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莓果酒酿造工艺的优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45
1
作者 王孝荣 罗佳丽 +1 位作者 潘年龙 蒋和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6-201,共6页
以草莓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SO2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及发酵温度对果酒发酵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草莓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SO2添加量为81 mg/L、酵母添加量为1 g/L、发... 以草莓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SO2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及发酵温度对果酒发酵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草莓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SO2添加量为81 mg/L、酵母添加量为1 g/L、发酵温度为20℃。然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草莓果酒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从草莓果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85种,占总峰面积的99.55%;其主体香气物质主要是异戊醇、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及辛酸乙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果酒 工艺 优化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中微量^(237)Np的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孝荣 林灿生 +3 位作者 刘峻岭 朱国辉 王效英 李金英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20,25,共6页
建立了准确测定常量铀中微量镎的方法。方法包括萃取色层法分离和质谱法测量。对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全程Np的回收率 >80 % ,对U的去污因子DF >1× 10 6。用该法成功地测定了后处理流程台架温实... 建立了准确测定常量铀中微量镎的方法。方法包括萃取色层法分离和质谱法测量。对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全程Np的回收率 >80 % ,对U的去污因子DF >1× 10 6。用该法成功地测定了后处理流程台架温实验水相铀产品中2 3 7Np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色层 质谱 铀产品 分析 分离 镎237 核燃料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鲜榨橙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孝荣 罗佳丽 +1 位作者 潘年龙 蒋和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44-147,共4页
研究比较超高压处理和热处理对鲜榨橙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鲜榨橙汁经处理后,其主要成分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损失,但超高压处理鲜榨橙汁效果较热处理好,且对色泽影响较小;鲜榨橙汁经处理后,其香气成分发生了变化,酯类、醇类、酮类... 研究比较超高压处理和热处理对鲜榨橙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鲜榨橙汁经处理后,其主要成分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损失,但超高压处理鲜榨橙汁效果较热处理好,且对色泽影响较小;鲜榨橙汁经处理后,其香气成分发生了变化,酯类、醇类、酮类总含量变化相对较小,醛类经热处理及超高压处理后与鲜榨橙汁比较有所降低,降低比例都在4倍以上;烃类及其它类物质含量与鲜榨橙汁比较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鲜榨橙汁 品质 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峪岭隧道Ⅱ级围岩光面爆破技术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孝荣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2,共3页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戴峪岭隧道掘进在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过程中,通过分析优化周边眼间距、最小抵抗线、炮眼密集系数、不耦合系数、装药集中度q、装药结构及起爆方式等爆破参数,得出了适合本隧道围岩的掏槽方式和钻爆参数。通过采用新的...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戴峪岭隧道掘进在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过程中,通过分析优化周边眼间距、最小抵抗线、炮眼密集系数、不耦合系数、装药集中度q、装药结构及起爆方式等爆破参数,得出了适合本隧道围岩的掏槽方式和钻爆参数。通过采用新的爆破参数,取得了光爆后的岩石表面按设计轮廓线成型、表面较平顺、超欠挖很小的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隧道掘进 爆破参数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孝荣 潘年龙 罗佳丽 《饮料工业》 2012年第8期2-5,共4页
介绍了牛奶的营养成分及价值,综述了牛奶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主要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牛奶 营养成分 营养价值 保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上甑在固态白酒蒸馏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孝荣 蒋智 +2 位作者 杨甲平 秦辉 雷磊 《酿酒》 CAS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传统人工上甑过度依赖上甑工人的经验和手法,长时间连续作业下人工上甑的上甑质量和基酒产质量易产生波动,近年来逐渐被机械上甑替代,成为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必然。基于机器人上甑实践,对生产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找出了其存在的痛点和难点... 传统人工上甑过度依赖上甑工人的经验和手法,长时间连续作业下人工上甑的上甑质量和基酒产质量易产生波动,近年来逐渐被机械上甑替代,成为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必然。基于机器人上甑实践,对生产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找出了其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并就其未来重点突破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提升白酒固态蒸馏理论和机器上甑技术、提高上甑质量和蒸馏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甑 机器 固态蒸馏 白酒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放废液中提取铯的新型环境材料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惠源 王淑兰 +3 位作者 王榕树 林灿生 张先业 王孝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52-955,共4页
