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心力学实验刻度弹性参数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改进
1
作者 王团 赵海波 +3 位作者 郑建东 乔卫 唐晓花 田得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2,共8页
页岩储层的规模动用关键在于水力压裂造缝,复杂缝网形成的地质因素取决于天然裂缝、水平应力差及脆性,高脆性是压裂形成缝网的必要条件之一。针对现有弹性参数脆性指数评价方法中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权重系数占比不清的问题,在岩心三轴力... 页岩储层的规模动用关键在于水力压裂造缝,复杂缝网形成的地质因素取决于天然裂缝、水平应力差及脆性,高脆性是压裂形成缝网的必要条件之一。针对现有弹性参数脆性指数评价方法中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权重系数占比不清的问题,在岩心三轴力学测试和全岩样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脆性评价指标,通过统计交会分析,明确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岩石脆性敏感程度,并且根据脆性评价指标和杨氏模量及泊松比的相关系数,采用等比例方式进一步刻度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权重系数,改进了现有的弹性参数脆性指数评价方法。东部盆地页岩层系应用实例表明,岩心力学实验刻度后的弹性参数脆性评价方法更加合理有效,能更好地反映页岩储层脆性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脆性评价 力学测试 弹性参数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2
作者 赵海波 包燚 +9 位作者 兰慧田 王成 乔卫 范兴才 赵忠华 李慧 扈玖战 关晓巍 王团 李奎周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7,共14页
大庆油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简称为物探技术)以高效支撑油田勘探开发为宗旨,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发展。针对各领域勘探开发的需求,已形成适用配套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系列,并自主创新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 大庆油田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简称为物探技术)以高效支撑油田勘探开发为宗旨,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发展。针对各领域勘探开发的需求,已形成适用配套的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系列,并自主创新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黏弹性叠前偏移技术和薄互层波阻抗直接反演技术,有力支撑了大庆油田各领域油气勘探开发,为油田“稳油增气”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持续向非常规油气藏、复杂油气藏、深部油气藏等领域延伸,勘探开发对象日趋复杂,对物探技术的支撑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围绕当前大庆油田主要勘探开发领域,在梳理技术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松辽盆地北部、海拉尔-外围盆地、四川盆地矿权流转区、塔里木盆地塔东区块在常规油、致密碎屑岩油气藏、页岩油、火山岩气藏、碳酸盐岩油气藏等领域面临的地质难题,厘清物探技术需求和差距,提出了未来在推广完善成熟技术、创新研发核心技术、加快构建大数据平台、探索储备新能源物探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以促进大庆油田物探技术的持续快速进步,为大庆油田高质量发展再作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物探技术 自主创新 发展方向 地震采集 地震处理 地震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复杂孔隙结构的泥页岩地震岩石物理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团 赵海波 +2 位作者 李奎周 甘立灯 霍秋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55,共11页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陆相泥页岩岩石学特征及微观结构特征,综合利用Kuster&Toksoz模型、自相容模型、双连通孔隙模型及线性滑动模型,建立一种适用于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复杂孔隙结构岩石物理模型。基于提出的模型,讨论有...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陆相泥页岩岩石学特征及微观结构特征,综合利用Kuster&Toksoz模型、自相容模型、双连通孔隙模型及线性滑动模型,建立一种适用于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复杂孔隙结构岩石物理模型。基于提出的模型,讨论有机质体积分数、裂缝孔隙度、基质孔隙度、孔隙纵横比和孔隙连通系数等5种因素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优选出对有机质、孔隙度敏感的弹性参数λρ和μρ,并建立地震岩石物理交会模板。实际资料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该模型可用于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陆相泥页岩储层评价及地震“甜点”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泥页岩 岩石物理模型 复杂孔隙结构 岩石物理交会模板 地震“甜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富集层地球物理定量表征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团 唐晓花 +2 位作者 田得光 杨志会 纪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133,共13页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为陆相淡水湖盆沉积,地质条件优越、资源量潜力大,与海相页岩油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相应的地球物理定量评价方法匮乏。在岩心、测井、地震、地质等多种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古龙页岩油富集层井—震联合定量...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为陆相淡水湖盆沉积,地质条件优越、资源量潜力大,与海相页岩油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相应的地球物理定量评价方法匮乏。