008年奥运体育场馆经营效益的关键;努力培养体育场馆专业管理和营销人才,是提升2008年奥运体育场馆经营效益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经济 战略管理 场馆经营 北京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反思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学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95,100,共5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不同类型大专院校设置的体育管理专业已突破单一的公共事业(体育)管理专业的建设模式,但体育管理专业设置的学科理论基础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思辨体育是什么、体育教育与体育总概念之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不同类型大专院校设置的体育管理专业已突破单一的公共事业(体育)管理专业的建设模式,但体育管理专业设置的学科理论基础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思辨体育是什么、体育教育与体育总概念之间以及学科与专业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将体育管理专业设置为体育教育学或公共事业管理学学科下的一个专业方向,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误区,提出体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应该立足于在体育学一级学科下建立二级学科,而公共事业(体育)管理专业只是体育管理学二级学科下的一个专业建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学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13
6
作者 谈智武 王学实 马良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9-81,共3页
休闲体育是人们为实现休闲目的而开展的体育活动,休闲体育因此具有对所有体育项目开放性、私益性和消费性等本质特征。这些本质特征进而决定了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既懂体育又擅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由此,也决定了该专业的课... 休闲体育是人们为实现休闲目的而开展的体育活动,休闲体育因此具有对所有体育项目开放性、私益性和消费性等本质特征。这些本质特征进而决定了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既懂体育又擅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由此,也决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必须兼顾体育技术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综合培养,也因此决定课程体系如何优化以及如何降低培养成本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体育 人才培养定位 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场景的体育竞赛表演:赛事与城市的互动再定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靖芮 王学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8-44,共7页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和价值观不断影响着居民消费需求取向,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所创立的场景理论成为讨论我国城市化进程本质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的适用性工具。以城市互动研究为视角,将既有赛事概念性工具及其范式演进作为逻辑起点,通...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和价值观不断影响着居民消费需求取向,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所创立的场景理论成为讨论我国城市化进程本质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的适用性工具。以城市互动研究为视角,将既有赛事概念性工具及其范式演进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场景理论回应新时代体育竞赛表演的现实与概念互动趋势体育竞赛表演逐渐从单一竞技发展到适应商业和工业高度相容的社会产品,体育的生活化以及作为消费符号化的演变趋势让赛事与城市的互动研究重点从特殊城市事件、城市产业行为过渡成为一种更具竞技游戏消费娱乐价值的独特生活方式。依据场景理论多维度分析体育竞赛表演的发展现实,构建体育竞赛表演与城市互动的场景生产、具象和共同表达的基础理论框架,场景理论内含的真实性、戏剧性与合法性三大符号要素共同镶嵌于体育竞赛表演的消费实践、物理空间规划与文化意义再生产的日常过程。场景概念性工具进一步捕捉从体育赛事到体育竞赛表演的表述、消失、再现与转化过程,对新时代体育竞赛表演从理念到业态向日常生活场景化转型以适应体育强国建设、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城市化 体育竞赛表演 场景理论 体育赛事 城市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体育——基于语言哲学范式的考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徐靖芮 王学实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8,共10页
随着全球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生活现象与实践的异质性与加速化挑战着体育基本概念的语义和语用范畴,关于“什么是体育”的思考方式为面向未来的体育研究提供不同的逻辑起点与概念“锚定”方案。为更好回应新时代中国“体育”概念的主体性... 随着全球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生活现象与实践的异质性与加速化挑战着体育基本概念的语义和语用范畴,关于“什么是体育”的思考方式为面向未来的体育研究提供不同的逻辑起点与概念“锚定”方案。为更好回应新时代中国“体育”概念的主体性自洽,研究从体育语言游戏的复杂性出发,系统阐释“真义体育”(PE)与“大体育”(sport)作为中文体育概念核心语词在历史演变中呈现出的以人自身之“在”为核心的完整叙事想象,在不断走向国家与个体相联结、跨文化包容的现代化进程中以汇流的方式构成“体育”的新语境,其中“乐趣”(have fun)、“玩”(play)和“游戏”(game)以自在自为的形式内在规定着的“体育”基本元素,并以家族相似性构成更具内涵整体性与外延包容性的“大体育”(sport)概念认知转向——作为回归人类寻求乐趣的本性,以规则化、社会化建构的方式实践生命的意义再创造游戏,“体育”在其所型构的逻辑空间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方式的想象”。藉由引入意向性建构与语言生活等多元论观点,试图超越人工语言与日常语言分析流派局限,呈现新时代语境下“大体育”(sport)的逻辑生成,渐次完成对“什么是体育”的历史与现实的概念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义体育 大体育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思“体育”及其汇流:形而上学视域下的概念演绎与归纳
9
作者 徐靖芮 王学实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29,37,共8页
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对把握“体育”这一基本概念中“存在的存在”的首要原因、分辨出仍存在争议的“真义体育”和“大体育”的体育元概念具有重要价值。“体育是什么”的“形式化”演绎逻辑推演充分证明,人类与生俱来地玩游戏的... 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对把握“体育”这一基本概念中“存在的存在”的首要原因、分辨出仍存在争议的“真义体育”和“大体育”的体育元概念具有重要价值。“体育是什么”的“形式化”演绎逻辑推演充分证明,人类与生俱来地玩游戏的内在动机——乐趣是体育文化现象生成的公理,推动着体育在满足人的内在源需要过程中成为人在的内在动机,并以人的类存在的社会结构化游戏的方式改造世界。“什么是体育”的“总体化”归纳逻辑则可从历时性概念范式的逐渐衍变和“汇流”证明,“大体育”随“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发明的传统”文化形式总体成为原按“德智体美劳”承担单一功能的“真义体育”整体传承而形成“大体育”与“真义体育”的“汇流”。马克思以人的“类存在物”概念将形而上学引向人的主体性实践现实,将人的“感性生活世界”与传统的形而上学所形成意识哲学进行了科学发展的统摄,基于人的本质力量,体育在“身心”二分话语体系下以不同形式、规则和目的呈现“生活世界”的多彩性,以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则形成人的社会化延伸,而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对未来呈现着一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概念开放性:作为最好的教育,“大体育”以“竞合”和“和合”的本质延伸社会化过程,建构“完整的人”,新时代的“体育人”亟待完成从传统“真义体育”到“体育运动”汇流的“大体育”的认知范式转换,建构体育与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互动转型更为密切的关联,从而发挥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义体育 大体育 形而上学 归纳 演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