Six kinds of pyrophosphate were synthesized.The investigation on ion exchange properties showed that zireonyl molybopyrophosphate exhibited large exchange capacity and high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for cesium in the m... Six kinds of pyrophosphate were synthesized.The investigation on ion exchange properties showed that zireonyl molybopyrophosphate exhibited large exchange capacity and high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for cesium in the medium of 3 mol· L- 1 HNO3.Preliminary study of its properties indicated that this material is a bifunctional inorganic ion exchanger with good thermal and chemical stabilities.ZMPP might be suitable for removing cesium directly from strong acidic HLL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液 焦磷钼酸锆 离子交换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橙果酒酵母筛选及发酵性能 被引量:26
8
作者 罗佳丽 王雪莹 +1 位作者 王孝荣 蒋和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2-227,共6页
以甜橙果皮和甜橙果园土壤为分离源,共分离到138株酵母菌,经过三级筛选,获得两株适合酿造甜橙果酒的酵母菌S017和F076,经鉴定均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并对其发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S017、F076的最适发酵温度... 以甜橙果皮和甜橙果园土壤为分离源,共分离到138株酵母菌,经过三级筛选,获得两株适合酿造甜橙果酒的酵母菌S017和F076,经鉴定均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并对其发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S017、F076的最适发酵温度及pH值分别为24、30℃及5.0、5.5;S017产酒精能力和降糖速率大于F076;与果酒干酵母发酵的酒样相比,两株菌株所发酵的酒样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具有典型的甜橙果酒风味;S017发酵酒样香气种类多于其余酒样,且特征香气物质己酸乙酯、辛酸乙酯、苯乙醇含量明显高于其余酒样。综合各种性能表明,筛选的菌株S017更适合甜橙果酒的酿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橙果酒 酵母菌 分离筛选 鉴定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菜热泵干燥前后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潘年龙 王孝荣 +1 位作者 吴凯 曾凡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58-262,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质联用技术对黄花菜热泵干燥前后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在热泵干燥前后黄花菜中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从新鲜黄花菜中鉴定出挥发性香气物质48种,相对含量为99.98%;从干制黄花菜中鉴定出挥发性香...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质联用技术对黄花菜热泵干燥前后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在热泵干燥前后黄花菜中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从新鲜黄花菜中鉴定出挥发性香气物质48种,相对含量为99.98%;从干制黄花菜中鉴定出挥发性香气物质43种,相对含量为99.99%;二者共有香气组分22种,其相对含量干燥前后分别为88.61%和76.73%,且以醇类、酯类和烷烃类居多。黄花菜热泵干燥前后香气主体成分一致,醇类、醛类、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烷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大幅度减少,烯类物质完全消失及酮类物质大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热泵干燥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青枣果酒酿造工艺优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亚宁 王孝荣 +2 位作者 罗佳丽 杨坚 张甫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4-141,共8页
以台湾青枣为原料,以优异的酵母对其进行发酵,通过感官品评、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研究了发酵温度、SO2添加量及酵母添加量对果酒发酵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得出台湾青枣果酒酿制品质最佳的条件... 以台湾青枣为原料,以优异的酵母对其进行发酵,通过感官品评、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研究了发酵温度、SO2添加量及酵母添加量对果酒发酵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得出台湾青枣果酒酿制品质最佳的条件是发酵温度为20.56℃,酵母添加量为0.11%,SO2添加量为81.51 mg/L;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青枣果酒香气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青枣果酒中共鉴定出78种香气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9.86%;其香气物质主要是异戊醇、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及癸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枣果酒 工艺 优化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P萃取体系辐解产物的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宋凤丽 李金英 +4 位作者 周常新 李辉波 苏哲 王孝荣 林灿生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7,共6页
