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的刀具状态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子硕 王育锋 +1 位作者 郭育畅 高兴泉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12期46-50,共5页
针对长短时记忆(Long-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方法预测刀具状态仅考虑过去信息而忽略未来信息的问题,无法准确预测刀具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预测刀具状态的方法,... 针对长短时记忆(Long-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方法预测刀具状态仅考虑过去信息而忽略未来信息的问题,无法准确预测刀具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预测刀具状态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用以降维数据,然后,将降维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Bi-LSTM网络中,最后对刀具状态进行预测。通过实验对比,表明PCA结合Bi-LSTM网络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8.3959%,优于LSTM网络和PCA结合LSTM网络,并且误差也小于其他两种模型,验证了该方法对于刀具状态预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刀具状态 主成分分析法 预测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边缘检测算法及其FPGA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子硕 单彦虎 +3 位作者 储成群 程洪涛 高昕 赵兴龙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针对传统边缘检测算法在FPGA上实现存在缺乏自适应性及实时性差的问题,结合FPGA高速并行处理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双边滤波应用于Canny边缘检测算法,在降低噪声的同时保留图像边缘梯度信息;其次使用改进... 针对传统边缘检测算法在FPGA上实现存在缺乏自适应性及实时性差的问题,结合FPGA高速并行处理数据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双边滤波应用于Canny边缘检测算法,在降低噪声的同时保留图像边缘梯度信息;其次使用改进的Sobel算子,在4个方向上进行梯度幅值计算,以提高图像边缘的定位精度;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梯度直方图的一阶导数变化的自适应阈值选取策略,以提高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双边滤波处理后,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相较传统Canny算法提升了109%。边缘图像的单边缘响应和边缘连接性有明显提升,同时满足实时性要求。为Canny算法应用到嵌入式机器视觉中提供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提取 CANNY算法 FPGA 图像处理 双边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N聚类的三维点云去噪方法研究
3
作者 王子硕 郭育畅 +1 位作者 赖天翔 高兴泉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12期78-80,98,共4页
针对三维点云的随机高斯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的K近邻(K-Nearest Neighbor, KNN)聚类的三维点云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KNN寻找每个数据点周围最近的K个邻居,根据邻居的数值对三维点云数据的随机高斯噪声进行初步去噪处理,以... 针对三维点云的随机高斯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的K近邻(K-Nearest Neighbor, KNN)聚类的三维点云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KNN寻找每个数据点周围最近的K个邻居,根据邻居的数值对三维点云数据的随机高斯噪声进行初步去噪处理,以减少孤立点的影响。然后,利用基于距离的聚类方法将三维点云数据按照距离进行分组,对点云数据进行进一步去噪,识别主要簇并剔除次要簇,以提高三维点云去噪精度。实验结果表明,KNN聚类算法的峰值信噪比提高了4~15dB,在去噪效果和保留点云细节方面均表现出优势,既能够较好的去除三维点云噪声,又能够保留点云的几何特征和细节信息,并且在三维点云去噪效果上表现出更高的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N聚类算法 三维点云 随机噪声 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室蓄热式热力氧化炉热工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孙雁伯 袁兴海 +1 位作者 林琳 王子硕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023-1036,共14页
为了指导辽河油田开采伴生气的处理,针对三室蓄热式热力氧化炉(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的周期性运行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三室RTO的三维物理模型及非稳态数学模型,分别对不同切换时间、蓄热体高度以及入口流量下... 为了指导辽河油田开采伴生气的处理,针对三室蓄热式热力氧化炉(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的周期性运行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三室RTO的三维物理模型及非稳态数学模型,分别对不同切换时间、蓄热体高度以及入口流量下的RTO运行过程进行了一个切换周期的非稳态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RTO的净化效率、热回收效率和蓄热空气出口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阀门切换周期内的3个阶段热回收效率及放热侧出口温度都随着运行时间逐渐降低;在蓄热体高度为1.2 m、阀门切换周期为180 s的RTO运行工况下,可以兼顾较高的热回收效率与更优的经济效益;进气流量越大,各切换周期下的热回收效率越大,蓄热体放热侧出口温度也越高;各烟气组分在该型RTO的富氧环境中净化效率都保持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体 挥发性有机物 热回收效率 净化效率 非稳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外科手术治疗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子硕 李矛 +3 位作者 刘瑜 胡超 姚晓波 黄擎 《安徽医学》 2022年第7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外科手术治疗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依次预先给予编码,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功能... 