在岩心、测井、地震、地质等多种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古龙页岩油富集层井—震联合定量评价技术体系。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确定古龙页岩油富集层岩石物理特征,优选w(TOC)、总孔隙度、脆性等富集层地质工程参数的敏感弹性参数,建立基于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新弹性参数脆性评价因子;通过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获得高精度弹性参数反演数据体,并根据岩石物理分析结果进行古龙页岩储层w(TOC)、总孔隙度、脆性等富集层地质工程参数的地震定量预测;再利用叠后地震属性分析裂缝检测技术及叠前各向异性反演手段,实现高角度构造缝和水平页理缝地震定量表征;对w(TOC)、总孔隙度、脆性和裂缝等参数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较好,w(TOC)、孔隙度、脆性等参数预测符合率较高,证实了地震预测方法及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成果为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富集层的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岩石物理分析 富集层 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 地球物理定量表征 敏感参数 高熟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分析
5
作者 蔡爱军 张社江 +2 位作者 王团 马喆 逯鹏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接诊的80例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将40例非对称性听力损失患儿纳入对照组,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将40例对称性听力损失患儿纳入观察组,行双... 目的分析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接诊的80例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将40例非对称性听力损失患儿纳入对照组,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将40例对称性听力损失患儿纳入观察组,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分析两组开机前和干预6、12、36个月后的听觉行为分级(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后影响CAP、SIR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2、36个月CAP、SI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3岁、术前未使用助听器、植入时间<1年、内耳畸形是影响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儿童CAP、SIR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是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听觉补偿的有效手段,年龄、植入时间、内耳畸形等因素可能影响患儿的听觉、言语功能康复,尽早为患儿植入双侧人工耳蜗,加强相关干预,才能有效促使患儿听觉言语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感音神经性聋 极重度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能力 言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地震岩石物理特征及甜点预测技术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树民 韩德华 +5 位作者 赵海波 陈丰 王团 唐晓花 赵峦啸 秦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为实现基于地震信息的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甜点空间刻画,开展典型岩心样品声学测试及岩石物理分析、模型正演分析,研究岩石物性参数与弹性参数之间关系以及甜点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利用定量叠前反演技术对甜点特征进行预测解释。研究表... 为实现基于地震信息的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甜点空间刻画,开展典型岩心样品声学测试及岩石物理分析、模型正演分析,研究岩石物性参数与弹性参数之间关系以及甜点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利用定量叠前反演技术对甜点特征进行预测解释。研究表明:有机碳含量、页理等甜点潜在控制参数可引起弹性参数及地震响应特征较明显变化;基于实验室岩石物理测试及甜点物理规律分析,结合高精度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能较好刻画甜点的空间分布。研究成果为古龙页岩油甜点空间分布描述及井位部署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岩石物理分析 各向异性 甜点 地震储层预测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信息约束的三维建模技术及其在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志会 赵海波 +3 位作者 黄勇 杨会东 唐晓花 王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3-111,共9页
以三维地质建模为基础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已经成为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由于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的钻井资料少、数据冗杂,亟需开展基于地震信息约束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来满足页岩油藏丛式水平井平台勘探开发需求。根据古龙... 以三维地质建模为基础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已经成为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由于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的钻井资料少、数据冗杂,亟需开展基于地震信息约束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来满足页岩油藏丛式水平井平台勘探开发需求。