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5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学军治疗斑秃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凯 王学军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王学军教授认为斑秃的病因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以复感风邪为标,治宜滋补肝肾、养血填精、祛风活血。该文介绍王学军教授治疗斑秃验案1则。
关键词 斑秃 脱发 神应养真丹 通窍活血汤 王学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大兴发展新机遇 推动教育迈上新台阶——专访北京市大兴区教委主任 王学军
2
作者 冯安华 仲玉维 王学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第10期26-28,共3页
近年来,在北京市采取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等措施,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大兴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随着北京市新机场建设与投入使用,以及多条到市区地铁线的'开通等交通设施的改善,... 近年来,在北京市采取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等措施,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大兴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随着北京市新机场建设与投入使用,以及多条到市区地铁线的'开通等交通设施的改善,大兴区经济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大兴区的教育事业也将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综合改革 集团化办学 教育均衡发展 地铁线 交通设施 大兴区 王学军 上新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低成熟页岩储集空间与分形特征——以民丰洼陷沙四段上亚段页岩为例
3
作者 王伟庆 王学军 +3 位作者 李政 王玉环 朱丽鹏 李朋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4,共11页
东营凹陷低成熟页岩分布广泛,具有丰富的页岩油资源,然而低成熟页岩的储集空间及分形特征尚不明确,制约了低成熟页岩油的高效开发。以东营凹陷民丰洼陷沙四段上亚段(Es4上)低成熟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有机地化测试、... 东营凹陷低成熟页岩分布广泛,具有丰富的页岩油资源,然而低成熟页岩的储集空间及分形特征尚不明确,制约了低成熟页岩油的高效开发。以东营凹陷民丰洼陷沙四段上亚段(Es4上)低成熟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有机地化测试、X射线衍射、低温氮气吸附、扫描电镜和能谱元素等手段,探讨低成熟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及纹层组合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并开展了孔隙分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Es4上低成熟页岩岩相类型主要为富有机质纹层状灰质混合页岩和富有机质纹层状泥质混合页岩,其中前者以大介孔、大孔为主,后者以小介孔为主,并且发育较多大孔;低成熟页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晶间孔、黏土矿物片间孔和微裂缝。“泥晶方解石纹层+黏土纹层”和“亮晶白云石纹层+黏土纹层”2种纹层组合广泛发育,其中泥晶方解石纹层和亮晶白云石纹层以晶间孔为主,黏土纹层以黏土矿物片间孔为主,水平层理缝和晶间孔是页岩油重要的储集空间。低成熟纹层状页岩分形维数D1为2.4139~2.5277,D2为2.7046~2.8021。TOC、碳酸盐矿物含量与D1、D2均呈弱负相关关系,黏土矿物含量与D1呈弱正相关关系,碳酸盐矿物晶间孔和溶蚀孔表面光滑且孔隙空间简单,有利于页岩油的储集和渗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熟页岩 储集空间 分形维数 沙河街组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对深层原油来源判识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学军 张学军 +4 位作者 罗欢 王茹 林璐 翟正 康元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3,共10页
深层烃源岩演化程度高,随成熟度升高,原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大幅度减少,影响了利用常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进行油源对比的可靠性。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δ^(13)C_(PDB)值进行深层原油来源判识,通过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烃源岩自... 深层烃源岩演化程度高,随成熟度升高,原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含量大幅度减少,影响了利用常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进行油源对比的可靠性。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δ^(13)C_(PDB)值进行深层原油来源判识,通过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烃源岩自然演化剖面中可溶有机质、烃源岩生排烃物理模拟实验产物4种族组分δ^(13)C_(PDB)值的分析,结合烷烃质量分数特征,探讨了深层烃源岩原油碳同位素分馏效应,提出利用δ^(13)C_(PDB)值进行深层原油来源判识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深层烃源岩因高热演化程度而产生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是明显的,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烷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4种族组分δ^(13)C_(PDB)值随埋深的增加均发生了明显增大现象,其中烷烃δ^(13)C_(PDB)值变化最明显,达5‰以上,芳烃δ^(13)C_(PDB)值约为4‰,非烃和沥青质δ^(13)C_(PDB)的变化相对较小,约为2‰~3‰。