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量网络的传递规律与网络方程 被引量:50
1
作者 陈皓勇 文俊中 +1 位作者 王增煜 杨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6-76,共11页
为实现多种类型能源的综合利用,在深入探讨能量本质的基础上,建立了能量网络的基本理论。首先定义了由多条能量传递线(管)路相互连接形成的能量网络,传递不同形式能量的子网通过能量转换器(包括泵、换热器等)互相耦合。然后从能量在空... 为实现多种类型能源的综合利用,在深入探讨能量本质的基础上,建立了能量网络的基本理论。首先定义了由多条能量传递线(管)路相互连接形成的能量网络,传递不同形式能量的子网通过能量转换器(包括泵、换热器等)互相耦合。然后从能量在空间的普遍化传递方程出发,推导出能量在线(管)路中的普遍化传递方程,并深入分析了能量和火用在线(管)路中传递的变化规律。根据所提方法对电能、热能和压能实际传递过程的分析结果与传统方法相同,证明了其正确性。为建立能量网络方程,将电网络理论中的基尔霍夫定律推广至适合于能量网络建模的广义基尔霍夫定律,然后以能量(火用)在线(管)路中的传递特性方程为基础,推导出普遍化的集中参数等效传递方程,再将所得到的方程统一为能量网络方程组并论证了其可解性。通过对一个由电网络和流体网络组成的简单能量网络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如果用户所需热量恒定不变,当电网络和流体网络分别向用户提供热量的比值不同时,该能量网络会有不同的能耗和火用损,而能耗与火用损并不成正比,因此需要寻求最优的比值,由此证明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比研究可为能量网络的建模、分析、运行与规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 [火用] 能量网络方程 广义基尔霍夫定律 标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传感的配电房变压器高温过热故障识别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代晓丰 陈泽涛 +2 位作者 刘秦铭 黄志滔 王增煜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3-79,88,共8页
变压器高温过热故障识别的可靠性是保证变压器使用寿命以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提出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配电房变压器高温过热故障的识别方法。基础层通过红外测温仪获取变压器温度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对温度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后... 变压器高温过热故障识别的可靠性是保证变压器使用寿命以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提出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配电房变压器高温过热故障的识别方法。基础层通过红外测温仪获取变压器温度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对温度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后,依据红外辐射原理生成热像图并将其传送至中间层;中间层接收热像图并存储至图像数据库中,将该图像与先验知识库中的图像作对比,检测图像中是否异常;将异常检测结果传送至服务层,服务层通过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分类识别变压器的热性故障,并通过客户端显示屏展示故障位置。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温度差值的修正效果良好,当温度标准偏差最大时,变压器测试值与实际值的最大偏差为0.98℃,小于1℃,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温度测量结果与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值、准确识别出散热异常和出线套管内接点发热等热性故障、清晰展示出变压器的故障位置,其故障的识别精度高达94.6%,远高于传统方法,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技术 配电房 变压器 高温过热 故障识别 温度差值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房安全智能监控平台接地刀闸状态位监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泽涛 王增煜 +2 位作者 刘秦铭 黄志滔 周歧林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5-100,106,共7页
接地刀闸在智能监控平台信号的作用下容易产生阻抗互感,导致刀闸状态位产生数值偏移、监控过程产生时延。研究一种配电房安全智能监控平台接地刀闸状态位的监控方法。采用支持平台运行的通信协议规整数据,过滤组合处理规整数据,挖掘处... 接地刀闸在智能监控平台信号的作用下容易产生阻抗互感,导致刀闸状态位产生数值偏移、监控过程产生时延。研究一种配电房安全智能监控平台接地刀闸状态位的监控方法。采用支持平台运行的通信协议规整数据,过滤组合处理规整数据,挖掘处理配电房安全智能监控平台运维状态;建立配电房的运维电流场,确定空间范围内接地刀闸的电位参数,拆分监控平台处理的电网结构,并转置处理节点的电压,平衡信号对接地刀闸产生的阻抗互感,利用配电回路产生的工频分量以及高频分量作为触发监控分量,构建刀闸状态位监控方法。搭建监控测试环境,设置接地刀闸的接线结构后,将基于数据融合的监控方法、基于CDEGS仿真计算的监控方法与所设计的监控方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状态位监控方法所产生的监控时延最小、监控时效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房 安全智能监控平台 接地刀闸 状态位 阻抗互感 数值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