通过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析手段对辐照后的TBP萃取体系进行了较全面的定性分析,推测部分辐解产物可能的分子式,并对辐照后的TBP萃取体系中羰基化合物、异羟肟酸和DBP、MBP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表明,... 通过红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析手段对辐照后的TBP萃取体系进行了较全面的定性分析,推测部分辐解产物可能的分子式,并对辐照后的TBP萃取体系中羰基化合物、异羟肟酸和DBP、MBP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表明,辐照后的30%TBP-正十二烷-HNO3体系中存在酮、短链磷酸酯、长链磷酸酯、聚合物、带有醇-OH的磷酸酯、硝化的磷酸酯和硝基烷等6类辐解产物;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大,羰基化合物、DBP、MBP的浓度均增加;随着酸度的增大,羰基化合物和MBP的浓度增加,而DBP的浓度与硝酸浓度关系不大;当c(HNO3)>1 mol/L时,体系中并没有测到异羟肟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P 辐解产物 羰基化合物 异羟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BP-煤油循环使用过程中的辐解行为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辉波 苏哲 +4 位作者 丛海峰 宋凤丽 刘占元 王孝荣 林灿生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7-162,共6页
为了了解溶剂在乏燃料后处理真实使用过程的辐解稳定性,对比研究了30%TBP-煤油-HNO3体系在γ和α的静态累积辐照和动态循环辐照情况下的辐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静态累积辐照所引起的溶剂辐解产物生成量、钚保留和钌保留等性能的变化比... 为了了解溶剂在乏燃料后处理真实使用过程的辐解稳定性,对比研究了30%TBP-煤油-HNO3体系在γ和α的静态累积辐照和动态循环辐照情况下的辐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静态累积辐照所引起的溶剂辐解产物生成量、钚保留和钌保留等性能的变化比动态循环辐照明显;当辐照吸收剂量达到1.0×105 Gy(相当于动态循环辐照20次)时,静态累积辐照引起的溶剂钚保留值10倍于动态循环辐照,证实了在乏燃料后处理工艺过程中,通过溶剂的酸碱洗涤,去除HDBP、H2MBP等主要辐解产物,可提高溶剂的循环使用寿命。同时研究结果显示,溶剂的α辐照损伤大于γ辐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后处理 辐解 溶剂循环使用 TBP 钚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BP-煤油-硝酸体系的α和γ辐照行为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辉波 苏哲 +5 位作者 丛海峰 宋凤丽 王孝荣 何辉 刘占元 林灿生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1-285,共5页
研究了30%TBP-煤油-硝酸体系的α和γ辐照稳定性,包括溶剂辐照吸收剂量、预平衡酸度等条件对溶剂辐解产物及金属钚保留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吸收剂量对溶剂辐解产物和钚保留值影响较大,而预平衡酸度则影响较小,主要辐解产物产生量和... 研究了30%TBP-煤油-硝酸体系的α和γ辐照稳定性,包括溶剂辐照吸收剂量、预平衡酸度等条件对溶剂辐解产物及金属钚保留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吸收剂量对溶剂辐解产物和钚保留值影响较大,而预平衡酸度则影响较小,主要辐解产物产生量和钚保留值均随溶剂体系α、γ吸收剂量和预平衡酸度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的条件下,溶剂的α辐照造成的钚保留值均比γ辐照大,而DBP、MBP和羰基化合物等辐解产物的产生量均随辐照吸收剂量增加而增加,但其产生量相差不明显。产生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是α辐照加速了次级或其它辐解产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后处理 α辐照 Γ辐照 TBP 钚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酒酵母发酵血橙果酒的发酵规律及香气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佳丽 王孝荣 +1 位作者 王雪莹 蒋和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5-159,共5页
以血橙为原料,比较了两种酵母的发酵规律和发酵的血橙果酒的香气成分,并建立两种酵母的发酵动力模型。结果表明:果酒干酵母起酵时间比果酒酵母1383短;发酵过程中残糖及花色苷逐渐降低,酸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果酒干酵母及果酒酵母138... 以血橙为原料,比较了两种酵母的发酵规律和发酵的血橙果酒的香气成分,并建立两种酵母的发酵动力模型。结果表明:果酒干酵母起酵时间比果酒酵母1383短;发酵过程中残糖及花色苷逐渐降低,酸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果酒干酵母及果酒酵母1383酿造的血橙果酒中分别检测出36、39种香气成分,其中相同的香气成分有26种;果酒干酵母和果酒酵母1383的酒精发酵动力方程分别为X=9.3511+26.322e-0.993t和X=9.7201+41.109e-0.093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橙果酒 酵母 发酵规律 发酵动力模型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季铵化分离材料对Pu(Ⅳ)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辉波 叶国安 +4 位作者 王孝荣 林灿生 苏哲 刘占元 赵兴红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9,共5页
研究了硅基季铵化分离材料(SiR4N)在硝酸溶液中对Pu(Ⅳ)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SiR4N对Pu(Ⅳ)的吸附等温线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为放热反应,ΔH=-7.23 kJ/mol。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分配比D与树脂功能基团SiR4N+的关系式为... 研究了硅基季铵化分离材料(SiR4N)在硝酸溶液中对Pu(Ⅳ)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SiR4N对Pu(Ⅳ)的吸附等温线基本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为放热反应,ΔH=-7.23 kJ/mol。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分配比D与树脂功能基团SiR4N+的关系式为:lgD=3.43+1.74lgn(SiR4N+),其配位比接近于2,由此可推测SiR4N在硝酸溶液体系主要吸附的是[Pu(NO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硅基分离材料 阴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果酒的发酵规律和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叶星 王孝荣 +1 位作者 熊家艳 潘年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82-187,共6页