随埋深的增加可溶有机质中烷烃质量分数由40%左右增至80%以上,相应烷烃δ^(13)C_(PDB)值由-30‰左右增至-24‰以上,且烷烃质量分数与其δ^(13)C_(PDB)值的变化有很好相关性。同一类型烃源岩样品生排烃物理模拟产物族组分δ^(13)C_(PDB)值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烷烃δ^(13)C_(PDB)值的变化幅度最大可达4‰,而芳烃、非烃、沥青质的δ^(13)C_(PDB)值变化相对较小,约为1‰~3‰。利用碳同位素进行深层原油来源判识时,首先根据烷烃质量分数与烷烃δ^(13)C_(PDB)值的相关性判断是否存在热演化造成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并对烷烃δ^(13)C_(PDB)值进行合理恢复,然后再利用恢复后的δ^(13)C_(PDB)值进行原油来源的合理判识。依照上述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轻质油来源进行了判识,轻质油的碳同位素明显存在热演化造成的分馏效应,轻质油源自深部二叠系高成熟烃源岩的可能性很大,这对该地区油气勘探目标评价部署工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高成熟原油 碳同位素分馏 原油来源 车排子轻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古生界潜山油气成藏新认识与攻关方向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永诗 张鹏飞 +7 位作者 王学军 马帅 罗霞 张云银 熊伟 王勇 田雯 刘瑞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共17页
古生界潜山是济阳坳陷油气富集的高产领域之一,也是重要的储量拓展阵地。古生界潜山油气成藏具有独特的石油地质条件,其地层时代老,岩性包括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多期构造、断裂及深部流体活动强烈,导致潜山具有演... 古生界潜山是济阳坳陷油气富集的高产领域之一,也是重要的储量拓展阵地。古生界潜山油气成藏具有独特的石油地质条件,其地层时代老,岩性包括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多期构造、断裂及深部流体活动强烈,导致潜山具有演化叠合性、结构多样性、储层复杂性、油气多源性、成藏差异性等特点。基于“十三五”以来济阳坳陷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进展和深化研究,从成山、成烃、成储及成藏的内在地质过程出发,揭示断陷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形成与富集规律,提出了“挤压-拉张-走滑-剥蚀”共控成山机制,古生界潜山具有古近系、石炭系—二叠系双源供烃条件,“沉积-成岩环境、构造-压力耦合、流体-岩石作用”三元控储模式,运移和封堵控制的油气成藏模式以及油藏有序分布规律。以这些认识为指导,实现了济阳坳陷古生界潜山油气藏勘探方向的转变,拓展了潜山勘探空间,为古生界潜山勘探区带评价及圈闭目标优选奠定了基础,并在斜坡部位和负向构造带的隐蔽潜山勘探取得突破。同时基于济阳坳陷古生界潜山不同成藏条件的认识程度和理论发展现状,提出下一步油气勘探攻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界潜山 形成机制 成藏模式 勘探进展 攻关方向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成熟探区油气精细勘探理论进展与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永诗 张鹏飞 +3 位作者 王学军 郝雪峰 熊伟 安天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3,共11页
济阳坳陷作为渤海湾盆地成熟探区之一,经过了60多年勘探开发,为实现油气勘探的持续发展,亟需解决油气资源潜力、勘探方向及成藏规律等理论认识问题。通过对主力生烃层系大量烃源岩样品沉积环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测试及生排烃模... 济阳坳陷作为渤海湾盆地成熟探区之一,经过了60多年勘探开发,为实现油气勘探的持续发展,亟需解决油气资源潜力、勘探方向及成藏规律等理论认识问题。通过对主力生烃层系大量烃源岩样品沉积环境、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测试及生排烃模拟实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烃源岩生排烃演化过程及生烃潜力,发现咸化环境烃源岩具有古生产力高、活化能低的特点,建立了陆相湖盆“咸化富烃”生排烃模式,突破了以淡水环境烃源岩为主力油气来源的传统认识;通过分析深层储层成岩演化过程中孔隙度与地层流体酸碱性质变化的关系,指出“早期强胶结、后期强溶蚀”是深层储层形成大量次生溶蚀孔隙的重要原因,解决了高地温背景下深层碎屑岩有效储层成因问题;基于济阳坳陷勘探实践,总结提出了断陷盆地从洼陷带到斜坡带,依次发育岩性、构造-岩性、岩性-构造及构造油气藏的油气藏类型有序分布规律。创新形成了“咸化富烃、酸碱控储、有序成藏”的成熟探区油气精细勘探理论认识,明确了剩余资源潜力,指出了深层的勘探方向,使油气勘探由被动转移转为主动探索;并创新建立了适用于精细勘探阶段的“勘探层单元”划分、优选方法,形成了成熟探区“七步走”的精细勘探评价流程。结合济阳坳陷地质新认识、最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指出今后重点勘探方向及增储领域,为油田的长期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化环境 成岩流体 精细勘探 成熟探区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油公司数字化架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学军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5年第1期84-88,共5页
为应对全球油气资源开发日趋复杂化的挑战,实现油气业务数字化转型,通过对国际油公司数字化架构定义和构成要素进行研究,明确国际油公司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从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等4个层次提出了国际油公司数字化... 为应对全球油气资源开发日趋复杂化的挑战,实现油气业务数字化转型,通过对国际油公司数字化架构定义和构成要素进行研究,明确国际油公司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从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等4个层次提出了国际油公司数字化架构设计思路,指出数字化架构对国际油公司业务价值的影响,推动创新与业务模式转型,并对数字化架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对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方向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油公司 数字化架构 石油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面反馈的农机车辆悬架多目标自适应控制
