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钢丝布增强UHPC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宗才 王天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2,共11页
为掌握新型高强钢丝布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约束效应,研究高强钢丝布面密度和层数变化对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混凝土泊松比、延性指数和韧性指数对高强钢丝布增强UHPC的约束效应进行评估;其次,考虑高强钢丝布... 为掌握新型高强钢丝布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约束效应,研究高强钢丝布面密度和层数变化对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利用混凝土泊松比、延性指数和韧性指数对高强钢丝布增强UHPC的约束效应进行评估;其次,考虑高强钢丝布与UHPC提供的约束力,建立复合约束层的侧向约束力模型;最后,基于Ottosen破坏准则和有效约束指标,建立约束混凝土轴压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约束柱受压时呈明显的延性破坏,高强钢丝布增强UHPC约束体系可有效抑制裂缝发展,减缓加载后期试件刚度退化;与未约束柱相比,约束柱极限承载力、峰值压应变和峰值应力的最大增幅分别为147.0%、104.0%和58.0%;当高强钢丝布层数从1层增加至2层,面密度增加至3.3倍时,约束柱极限承载力、峰值压应变和峰值应力分别提高了8.4%、29.3%和15.8%,延性指数和韧性指数分别提高了50.3%和44.2%.对比经典约束混凝土轴压本构模型,本文建立的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丝布 轴压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 约束混凝土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钻具侧钻短半径双分支水平井成井-压裂关键技术
2
作者 李根生 黄中伟 +4 位作者 史怀忠 杨睿月 武晓光 王天宇 谷子昂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7,共12页
“两深一非一老”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为加快突破油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瓶颈,提出“柔性钻具侧钻短半径双分支水平井成井-压裂一体化技术”,即将柔性钻具侧钻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与水力喷射压裂相结合,创新研发柔性钻具和压... “两深一非一老”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为加快突破油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瓶颈,提出“柔性钻具侧钻短半径双分支水平井成井-压裂一体化技术”,即将柔性钻具侧钻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与水力喷射压裂相结合,创新研发柔性钻具和压裂管柱组合,在2~4 m超短半径内完成造斜,水平钻进50 m以上,分支内完成趾端定点压裂,最终实现“一井多层、一层多支、一支多缝”的多层系-多分支立体缝控增产改造。首先介绍工艺提出的背景需求、柔性钻具侧钻短半径双分支水平井成井和压裂关键技术,然后结合长庆油田首口现场试验井阐明该技术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最后展望该技术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采用自主研发的柔性钻具可实现在直井多层位沿径向钻出双分支井眼(R1和R^(2)),其中R1分支井眼长度为51.00 m、造斜半径为2.80 m,R^(2)分支井眼长度为30.30 m、造斜半径为3.18 m;采用自主研发的柔性压裂管+底部喷砂射孔-压裂组合工具,实现双分支水平井眼趾端定点起裂,累积加砂量9.00 m^(3)、入井净液量198.13 m^(3),按设计加砂完成率100%,压裂一次成功率100%;改造后日产油量由0.84 t提升至2.06 t,提升2.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半径多分支井 柔性钻具 水力喷射压裂 立体缝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压裂技术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3
作者 李根生 田守嶒 +2 位作者 盛茂 王天宇 廖勤拙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智能压裂技术是水力压裂增产改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有机融合,有望大幅提升压裂效率和效果,已成为油气工程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文章从工程实际出发,构建了智能优化设计、泵注实时决策、效果综合评价等应用场景,... 智能压裂技术是水力压裂增产改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有机融合,有望大幅提升压裂效率和效果,已成为油气工程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文章从工程实际出发,构建了智能优化设计、泵注实时决策、效果综合评价等应用场景,剖析了国内外智能压裂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进展,总结了智能压裂技术研究面临的难题和重点攻关方向,包括多物理场表征与地质数据融合的一键式压裂设计、大模型赋能压裂智能决策水平及其泛化能力提升、多源数据融合的压裂裂缝实时监测与动态感知技术等,旨在为推动我国智能压裂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压裂 应用场景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大型起重船吊机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天宇 张磊 侍红南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2期11-16,27,共7页