目的探讨功能性外科手术治疗下颌下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依次预先给予编码,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功能保存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功能保存组采用肿瘤及瘤周腺体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腺体完整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预后效果、生存质量、腺体功能恢复效果及复发率的差异。结果功能保存组手术时间(34.0±6.0)min,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保存组手术切口长(3.8±0.7)cm,较对照组术后疤痕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保存组中1例出现口干症状,对照组中10例出现口干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中,功能保存组术后外貌、唾液及情绪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健侧和患侧下颌下腺唾液腺核素动态显像结果存在时间效应(P<0.05),功能保存组下颌下腺分泌功能于术后3个月达到最低,术后6个月逐步恢复,术后1年患侧下颌下腺分泌功能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术后随访2~5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功能性外科手术治疗下颌下腺良性肿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外科 下颌下腺良性肿瘤 腺体功能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涡喷发动机燃烧室全覆盖气膜冷却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子硕 唐豪 刘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02-2012,共11页
为了延长微型涡喷发动机燃烧室的使用寿命,针对燃烧室壁面高温区进行全覆盖气膜冷却研究.在KJ-66微型涡喷发动机试车实验的基础上,比较实际燃烧工况下,排布方式和燃烧室外环的扩张孔对气膜冷却效果及燃烧室整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为了延长微型涡喷发动机燃烧室的使用寿命,针对燃烧室壁面高温区进行全覆盖气膜冷却研究.在KJ-66微型涡喷发动机试车实验的基础上,比较实际燃烧工况下,排布方式和燃烧室外环的扩张孔对气膜冷却效果及燃烧室整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际微型涡喷发动机模型中,顺排的平均综合冷却效率低于叉排,但对壁面的综合降温效果优于叉排.随着扩张孔出口直径的增大,气膜冷却效果逐渐改善,但会影响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由于燃烧室后排冷却孔的影响,二次流射入主流会发生偏转,提升了气膜的冷却效果.整体而言,全覆盖气膜冷却在实际燃烧工况下对燃烧室壁面有着很好的冷却作用,扩张型气膜孔能够有效改善燃烧室外环的气膜冷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涡喷发动机燃烧室 全覆盖气膜冷却 扩张型气膜孔 冷却效率 燃烧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轮型超紧凑燃烧室全覆盖气膜冷却性能
7
作者 王子硕 唐豪 刘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9,共11页
针对新一代棘轮型超紧凑燃烧室壁面的高温问题,对全覆盖气膜冷却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在对KJ-66微型涡喷发动机实验与模拟的基础上,将原燃烧室替换为缩放优化后的棘轮型超紧凑燃烧室。在实际燃烧工况下,对突扩段斜坡和二次补燃区内环上的... 针对新一代棘轮型超紧凑燃烧室壁面的高温问题,对全覆盖气膜冷却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在对KJ-66微型涡喷发动机实验与模拟的基础上,将原燃烧室替换为缩放优化后的棘轮型超紧凑燃烧室。在实际燃烧工况下,对突扩段斜坡和二次补燃区内环上的高温壁面进行全覆盖冷却研究,比较了不同排布方式、孔倾角和扩张型气膜孔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突扩段斜坡上圆柱型气膜孔的气膜覆盖性不理想,综合气膜冷却效果欠佳,并且不同排布方式与孔倾角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不大;扩张型气膜孔对斜坡的气膜贴壁性和冷却效果都有很大的改善,在45°孔倾角,出口直径0.6 mm的扩张孔模型中,由吹离高温火焰面与气膜叠加覆盖产生的综合冷却效果达到最优;在主流高离心力场的影响下,吹风比较大时二次补燃区下游也能获得较好的气膜贴壁效果;排布方式对二次补燃区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比孔倾角更明显。在实际燃烧工况下全覆盖气膜冷却对棘轮型超紧凑燃烧室壁面有很好的冷却作用,扩张型气膜孔能有效改善气膜冷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涡喷发动机 超紧凑燃烧室 全覆盖气膜冷却 扩张型气膜孔 冷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浸出物抑制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活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晨 王子硕 +5 位作者 吴荣琳 李国超 洪虓 黄珊姗 马腾飞 王元银 《安徽医学》 2013年第7期861-864,共4页