8
作者 王学军 袁文涛 +3 位作者 刘学峰 高深 刘至宜 詹生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1-268,共8页
针对农机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提出了悬架多目标分级控制方法。该方法可通过悬架动态参数逆向推导路面信息并划分路面等级,根据不同路面等级条件下的不同控制目标,对控制算法进行分级处理,在以舒适性为主要目标的... 针对农机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提出了悬架多目标分级控制方法。该方法可通过悬架动态参数逆向推导路面信息并划分路面等级,根据不同路面等级条件下的不同控制目标,对控制算法进行分级处理,在以舒适性为主要目标的路面等级上提高对车辆平顺性影响较大的因子的权重,在以安全性为主要目标的路面等级上提高对车辆操纵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子的权重,在以综合性能为主要目标的路面等级上均衡影响车辆各性能的因子的权重,从而实现了多目标的分级控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变论域方案,利用悬架动态参数信息来改变模糊PID控制器的模糊论域。验证结果表明,无论在哪种路面条件下,该控制方法下簧载质量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均有明显改善,且多目标分级控制效果显著,车辆的综合性能得到了大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车辆 半主动悬架 自适应控制 多目标 路面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分优化研究
9
作者 王学军 《交通世界》 2025年第9期180-182,共3页
现行《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针对高速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虽已作出相应规定,但实际开展技术状况评分时情况十分复杂,易出现扣分过于严苛等问题。为合理确定高速公路桥梁技术状况,对评分方法与标准进行研究,提... 现行《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针对高速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虽已作出相应规定,但实际开展技术状况评分时情况十分复杂,易出现扣分过于严苛等问题。为合理确定高速公路桥梁技术状况,对评分方法与标准进行研究,提出构件划分和权重分配等方案,并依托某地高速公路桥梁评分实践,具体探究技术状况评分中的常见问题,提出评分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技术状况 桥梁评分 桥梁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台背回填中的气泡混合轻质土性能研究及应用评价
10
作者 王学军 《交通世界》 2025年第7期84-87,共4页
为探究路基台背回填施工中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应用效果,结合工程实践,分析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路基和地基沉降情况、台背侧压力和地基土压力水平、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水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用气泡混合轻质土能够有效满足工... 为探究路基台背回填施工中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应用效果,结合工程实践,分析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路基和地基沉降情况、台背侧压力和地基土压力水平、气泡混合轻质土的水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用气泡混合轻质土能够有效满足工程规范要求,台背侧各个区域压力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地基和路基均未出现明显沉降问题,可认为气泡混合轻质土应用于路基台背回填施工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监测结果的各项指标均能够满足工程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台背 气泡混合轻质土 回填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延长组石油运聚机理 被引量:41
11
作者 王学军 王志欣 +1 位作者 陈杰 曾溅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9-306,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典型的低渗透储集层,石油在低渗透储集层中运移、聚集机理是该地区成藏研究的关键。利用原油含氮化合物分析、有机包裹体分析、含油砂岩荧光薄片分析等方法,结合原油物性特征、砂岩含油性与物性变化的关系等探讨了...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典型的低渗透储集层,石油在低渗透储集层中运移、聚集机理是该地区成藏研究的关键。利用原油含氮化合物分析、有机包裹体分析、含油砂岩荧光薄片分析等方法,结合原油物性特征、砂岩含油性与物性变化的关系等探讨了镇北地区延长组石油运移、聚集特征。研究认为: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是延长组石油主要成藏期,烃源岩生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具备多个成藏期;延长组石油在超压动力下幕式快速运移,沟通油源的裂缝、微裂缝是石油运移的主要通道,在侧向上运移距离短;相对于运移阻力,石油所受到的浮力很小,无法进行二次运移,现今的石油聚集仍保持其在异常高压作用下注入储集层时的状态;高压充注过程反复进行,处于沟通油源的裂缝通道上的储集层可以得到反复充注,从而形成石油有效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北油田 延长组 低渗透储集层 油气运移 聚集 异常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延长组低渗透储层成因及油气运移特征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学军 王志欣 +2 位作者 陈杰 曾溅辉 许晓凤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8,共4页
