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赵忠尧:电子对产生与湮灭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炳安
杨振宁
郑志鹏
王周恕
乐小云
郭奕玲
-
机构
肯塔基大学物理系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物理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
中国民航学院
清华大学
-
出处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18,共6页
-
文摘
文章分析了赵忠尧通过他在1930年间所做的实验,对 1933~ 1934 年间物理学家们接受量子电动力学(QED)所作出的贡献.本文指出,布莱凯特(Blackett)与欧查里尼(Occhialini)在1933年对有关空穴理论所作的关键性建议,是建立在认识到赵忠尧的“附加散射线”(1930年)可归因于电子对湮灭的基础之上的.
-
关键词
电子对
附加散射线
湮灭
-
分类号
O413.2
[理学—理论物理]
-
-
题名狭义相对论中的基本假设及其相容性
- 2
-
-
作者
王周恕
-
机构
中国民航学院基础课部
-
出处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1988年第2期54-60,共7页
-
文摘
狭义相对论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要深刻理解这一理论的科学思想,必须对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理这两个基本假设以及同时概念的意义作深入地探讨。本文强调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在古典力学与电磁理论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申提出来的,主要矛盾表现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不能满足以绝对时空观为前提的伽里略变换下的协变性要求。爱因斯坦则是在否定绝对时空观的同时,继承和发展了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情况下提出的。光速不变的基本假设是爱因斯坦从同时定义的唯一性考虑提出来的。它的前提是时空的均匀性。对两个基本假设之间的相容性的进一步探讨,发现光速不变是可以从狭义相对性原理导出,因此把光速不变只作为一个结论为宜,另一个基本原理是时空的均匀性强调同时的相对性是阐明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的依据,在教学中容易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
关键词
光速不变
相对性
均匀性
狭义相对论
洛伦兹变换式
绝对时空观
基本假设
相容性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