为了研究海上大型起重船吊机需求性能的发展趋势,以大型起重船从事作业的海洋工程领域为主要目标,以项目具体结构物参数以及国内外新造、新研发的起重船吊机参数配置为依托,通过数据整理分析,预测未来海洋工程施工项目对大型起重船吊机... 为了研究海上大型起重船吊机需求性能的发展趋势,以大型起重船从事作业的海洋工程领域为主要目标,以项目具体结构物参数以及国内外新造、新研发的起重船吊机参数配置为依托,通过数据整理分析,预测未来海洋工程施工项目对大型起重船吊机各项性能的要求。结果表明,随着人类向深远海的不断开发,海洋工程施工对起重船吊机各项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分析结果可为船东的投资建造、设计院的船型设计及大型海工吊机设备商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船 海上施工项目 吊机 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防控之我见
5
作者 王天宇 《猪业科学》 2025年第5期69-70,共2页
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给我国的生猪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给我国的产业体系也带来了重大调整,散养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化、集团化的养殖企业。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它... 2018年以来,非洲猪瘟给我国的生猪产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给我国的产业体系也带来了重大调整,散养户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化、集团化的养殖企业。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是以直接或者密切接触传染源为主,潜伏期4~19d,它的厉害程度行业有目共睹,无特效药可以治疗、无特效疫苗可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散养户 防控 规模化养殖 非洲猪瘟 生猪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径向井压裂技术的适应性
6
作者 雍煜宁 郭肇权 +4 位作者 李根生 翟佳恒 田守嶒 盛茂 王天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4,共9页
为探究径向井压裂技术在不同致密砂岩储层的适应性,利用人工致密砂岩岩样(300 mm×300 mm×300 mm)开展了真三轴径向井压裂室内实验,分析了正断层、走滑断层与逆断层3种地应力状态及不同径向井方位角下压裂裂缝形态与岩石破裂... 为探究径向井压裂技术在不同致密砂岩储层的适应性,利用人工致密砂岩岩样(300 mm×300 mm×300 mm)开展了真三轴径向井压裂室内实验,分析了正断层、走滑断层与逆断层3种地应力状态及不同径向井方位角下压裂裂缝形态与岩石破裂压力。研究表明:储层为正断层应力状态时,方位角低于45°的径向井能有效引导裂缝扩展,岩石破裂压力随方位角增大而增大;走滑断层应力状态时,裂缝形态受地应力场与径向井周应力场共同影响,方位角低于60°时有利于多排径向井的连通,且裂缝形态越复杂,岩石破裂压力越大;逆断层应力状态时,不同方位角径向井压裂后均形成单一水平裂缝。研究成果可为径向井压裂技术在不同致密砂岩储层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裂缝形态 破裂压力 致密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彩陶纹样的形式美学研究——以仰韶文化为例
7
作者 王天宇 《上海包装》 2025年第3期100-102,共3页
仰韶文化彩陶作为中国彩陶艺术的杰出代表,体现了先民的智慧与美学追求。梳理了仰韶文化类型及其彩陶纹样特点,总结了动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的表现特征,并探讨了其形式美学,以期为理解古代原始艺术美学提供新视角,同时为现代设计提供灵... 仰韶文化彩陶作为中国彩陶艺术的杰出代表,体现了先民的智慧与美学追求。梳理了仰韶文化类型及其彩陶纹样特点,总结了动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的表现特征,并探讨了其形式美学,以期为理解古代原始艺术美学提供新视角,同时为现代设计提供灵感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彩陶纹样 形式美学 现代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效率SBM-GML指数模型的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测度
8
作者 李艳鸽 伍生 +1 位作者 王天宇 韩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3-2316,共14页
铁路行业实现低碳转型势在必行。针对当前铁路运营效率评价中未充分考虑碳排放影响的问题,以我国18个铁路局为研究单元,在测算铁路运营碳排放的基础上,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评估我国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首先,基于文献调研确定了评价铁... 铁路行业实现低碳转型势在必行。针对当前铁路运营效率评价中未充分考虑碳排放影响的问题,以我国18个铁路局为研究单元,在测算铁路运营碳排放的基础上,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评估我国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首先,基于文献调研确定了评价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的4个投入指标、1个产出指标和1个非期望产出指标。