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经颈动脉途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牛冠男 宋光远 +4 位作者 王墨扬 张倩 罗彤 王旭 吴永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7-690,共4页
目的分析高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经颈动脉途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2月于北京阜外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医院经... 目的分析高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经颈动脉途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2月于北京阜外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医院经颈动脉途径TAVR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疾病患者21例,男性13例,年龄58~91(72.8±8.5)岁.对入选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12例接受全麻手术,9例在局麻下完成手术.20例患者经右颈动脉途径TAVR,1例经左颈动脉行TAVR治疗.置入Venus A瓣膜20例,VitaFlow Ⅱ瓣膜1例.其中1例患者出现颈动脉血肿,经局部处理后,血肿吸收好转,其余患者手术过程顺利.21例患者均完成术后随访,其中2例患者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术.患者术后随访(30±7)d,均未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血管并发症、心肌梗死、瓣周漏等不良事件.术后超声心动图显示,未见中量及以上反流;且术后1个月LVEF较术前明显改善[(61.44±6.48)% vs (51.90±13.17)%,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平均跨瓣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14.90±8.03)mm Hg(1 mm Hg=0.133 kPa)vs (59.48±22.43)mm Hg,P<0.01;(13.11±8.45)mm Hg vs (59.48±22.43)mm Hg,P<0.01].结论对不适合行股动脉入路的患者以及主动脉瓣病变复杂,尤其是严重钙化、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既往曾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经颈动脉途径TAVR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治疗结果 经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对中国老年二尖瓣反流治疗决策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叶蕴青 周政 +6 位作者 李喆 王墨扬 张而立 刘庆荣 齐喜玲 许海燕 吴永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5-588,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二尖瓣反流(MR)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率、治疗现状,分析房颤是否与MR治疗决策及预后相关。方法选择中度以上老年MR患者2248例,分为房颤组(537例)和非房颤组(1711例),比较2组基线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差异。结果老...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二尖瓣反流(MR)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率、治疗现状,分析房颤是否与MR治疗决策及预后相关。方法选择中度以上老年MR患者2248例,分为房颤组(537例)和非房颤组(1711例),比较2组基线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差异。结果老年MR合并房颤发生率为23.89%。与非房颤组比较,房颤组年龄更大(P<0.01),吸烟、合并心肌病、缺血性脑卒中、心功能不全、NYHAⅢ级和Ⅳ级比例更高(72.25%vs 67.97%,14.71%vs 10.29%,12.66%vs 7.95%,73.00%vs 67.62%,40.04%vs 32.14%,17.13%vs 13.85%,P<0.05,P<0.01)。房颤组风湿性及功能性MR比例、接受二尖瓣修复比例明显高于非房颤组(P<0.01),接受干预治疗比例、住院天数、监护病房天数、院内不良事件及死亡率与非房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房颤组随访12个月累积生存率、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与非房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MR合并房颤比例较高。但房颤并未明显影响MR治疗的决策和近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二尖瓣闭锁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分钟步行试验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心脏康复中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32
3
作者 齐喜玲 许海燕 +6 位作者 于子凯 张倩 赵振燕 叶蕴青 王墨扬 马宁 吴永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5-698,共4页
目的首次应用6 min步行试验(6MWT)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出院早期居家心脏康复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4月阜外医院行TAVR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反流患者36例,其中出院前行6MWT患者23例,2 min步行试验患者2例,... 目的首次应用6 min步行试验(6MWT)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出院早期居家心脏康复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4月阜外医院行TAVR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反流患者36例,其中出院前行6MWT患者23例,2 min步行试验患者2例,记录步行距离、试验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步行过程中心电图变化及患者症状,以此为依据制定居家康复处方,指导患者出院后康复训练,1个月随访患者实际训练情况,比较分析改善情况.结果 23例患者6MWT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等事件.TAVR后1个月6MWT患者步行距离、试验前舒张压和试验后舒张压明显高于TAVR后6MWT患者[(344.05±81.49)m vs (276.87±83.69)m,P=0.001;(69.00±12.97)mm Hg(1 mm Hg=0.133 kPa) vs (65.32±7.96)mm Hg,P=0.039;(75.00±18.91)mm Hg vs(68.95±8.34)mm Hg,P=0.021].结论 6MWT可作为TAVR患者早期居家运动康复处方制定的指导依据,以及居家运动康复效果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心脏康复 步行试验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综合评估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4
