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分段多分搜索算法高速A/D转换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向展 宁宁 于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4,共4页
针对比较器、子DAC和残差放大器单元对高速ADC面积与功耗的制约,从基准区间搜索过程入手,提出了分段多分搜索算法和基于该算法的新型模数A/D转换方案,从而实现了速度与功耗的优化。并采用SMIC0.35μmCMOS工艺模型实验设计了芯片面积仅为... 针对比较器、子DAC和残差放大器单元对高速ADC面积与功耗的制约,从基准区间搜索过程入手,提出了分段多分搜索算法和基于该算法的新型模数A/D转换方案,从而实现了速度与功耗的优化。并采用SMIC0.35μmCMOS工艺模型实验设计了芯片面积仅为1.0mm×0.8mm的8位250MSPsADC。模拟验证表明,其功耗仅85mW,无杂散动态范围达64.92dB,INL和DNL均小于±0.5L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方案 高速ADC 低功耗 分段多分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折叠共栅共源运放MST的时钟馈通频率补偿方法
2
作者 王向展 宁宁 +2 位作者 于奇 戴广豪 杨谟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43-746,共4页
该文基于二阶系统最小建立时间(MST)理论和阶跃响应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时钟馈通频率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MOS电容引入时钟馈通进行频率补偿,无需对运放结构和参数进行调整。在Cadence ADE仿真环境下运用SMIC 0.35μm 2P3M Polyside S... 该文基于二阶系统最小建立时间(MST)理论和阶跃响应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时钟馈通频率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MOS电容引入时钟馈通进行频率补偿,无需对运放结构和参数进行调整。在Cadence ADE仿真环境下运用SMIC 0.35μm 2P3M Polyside Si CMOS模型参数,对折叠共源共栅放大器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补偿后的运放实现了MST状态,并缩短了建立时间22.7%,提高了其响应速度。在0.5pF^2.5pF负载电容范围内,其建立时间近似线性变化,且对应每一负载电容值均达到MST状态。该方法可望应用于高速有源开关电容网络及其相关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建立时间 时钟馈通 快速建立 折叠式共源共栅运放 开关电容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噪声CMOS电荷敏放大器设计与研制(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奇 杨谟华 +2 位作者 李竞春 王向展 肖海燕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6-148,163,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噪声低功耗电荷敏感放大器设计方案。用EDA软件Cadence进行模拟,得到了满意的仿真结果:直流开环增益为82.9 dB,f-3dB为28 kHz,相位裕度为46.9 ,低频下输出噪声频谱密度为1.5 mV/Hz2。采用标准的3 mm P阱CMOS工艺进行了... 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噪声低功耗电荷敏感放大器设计方案。用EDA软件Cadence进行模拟,得到了满意的仿真结果:直流开环增益为82.9 dB,f-3dB为28 kHz,相位裕度为46.9 ,低频下输出噪声频谱密度为1.5 mV/Hz2。采用标准的3 mm P阱CMOS工艺进行了流片,测试结果与模拟情况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噪声 电荷放大器 低功耗设计 低电压 CMOS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XRD研究SiN盖帽层在Si中引入的应变
4
作者 杨洪东 于奇 +3 位作者 王向展 李竞春 罗谦 姬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SiN盖帽层在Si中引入应变的机理与控制,利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HRXRD)技术分析了Si中应变的各向异性以及与盖帽层厚度的关系。研究发现,盖帽层厚度低于300nm时,应变量与厚度呈近线性关系,随后增加趋缓,最终达到一饱和值;同时,应... 为了研究SiN盖帽层在Si中引入应变的机理与控制,利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HRXRD)技术分析了Si中应变的各向异性以及与盖帽层厚度的关系。研究发现,盖帽层厚度低于300nm时,应变量与厚度呈近线性关系,随后增加趋缓,最终达到一饱和值;同时,应变在不同晶向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表层应变Si与未应变Si衬底在(004)晶面上的衍射峰重叠在一起,而(111)晶面的2个衍射峰可明显地被分离,且倾角对Si衬底衍射峰半高宽具有明显的展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应变测量 高分辨X射线衍射应变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片上螺旋电感宽带物理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郑薇 王向展 +4 位作者 任军 杨帆 尤焕成 李竞春 杨谟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54-1257,共4页
针对高损耗硅衬底,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方法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计入了趋肤效应、邻近效应和衬底涡流损耗对螺旋电感串联电感Ls与串联电阻Rs频率特性的制约,并通过nπ等效电路结构模拟了寄生电容的分布特性,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片上螺... 针对高损耗硅衬底,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方法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计入了趋肤效应、邻近效应和衬底涡流损耗对螺旋电感串联电感Ls与串联电阻Rs频率特性的制约,并通过nπ等效电路结构模拟了寄生电容的分布特性,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片上螺旋电感物理模型。通过与全波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在20GHz范围内由该模型导出的等效电感Leff,等效电阻Reff和Q值误差均在7%以内。该模型可望用于硅基射频集成电路中螺旋电感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螺旋电感 物理模型 何等效电路 邻近效应 涡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硅衬底RF片上螺旋电感物理模型
6
