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耆旧遗音
1
作者 王季思 王和生 +4 位作者 王鉴清 王沂暖 牛维鼎 刘蘅 傅熊湘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4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傅熊湘 王沂暖 王季思 水龙吟 水调歌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戏《牧羊记》二题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季思 康保成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3-27,共5页
一、钞本《牧羊记》的特征 元代南戏《牧羊记》完整流传下来的本子只有一种,即清宝善堂《牧羊记总本》二卷,《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 据钱南扬先生考证,此钞本完成于清嘉庆年间,但它据以移录的底本,来源一定很早,看它的出目与《... 一、钞本《牧羊记》的特征 元代南戏《牧羊记》完整流传下来的本子只有一种,即清宝善堂《牧羊记总本》二卷,《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 据钱南扬先生考证,此钞本完成于清嘉庆年间,但它据以移录的底本,来源一定很早,看它的出目与《缀白裘》等后出的本子截然不同,便可见出梗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缀白裘》 戏曲 底本 古本 梗概 丛刊 李陵 汉武帝 苏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十大喜剧集》前言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季思 黄仕忠 郑尚宪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1-16,共6页
戏剧活动,本质上是供人娱乐的。而从戏剧娱乐的特性来说,喜剧的表演尤为突出。 在西方,喜剧与悲剧走着不同的发展途径。古希腊悲剧是在宗教祭祀仪典中成熟的,因而取材限于帝王或神话英雄,风格上保持庄严肃穆,不容许一丝喜剧的调笑成分... 戏剧活动,本质上是供人娱乐的。而从戏剧娱乐的特性来说,喜剧的表演尤为突出。 在西方,喜剧与悲剧走着不同的发展途径。古希腊悲剧是在宗教祭祀仪典中成熟的,因而取材限于帝王或神话英雄,风格上保持庄严肃穆,不容许一丝喜剧的调笑成分夹杂其中,悲剧的氛围一以贯之。而喜剧则是从节日的狂欢歌舞发展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 神话英雄 戏剧活动 宗教祭祀 古希腊悲剧 娱乐 讽刺喜剧 歌舞 节日 中国古典喜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词简谱》前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季思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9-99,共1页
1939年春,先师苏州吴瞿安先生避寇云南大姚,老病颠连,自知不久人世,致书同门卢冀野先生,嘱以整理遗著云:“往坊间所出版诸书,听其自生自灭可也。唯《南北谱》为治曲者必需,此则必待付刻者。”先生为当时海内曲学大师,平生出版著作,包括... 1939年春,先师苏州吴瞿安先生避寇云南大姚,老病颠连,自知不久人世,致书同门卢冀野先生,嘱以整理遗著云:“往坊间所出版诸书,听其自生自灭可也。唯《南北谱》为治曲者必需,此则必待付刻者。”先生为当时海内曲学大师,平生出版著作,包括诗、词、散曲、话剧、传奇等创作,以及《词学通论》、《曲学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谱 话剧 通论 云南 内曲 南北曲 苏州 集曲 谱式 昆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十大正剧集》前言
5
作者 王季思 黄仕忠 陈维仁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5,共5页
正剧,是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体裁。它具有悲剧的严肃特性,却又不像悲剧那样深哀剧痛,震撼人心;它兼有喜剧的愉悦因素,但又不像喜剧那样轻松活泼,娱人心脾。因此,正剧是一种悲喜混合的“严肃戏剧”,也称作“悲喜剧”。 在西方。
关键词 正剧 悲喜剧 严肃戏剧 戏剧创作 心脾 《茶馆》 体裁 优秀作品 郭沫若 当代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前言
6
作者 王季思 黄仕忠 吴绳武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10,共5页
中国当代戏剧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戏剧美学最高审美范畴的悲剧创作,也颇引人注目。这里编选的十个悲剧,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们在诞生之初即在戏剧界乃至整个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并深深地印在一代人的记忆里。有的已经成... 中国当代戏剧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戏剧美学最高审美范畴的悲剧创作,也颇引人注目。这里编选的十个悲剧,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它们在诞生之初即在戏剧界乃至整个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并深深地印在一代人的记忆里。有的已经成为经典剧目,活跃在舞台上,吟唱在人群中。一些精彩的片段,更是不胫而走,家喻户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范畴 当代戏剧 戏剧美学 代表性 悲剧创作 悲剧作品 剧目 舞台 悲剧性格 悲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黄钧先生商榷——《鲁斋郎》杂剧的作者问题