目的本文研究红茶浸出物抑制体外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增殖效应及其对细胞内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s)活力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红茶浸出物及不同程度EGCG氧化产物体外抑制癌细胞增殖效应,金抑制法测定细胞内TrxRs活力水平。... 目的本文研究红茶浸出物抑制体外培养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增殖效应及其对细胞内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s)活力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红茶浸出物及不同程度EGCG氧化产物体外抑制癌细胞增殖效应,金抑制法测定细胞内TrxRs活力水平。结果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EGCG各种氧化产物在浓度100μmol时均具有与其单体相当的抑癌活性;红茶浸出物抑制增殖表现剂量和时间效应,IC50剂量为250μg/ml。经红茶浸出物处理的细胞内TrxRs活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红茶浸出物抑制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体外增殖,其机制涉及打击细胞内TrxRs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腺苷酸甲基化修饰及其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概述
9
作者 王子硕 徐晓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1期57-61,103,共6页
N6-腺苷酸甲基化(m6A)修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控制所修饰基因表达的新的调控机制,作为一种可逆的表观遗传修饰,参与细胞的增殖、细胞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深刻影响所修饰核糖核酸(RNA)分子的命运,并在几乎所有生物过程中发挥重... N6-腺苷酸甲基化(m6A)修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控制所修饰基因表达的新的调控机制,作为一种可逆的表观遗传修饰,参与细胞的增殖、细胞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深刻影响所修饰核糖核酸(RNA)分子的命运,并在几乎所有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过去的诸多研究中,发现m6A修饰与肝脏相关疾病密切相关,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细胞癌(HCC)等,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实验依据,本文就m6A修饰调控因子及其在肝脏相关疾病中的发生发展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目的是进一步挖掘肝脏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为其潜在的靶向治疗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腺苷酸甲基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入射下液晶偏振光栅衍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青泉 王春阳 +2 位作者 王子硕 王增 康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6-354,共9页
为了表征光束倾斜入射下液晶偏振光栅的衍射特性,提出了液晶偏振光栅斜入射角度-驱动电压-衍射效率的三维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吉布斯自由能方程,求解液晶分子指向矢,得到驱动电压与液晶分子倾斜角的表达式,推导出斜入射角度与相位... 为了表征光束倾斜入射下液晶偏振光栅的衍射特性,提出了液晶偏振光栅斜入射角度-驱动电压-衍射效率的三维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吉布斯自由能方程,求解液晶分子指向矢,得到驱动电压与液晶分子倾斜角的表达式,推导出斜入射角度与相位延迟量之间的关系,结合扩展琼斯矩阵表征不同入射角度下液晶偏振光栅的透过率,通过矢量衍射理论,建立了斜入射角度-驱动电压-衍射效率的三维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定量求解不同斜入射角度下液晶偏振光栅衍射效率,而且能够实现衍射效率最优时驱动电压的标定。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光束入射角度从0°倾斜到10°时,最优驱动电压由2.2 V降低到2.0 V,液晶偏振光栅衍射效率从85%下降到78%;光束入射角度从0°倾斜到-10°时,最优驱动电压由2.2 V升高到2.4 V,液晶偏振光栅衍射效率从85%下降到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偏振光栅 指向矢 扩展琼斯矩阵 斜入射 衍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稳瞄平台基于自抗扰的改进内模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春阳 马帅 +1 位作者 梁书宁 王子硕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82,共5页
为了提高光电稳瞄平台的扰动补偿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的改进内模控制策略。以经电流环化简后的方位轴速度环为控制对象,采用内模控制给定系统期望输出轨迹,将基于自抗扰的鲁棒控制律引入到内模控制结构中降低模型误差和外部扰动... 为了提高光电稳瞄平台的扰动补偿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的改进内模控制策略。以经电流环化简后的方位轴速度环为控制对象,采用内模控制给定系统期望输出轨迹,将基于自抗扰的鲁棒控制律引入到内模控制结构中降低模型误差和外部扰动对系统的影响,提高抗扰动能力。给出了所提出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与闭环控制系统结构,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高性能表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于系统参数摄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与标准内模控制以及PI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补偿 内模控制 自抗扰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贪心遗传算法的液晶光学相控阵多光束扫描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闻语 王春阳 +2 位作者 于金阳 拓明侃 王子硕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650-2660,共11页