根据古龙页岩油为代表的陆相页岩油建模的独特性,以工厂化、集约化的布井思路为指导,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预测数据,开展构造建模、属性建模、裂缝建模和丛式平台井区地质导向技术研究,建立了多信息融合的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三维建模技术流程。搭建了智能高效的地震地质一体化技术应用平台,为试验区水平井平台的钻井工程、压裂工程和油藏开发提供全时期的辅助实时指导。一体化应用流程在古龙页岩油试验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其中的研究思路可借鉴到其他非常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地质信息约束 三维地质建模 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 地质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前馈神经网络的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预测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奎周 王团 +4 位作者 赵海波 唐晓花 田得光 郑绪瑭 高天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46,共7页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点,由孔隙度变化引起的弹性参数和地震响应特征变化较弱,为解决常规的基于岩石物理关系线性映射孔隙度预测或者基于多属性融合的概率映射孔隙度预测方法难以表征孔隙度与地震属性间复杂非线性关系的问题,提... 致密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点,由孔隙度变化引起的弹性参数和地震响应特征变化较弱,为解决常规的基于岩石物理关系线性映射孔隙度预测或者基于多属性融合的概率映射孔隙度预测方法难以表征孔隙度与地震属性间复杂非线性关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前馈神经网络的孔隙度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以测井计算的有效孔隙度曲线作为训练目标,以井旁的地震数据属性和反演弹性属性作为训练特征构成训练样本;其次通过优选评价确定复杂结构深度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建立井旁地震数据与孔隙度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最后将训练优良的深度网络模型应用到整个数据体,得到有效孔隙度预测成果,进而实现致密砂岩优质储层定量表征。松辽盆地北部三角洲前缘沉积的致密砂岩应用实例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孔隙度预测结果与井资料吻合较好,相对误差为8.1%,较常规基于岩石物理关系的线性映射孔隙度预测方法误差减小8.2%;证明了该方法对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度预测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井位部署及方案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孔隙度预测 深度前馈神经网络 非线性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路虹 王团 +3 位作者 张燕卓 徐鸥 高国栋 朱庆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4层或1 6层螺旋CT扫描仪、Signa Excite3.0T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对3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行CT、MRI和MR... 目的探讨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4层或1 6层螺旋CT扫描仪、Signa Excite3.0T超导磁共振成像设备对3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行CT、MRI和MRA检查,并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当中,CT与MRI检查结果两个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14.076,P=0.000)。11例眩晕患者发病24 h内行CT检查以及MRI检查。CT与MRI检查结果两个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12.034,P=0.001)。M RA检查结果为两侧椎动脉:A型34条,B型5条,C型7条,D型7条,B型合并有C型改变的2条,A型合并有B型改变的6条,无异常者3条。基底动脉:A型22条,B型3条,C型3条,A型合并有B型改变的2条,无异常者2条。结论磁共振检查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病因诊断、预后估计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波谱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与听力损伤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路虹 王团 +2 位作者 徐鸥 马宏敏 习国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4期220-222,共3页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重要结构,当遇到缺氧等各种原因致使蛋白质在细胞内没有正确折叠而大量堆积并引起钙离子的紊乱,由此引起的反应称为内质网应激。有研究表明噪声性聋、药物中毒性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听力减退、老年性聋等各种...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重要结构,当遇到缺氧等各种原因致使蛋白质在细胞内没有正确折叠而大量堆积并引起钙离子的紊乱,由此引起的反应称为内质网应激。有研究表明噪声性聋、药物中毒性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听力减退、老年性聋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听力损伤均与内质网应激相关,本文就此研究动态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Hearing Loss) 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反应对豚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听皮质区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路虹 王团 +2 位作者 徐鸥 马宏敏 习国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5期249-254,共6页