7
作者 王季思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98-100,共3页
黄钧先生最近撰文与我商榷《鲁斋郎》杂剧(以下简称《鲁》剧)的作者问题,写得很认真,读后得益不浅。我一向认为历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先民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属于全民族甚至全人类的文化遗产,非个人所得而私;而学术问题往往要经过反复... 黄钧先生最近撰文与我商榷《鲁斋郎》杂剧(以下简称《鲁》剧)的作者问题,写得很认真,读后得益不浅。我一向认为历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先民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属于全民族甚至全人类的文化遗产,非个人所得而私;而学术问题往往要经过反复论证才逐步得到符合实际的结论。黄钧先生在讨论问题时态度比较公允,这是很不容易的。但有些问题仍有待商讨,应继续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斋郎》 作者问题 杂剧 学术问题 讨论问题 文学作品 关汉卿 文化遗产 精神财富 态度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升集笺校》序
8
作者 王季思 《艺术百家》 1987年第1期69-70,共2页
看完了刘辉同志笺校的《洪升集》,想起了一些问题。 洪升主要活动的年代在清康熙年间,康熙是历史上少有的精明皇帝。从洪升早年到北京国子监时写的诗篇看,他对康熙皇帝崇拜得五体投地。他的文笔诗才也有条件成为康熙皇帝的文学侍从之臣... 看完了刘辉同志笺校的《洪升集》,想起了一些问题。 洪升主要活动的年代在清康熙年间,康熙是历史上少有的精明皇帝。从洪升早年到北京国子监时写的诗篇看,他对康熙皇帝崇拜得五体投地。他的文笔诗才也有条件成为康熙皇帝的文学侍从之臣。可是他在北京守候了将近二十年,什么官职也没有捞到,最后反被开除出国子监,驱逐出北京城。“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唐刘长卿《吊贾谊》诗)。他在信陵君的坟头痛苦流涕(洪升《将去大梁》诗:“迢迢二千里,去哭信陵君”),命运比投文湘江吊屈原的贾谊更悲惨。然而从另一方面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皇帝 国子监 信陵君 康熙年间 刘长卿 北京城 官职 贾谊 《长生殿》 屈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雕龙》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在《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9
作者 王季思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1期4-6,共3页
从《文心雕龙》看,刘勰有他完整的思想体系,它集中表现在《原道》、《征圣》、《宗经》这三篇文章里,也零星散见于其他各篇,起组织全书的纲领作用,在刘勰看来,宇宙万物间有一种永恒不变的真理,这就是道。道靠什么人来传播呢?靠的是周公... 从《文心雕龙》看,刘勰有他完整的思想体系,它集中表现在《原道》、《征圣》、《宗经》这三篇文章里,也零星散见于其他各篇,起组织全书的纲领作用,在刘勰看来,宇宙万物间有一种永恒不变的真理,这就是道。道靠什么人来传播呢?靠的是周公孔子等圣人,圣人靠什么来阐明天道呢?靠他们的经典著作,儒家的经典著作既是阐明永恒不变的真理的,它就达到了至高无上,极远无边的境界,任何诸子百家的著作都跳不出它的圈子。“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刘勰在《原道》里概括的这两句话,表明了他以道、圣、经三位为一体的思想体系,体现了先秦儒家用以观察宇宙,人生的全部唯心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学术讨论会 文学创作 先秦儒家 宗经 诸子百家 原道 圣人 真理 我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国文教学问题》
10
作者 王季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共1页
谈到教学问题,那教师方面有两种观念必须改除:一种是敷衍时间,一种是自我表现。一部分教师尽是在课内谈空天,抄黑板;而另一部分则尽是发议论,唱高调,甚至把自己在大学里刚读过的文章印发给初中学生读;实在都是这两种观念在作祟;必须尽... 谈到教学问题,那教师方面有两种观念必须改除:一种是敷衍时间,一种是自我表现。一部分教师尽是在课内谈空天,抄黑板;而另一部分则尽是发议论,唱高调,甚至把自己在大学里刚读过的文章印发给初中学生读;实在都是这两种观念在作祟;必须尽量改除,才能进一步使学生得到实际的进益。这里,范文方面必须详细分析其结构、作法,更就学生日常生活方面举出类似的题目,让他们分析其结构、作法,更就学生日常生活方面举出类似的题目,让他们仿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学生 日常生活 教学问题 自我表现 教师 结构 议论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世元音
