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超声表现 被引量:4
1
作者 许春梅 王子干 +7 位作者 曹颖 张楠 朱建常 周峰 孔祥花 李丽 赵玉 付吉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1-1134,共4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转移的超声特点及术后超声复查的意义。方法收集经超声检查及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49例,其中6例发生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分析该6例患者的超声特点。结果 6例伴肝转移GIST患者中,超声示原发瘤为巨大混合性...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肝转移的超声特点及术后超声复查的意义。方法收集经超声检查及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49例,其中6例发生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分析该6例患者的超声特点。结果 6例伴肝转移GIST患者中,超声示原发瘤为巨大混合性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有分叶,瘤体表面黏膜面中断或见溃疡,毗邻区胃(肠)壁增厚;同时性肝转移瘤呈单个或多个,囊实性回声多见,形态、内部回声与原发瘤基本一致;异时性肝转移瘤多为实性不均匀中-低回声,可见腹膜和(或)躯干肌肉转移,未见淋巴结转移;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后进行超声复查,部分转移瘤缩小,回声减低。结论超声检查对晚期GIST及其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瘤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肿瘤转移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超声影像技术诊断胃间叶源性肿瘤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子干 许春梅 +7 位作者 周峰 贾国法 张楠 钟辉 李飞 陆军 冯秀云 朱建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胃间叶源性肿瘤(GMT)的二维超声(2D)、CDFI、动态三维表面成像(4D)、3D-CDI表现。方法分析45例GMT患者的超声表现,将其分为A组(良性或可能良性)、B组(低、中危)、C组(高危或恶性)。结果术前超声诊断GMT部位、生长方式、物理状... 目的探讨胃间叶源性肿瘤(GMT)的二维超声(2D)、CDFI、动态三维表面成像(4D)、3D-CDI表现。方法分析45例GMT患者的超声表现,将其分为A组(良性或可能良性)、B组(低、中危)、C组(高危或恶性)。结果术前超声诊断GMT部位、生长方式、物理状态、起源、病理类型、性质的符合率分别为95.56%(43/45)、95.56%(43/45)、91.11%(41/45)、93.33%(42/45)、62.22%(28/45)、73.33%(33/45)。组间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C组回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多种超声检查技术,可早期发现G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超声检查 彩色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特大型间质瘤术前超声表现
3
作者 王子干 许春梅 +7 位作者 周峰 张楠 李飞 阚玉敏 张学春 钟辉 冯秀云 朱建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7-849,共3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问叶源性肿瘤,约50%以上见于胃部。GISTs主要源于胃肠壁黏膜下,超声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笔者收集的经病理证实的51例GISTs患者中,有4例来源于胃体,且...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问叶源性肿瘤,约50%以上见于胃部。GISTs主要源于胃肠壁黏膜下,超声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笔者收集的经病理证实的51例GISTs患者中,有4例来源于胃体,且瘤体直径≥20cm(以下称之为胃特大型GISTs)。本研究对其临床及超声表现特点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各种类型脾破裂的声像图诊断
4
作者 李金业 王子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2期35-36,共2页
资料和结果1.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29例,女5例,男女之比为5.8:1。年龄3.5~68岁;以18~35岁最多,占73.5%。初诊时间伤后30分钟至10天;以2~4小时最多见。有外伤史的31例;其中有合并伤17例,有肝硬化脾大史2例,白血病史1例。临床主要表现... 资料和结果1.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29例,女5例,男女之比为5.8:1。年龄3.5~68岁;以18~35岁最多,占73.5%。初诊时间伤后30分钟至10天;以2~4小时最多见。有外伤史的31例;其中有合并伤17例,有肝硬化脾大史2例,白血病史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病容,腹痛、面色苍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像图 脾破裂 急性病容 腹腔游离积液 真性破裂 实质回声 脾包膜 合并伤 大史 低回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诊断胆总管囊肿合并巨大结石1例报告
5
作者 李金业 王子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3期79-79,共1页
患者女,21岁。因右上腹不适2年伴发热、恶心、呕吐2天入院。B超扫查肝脏回声正常,肝内胆管不扩张。胆囊4.9×1.9cm^2,壁毛糙,厚0.5cm,内有飘浮的小光点,无声影;胆总管上段内径0.6cm,下段探及3.9×6.3cm^2的椭圆形囊状液性暗区,... 患者女,21岁。因右上腹不适2年伴发热、恶心、呕吐2天入院。B超扫查肝脏回声正常,肝内胆管不扩张。胆囊4.9×1.9cm^2,壁毛糙,厚0.5cm,内有飘浮的小光点,无声影;胆总管上段内径0.6cm,下段探及3.9×6.3cm^2的椭圆形囊状液性暗区,与胆总管上段相通,囊内见一枚3.4×4.4cm^2的强回声光团,后方有宽大声影。B超提示胆囊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B超诊断 椭圆形囊 上段 强回声光团 巨大结石 肝脏回声 上腹 声影 胆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与高频超声加肠系声学造影诊断结核性腹膜炎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子干 杨子秀 赵士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 :提高结核性腹膜炎的超声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用低频 (3 5MHz)和高频 (7 0或 7 5~ 10MHz)超声检查本病 2 9例 ,同时进行肠系声学造影 2 3例。病例均经证实。结果 :超声诊断正确率为 89 7% ,误诊 3例。超声表现为腹水(82 8% ) ... 目的 :提高结核性腹膜炎的超声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用低频 (3 5MHz)和高频 (7 0或 7 5~ 10MHz)超声检查本病 2 9例 ,同时进行肠系声学造影 2 3例。病例均经证实。结果 :超声诊断正确率为 89 7% ,误诊 3例。超声表现为腹水(82 8% ) ,壁层腹膜弥漫性增厚 (89 7% ) ,脏层腹膜、网膜增厚并肠袢固定 (82 8% ) ,干酪坏死物及脓肿 (41 4% ) ,淋巴结肿大 (5 5 2 % ) ,其中以壁层腹膜所见具有特征性。肠系声学造影显示肠曲团聚粘连 18例、肠道结核 2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超声 高频超声 肠系声学造影 结核性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