然后,运用超效率SBM(superefficiency slack based measure)模型计算铁路运营碳排放静态超效率值,并通过GML(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观察碳排放效率的动态演变,以量化研究铁路运营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其演变趋势。最后,根据超效率值和全要素生产率,将各路局划分为“领跑者”“追赶者”“稳健型”和“潜力型”4种类型,同时根据静态和动态表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提出铁路运营协同碳减排建议。结果表明,我国铁路运营碳排放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呈现中部与沿海地区高、西北与西南地区次之,东北地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此同时碳排放效率变化呈现出缓慢提升、短暂回落、快速提升和疫情冲击的“M”型4阶段上升态势,但整体碳排放效率水平不高,其中技术进步是提升碳排放效率的主要驱动力。此外,属于“领跑者”类别的路局管辖的区域多为华北、华东等范围,碳排放效率处于生产前沿,其中第二产业占比、电气化里程率、能源结构以及人均GDP是影响碳排放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影响效果均为正向。该研究可以丰富铁路低碳领域研究成果,并为铁路运营碳减排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碳排放效率 非期望产出 超效率SBM模型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阵的自适应单脉冲测向方法
9
作者 陈望杰 朱伟强 +2 位作者 樊振宏 王天宇 吕方晖 《航天电子对抗》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自适应单脉冲测向技术,该技术结合了圆阵和正交线阵天线阵的优点,深入探索了混合阵列干涉仪测向、自适应相位差测量及自适应模糊分辨率搜索机制。通过引入频率自适应解模糊搜索策略,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信号频率自...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自适应单脉冲测向技术,该技术结合了圆阵和正交线阵天线阵的优点,深入探索了混合阵列干涉仪测向、自适应相位差测量及自适应模糊分辨率搜索机制。通过引入频率自适应解模糊搜索策略,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信号频率自适应调整解模糊搜索次数,根据实际需求动态优化搜索次数,提高计算资源利用率。利用信号脉宽特性的自适应相位差测量方法提高相位差测量精度。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采用FPGA实现的动态资源分配,能够根据任务模块的实时需求灵活调整资源,确保高效运行。仿真实验证明,在45°视场角内,该技术实现了100%的正确解模糊概率,测角精度优于0.006°;在65°视场角内,测角精度优于0.012°。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不仅显著提高了测向精度和解模糊概率,还展现出了更强的抗干扰性能,非常适合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高精度测向任务,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单脉冲测向 定位误差 复杂电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调控IVF 来源卵母细胞线粒体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纭竹 王梦静 +5 位作者 袁榕澧 李梓萌 王天宇 杨滨 李芝 吴节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7-41,I0013,共6页
卵母细胞质量直接影响辅助生殖(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患者的妊娠结局,改善卵母细胞质量、提高ART成功率,是生殖领域的研究热点。卵母细胞线粒体是评价卵母细胞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结构或功能受损会影响卵母细胞成熟... 卵母细胞质量直接影响辅助生殖(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患者的妊娠结局,改善卵母细胞质量、提高ART成功率,是生殖领域的研究热点。卵母细胞线粒体是评价卵母细胞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结构或功能受损会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和生育能力。近年,针灸调控线粒体和改善ART来源卵母细胞质量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文章综述了线粒体形态结构、线粒体自噬及能量代谢在ART来源卵母细胞中的作用;探讨针灸调控线粒体功能提高卵母细胞质量及ART成功率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今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低反应 针灸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母细胞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自适应二次调频策略
11
作者 曹永吉 张江丰 +2 位作者 王天宇 郑可轲 吴秋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3-341,共9页