作者 任军 杨帆 +4 位作者 郑薇 尤焕成 王向展 李立萍 杨谟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17-1521,共5页
针对高损耗硅衬底,源自部分元等效电路方法考虑了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对螺旋电感中串联电感Ls、串联电阻Rs频率特性的制约,并基于全耦合变压器模型计入了复杂的衬底涡流损耗,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片上螺旋电感物理模型.通过与全波分析方法... 针对高损耗硅衬底,源自部分元等效电路方法考虑了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对螺旋电感中串联电感Ls、串联电阻Rs频率特性的制约,并基于全耦合变压器模型计入了复杂的衬底涡流损耗,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片上螺旋电感物理模型.通过与全波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在20GHz范围内由该模型导出的等效电感Leff、等效电阻Reff和Q值误差仅在7%以内.该模型可望用于硅基射频集成电路中电感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螺旋电感 物理模型 趋肤效应 邻近效应 衬底涡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热载流子退化效应的新型CMOS电路结构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勇 杨谟华 +3 位作者 于奇 王向展 李竟春 谢孟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5-67,共3页
本文在分析MOSFET衬底电流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型抗热载流子退化效应的CMOS数字电路结构 .即通过在受热载流子退化效应较严重的NMOSFET漏极串联一肖特基二级管 ,来减小其所受电应力 .经SPICE及电路可靠性模拟软件BERT2 .0对倒相... 本文在分析MOSFET衬底电流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型抗热载流子退化效应的CMOS数字电路结构 .即通过在受热载流子退化效应较严重的NMOSFET漏极串联一肖特基二级管 ,来减小其所受电应力 .经SPICE及电路可靠性模拟软件BERT2 .0对倒相器的模拟结果表明 :该结构使衬底电流降低约 5 0 % ,器件的热载流子退化效应明显改善而不会增加电路延迟 ;且该电路结构中肖特基二级管可在NMOSFET漏极直接制作肖特基金半接触来方便地实现 ,工艺简明可行又无须增加芯片面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FET衬底电流 热载流子效应 CMOS电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Power Optimization Method by Minimum Comparator Number Algorithm for Pipeline ADCs 被引量:1
8
作者 宁宁 吴霜毅 +1 位作者 王向展 杨谟华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7年第1期75-80,共6页
The effects of stage numbers on power dissipation of pipelin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are studied and a novel design method aiming for power optimiz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method, a minimum comparator ... The effects of stage numbers on power dissipation of pipelin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DC) are studied and a novel design method aiming for power optimiz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method, a minimum comparator number algorithm (MCNA) is first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optimum distribution of resolutions through pipeline ADC stages is deduced by MCNA. Based on the optimum stage-resolution distribution, an optimization method is established, which examines the precise function between ADC power and stage resolutions with a parameter of power ratio (Rp). For 10-bit pipeline ADC with scaling down technolog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by using MATLAB CAD tools show that an eight-stage topology with 1-bit RSD correction achieves the power optimization indicated by the power reduction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mum comparator number algorithm pipelin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power dissipation scaling down stage re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石挤密桩处理可液化地基
9
作者 王敬一 王桂秋 王向展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661-661,共1页
用碎石挤密桩处理可液化地基已逐渐应用,实践证明,采用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除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外,还可有效地消除液化,因而碎石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对可液化地基的分析饱和砂土地基,由于砂土的孔隙中含有大量水分,地震时水分不... 用碎石挤密桩处理可液化地基已逐渐应用,实践证明,采用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除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外,还可有效地消除液化,因而碎石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 对可液化地基的分析饱和砂土地基,由于砂土的孔隙中含有大量水分,地震时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引起孔隙水压力上升,使砂土处于离散状态,即产生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地基 碎石挤密桩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