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控设施栽培龙爪菇培菌时间及出菇开口方式试验
1
作者 彭传尧 严少妹 +6 位作者 林思裕 王圣铕 吴光明 杨彬 蔡盛 王瑞娟 宋春艳 《食用菌》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进一步完善龙爪菇栽培技术,在温控设施条件下,开展培菌时间及出菇开口方式对龙爪菇出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培菌50~55 d,龙爪菇催蕾后菌丝恢复更快、原基形成更早,菌棒出菇口污染率更低,产量和优质菇率更高;培菌时间适宜,采用... 为进一步完善龙爪菇栽培技术,在温控设施条件下,开展培菌时间及出菇开口方式对龙爪菇出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培菌50~55 d,龙爪菇催蕾后菌丝恢复更快、原基形成更早,菌棒出菇口污染率更低,产量和优质菇率更高;培菌时间适宜,采用“|”形开口出菇比“Λ”形开口的产量及优质菇率更高,2种开口方式出菇对菇外观形态、采收影响不同,生产者可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和农事操作难易选择开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爪菇 温控设施 栽培 培菌时间 开口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斑鸠菊叶促进灵芝胞外多糖高产条件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汤坤鹏 刘盛荣 +3 位作者 余明明 叶丽云 王圣铕 吴小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0-186,共7页
胞外多糖(EPS)是灵芝液体发酵的主要活性产物,为提高灵芝胞外多糖含量,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扁桃斑鸠菊叶粉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红外光谱表征灵芝多糖结构,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扁桃斑鸠菊叶粉末优... 胞外多糖(EPS)是灵芝液体发酵的主要活性产物,为提高灵芝胞外多糖含量,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扁桃斑鸠菊叶粉末,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红外光谱表征灵芝多糖结构,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扁桃斑鸠菊叶粉末优化的添加量为4 g/L,胞外多糖含量与对照相比提高到167%;正交试验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12 d、起始pH5.0、转速120 r/min、扁桃斑鸠菊叶粉末的添加量为4 g/L,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含量达到13.05 g/L;红外光谱图表明添加和未添加扁桃斑鸠菊叶粉末的灵芝胞外多糖类型相似;抗氧化活性实验显示扁桃斑鸠菊叶粉末添加对胞外多糖清除ABTS+·的影响较小,但增强了其对·OH、DPPH·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扁桃斑鸠菊叶能有效提高灵芝胞外多糖的含量,为灵芝多糖的高效生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胞外多糖 扁桃斑鸠菊叶 液体发酵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初筛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婷 詹美蓉 +6 位作者 严胜泽 罗情情 吴木兰 王圣铕 王爱琴 陆欢 王瑞娟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初步筛选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方法:试验设7个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考察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菌球密度、菌球直径,液体菌种接入栽培料后菌丝生长速度,并确定最优配方的培养终点。结果:适宜供试大球盖菇菌株培养的... 目的:初步筛选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方法:试验设7个大球盖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考察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菌球密度、菌球直径,液体菌种接入栽培料后菌丝生长速度,并确定最优配方的培养终点。结果:适宜供试大球盖菇菌株培养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 g、玉米粉25 g、稻草粉12 g、蛋白胨2 g、酵母膏1 g、VB11 mg,水1 L;该配方培养的大球盖菇菌球生物量为1.74 g/100 mL,菌球密度为114个(/100 mL),直径为1.5 mm,菌丝生长速度为0.44 mm/d;该配方培养液体菌种终点为第8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液体菌种 培养基 发酵终点 稻草粉 玉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摆袋模式对黑木耳菌袋温度稳定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樊佳豪 彭传尧 +5 位作者 陈高汕 王圣铕 杨彬 王致钦 陈扬传 陶永新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为筛选南方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栽培时接种后的菌袋在遮阳棚内的最佳摆放模式,在初始摆放模式为“一”字型条件下,测量“一”字型不翻堆(Ⅰ)、“一”字型翻堆(Ⅱ)、“#”字型不翻堆(Ⅲ)不同部位(顶层、中层和底层)菌袋内的温度... 