针对电力系统参数变化导致二次调频适应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自适应二次调频策略.首先,构建多区域互联系统的二次调频模型,进而基于频率响应轨迹建立各区域系统的参数辨识模型.其次,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 针对电力系统参数变化导致二次调频适应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自适应二次调频策略.首先,构建多区域互联系统的二次调频模型,进而基于频率响应轨迹建立各区域系统的参数辨识模型.其次,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求解参数辨识模型,在线更新区域系统的参数.然后,以区域控制偏差最小为目标,利用DMPC优化机组出力,实现二次调频控制.最后,利用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二次调频 参数辨识 区域控制偏差 优化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槽式太阳能耦合CO_(2)跨临界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杨俊兰 李梦希 +2 位作者 韩一飞 王天宇 张凯钰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8-495,共8页
为研究太阳能热在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中的利用,将双级压缩中间再热CO_(2)跨临界朗肯循环(DSRRC)、联合抽气回热/内回热CO_(2)跨临界朗肯循环(CRIRC)以及自冷凝CO_(2)跨临界朗肯循环系统(SCRC)分别与太阳能集热与储热子系统进行耦合,建立... 为研究太阳能热在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中的利用,将双级压缩中间再热CO_(2)跨临界朗肯循环(DSRRC)、联合抽气回热/内回热CO_(2)跨临界朗肯循环(CRIRC)以及自冷凝CO_(2)跨临界朗肯循环系统(SCRC)分别与太阳能集热与储热子系统进行耦合,建立热力学模型,分析运行参数对发电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结合该文系统及所给条件表明,3个系统在热效率最大处存在最优汽轮机入口压力,分别为15.0、21.5和23.0 MPa;3个系统的热效率和系统效率随着汽轮机入口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与CRIRC和SCRC相比,DSRRC的最大净输出功率随汽轮机入口压力的增加分别提高了34.0%和68.5%;分流比从0.1增加至0.5会使DSRRC的净输出功率较CRIRC和SCRC分别提高35.4%和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力学分析 CO_(2)跨临界循环 朗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和固定靶标的位姿测量系统 被引量:36
13
作者 王天宇 董文博 王震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6-153,共8页
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位姿测量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系统、运动体控制系统和精密检测系统。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基于固定靶标的单目视觉定位系统和方法,用最少硬件资源实现精密定位。首先,利用图像匹配的方法检测出平面靶标在图像中的坐标... 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位姿测量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系统、运动体控制系统和精密检测系统。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基于固定靶标的单目视觉定位系统和方法,用最少硬件资源实现精密定位。首先,利用图像匹配的方法检测出平面靶标在图像中的坐标,图像匹配采用SIFT算法和映射匹配方法,之后利用固定靶标的特性求取中心点。实验利用多幅图像样本验证了图像匹配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然后,针对呈矩形分布的PnP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以靶标控制点的图像坐标和空间坐标作为输入,得到了移动物体与摄像机的三维相对位姿。实验利用五维精密位移台移动目标物体并拍摄多副图像,结果表明位姿测量系统在800 mm范围内达到mm级精度,可以满足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单目视觉定位 图像匹配 PNP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流—固耦合的多分支径向井地热开发模型及其取热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天宇 周小夏 +2 位作者 李根生 王元 田守嶒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144,共12页
多分支径向井地热开发取热系统是开采地热资源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单井注采一体、换热面积大、沟通能力强等优势,其中布井参数和储层条件是影响其取热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建立了基于热—流—固多物理场耦合的单主井筒多分支径向井传热... 多分支径向井地热开发取热系统是开采地热资源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单井注采一体、换热面积大、沟通能力强等优势,其中布井参数和储层条件是影响其取热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建立了基于热—流—固多物理场耦合的单主井筒多分支径向井传热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比了直井与多分支径向井的取热效果,研究了布井参数、天然裂缝缝长等因素对系统取热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取热过程中岩石发生收缩变形,裂缝渗透率显著提高,但促进了冷锋入侵现象,进而加剧了热突破,缩短了系统的取热寿命;(2)增加分支井数量,可增大水平方向的取热区域,沟通更多天然裂缝,保持较高的取热温度和取热功率,其中6分支井为最优井数,最优取热总量为7.37×10^(15) J;(3)分支径向井越长,储层降温越慢,平均每增加1 m,生产温度升高0.16℃;(4)增大井间距,能延缓热突破,提高系统取热效率,延长高温取热时间,最优井间距为350 m,年取热功率为8.28 MW;(5)系统取热功率随着天然裂缝缝长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认为:(1)相较于直井,多分支径向井能沟通更大体积的高温储层,能获得较高的取热功率和取热总量,在30年取热时间里,热储采出程度增加了8.72%,有利于提高地热系统的经济效益;(2)岩石形变对取热系统有着重要影响,在进行取热效果模拟及经济性评价时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热—流—固耦合 多分支径向井 布井参数 天然裂缝 热应力 取热功率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加氢裂化反应体系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天宇 刘忠保 +1 位作者 黄明富 李国庆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95,共6页