目的观察豚鼠脑缺血再灌注后需肌醇酶1(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 1,IRE1)、X盒结合蛋白1(X 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在其听皮层的反应以及血液中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M,IgM)的变化,探... 目的观察豚鼠脑缺血再灌注后需肌醇酶1(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 1,IRE1)、X盒结合蛋白1(X 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在其听皮层的反应以及血液中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M,IgM)的变化,探讨内质网应激及血液免疫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听皮层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豚鼠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4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缺血15 min组、缺血再灌注6 h组、缺血再灌注24 h组及缺血再灌注7 d组。后四组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来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不予手术。缺血15 min组术后马上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其余实验组待再灌注至对应的时间点后行ABR测试。心脏采血酶标记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液CRP和IgM的浓度。断头取脑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IRE1、X BP-1表达。结果 A BR测试对照组为(10.0±2.47)dB SPL,缺血15 min组为(15±1.56)dB SPL,缺血再灌注6 h组为(30±2.03)dB SPL,缺血再灌注24 h组为(30±1.67)dB SPL,缺血再灌注7 d组为(15±1.14)dB SPL。缺血再灌注6 h组与24 h组行t检验,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行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F=170.631,P<0.01)。ELISA法检测CRP对照组为(1198.96±50.81)μmol/ml,缺血15 min组为(1270.70±34.76)μmol/ml,缺血再灌注6 h组为(1467.80±73.67)μmol/ml,缺血再灌注24 h组为(1352.83±175.71)μmol/ml,缺血再灌注7 d组为(1252.56±41.32)μmol/ml。各实验组行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F=6.564,P<0.01)。IgM对照组为(987.32±39.13)μmol/ml,缺血15 min组为(1064.90±39.78)μmol/ml,缺血再灌注6 h组为(1118.03±57.75)μmol/ml,缺血再灌注24 h组为(1122.43±55.40)μmol/ml,缺血再灌注7 d组为(1010.70±55.95)μmol/ml。缺血再灌注6 h与24 h组行t检验无显著差异,其余各组行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F=7.413,P<0.01)。HE染色显示各实验组凋亡细胞数目不等,对照组为2.6±1.13,缺血15 min组为14.1±2.71,缺血再灌注6 h组为24.9±2.20,缺血再灌注24 h组为19.3±1.46,缺血再灌注7 d组为9.4±1.17。各实验组行方差分析均有显著差异(F=109.666,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IRE1、XBP-1均有显色。IRE1阳性颗粒数对照组为9.4±1.56,缺血15 min组为25.6±1.58,缺血再灌注6 h组为60.3±1.57,缺血再灌注24 h组为42.2±2.13,缺血再灌注7 d组为18.3±1.59;各实验组行方差分析均有显著差异(F=709.750,P<0.01);XBP-1阳性颗粒数对照组为10.6±1.24,缺血15 min组为24.2±1.52,缺血再灌注6 h组为61.4±1.7,缺血再灌注24 h组为41.1±2.38,缺血再灌注7 d组为18.9±1.59;各实验组行方差分析均有显著差异(F=682.737,P<0.01);IRE1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47,P=0.000);XBP-1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33,P=0.000);CRP与IRE1呈正相关(r=0.747,P=0.0 0 0);C R P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755,P=0.000);IgM与IRE1呈正相关(r=0.695,P=0.000);IgM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765,P=0.000)。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听皮层组织IRE1α、XBP1蛋白高表达,提示内质网应激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IRE1α和XBP1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是内质网应激导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脑缺血导致的听觉受损又有可能引起血液免疫学改变,内质网应激反应激发并加强了免疫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动物实验 豚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大脑皮质 脑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泥页岩孔隙压力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奎周 陈树民 +2 位作者 赵海波 王团 霍秋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2,共6页