低渗透储层具有孔隙结构复杂和毛细管阻力大等特点,油气在其中运移的动力、路径以及运移方向是低渗透储层油气成藏研究的关键。以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为例,通过岩石显微薄片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原油含氮化合物油气运移示踪分析、... 低渗透储层具有孔隙结构复杂和毛细管阻力大等特点,油气在其中运移的动力、路径以及运移方向是低渗透储层油气成藏研究的关键。以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为例,通过岩石显微薄片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原油含氮化合物油气运移示踪分析、砂岩含油饱和度变化特征等,分析了延长组低渗透储层的成因、油气运聚时期的储层物性以及油气在低渗透储层中的运移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延长组储层受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在油气大规模运移之前就已经形成低渗透储层,岩石中存在的大量软颗粒以及特殊的同生软颗粒是形成低渗透储层的根本原因;油气侧向运移距离短,裂缝、微裂缝为主要运移通道,在异常压力作用下油气具有幕式快速运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成因 运移特征 延长组 镇北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一致性判断矩阵的序关系分析法 被引量:56
13
作者 王学军 郭亚军 兰天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针对构造判断矩阵很难达到一致性的难题以及对不一致判断矩阵修正方法中修正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构造判断矩阵的序关系分析法.指出了构造判断矩阵时产生不一致的原因.在充分挖掘矩阵构造者信息的基础上,首先建立起指标间的序关系,... 针对构造判断矩阵很难达到一致性的难题以及对不一致判断矩阵修正方法中修正结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构造判断矩阵的序关系分析法.指出了构造判断矩阵时产生不一致的原因.在充分挖掘矩阵构造者信息的基础上,首先建立起指标间的序关系,由此构造出一致性的判断矩阵,整个过程都由矩阵构造者完成,且方法清晰,简单,操作性强.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 序关系 判断矩阵 G1法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铀的测井响应恢复鄂尔多斯盆地古水深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学军 王志欣 +1 位作者 刘显阳 曾溅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6-48,共3页
沉积时期的古水深分析是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以鄂尔多斯盆地孟坝地区延长组为例,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曲线获得的钍(Th)、铀(U)曲线,根据Th/U比值与氧化—还原条件的关系、氧化—还原条件与水深的关系,探讨了用Th/U比值恢复古水深相对变化的... 沉积时期的古水深分析是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以鄂尔多斯盆地孟坝地区延长组为例,利用自然伽马能谱曲线获得的钍(Th)、铀(U)曲线,根据Th/U比值与氧化—还原条件的关系、氧化—还原条件与水深的关系,探讨了用Th/U比值恢复古水深相对变化的可能性。研究表明:①Th/U比值的大小与古水深具有密切关系,即Th/U比值小趋向于还原环境,沉积时期水体相对较深;Th/U比值大则趋向于氧化环境,沉积时期水体浅。②Th/U比值曲线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古水深相对变化曲线,能够反映出古水深相对变化的旋回性。分析认为,研究区延长组沉积时期水深周期性变化非常频繁,每个油层组都可以划分出多个水体突然加深再逐渐变浅的旋回,这是造成砂层较薄、砂泥岩频繁交互沉积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说明盆地的沉降具有振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水深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长垣断层封闭性及其输导模式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学军 苏惠 +3 位作者 曾溅辉 蔡德燕 王萍霞 闫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111,共5页
长垣主断层(长垣断层) 是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的二级同沉积断层,断层封闭性对油气运聚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断层生长指数、断面正压力、断层泥比率和断层两侧岩性对置关系分析了长垣断层的封闭性,结果表明:长垣断层由南向北活动时期逐渐变... 长垣主断层(长垣断层) 是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的二级同沉积断层,断层封闭性对油气运聚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断层生长指数、断面正压力、断层泥比率和断层两侧岩性对置关系分析了长垣断层的封闭性,结果表明:长垣断层由南向北活动时期逐渐变晚,活动强度南强北弱,断层的断距和垂向封闭性差异是油气差异性富集的主控因素;沙二段上亚段厚层泥岩的涂抹作用使长垣断层侧向封闭性增强;长垣断层下降盘沙二段上亚段与上升盘对置地层的南北向差异导致上升盘油气富集层位的差异;长垣断层上升盘的伴生断层为构造断层,活动时期较早,垂向封闭性强,油气侧向运移至长垣断层后,其聚集受断层两侧岩性对置关系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断面正压力 岩性对置关系 长垣断层 输导模式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潜山油藏裂缝性储层的测井评价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学军 陈钢花 +2 位作者 张家震 朱家俊 杨海霞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27,35,共4页