11
作者 王季思 钱仲联 +26 位作者 程千帆 吴白匋 苏仲翔 沈寿宇 刘剑青 周采泉 陈贻焮 马积高 邵燕祥 陈邦炎 田翠竹 沈善钧 曾仲珊 刘世宜 周笃文 李耀仙 郑临川 徐培均 周秦 刘梦芙 王邦建 罗渊 陈章 周燕婷 郭伟光 华钟彦 孙文光 《中国韵文学刊》 1988年第Z1期133-148,2-3,共18页
五律 天河饮店小集,赋赠诸同社 诗国留香远, 江山非旧日, 摆脱小家气, 岭南春早到, 词人寄意深。 时代要新音。 激扬大雅吟。 好为写芳林。 金缕曲 一九八八年二月十四日,罗忼烈教授夫妇邀游香港浅水湾。是日值西方情人节,男女双双携手... 五律 天河饮店小集,赋赠诸同社 诗国留香远, 江山非旧日, 摆脱小家气, 岭南春早到, 词人寄意深。 时代要新音。 激扬大雅吟。 好为写芳林。 金缕曲 一九八八年二月十四日,罗忼烈教授夫妇邀游香港浅水湾。是日值西方情人节,男女双双携手,沿山顶公路跑步,间以欢呼,有洋人,也有华人。旋至海滩公园,有天后、弥勒、财神等像,香烟缭绕,游人杂沓,有华人,也有洋人。一九八三年圣诞节,值国际和平年,中东战火方殷,予在港有诗云:“但得中东和局定,不辞稽首拜耶苏”。时过五年,海湾战火未息,下片因及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世元音 大雅吟 罗忼烈 金缕曲 耶苏 诗云 小集 方殷 浅水湾 诗词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感与诗艺术
12
作者 王季思 《中国韵文学刊》 1987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于中国韵文学的建立,我们的前人作了有益的探索,写出了一些专门的著作;但借鉴前人的成就,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全面、系统地总结数千年来许多韵文作家的创作经验,探讨我国各种韵文体裁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它和民族文化发展的关... 关于中国韵文学的建立,我们的前人作了有益的探索,写出了一些专门的著作;但借鉴前人的成就,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全面、系统地总结数千年来许多韵文作家的创作经验,探讨我国各种韵文体裁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它和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等等,建立科学的中国韵文学,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崭新的任务。为此,我们除了发表在这方面作了新的探索的专论以外,特辟这样一个专栏,希望韵文学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的教学、研究工作者和韵文作家,从各个角度和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期,我们刊登了下面这一组文章,算是一个开始。我们相信,这对促进这方面的研究,加快科学的中国韵文学的建立,会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民族文化发展 古典诗歌 创作经验 创作道路 积极浪漫主义 近体 诗歌研究 旧体诗词 新乐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戏曲舞台上最早出现的雄辩家形象——谈元杂剧《赚蒯通》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季思 《文艺理论研究》 1980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元杂剧《随何赚风魔蒯通》(简称《赚蒯通》)向来为研究元人杂剧的学者们所忽视。但是,我认为,它在元代的历史戏中,是一个成功的作品。它所塑造的主要人物蒯通,是我国戏曲舞台上最早出现的雄辩家形象。通过这个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 元杂剧《随何赚风魔蒯通》(简称《赚蒯通》)向来为研究元人杂剧的学者们所忽视。但是,我认为,它在元代的历史戏中,是一个成功的作品。它所塑造的主要人物蒯通,是我国戏曲舞台上最早出现的雄辩家形象。通过这个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虚伪和反复无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统治者 汉高祖 吕后 未央宫 功臣 进步性 明太祖 元杂剧 封建王朝 韩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韵文创作
14
作者 周谷城 唐圭璋 +24 位作者 张伯驹 任中敏 黄公渚 黄君坦 钱仲联 王季思 俞平伯 缪钺 程千帆 周汝昌 吴闻 陈贻焮 羊春秋 彭靖 寇梦碧 陈机锋 黄施民 蔡厚示 林锴 李汝伦 张牧石 周笃文 林岫 王蛰堪 周采泉 《中国韵文学刊》 1987年第1期173-185,共13页
技术欣闻革命来,岂期文运亦鸿开. 诗词本是抒情体,格律何妨创作才? 莫再谦称传谬种,敢将豪兴写雄怀。 群龙有首贞逢吉,会友从兹树讲台。
关键词 文运 平韵满江红 三台令 逢吉 人间天上 群龙 明月珠 梦窗 长篇历史小说 金缕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