泥页岩油气产能与异常高压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通常异常压力越大油气产量越高,因此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的准确性对于"甜点"区优选有重要意义。以松辽盆地北部某区块青山口组为例,首先以单井测井资料为基础,用实测压力数据作为质... 泥页岩油气产能与异常高压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通常异常压力越大油气产量越高,因此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的准确性对于"甜点"区优选有重要意义。以松辽盆地北部某区块青山口组为例,首先以单井测井资料为基础,用实测压力数据作为质控条件,优选出适合该区块目的层孔隙压力的计算模型及相应参数,然后基于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得到的高分辨率地震速度体,利用优选出的压力模型进行井震结合孔隙压力体和压力系数体预测。研究结果表明,Bowers法适用于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泥页岩储层孔隙压力预测,且预测结果精度高。研究成果可为泥页岩油有利钻探目标优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压力预测 泥页岩 地震速度 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 青山口组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装置电路盒散热技术及其应用
13
作者 王团 《电子与封装》 2011年第10期31-33,共3页
发射装置电路盒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对电路盒以及发射装置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如何在电路盒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尽量减少热量的产生,同时又能将工作中所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将热量产生的影响控制在电路盒正常工作范围内,是一个重... 发射装置电路盒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对电路盒以及发射装置的可靠性产生影响。如何在电路盒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尽量减少热量的产生,同时又能将工作中所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发出去,将热量产生的影响控制在电路盒正常工作范围内,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章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论述,阐述了散热性对发射装置电路盒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电路盒中热量的产生过程。通过散热技术在发射装置电路盒设计装配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电路盒的可靠性,使得产品性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装置 电路盒 散热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裂爆破孔间距设计在冲击地压防治中的应用
14
作者 董亚东 魏晓虎 +2 位作者 高昊锐 王团 李梓豪 《陕西煤炭》 2024年第2期34-38,共5页
伊化矿业30209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出现强矿压显现现象,为解决强矿压显现的问题,引入顶板深孔预裂爆破手段进行卸压。以理论推导为基础,分析96 kg炸药爆破时裂隙区的范围,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对孔间距为8 m、10 m及15 m分别进行模拟,研究不同... 伊化矿业30209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出现强矿压显现现象,为解决强矿压显现的问题,引入顶板深孔预裂爆破手段进行卸压。以理论推导为基础,分析96 kg炸药爆破时裂隙区的范围,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对孔间距为8 m、10 m及15 m分别进行模拟,研究不同孔间距下的塑性区发育范围,并将新的参数设计方案在现场进行试验。通过微震监测数据统计结果,对比不同孔间距时的卸压效果,验证了设计的参数方案具有更好的卸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预裂爆破 孔间距 参数设计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种量流加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杰 王团 +1 位作者 王柯 张建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6,共8页
间歇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存在残总糖高、糖醇转化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残总糖组成分析发现,糊精和还原糖质量浓度随拌料质量浓度的变大而逐步上升。结合文献分析可知,糊精和还原糖量较高的原因主要与糖化酶活力和酵母对糖的利用能力... 间歇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存在残总糖高、糖醇转化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残总糖组成分析发现,糊精和还原糖质量浓度随拌料质量浓度的变大而逐步上升。结合文献分析可知,糊精和还原糖量较高的原因主要与糖化酶活力和酵母对糖的利用能力有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大种量流加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并对接种量、初始流加时间、流加时长和流加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体积分数)为30%,培养8 h后开始流加,流加时长为20 h,且采用匀速的方式流加时,乙醇发酵结果最优。与间歇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比较,残糖降低了6.5 g/L,糖醇转化率提高了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 残糖 糖醇转化率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结构与关联方披露
16
作者 王团 《广东经济》 2017年第3X期93-93,共1页
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十分普遍,国内不少学者对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治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与研究现状,并提出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关联交易 利益侵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煤层条件下防冲卸压措施选择及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智堂 王颜亮 +5 位作者 董亚东 高昊锐 刘耀辉 王团 魏晓虎 徐旭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1期7-12,共6页