以草莓为原料,跟踪草莓果酒整个发酵过程中酒精度、还原糖、花色苷、pH、可滴定酸等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且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草莓果酒发酵过程中,酒... 以草莓为原料,跟踪草莓果酒整个发酵过程中酒精度、还原糖、花色苷、pH、可滴定酸等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且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草莓果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和可滴定酸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花色苷和还原糖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H变化不大;从草莓果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85种,占总峰面积的99.55%;其主体香气物质主要是异戊醇、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及辛酸乙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果酒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发酵规律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BP-煤油-HNO_3体系的α辐解行为Ⅰ.溶剂辐解生成DBP/MBP的规律 被引量:6
17
作者 丛海峰 李辉波 +5 位作者 苏哲 袁洁琼 刘占元 宋凤丽 王孝荣 林灿生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227,共6页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238Pu为α源的30%TBP-煤油-HNO3体系的辐解产物DBP和MBP的生成情况,研究了反萃剂、反萃条件和钚等因素对DBP/MBP分析的影响,考察了辐照累积剂量、剂量率和稀释剂等因素对DBP和MBP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BP和MBP生...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238Pu为α源的30%TBP-煤油-HNO3体系的辐解产物DBP和MBP的生成情况,研究了反萃剂、反萃条件和钚等因素对DBP/MBP分析的影响,考察了辐照累积剂量、剂量率和稀释剂等因素对DBP和MBP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BP和MBP生成量随吸收剂量、剂量率的增加而增大;在剂量率73.7Gy/min、累积剂量5×105 Gy时,DBP浓度达到7.09×10-2 mol/L,MBP浓度达到9.84×10-3 mol/L;在吸收剂量5×105 Gy时,加氢煤油、正十二烷和特种煤油中的DBP生成量分别为4.45×10-2、4.44×10-2、4.35×10-2 mol/L,MBP生成量为3.52×10-3、3.50×10-3、3.52×10-3 mol/L,在吸收剂量5×105 Gy时,三种稀释剂的DBP和MBP的生成量近似相等;在吸收剂量5×104 Gy时,α辐照的DBP和MBP的生成量分别为5.57×10-2 mol/L和5.10×10-3 mol/L,对应的γ辐照的为2.50×10-3 mol/L和3.14×10-4 mol/L,α辐照产生的DBP和MBP的生成量明显大于γ辐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辐解 DBP MBP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菜的热泵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潘年龙 吴凯 +1 位作者 王孝荣 曾凡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9-262,266,共5页
为改进干制黄花菜传统生产方法并实现工业化生产,采用热泵干燥法对黄花菜进行干制研究,结果表明,新鲜黄花菜经过95℃蒸汽热烫60s,在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7h、装料量为5.0kg/m2、热泵空气湿度为40%时,所生产出来的干制黄花菜含水量为... 为改进干制黄花菜传统生产方法并实现工业化生产,采用热泵干燥法对黄花菜进行干制研究,结果表明,新鲜黄花菜经过95℃蒸汽热烫60s,在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7h、装料量为5.0kg/m2、热泵空气湿度为40%时,所生产出来的干制黄花菜含水量为9.53%,其感官品质良好,呈金黄色,条身紧凑,长短基本一致,无虫蛀和霉变,有黄花菜固有的香味,无异味,能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热泵干燥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白酒陈酿期间香气成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阿敏 王孝荣 蒋和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1-286,291,共7页
以猕猴桃为原料,经过发酵、两次蒸馏制得猕猴桃白酒,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陈酿期间各个时期(一、二、四、七、十一个月)的猕猴桃白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白酒陈酿期间,共检出有香... 以猕猴桃为原料,经过发酵、两次蒸馏制得猕猴桃白酒,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与气相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陈酿期间各个时期(一、二、四、七、十一个月)的猕猴桃白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白酒陈酿期间,共检出有香气物质为129种,酯类、缩醛类总体呈下降趋势,醇类、酸类、醛酮类及萜烯类呈上升趋势。猕猴桃白酒经陈酿后,香气成分经历了平衡、稳定及成熟的微妙动态变化,使酒体变得更加细腻、柔和、醇厚、丰满、典型性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白酒 陈酿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份强放废液中痕量 Np、Pu 的测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江浩 朱国辉 +1 位作者 王效英 王孝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6-51,共6页
建立了1个在高盐份强放废液中测定痕量Pu、Np的方法。全程由阴离子交换、TTA萃取及电沉积制源3部分组成。对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用推荐程序测定了1AW萃残液中Pu和Np的含量。
关键词 NP PU 阴离子交换 TTA萃取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