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某2.80 Mt?a蜡油高压加氢裂化装置反应系统模型,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原料量、各段反应器进口温度和冷氢导入量对系统产品分布和各段反应器出口温度的影响,模型精度较高,温度预测误差小于0.1℃,并具有较好的再现性... 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某2.80 Mt?a蜡油高压加氢裂化装置反应系统模型,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原料量、各段反应器进口温度和冷氢导入量对系统产品分布和各段反应器出口温度的影响,模型精度较高,温度预测误差小于0.1℃,并具有较好的再现性及泛化能力,可以用于指导生产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馏分 加氢裂化 神经网络 数据挖掘 预测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污染耕地大豆安全生产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天宇 陈謇 +3 位作者 施加春 傅旭军 徐建明 何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29-1635,共7页
为探索大豆在我国南方镉(Cd)污染耕地上安全可行的种植模式,本研究通过低积累品种筛选,结合钝化剂施用,在镉污染安全利用区[土壤总镉含量为(0.49±0.04)mg·kg^(-1),pH为6.31]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大豆籽粒镉含量均未... 为探索大豆在我国南方镉(Cd)污染耕地上安全可行的种植模式,本研究通过低积累品种筛选,结合钝化剂施用,在镉污染安全利用区[土壤总镉含量为(0.49±0.04)mg·kg^(-1),pH为6.31]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大豆籽粒镉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其中浙农6号、浙鲜9号、浙鲜12号和浙鲜19号具有镉低积累性状。将上述4个品种在镉污染严格管控区[土壤总镉含量为(1.69±0.25)mg·kg^(-1),pH为4.65]开展不同钝化剂施用量对大豆镉积累能力影响试验,发现1500 kg·hm^(-2)钝化剂施用下,4个品种大豆籽粒镉含量下降30.4%~79.0%,其中浙鲜9号、浙鲜12号籽粒镉含量降至0.13 mg·kg^(-1),符合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0.2 mg·kg^(-1))。3000 kg·hm^(-2)钝化剂施用量下大豆籽粒镉积累能力与1500 kg·hm^(-2)无显著差异。1500 kg·hm^(-2)钝化剂处理分别使浙农6号、浙鲜9号和浙鲜12号的产量提高了14.7%、16.7%、16.1%。研究表明,施用1500 kg·hm^(-2)钝化剂可使浙鲜9号与浙鲜12号大豆籽粒中镉含量降低至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镉污染 低镉品种 钝化剂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灌溉对冬枣根区土壤水盐动态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天宇 王金童 +2 位作者 徐征和 庞桂斌 刘精凯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49,54,共5页
为了探究在微咸水滴灌与微咸水微喷灌条件下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分布特征、根区盐分盈亏状况,以及两种灌溉模式对冬枣效益的影响,在沾化地区建立微咸水灌溉试验。观测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冬枣树生长周期,微咸水滴灌可使表层土壤含水率上... 为了探究在微咸水滴灌与微咸水微喷灌条件下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分布特征、根区盐分盈亏状况,以及两种灌溉模式对冬枣效益的影响,在沾化地区建立微咸水灌溉试验。观测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冬枣树生长周期,微咸水滴灌可使表层土壤含水率上升2.6%,全盐含量下降0.815 g/kg,微咸水微喷灌可使表层土壤含水率上升0.7%,全盐含量下降0.648 g/kg;冬枣效益方面,两种灌溉模式在可食率、含水量、糖度上相差不大。因此,微咸水滴灌模式保障冬枣效益的同时,在保持土壤含水率及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上效果优于微咸水微喷灌模式,更适合当地冬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滴灌 微喷灌 水盐动态 冬枣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天宇 王明怡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60-1567,共8页