针对液晶光学相控阵单光束扫描周期长、捕获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贪心遗传算法的液晶光学相控阵多光束扫描方法。利用多个液晶光学相控阵实现互相独立扫描的多个光束,在用多光束对多个动态目标进行扫描时,根据目标已知的大小、位置以... 针对液晶光学相控阵单光束扫描周期长、捕获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贪心遗传算法的液晶光学相控阵多光束扫描方法。利用多个液晶光学相控阵实现互相独立扫描的多个光束,在用多光束对多个动态目标进行扫描时,根据目标已知的大小、位置以及速度信息,设计基于贪心遗传算法的多光束扫描方法,使用目标捕获效率作为目标函数,对每个光束分配待扫描的目标,并确定多个目标的扫描顺序;搭建液晶光学相控阵多光束扫描平台,在不同的目标数量、目标移动速度以及不同的光斑半径等条件下,对所提的扫描方法进行仿真以及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扫描方法,基于贪心遗传算法的多光束扫描方法不仅有效地缩短了扫描周期,而且提高了动态目标的捕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光学相控阵 多光束扫描 贪心遗传算法 动态目标 捕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条插值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衍射效率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康丁 王春阳 +2 位作者 王子硕 王增 郑青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8-257,共10页
针对液晶空间光调制器阵元间相位调制量偏差降低光束衍射效率的问题,提出基于样条插值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衍射效率优化方法。依据泰曼-格林干涉原理,搭建了相位调制系统。对调制器加载阶梯变化的灰度图,通过计算干涉条纹移动量,绘制液... 针对液晶空间光调制器阵元间相位调制量偏差降低光束衍射效率的问题,提出基于样条插值的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衍射效率优化方法。依据泰曼-格林干涉原理,搭建了相位调制系统。对调制器加载阶梯变化的灰度图,通过计算干涉条纹移动量,绘制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相位调制曲线。采用三次样条反插值法对相位调制曲线进行校正,实现对相位调制量的相位补偿。搭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衍射效率测试系统,对所提优化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并与随机梯度下降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光束偏转角度为1.56°、0.78°、0.39°、0.19°时,文中所提方法提高了30%~40%的光束衍射效率,相较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法,衍射效率提高了2%~8%。该方法有效抑制了栅瓣能量,提升了主瓣光束衍射效率,克服了随机并行梯度下降法迭代次数多,优化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样条插值 相位调制 衍射效率优化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滑模自抗扰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长杰 王春阳 +2 位作者 王子硕 王增 梁书宁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88,共5页
针对机载光电稳定平台受扰动影响而导致的视轴稳定精度降低问题,在对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进行扰动估计分析及带宽受限分析的基础上,对快速幂次趋近进行了修正,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幂次趋近律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基于Lya... 针对机载光电稳定平台受扰动影响而导致的视轴稳定精度降低问题,在对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进行扰动估计分析及带宽受限分析的基础上,对快速幂次趋近进行了修正,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幂次趋近律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基于Lyapunov方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扰动及参数摄动下,相较于传统滑模控制器和PID而言,使用新型控制器设计的系统具备更高的稳定精度,且抖振抑制效果显著;与趋近律未修正时的控制器相比,新型控制器能使系统维持高精度输出,另外,新型控制器的设计几乎不依赖系统模型信息。故所提方法能提高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带宽受限 抖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补偿的级联式液晶偏振光栅衍射效率优化方法
15
作者 胡虎 刘雪莲 +2 位作者 王春阳 王子硕 梁书宁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0-891,共12页
针对光束在级联式液晶偏振光栅传播过程中的斜入射现象会改变其椭圆率进而降低衍射效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偏振补偿的级联式液晶偏振光栅衍射效率优化方法。运用扩展琼斯矩阵分析斜入射角度对液晶偏振光栅相位延迟的影响,结合斯托克斯参... 针对光束在级联式液晶偏振光栅传播过程中的斜入射现象会改变其椭圆率进而降低衍射效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偏振补偿的级联式液晶偏振光栅衍射效率优化方法。运用扩展琼斯矩阵分析斜入射角度对液晶偏振光栅相位延迟的影响,结合斯托克斯参数求解不同斜入射角度下液晶偏振光栅出射光束椭圆率的变化,利用矢量衍射理论完成级联式液晶偏振光栅衍射效率模型的建立。基于液晶分子指向矢分布建立斜入射下液晶电控波片的坐标系,分析斜入射角度对液晶电控波片相位延迟的影响,推导出液晶电控波片相位延迟与椭圆率的关系。通过优化液晶电控波片的工作电压补偿斜入射造成的退偏量,实现对椭圆率的偏振补偿。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理论的准确性与方法的有效性。根据测量结果可知,当光束偏转角度从-5°偏转到5°时,本文所提方法提高了级联式液晶偏振光栅3%~4%的衍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式液晶偏振光栅 衍射效率 扩展琼斯矩阵 斯托克斯参数 液晶电控波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