古潜山裂缝性储层具有复杂的储集空间和储层非均质性 ,对缝洞发育程度的评价在储层性能的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 ,将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FMI)、常规测井与地质理论相结合 ,对研究区的十几口井进行了详... 古潜山裂缝性储层具有复杂的储集空间和储层非均质性 ,对缝洞发育程度的评价在储层性能的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 ,将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FMI)、常规测井与地质理论相结合 ,对研究区的十几口井进行了详细的裂缝识别 ,对地层岩性特征、构造特征与地应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裂缝及溶蚀孔洞发育程度从南到北、从构造高部位向东、西两翼的构造低部位逐渐变差 ,最大主应力方向基本为北东东南西西 ,古应力的方向基本为北东南西。该方法的解释结果与地质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潜山 油藏 裂缝性储层 测井评价 储集空间 非均质性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石油资源综合评价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学军 郭玉新 +3 位作者 杜振京 李爱民 赵乐强 郭瑾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3期7-12,57,共7页
利用近年来石油勘探的新成果、石油地质理论的新认识、新发展,在对济阳坳陷(包括滩海地区)有效烃源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聚油单元”为评价单元,应用成因法、统计法和类比法进行了石油资源量的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资源量及其可靠程... 利用近年来石油勘探的新成果、石油地质理论的新认识、新发展,在对济阳坳陷(包括滩海地区)有效烃源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聚油单元”为评价单元,应用成因法、统计法和类比法进行了石油资源量的综合评价。建立了基于资源量及其可靠程度的勘探潜力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筛选出了东营凹陷北带、东营中央背斜带、惠民中央背斜带、车镇凹陷北带、渤南孤岛、埕岛地区等15个有利的油气勘探单元,结果得到了勘探实践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资源评价 排聚系数 总原地资源量 数理统计 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析大豆磷脂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学军 赵锁奇 王仁安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4-346,共3页
采用以CO2 为流动相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方法 ,以含 0 0 5 % (体积分数 )三乙胺的乙醇作为改性剂 ,对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大豆磷脂组成进行分析 ,获得了大豆磷脂提取物中 6个重要组分的定性结果 ,并讨论了流动相组成、操作温度和压力对分... 采用以CO2 为流动相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方法 ,以含 0 0 5 % (体积分数 )三乙胺的乙醇作为改性剂 ,对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大豆磷脂组成进行分析 ,获得了大豆磷脂提取物中 6个重要组分的定性结果 ,并讨论了流动相组成、操作温度和压力对分离的影响。对其中有代表意义的磷脂酰胆碱 (PC)进行了外标法定量分析 ,在PC质量浓度为0 0 2 0 g/L~ 0 0 75 g/L时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PC加样回收率为 96 7% (n =5 ) ,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 磷脂酰胆碱 大豆磷脂 分析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序列部分和的收敛性质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学军 胡舒合 沈燕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3-186,共4页
设{Xn,n≥1}是■混合序列,利用随机变量的截尾方法和■混合序列的三级数定理,本文研究了■混合序列的性质,得到了矩条件下■混合序列的一类强极限定理和强大数定律,并给出了一些简单应用,推广了若干经典的强大数定律。
关键词 强大数定律 φ~混合序列 三级数定理 截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里海盆地M探区盐下层系有利储集相带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学军 王志欣 +2 位作者 李兆刚 曾溅辉 王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146,共5页
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阿斯特拉罕气田、田吉兹油田等多个大型油气田的发现说明和它们处于相同构造带内的M区块同样具有较大含油气潜力。但M区块盐下层系埋深大,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成为该区块油气勘探的关键。在区域构... 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阿斯特拉罕气田、田吉兹油田等多个大型油气田的发现说明和它们处于相同构造带内的M区块同样具有较大含油气潜力。但M区块盐下层系埋深大,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成为该区块油气勘探的关键。在区域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相邻油气田的对比、地震相分析等方法预测了M区块盐下有利储集相带。结果表明,M区块与阿斯特拉罕-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上的次级隆起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特征,古地貌、基底差异沉降是有利储集相带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利储集相带为区块南北两侧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的障壁礁和古隆起顶部石炭系滩坝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里海盆地 M区块 盐下层系 地震相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