近期研究表明,睡眠总量和睡眠质量都会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造成影响,在自然睡眠条件下,睡眠质量的影响倾向于即时性,睡眠总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在实验干预条件下,少量的睡眠延长提高了儿童的执行功能表现。睡眠问题中研究最为广泛的睡... 近期研究表明,睡眠总量和睡眠质量都会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造成影响,在自然睡眠条件下,睡眠质量的影响倾向于即时性,睡眠总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在实验干预条件下,少量的睡眠延长提高了儿童的执行功能表现。睡眠问题中研究最为广泛的睡眠呼吸障碍也会对儿童的执行功能带来危害,但由于方法的不同,目前的研究在结论上并不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会逐步降低。此外,基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内外部因素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未来的研究应针对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这一成分进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睡眠总量 睡眠质量 睡眠呼吸障碍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流域水量统一调度方式研究
19
作者 段瞳 王天宇 马彪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7期7-13,共7页
为进一步加强雅砻江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管理,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保障流域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文章构建了雅砻江流域基于水工程调度与分段水资源配置耦合的水量调度模型,选取典型代表年按月开展了干支流水库群径流调节计算。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加强雅砻江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管理,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保障流域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文章构建了雅砻江流域基于水工程调度与分段水资源配置耦合的水量调度模型,选取典型代表年按月开展了干支流水库群径流调节计算。结果表明:(1)通过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调度能保障桐子林断面最小下泄流量管控要求;(2)支流安宁河在遭遇枯水年以及特枯水年需要适当压减灌溉用水规模:在遭遇P=75%(P=95%)来水情况时,为保障流域生活和基本生态用水安全,以及大桥水库5月底水位不低于死水位1977m,需要对3—5月(6—12月)灌溉用水进行20%的折减。相关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雅砻江流域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编制和流域水量调度管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统一调度 水工程调度 分段水资源配置 雅砻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井立体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天宇 郭肇权 +4 位作者 李根生 马正超 雍煜宁 常鑫 田守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3-623,共11页
基于有限元-无网格法,考虑压裂液流动与岩石基质变形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径向井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型,模拟了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定量表征了径向井对裂缝的诱导作用,揭示了方位夹角、水平主应力差与岩石基质渗透率等对裂缝形态演化的影响... 基于有限元-无网格法,考虑压裂液流动与岩石基质变形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径向井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型,模拟了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定量表征了径向井对裂缝的诱导作用,揭示了方位夹角、水平主应力差与岩石基质渗透率等对裂缝形态演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同层双分支径向井压裂时径向井间存在挤压作用,当径向井沿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对称分布且方位夹角大于15°时,挤压作用减小了径向井的裂缝引导长度,当径向井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对称分布时,挤压作用增大了径向井的裂缝引导长度。裂缝形态由径向井的纠偏作用、径向井间的挤压作用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偏转作用共同控制。当径向井沿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对称分布时,径向井的裂缝引导长度随着方位夹角的增大逐渐减小,当径向井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对称分布时,径向井的裂缝引导长度随着方位夹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径向井的裂缝引导长度随水平主应力差的增大而减小。岩石基质渗透率增大,径向井周围基质的孔隙压力增大,对裂缝的诱导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 立体压裂 裂缝扩展模拟 有限元-无网格法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