以母杜柴登矿井302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比常规防冲局部卸压措施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分析确定选用煤层大直径卸压措施作为工作面常规局部卸压措施。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大直径卸压参数进行优化,设计4种不同的卸压参数进行对比,主要从走向... 以母杜柴登矿井302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比常规防冲局部卸压措施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分析确定选用煤层大直径卸压措施作为工作面常规局部卸压措施。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大直径卸压参数进行优化,设计4种不同的卸压参数进行对比,主要从走向垂直应力、倾向垂直应力、塑性破坏区域等角度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方案三(孔间距0.75 m、孔径153 mm)与方案四(孔间距0.75 m孔径200 mm)均可使两钻孔间塑性区相互连通,达到卸压的目的,结合现场施工效率、施工成本等其它因素,最终选取方案三作为工作面常规卸压参数,保障现场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煤层 钻孔卸压 数值模拟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MSIS和台架试验的驾驶员安全带佩戴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聪 王建勋 +2 位作者 王团 李晓婷 齐晓明 《汽车零部件》 2022年第12期55-59,共5页
基于RAMSIS软件对驾驶员安全带的佩戴舒适性进行研究。根据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的坐标矩阵,在座椅全行程情况下对不同百分位人体模型的安全带佩戴状态进行计算分析,得出驾驶员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的布置推荐区域,即上有效固定点与座椅R点... 基于RAMSIS软件对驾驶员安全带的佩戴舒适性进行研究。根据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的坐标矩阵,在座椅全行程情况下对不同百分位人体模型的安全带佩戴状态进行计算分析,得出驾驶员安全带上有效固定点的布置推荐区域,即上有效固定点与座椅R点相对坐标差值的范围为ΔX=(296±20)mm,ΔY=(270±20)mm,ΔZ=(670±20)mm。进一步通过台架试验验证,由RAMSIS软件分析得出的安全带布置的推荐区域与台架体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带 佩戴舒适性 上有效固定点 RAMSI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天然裂缝对水力压裂改造效果的影响——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页岩为例
19
作者 王团 赵海波 +3 位作者 杨志会 张晟瑞 任朝发 唐晓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5年第1期213-224,共12页
页岩储层同时发育高角度天然裂缝和水平页理缝,对水力压裂人工裂缝扩展和压裂施工具有很大影响。为明确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间的相互作用,首先,通过岩心及野外露头观察、电成像测井识别和地震属性预测,明确了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然后,依托... 页岩储层同时发育高角度天然裂缝和水平页理缝,对水力压裂人工裂缝扩展和压裂施工具有很大影响。为明确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间的相互作用,首先,通过岩心及野外露头观察、电成像测井识别和地震属性预测,明确了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然后,依托井中微地震监测技术,结合压裂施工参数变化特征,综合分析天然裂缝对人工裂缝扩展规律及压裂施工的影响。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状天然裂缝对水力压裂改造效果影响存在差异,高角度天然裂缝容易产生压裂段间重复改造、套管变形、套管损坏等压裂施工异常,对人工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随走向不同发生变化,其中东西向天然裂缝具有促进作用、南北向天然裂缝具有阻挡作用、北东/北西向天然裂缝具有转向作用;水平页理缝使得人工裂缝先横向破裂和延伸再往上、下扩展,人工裂缝总体表现为“扩展不高、延伸不远”,施工压力一直在高位区间震荡,容易引发砂堵。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水平井轨迹设计及水力压裂施工参数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水平页理缝 微地震监测 水力压裂 人工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TGCN时空建模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
20
作者 王泽峰 赵海波 +3 位作者 杨懋新 王团 许辉群 毛伟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
现今,深度学习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通常是通过低维度的时序建模,忽略了空间构造拓扑结构信息,导致反演精度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GCN(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时空建模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该方法考虑到地震数据的空间构造拓... 现今,深度学习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通常是通过低维度的时序建模,忽略了空间构造拓扑结构信息,导致反演精度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GCN(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时空建模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该方法考虑到地震数据的空间构造拓扑结构及互相关性,使用马氏距离对地震数据进行空间邻近度的加权处理建立邻接矩阵;进一步通过切比雪夫多项式扩大空间感受野的同时减少参数量,高效地提取地震数据的空间构造特征,同时利用门控循环单元捕获其时序相关性;最后构建时空图卷积单元实现基于STGCN的地震数据与波阻抗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映射。模型测试及实际资料反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反演精度的同时对噪声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可以很好的体现地层的横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阻抗反演 深度学习 时空建模 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