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宁酸与乳清分离蛋白结合对紫苏精油抗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唐文翔
都龙
+3 位作者
王在天
孙芝兰
刘芳
王道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100,共11页
探究单宁酸(tannic acid,TA)与不同种类蛋白共价结合对蛋白结构和紫苏精油(Perilla essential oil,PEO)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液的抗菌性能进行评估。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TA与不同种类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A与乳...
探究单宁酸(tannic acid,TA)与不同种类蛋白共价结合对蛋白结构和紫苏精油(Perilla essential oil,PEO)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液的抗菌性能进行评估。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TA与不同种类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A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isolate protein,WPI)的结合位点最多(n=1.65),能够形成稳定的蛋白-TA复合物,利用其制备的乳液具有高稳定性。通过比较不同超声功率和油水比例制备的乳液,发现超声功率675 W、油水比1∶9条件下制备的乳液粒径最小((292.3±1.96)nm)、电位绝对值较大((-62.50±0.29)mV)、包埋率最高((74.51±0.35)%)。WPI-TA复合物与PEO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稳定乳液结构,乳液在4℃贮藏28 d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乳液包埋能显著降低PEO的损失,相同条件下乳液中PEO的损失率仅为纯精油的1/3。本研究为蛋白-TA二元复合物的合成和易挥发物质的包埋提供了思路,拓宽了纳米乳液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结合
蛋白结构
抗菌纳米乳液
紫苏精油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黄羽肉鸡屠宰过程中菌群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肖亚培
王在天
+2 位作者
孙芝兰
刘芳
王道营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利用传统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黄羽肉鸡打毛、净膛、预冷和包装屠宰过程中鸡胴体表面和预冷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结果表明:经打毛、净膛和预冷后的鸡胴体菌落总数分别为4.82、5.03、4.68(lg(CFU/g)),说明该屠宰工艺未起到较好的减...
利用传统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黄羽肉鸡打毛、净膛、预冷和包装屠宰过程中鸡胴体表面和预冷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结果表明:经打毛、净膛和预冷后的鸡胴体菌落总数分别为4.82、5.03、4.68(lg(CFU/g)),说明该屠宰工艺未起到较好的减菌效果,宰后胴体微生物污染严重;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现,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的胴体表面和预冷水的优势腐败菌在属水平上为莫拉氏菌属、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乳杆菌属、巨大球菌属、嗜冷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等。主成分分析表明,一阶、二阶预冷水、预冷后鸡胴体及包装后鸡胴体相距较近,差异性不大,但与打毛鸡胴体和净膛后鸡胴体2组样品有较大差异,说明预冷水中的污染菌组成决定了宰后胴体的污染菌种类。本研究说明不同屠宰流程后的黄羽肉鸡胴体污染菌的组成与丰度存在差异,需针对不同屠宰流程特性采取对应的控制手段保障黄羽肉鸡制品的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黄羽肉鸡屠宰
菌落总数
菌群多样性
优势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宁酸与乳清分离蛋白结合对紫苏精油抗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唐文翔
都龙
王在天
孙芝兰
刘芳
王道营
机构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0-100,共11页
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22)2044)。
文摘
探究单宁酸(tannic acid,TA)与不同种类蛋白共价结合对蛋白结构和紫苏精油(Perilla essential oil,PEO)纳米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液的抗菌性能进行评估。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红外光谱法研究TA与不同种类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A与乳清分离蛋白(whey isolate protein,WPI)的结合位点最多(n=1.65),能够形成稳定的蛋白-TA复合物,利用其制备的乳液具有高稳定性。通过比较不同超声功率和油水比例制备的乳液,发现超声功率675 W、油水比1∶9条件下制备的乳液粒径最小((292.3±1.96)nm)、电位绝对值较大((-62.50±0.29)mV)、包埋率最高((74.51±0.35)%)。WPI-TA复合物与PEO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稳定乳液结构,乳液在4℃贮藏28 d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乳液包埋能显著降低PEO的损失,相同条件下乳液中PEO的损失率仅为纯精油的1/3。本研究为蛋白-TA二元复合物的合成和易挥发物质的包埋提供了思路,拓宽了纳米乳液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共价结合
蛋白结构
抗菌纳米乳液
紫苏精油
稳定性
Keywords
covalent binding
protein structure
antibacterial nanoemulsion
Perilla essential oil
stability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黄羽肉鸡屠宰过程中菌群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肖亚培
王在天
孙芝兰
刘芳
王道营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出处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基金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22)3063)。
文摘
利用传统培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黄羽肉鸡打毛、净膛、预冷和包装屠宰过程中鸡胴体表面和预冷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结果表明:经打毛、净膛和预冷后的鸡胴体菌落总数分别为4.82、5.03、4.68(lg(CFU/g)),说明该屠宰工艺未起到较好的减菌效果,宰后胴体微生物污染严重;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现,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的胴体表面和预冷水的优势腐败菌在属水平上为莫拉氏菌属、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乳杆菌属、巨大球菌属、嗜冷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等。主成分分析表明,一阶、二阶预冷水、预冷后鸡胴体及包装后鸡胴体相距较近,差异性不大,但与打毛鸡胴体和净膛后鸡胴体2组样品有较大差异,说明预冷水中的污染菌组成决定了宰后胴体的污染菌种类。本研究说明不同屠宰流程后的黄羽肉鸡胴体污染菌的组成与丰度存在差异,需针对不同屠宰流程特性采取对应的控制手段保障黄羽肉鸡制品的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黄羽肉鸡屠宰
菌落总数
菌群多样性
优势菌属
Keywords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yellow-feathered broiler slaughter
total bacterial count
bacterial diversity
dominant bacteria
分类号
TS251.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宁酸与乳清分离蛋白结合对紫苏精油抗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唐文翔
都龙
王在天
孙芝兰
刘芳
王道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黄羽肉鸡屠宰过程中菌群多样性分析
肖亚培
王在天
孙芝兰
刘芳
王道营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