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油基钻屑氮气气氛热解处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夏世斌 王静 +5 位作者 习传学 王璐 黄维巍 章诗辞 王嫣云 何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71-1976,共6页
油基钻屑是页岩气开发水平井段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针对其处置问题,通过TG-MS联用仪研究其热解失重规律及小分子气体释放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选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其进行氮气气氛热解处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热解终温、升温速率、... 油基钻屑是页岩气开发水平井段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针对其处置问题,通过TG-MS联用仪研究其热解失重规律及小分子气体释放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选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其进行氮气气氛热解处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热解终温、升温速率、终温时间、氮气流量等主要因素对热解灰渣含油率的影响,并运用GC-MS对热解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热解工艺最佳参数为热解终温500℃、终温保持时间60 min、升温速率20℃/min和氮气流速0. 10L/min,此时灰渣含油率为0. 039%,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0. 3%; 2)随热解终温提高,酮、酯等羰基化合物的含量有所增加,但热解油中烃类含量保持在88%以上,其中烷烃含量为64. 17%-73. 30%,有较高回收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页岩气 油基钻屑 氮气 热解 无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污染场地土壤热解终温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嫣云 冯真 +3 位作者 周泽军 何勇 章诗辞 夏世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87-2291,共5页
目前,含油污染场地土壤处理中对终温影响的研究不够。采用固定反应床对该类污染土壤进行热解处理终温模拟试验。在升温速率、终温时间及真空度(20℃/min、30 min和70 k Pa)不变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下热解残渣的含油率,并利用GC... 目前,含油污染场地土壤处理中对终温影响的研究不够。采用固定反应床对该类污染土壤进行热解处理终温模拟试验。在升温速率、终温时间及真空度(20℃/min、30 min和70 k Pa)不变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下热解残渣的含油率,并利用GC-MS对不同热解温度下含油土壤热解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热解终温不断提高,各试验土壤样品热解残渣的含油率均逐渐降低,0~260℃范围内热解残渣的含油率下降最快,其中260℃下热解速率分别为2.93mg/min、1.99 mg/min、1.57 mg/min、1.39 mg/min、1.15 mg/min,之后下降速率减缓,到300℃后基本保持不变;含油土壤最宜热解终温为260℃,此时含油土壤中石油烃质量比低于3 000 mg/kg(初始质量比为17 438~42 656 mg/kg);热解油中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含量随热解终温不断提高而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含油土壤 真空热解 热解终温 含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基钻屑制备低密度支撑剂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恩栋 冯真 +3 位作者 王嫣云 周泽军 何勇 夏世斌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5-1159,共5页
以页岩气开采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水基钻屑和铝矾土为原料,锰粉为烧结助剂,在一定温度下烧结制备了强度达标的低密度支撑剂。探讨了烧成温度和水基钻屑掺量对支撑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SEM对不同水基钻屑掺量的支撑剂进行了微观结构... 以页岩气开采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水基钻屑和铝矾土为原料,锰粉为烧结助剂,在一定温度下烧结制备了强度达标的低密度支撑剂。探讨了烧成温度和水基钻屑掺量对支撑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SEM对不同水基钻屑掺量的支撑剂进行了微观结构和晶相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烧成温度升高,支撑剂的破碎率先升高后降低,体积密度和视密度与之相反;适量增加水基钻屑的掺量,支撑剂样品的莫来石相衍射峰增强,晶粒尺寸变大,与刚玉相晶粒交织形成网状骨架结构,显著提高了样品强度;当添加20 g水基钻屑、80 g铝矾土和4 g锰粉时,在1350℃下烧结制备的支撑剂性能最佳,在52 MPa闭合压力下破碎率为4.02%,体积密度为1.47 g/cm^3,视密度为2.67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水基钻屑 低密度 支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油基钻屑-单组分生物质共热解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思雨 王嫣云 +3 位作者 周博逊 周泽军 何勇 夏世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4-1080,共7页
油基钻屑与生物质热解油分别存在产率低、有害组分含量高的问题,为探究二者共热解是否可以产生协同作用,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热解温度、终温时间(热解温度保持时间)、升温速率、N2流量、生物质与油基钻屑混合比例(质量比)等因素对油... 油基钻屑与生物质热解油分别存在产率低、有害组分含量高的问题,为探究二者共热解是否可以产生协同作用,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热解温度、终温时间(热解温度保持时间)、升温速率、N2流量、生物质与油基钻屑混合比例(质量比)等因素对油基钻屑与单组分生物质共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油基钻屑与单组分生物质热解效果随热解温度和终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强、随升温速率的加快而减弱,N2流量对热解过程影响不大;最佳热解工艺参数为热解温度350℃、终温时间60 min、升温速率10℃/min、N2流量0. 15 L/min.②共热解可产生协同作用,当生物质与油基钻屑混合比例分别为3∶7、7∶3时,热解灰渣含油量较理论值下降较为明显,降幅分别为21. 71%、17. 64%.③共热解可减少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有害物质的生成,提高油基钻屑的液相产率,生物质单独热解时液相产物中有害组分占比高达74. 92%;加入适量油基钻屑共热解时有害组分占比明显降低,当油基钻屑与生物质混合比例为7∶3、8∶2时,有害组分占比可分别降至22. 74%、17. 57%.研究显示,共热解产生的协同作用可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提高热解油产率,在油基钻屑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与生物质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生物质 共热解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