为筛选南方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栽培时接种后的菌袋在遮阳棚内的最佳摆放模式,在初始摆放模式为“一”字型条件下,测量“一”字型不翻堆(Ⅰ)、“一”字型翻堆(Ⅱ)、“#”字型不翻堆(Ⅲ)不同部位(顶层、中层和底层)菌袋内的温度和产量;测定20、25、30、35、40℃黑木耳菌丝在培养皿内的生长速度和与菌丝活力相关的代谢酶(漆酶和脱氢酶)活性。结果显示:在实验范围内,Ⅰ、Ⅱ、Ⅲ的中层和底层菌袋日低温平均为30、28~31、24℃,菌袋间温度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Ⅰ、Ⅱ、Ⅲ;平均单袋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Ⅰ、Ⅱ、Ⅲ;在30、35℃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酶活性较高;“一”字型不翻堆模式有助于维持发菌期间菌袋的温度稳定性,其菌丝活力和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设施栽培 温度稳定性 菌丝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口蘑液体菌种培养基初筛
5
作者 罗情情 彭传尧 +5 位作者 王圣铕 詹美蓉 严胜泽 谢婷 陆欢 王瑞娟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5期13-15,共3页
以巨大口蘑菌球干质量、密度、直径及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考察指标,优化其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巨大口蘑液体菌种培养基适宜配方为酵母膏15 g、玉米芯粉15 g、大豆粉3 g、MgS_(O)40.5 g,KH_(2)PO_(4)1 g,水1 L。该配方培养的巨... 以巨大口蘑菌球干质量、密度、直径及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考察指标,优化其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巨大口蘑液体菌种培养基适宜配方为酵母膏15 g、玉米芯粉15 g、大豆粉3 g、MgS_(O)40.5 g,KH_(2)PO_(4)1 g,水1 L。该配方培养的巨大口蘑液体菌种菌丝生物量为0.78 g/(100 mL),菌球数量为1050个/mL,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0.062 c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口蘑 液体菌种 培养基 酵母膏 玉米芯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工厂化栽培菌株筛选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严胜泽 詹美蓉 +2 位作者 王圣铕 罗情情 王爱琴 《食用菌》 CAS 2022年第1期24-26,共3页
为了探索大球盖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采用菌块覆膜层架栽培的方法,对比5个大球盖菇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结果表明,D-3、D-16菌株菌丝生长浓密、洁白,长势旺盛;试验菌株中D-16菌株产量最高。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工厂化 菌株筛选 菌丝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四种覆土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6
7
作者 詹美蓉 王圣铕 +4 位作者 严胜泽 罗情情 王爱琴 饶永斌 林汝楷 《食用菌》 CAS 2022年第2期28-30,共3页
分别以泥炭土、田园土、泥炭土+田园土体积(m^(3))比1∶2复合土、谷壳+田园土体积(m3)比1∶2复合土为大球盖菇覆土材料,考察采用不同覆土材料的大球盖菇产量。结果,谷壳+田园土复合土覆土,大球盖菇出菇最快,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高。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泥炭土 田园土 谷壳 覆土材料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香菇设施温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彭传尧 杨彬 +2 位作者 王圣铕 戚立民 蔡盛 《食用菌》 2020年第5期50-52,共3页
香菇(Lentinula edodes)俗称冬菇、香蕈、椎茸等,在真菌分类学中隶属伞菌纲、伞菌目、光茸菌科、香菇属。香菇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行情看好。目前,香菇生产多以农户常规栽培为主,出菇周期长,需要120~150 d,人工成本高,特别是... 香菇(Lentinula edodes)俗称冬菇、香蕈、椎茸等,在真菌分类学中隶属伞菌纲、伞菌目、光茸菌科、香菇属。香菇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行情看好。目前,香菇生产多以农户常规栽培为主,出菇周期长,需要120~150 d,人工成本高,特别是受气候影响,鲜菇无法周年均衡供应。香菇设施温控栽培技术是在可控条件下实现香菇周年化生产,免受自然气温变化影响,有望实现工厂化周年生产香菇,并提供夏季市场。笔者根据南方气候特点,在福建省尤溪县桂峰金盛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了设施温控栽培香菇,并总结了一套较适合我国南方设施温控栽培香菇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设施温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