作者 于子凯 许海燕 +6 位作者 齐喜玲 张倩 赵振燕 叶蕴青 王墨扬 陈可冀 吴永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1-694,共4页
目的在国内首次将老年综合评估用于心脏康复及老年瓣膜病评估中,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老年综合评估指标初次评估43例拟行TAVR的患者,老年综合评估包括一般情况、认知功能、... 目的在国内首次将老年综合评估用于心脏康复及老年瓣膜病评估中,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老年综合评估指标初次评估43例拟行TAVR的患者,老年综合评估包括一般情况、认知功能、营养状态、活动能力、精神心理问题、虚弱程度、中医症状评分、左手及右手握力和5 m步行试验.患者完成第1次老年综合评估后,即启动心脏康复,包括术前预康复、术后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康复指导,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心脏康复治疗后1个月常规随访,比较心脏康复前后各指标差异.结果 43例患者中,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5.44±2.26)分,轻度及以上认知功能障碍占60.47%;老年人微型营养评定量表评分(22.49±3.54)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或营养不良占62.79%;Barthel指数评分(84.65±14.24)分,存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异常占93.02%;虚弱程度评分(2.89±0.99)分,明显虚弱占76.74%.33例患者心脏康复中,治疗后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24.2% vs 60.6%,P=0.006);虚弱程度评分[(1.50±0.97)分vs(3.17±1.00)分,P=0.000]和明显虚弱比例降低(33.3% vs 72.7%,P=0.003).患者心脏康复治疗后较治疗前MMSE评分和握力增加,焦虑抑郁量表焦虑分量表评分降低,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项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老年综合评估可作为TAVR患者心脏康复的指导依据,以提高活动能力、调节情绪、预防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改善虚弱程度,并可作为心脏康复的效果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心脏瓣膜疾病 康复 生活质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老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左心室重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倩 王建德 +3 位作者 肖明虎 王墨扬 王巍 吴永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TAVR)后左心室重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3月阜外医院行TAVR治疗并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的老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44例,收集术前、术后7d、术后1、6、1... 目的探讨老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TAVR)后左心室重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3月阜外医院行TAVR治疗并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的老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44例,收集术前、术后7d、术后1、6、12个月超声心动图结果,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采用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术前左心室肥厚患者41例,术后1 2个月左心室肥厚患者为34例,术前左心室肥厚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术后1 2个月(93.2% vs 77.3%,P<0.05).术后随时间变化LVMI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这一趋势在6个月达到最低,术后6个月LVMI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1 2个月LVMI较6个月略有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仍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前LVMI水平及年龄>75岁为术后LVMI变化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TAVR术后存在左心室的逆向重构,以LVMI改变作为代表观察这种重构的峰值在术后6个月左右出现,基线的LVMI高低及年龄为影响LVMI改变速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心室重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肥大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序贯综合康复的探索和体会 被引量:9
6
作者 许海燕 于子凯 +7 位作者 齐喜玲 袁林 张倩 赵振燕 叶蕴青 王墨扬 马宁 吴永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9-70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全程序贯综合康复的方法、安全性、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我院46例TAVR患者实施康复,包括预康复、术后早期康复和出院居家康复,采用教育、心理支持、营养指导、呼吸训练、肢体训练、音乐治疗等方法,实...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全程序贯综合康复的方法、安全性、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我院46例TAVR患者实施康复,包括预康复、术后早期康复和出院居家康复,采用教育、心理支持、营养指导、呼吸训练、肢体训练、音乐治疗等方法,实时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等,并实施动态评估调整康复方案,出院时6min步行试验指导居家康复,1个月后随访.结果 TAVR术后康复训练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变化值分别为(3.3±9.9)mm Hg(1 mm Hg=0.133 kPa)、(0.9±5.4)mm Hg,训练前和训练中最大心率平均变化值为(1.5±5.0)次/min,训练前和训练中血氧饱和度平均变化值为(0.7±1.5)%,其中收缩压和心率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中Borg评分为(12.4±1.5)分.康复训练后出院前握力明显高于术后[(20.7±9.1)kg vs (18.9±7.8)kg,P<0.05].术后1个月握力增至(22.0±7.8)kg,6 min步行距离平均增加了60m.结论 TAVR患者序贯、多样化、谨慎科学的全程康复安全可行,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心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