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质交通流下交叉口信号及车辆轨迹融合控制模型
1
作者 王海涌 张丹 +1 位作者 王孟琳 田爱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3,共8页
在异质交通流背景下,针对交通信号调度与车辆轨迹规划协同问题,本文提出集信号和轨迹于一体的融合控制模型。该模型采用竞争双深度Q网络算法(Dueling Double Deep Q Network, D3QN),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对交通信号和车辆轨迹进行同步优... 在异质交通流背景下,针对交通信号调度与车辆轨迹规划协同问题,本文提出集信号和轨迹于一体的融合控制模型。该模型采用竞争双深度Q网络算法(Dueling Double Deep Q Network, D3QN),通过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对交通信号和车辆轨迹进行同步优化,旨在实现交通效率与生态驾驶的双重目标,并基于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仿真平台对模型进行全面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基准模型相比,单一优化策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交叉口性能,但存在整体效率提升受限的问题;本文提出的融合控制模型结合了宏观交通流与微观车辆行为的优化,使车均延误降低66.99%,燃油消耗减少11.26%,同时CO_(2)等污染物排放量也显著减少。进一步的敏感性分析揭示了系统性能随网联自动驾驶汽车(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CAV)渗透率的变化规律修正:当渗透率达到一定水平后,性能提升幅度逐渐减小,且模型在不同交通流量条件下均展现出稳定的优化效果,这一结果证实了该控制方法在城市交叉口环境中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信号控制 轨迹规划 交叉口 异质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孟琳 张卫华 +5 位作者 赵宗辽 应小平 方改英 党琳 马莉 赵小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33-1334,共2页
目的:通过系统观察乳腺增生大鼠及针刺治疗后乳腺组织形态学变化过程,特别是乳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探讨针刺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与作用机理,为临床针刺治疗乳腺增生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将45只健康雌性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 目的:通过系统观察乳腺增生大鼠及针刺治疗后乳腺组织形态学变化过程,特别是乳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探讨针刺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与作用机理,为临床针刺治疗乳腺增生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将45只健康雌性大白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针刺治疗组(C)。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贾氏造模方法建立乳腺增生模型。模型组和针刺治疗组每日于大鼠后肢外侧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mg/kg体重,1次/天,连续20天,继而改用黄体酮5mg/kg体重,1次/天,连续5天造模。空白对照组则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1次/天,共25天。A、B两组大鼠于第31天开始每日抓拿1次,不作任何治疗;C组大鼠在第31天开始针刺治疗。治疗30天后处死大鼠,肉眼观测乳房形态大小后,采集乳腺组织标本,分别固定后染色,光镜下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造模成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明显;而治疗组乳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趋近于正常组。结论:针刺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有抑制作用,说明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乳腺增生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配合益髓汤对铝中毒运动神经元病模型兔脊髓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王孟琳 王瑞辉 +3 位作者 王婧锦 张红 陈淑谕 马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75-2477,共3页
目的:通过观测电针配合益髓汤对铝中毒运动神经元病模型兔脊髓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作用,探讨中医药对运动神经元病的疗效与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 目的:通过观测电针配合益髓汤对铝中毒运动神经元病模型兔脊髓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作用,探讨中医药对运动神经元病的疗效与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针药配合治疗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铝中毒造模方法建立运动神经元病理模型。然后,针刺治疗组行穴位电针治疗;中药治疗组服用益髓汤治疗;针药配合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益髓汤治疗。治疗35天后处死大白兔,打开椎管,切取脊髓组织标本分别固定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组织的VEGF表达水平。结果:实验检测显示模型组脊髓组织中VEGF表达较低;而电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针药治疗组脊髓组织中VEGF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及益髓汤对脊髓组织VEGF表达有促进作用,说明电针及益髓汤对运动神经元病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益髓汤 铝中毒 运动神经元病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