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酯型槐糖脂与乳酸链球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比较及联合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吕志飞
连战
+3 位作者
王如娜
冯昱宁
陈静
刘新利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8,共6页
研究内酯型槐糖脂对食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对开发槐糖脂食品添加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管碟法、试管二倍稀释法、液体培养抑制测定OD值法、微量棋盘稀释法研究内酯型槐糖脂单独使用和内酯型槐糖脂-乳酸链球菌素联合使用对...
研究内酯型槐糖脂对食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对开发槐糖脂食品添加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管碟法、试管二倍稀释法、液体培养抑制测定OD值法、微量棋盘稀释法研究内酯型槐糖脂单独使用和内酯型槐糖脂-乳酸链球菌素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内酯型槐糖脂和乳酸链球菌素浓度为10mg/mL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50,21.30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0.5μ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64,1μg/mL,短时间内(1h)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随后下降并趋于平稳,联合使用表现出无关作用(FIC=1.5)。研究表明:内酯型槐糖脂单独使用和内酯型槐糖脂-乳酸链球菌素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槐糖脂-乳酸链球菌素联合使用不表现出拮抗作用,有望开发成槐糖脂食品添加剂和复合食品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酯型槐糖脂
乳酸链球菌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槐糖脂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跃文
李守法
+3 位作者
吕志飞
冯昱宁
王如娜
陈静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32-39,共8页
槐糖脂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包括细胞色素P450、葡萄糖基转移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内酯化酶和乙酰基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是将脂肪酸末端羟基化,是槐糖脂合成中的第一个关键酶。目前已经探究出CYP450及它们相应的还原酶,NADpH...
槐糖脂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包括细胞色素P450、葡萄糖基转移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内酯化酶和乙酰基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是将脂肪酸末端羟基化,是槐糖脂合成中的第一个关键酶。目前已经探究出CYP450及它们相应的还原酶,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限制了烷烃和脂肪酸的ω氧化速率。葡萄糖基转移酶1将一分子葡萄糖转移到羟基脂肪酸的末端或近末端,形成葡萄糖脂。另一个葡萄糖分子在葡萄糖基转移酶2的作用下转移到葡萄糖脂上形成酸型槐糖脂。目前已经确认了一种葡萄糖转移酶基因:UGTB1,在槐糖脂合成过程中的糖基化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作用是用于ATP形成和为细胞添加能量。酸型槐糖脂在一种内酯化酶的作用下将脂肪酸的羧基和槐糖4″位的羟基酯化形成内酯型槐糖脂。这种内酯化酶对于定向合成不同类型的槐糖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南极脂肪酶A的具有同源性,经过研究表明lipase1就是将酸性槐糖脂内酯化反应的酶。乙酰基转移酶负责槐糖脂的乙酰化,对槐糖脂的修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糖脂
合成途径
关键酶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酯型槐糖脂与乳酸链球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比较及联合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吕志飞
连战
王如娜
冯昱宁
陈静
刘新利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8,共6页
基金
齐鲁工业大学博士基金(0412041684)
文摘
研究内酯型槐糖脂对食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对开发槐糖脂食品添加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管碟法、试管二倍稀释法、液体培养抑制测定OD值法、微量棋盘稀释法研究内酯型槐糖脂单独使用和内酯型槐糖脂-乳酸链球菌素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内酯型槐糖脂和乳酸链球菌素浓度为10mg/mL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50,21.30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0.5μ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64,1μg/mL,短时间内(1h)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随后下降并趋于平稳,联合使用表现出无关作用(FIC=1.5)。研究表明:内酯型槐糖脂单独使用和内酯型槐糖脂-乳酸链球菌素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槐糖脂-乳酸链球菌素联合使用不表现出拮抗作用,有望开发成槐糖脂食品添加剂和复合食品添加剂。
关键词
内酯型槐糖脂
乳酸链球菌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活性
药物相互作用
Keywords
lactonic sophorolipids
nis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drug interaction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槐糖脂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跃文
李守法
吕志飞
冯昱宁
王如娜
陈静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山东临沂涑河实验学校
出处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32-39,共8页
基金
齐鲁工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
文摘
槐糖脂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包括细胞色素P450、葡萄糖基转移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内酯化酶和乙酰基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是将脂肪酸末端羟基化,是槐糖脂合成中的第一个关键酶。目前已经探究出CYP450及它们相应的还原酶,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限制了烷烃和脂肪酸的ω氧化速率。葡萄糖基转移酶1将一分子葡萄糖转移到羟基脂肪酸的末端或近末端,形成葡萄糖脂。另一个葡萄糖分子在葡萄糖基转移酶2的作用下转移到葡萄糖脂上形成酸型槐糖脂。目前已经确认了一种葡萄糖转移酶基因:UGTB1,在槐糖脂合成过程中的糖基化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作用是用于ATP形成和为细胞添加能量。酸型槐糖脂在一种内酯化酶的作用下将脂肪酸的羧基和槐糖4″位的羟基酯化形成内酯型槐糖脂。这种内酯化酶对于定向合成不同类型的槐糖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南极脂肪酶A的具有同源性,经过研究表明lipase1就是将酸性槐糖脂内酯化反应的酶。乙酰基转移酶负责槐糖脂的乙酰化,对槐糖脂的修饰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槐糖脂
合成途径
关键酶
基因
Keywords
sophorolipid
sophorolipids synthesis
key enzymes
gene
分类号
Q815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酯型槐糖脂与乳酸链球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比较及联合抑菌效果研究
吕志飞
连战
王如娜
冯昱宁
陈静
刘新利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槐糖脂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刘跃文
李守法
吕志飞
冯昱宁
王如娜
陈静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